CN214434008U - 一种垃圾回收站和扫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回收站和扫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34008U
CN214434008U CN202022966233.0U CN202022966233U CN214434008U CN 214434008 U CN214434008 U CN 214434008U CN 202022966233 U CN202022966233 U CN 202022966233U CN 214434008 U CN214434008 U CN 214434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dust
garbage
steepest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662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慧斌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oayu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oayu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oayu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oayu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662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34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34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34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回收站和扫地机,属于家用扫地机技术领域。垃圾回收站包括风道结构、垃圾回收容器、风机和壳体,风道结构、垃圾回收容器和风机均设置在壳体内,壳体上设有进尘口,风道结构包括最速曲线风道,最速曲线风道的一端连通进尘口,另一端连通垃圾回收容器,垃圾回收容器的内部为密闭空间,风机连接在垃圾回收容器上,风机被配置为抽吸密闭空间的空气使得垃圾能够从进尘口经过最速曲线风道到达至垃圾回收容器的内部。该垃圾回收站通过最速曲线风道使得垃圾和空气的阻力最小化,提高了垃圾回收站的回收效率和风机效能。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回收站和扫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扫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回收站和扫地机。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扫地机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带有可自动回收垃圾的扫地机充电站已成为必然趋势。而垃圾回收站风道结构的合理性与否是发挥风机效能的决定性因素。不良的风道结构会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回收效率较低以及风机效能较低,甚至风机效能效率仅能达到50%甚至更低,其回收效率却会随着风速的减小而不断降低;另外,还会造成垃圾回收站内部积灰、积垢、发霉等问题,严重的会因未及时清理造成电路故障,使得用户负担更高的使用和维护成本,并且回收效率低,能耗大。
现有技术中的垃圾回收站的风道转弯点设计一般是通过普通圆弧进行过渡,该风道结构因为对风有一定的阻力而影响风道内的风速,只有用大功率风机才能满足垃圾回收站的吸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垃圾回收站,该垃圾回收站通过最速曲线风道使得垃圾和空气的阻力最小化,提高了垃圾回收站的回收效率和风机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扫地机,该扫地机的垃圾回收效率较高,以及风机效能较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回收站,包括风道结构、垃圾回收容器、风机和壳体,所述风道结构、所述垃圾回收容器和所述风机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有进尘口,所述风道结构包括最速曲线风道,所述最速曲线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进尘口,另一端连通所述垃圾回收容器,所述垃圾回收容器的内部为密闭空间,所述风机连接在所述垃圾回收容器上,所述风机被配置为抽吸所述密闭空间的空气使得垃圾能够从所述进尘口经过所述最速曲线风道到达至所述垃圾回收容器的内部。
可选地,所述最速曲线风道的纵切面的边缘线为两条曲线,两条所述曲线分别为外曲线和内曲线,至少所述外曲线为最速曲线。
可选地,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垃圾回收容器,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最速曲线风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进尘口,另一端连通所述最速曲线风道的第二端。
可选地,垃圾回收站还包括收底板和盖板,所述收底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收底板上,所述盖板、所述收底板和所述壳体围设形成所述第二风道。
可选地,所述最速曲线风道通过胶圈连接在所述第一风道的一端上。
可选地,所述进尘口上设有吸口软胶。
可选地,所述垃圾回收容器包括盒本体、尘袋和支撑架,所述尘袋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盒本体上。
可选地,所述垃圾回收容器还包括滤网桶,所述滤网桶设置在所述盒本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回收站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垃圾回收站的风道结构包括最速曲线风道,根据最速曲线原理可知,风机抽吸密闭空间的空气时,使得垃圾能够从进尘口经过最速曲线风道到达至垃圾回收容器的内部,垃圾和空气在运动过程中的阻力最小化,提高了垃圾回收站的回收效率和风机效能。
一种扫地机,包括所述垃圾回收站以及扫地机本体,所述扫地机本体包括尘盒,所述尘盒的出尘口能够对准所述垃圾回收站的所述进尘口。
可选地,所述垃圾回收站上设有碰撞开关,所述进尘口设有挡板,当所述尘盒触碰到所述碰撞开关时,所述挡板打开以使得所述出尘口和所述进尘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扫地机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扫地机包括上述的垃圾回收站以及扫地机本体,扫地机本体运动至垃圾回收站时,将尘盒的出尘口与垃圾回收站的进尘口对准,便于风机将扫地机本体内的垃圾吸走,在垃圾的吸走过程中经过最速曲线风道,因此,扫地机具有回收效率高和风机效能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垃圾回收站的拆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垃圾回收站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标记为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扫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扫地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垃圾回收站,1-风道结构,11-最速曲线风道,111-外曲线,112-内曲线,12-第一风道,13-第二风道,2-垃圾回收容器,21-盒本体,211-盒盖,22-尘袋,23-支撑架,24-滤网桶,3-风机,4-壳体,41-进尘口,5-收底板,6-盖板,7-胶圈,8-吸口软胶,9-碰撞开关;
200-扫地机本体,2001-尘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下面参考图1至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垃圾回收站100的具体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垃圾回收站100,包括风道结构1、垃圾回收容器2、风机3和壳体4,风道结构1、垃圾回收容器2和风机3均设置在壳体4内,壳体4上设有进尘口41,风道结构1包括最速曲线风道11,最速曲线风道11的一端连通进尘口41,另一端连通垃圾回收容器2,垃圾回收容器2的内部为密闭空间,风机3连接在垃圾回收容器2上,风机3被配置为抽吸密闭空间的空气使得垃圾能够从进尘口41经过最速曲线风道11到达至垃圾回收容器2的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风道结构1包括最速曲线风道11,且垃圾回收容器2的内部为密闭空间,则启动风机3对垃圾回收容器2进行吸气,垃圾回收容器2的内部逐渐变成真空环境,进而对垃圾回收容器2连接的最速曲线风道11以及进尘口41具有吸力,使得流动的空气带动垃圾能够从进尘口41经过风道结构1的最速曲线风道11到达至垃圾回收容器2的内部,实现对垃圾回收的目的。强调说明的是,在风道结构1上设置有最速曲线风道11,根据最速曲线原理可知,垃圾和空气在运动过程中的阻力最小化,而风机3效能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风速的大小,风速越大则带动垃圾回收的效率越高,因此,通过最速曲线风道11能够有效地减少运动阻力,从而保证较大的风速,进而提高了垃圾回收站100的回收效率和风机3效能。
具体说明一下最速曲线的原理,两点之间的小球滚下,不是直线的连接下降最快,而是小球在最速曲线上滚下最快。空气和垃圾需要经过风道结构1进入垃圾回收容器2内,风道需要从水平方向过渡至竖直方向,呈现直角转弯,但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结构1包括最速曲线风道11,在转弯处采用最速曲线状的圆弧过渡,可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空气和垃圾的阻力,使得风道结构1对风机3的风速影响较小。
补充说明的是,垃圾回收容器可以为垃圾回收盒、垃圾回收袋或垃圾回收罐等等,此处不限制具体形式,可用于储存垃圾即可。
可选地,如图3所示,最速曲线风道11的纵切面的边缘线为两条曲线,两条曲线分别为外曲线111和内曲线112,至少外曲线111为最速曲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外曲线111为最速曲线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较快的风速,从而减少垃圾和空气在运动过程中的阻力,提高垃圾回收站100的回收效率和风机3效能。当然,在实用新型的更优实施例中,可选择外曲线111和内曲线112同时都为最速曲线,但相比仅外曲线111为最速曲线而言,成本相对较高,且壳体4的内部空间要求较高。
可选地,如图1所示,风道结构1还包括第一风道12和第二风道13,第一风道12的一端连通于垃圾回收容器2,另一端连通于最速曲线风道11的第一端,第二风道13的一端连通进尘口41,另一端连通最速曲线风道11的第二端。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结构1在设置最速曲线风道11的基础上,还设置了第一风道12和第二风道13,第一风道12设置在垃圾回收容器2和最速曲线风道11之间,作为两者连通的桥梁,便于将最速曲线风道11内的垃圾运输至垃圾回收容器2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空间和尺寸的要求设置,使得结构更加合理;第二风道13设置在进尘口41和最速曲线风道11之间,作为两者连接的桥梁,能够有效地将进尘口41的垃圾运输经过最速曲线风道11,同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形状和尺寸的调整,使得结构更加合理。
可选地,如图1所示,垃圾回收站100还包括收底板5和盖板6,收底板5设置在壳体4的底部,盖板6盖设在收底板5上,盖板6、收底板5和壳体4围设形成第二风道13。可以理解的是,垃圾回收站100的收底板5、盖板6和壳体4围设形成第二风道13,垃圾从进尘口41最先经过第二风道13,再流进最速曲线风道11内,符合设计要求,更加合理化。
可选地,如图1所示,最速曲线风道11通过胶圈7连接在第一风道12的一端上。可以理解的是,最速曲线风道11与第一风道12的连接处设置胶圈7,一是能够将两者牢固地连接起来,二是实现良好的密封性,避免风机3吸气过程中出现连接处漏气的情况。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最速曲线风道11也可通过其他连接件与第一风道12的一端进行连接固定。
可选地,如图1所示,进尘口41上设有吸口软胶8,便于与扫地机本体200的进尘口41对接,密封性能好,且不易损伤进尘口41和出尘口。
可选地,如图1所示,垃圾回收容器2包括盒本体21、尘袋22和支撑架23,尘袋22设置在支撑架23上,支撑架23可拆卸连接在盒本体21上。可以理解的是,垃圾从风道结构1能够运输至垃圾回收容器2的尘袋22内,由于支撑架23可拆卸式连接在盒本体21上,则便于将尘袋22取出清理垃圾或者将清理后的尘袋22再次安装在盒本体21上。
具体地,如图1所示,盒本体21上设有盒盖211,以形成密闭空间。
可选地,如图1所示,垃圾回收容器2还包括滤网桶24,滤网桶24设置在盒本体21内,便于过滤漏出尘袋22的垃圾,进一步提高了回收垃圾的效果。
下面参考图4-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扫地机的具体结构。
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扫地机,包括垃圾回收站100以及扫地机本体200,扫地机本体200包括尘盒2001,尘盒2001的出尘口能够对准垃圾回收站100的进尘口41。
需要说明的是,扫地机包括上述的垃圾回收站100以及扫地机本体200,扫地机本体200运动至垃圾回收站100时,将尘盒2001的出尘口与垃圾回收站100的进尘口41对准,便于风机3将扫地机本体200内的垃圾吸走,在垃圾的吸走过程中经过最速曲线风道11,因此,扫地机具有回收效率高和风机3效能好的优点。
可选地,如图5所示,垃圾回收站100上设有碰撞开关9,进尘口41设有挡板,当尘盒2001触碰到碰撞开关9时,挡板打开以使得出尘口和进尘口41相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扫地机本体200运动至垃圾回收站100的回收位置,扫地机本体200的尘盒2001触碰到碰撞开关9,碰撞开关9将扫地机本体200运动至回收位置的信号传递至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控制进尘口41上的挡板打开,以使得尘盒2001的除尘口对准垃圾回收站100的进尘口41,便于风机3将垃圾吸走至垃圾回收容器2内。
如图1至图5所示的扫地机的工作原理:
扫地机本体200运动至垃圾回收站100的回收位置,扫地机本体200的尘盒2001触碰到碰撞开关9,碰撞开关9将扫地机本体200运动至回收位置的信号传递至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控制进尘口41上的挡板打开,以使得尘盒2001的出尘口对准垃圾回收站100的进尘口41;启动风机3对垃圾回收容器2进行吸气,垃圾回收容器2的内部逐渐变成真空环境,进而对垃圾回收容器2连接的风道结构1以及进尘口41具有吸力,使得流动的空气带动垃圾能够从尘盒2001的除尘口吸走,再经过进尘口41以及经过风道结构1的最速曲线风道11到达至垃圾回收容器2的尘袋22,实现垃圾回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相连”、“连接”、“安装”、“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属于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垃圾回收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结构(1)、垃圾回收容器(2)、风机(3)和壳体(4),所述风道结构(1)、所述垃圾回收容器(2)和所述风机(3)均设置在所述壳体(4)内,所述壳体(4)上设有进尘口(41),所述风道结构(1)包括最速曲线风道(11),所述最速曲线风道(11)的一端连通所述进尘口(41),另一端连通所述垃圾回收容器(2),所述垃圾回收容器(2)的内部为密闭空间,所述风机(3)连接在所述垃圾回收容器(2)上,所述风机(3)被配置为抽吸所述密闭空间的空气使得垃圾能够从所述进尘口(41)经过所述最速曲线风道(11)到达至所述垃圾回收容器(2)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回收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最速曲线风道(11)的纵切面的边缘线为两条曲线,两条所述曲线分别为外曲线(111)和内曲线(112),至少所述外曲线(111)为最速曲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回收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1)还包括第一风道(12)和第二风道(13),所述第一风道(12)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垃圾回收容器(2),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最速曲线风道(1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风道(13)的一端连通所述进尘口(41),另一端连通所述最速曲线风道(11)的第二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回收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底板(5)和盖板(6),所述收底板(5)设置在所述壳体(4)的底部,所述盖板(6)盖设在所述收底板(5)上,所述盖板(6)、所述收底板(5)和所述壳体(4)围设形成所述第二风道(13)。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回收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最速曲线风道(11)通过胶圈(7)连接在所述第一风道(12)的一端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回收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尘口(41)上设有吸口软胶(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回收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回收容器(2)包括盒本体(21)、尘袋(22)和支撑架(23),所述尘袋(2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23)上,所述支撑架(23)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盒本体(21)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回收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回收容器(2)还包括滤网桶(24),所述滤网桶(24)设置在所述盒本体(21)内。
9.一种扫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垃圾回收站(100),以及扫地机本体(200),所述扫地机本体(200)包括尘盒(2001),所述尘盒(2001)的出尘口能够对准所述垃圾回收站(100)的所述进尘口(4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回收站(100)上设有碰撞开关(9),所述进尘口(41)设有挡板,当所述尘盒(2001)触碰到所述碰撞开关(9)时,所述挡板打开以使得所述出尘口和所述进尘口(41)相连通。
CN202022966233.0U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垃圾回收站和扫地机 Active CN214434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66233.0U CN214434008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垃圾回收站和扫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66233.0U CN214434008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垃圾回收站和扫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34008U true CN214434008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88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66233.0U Active CN214434008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垃圾回收站和扫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340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27574Y (zh) 吸尘器旋风集尘装置
CN107348904A (zh) 一种自动清尘吸尘器
CN215078059U (zh) 一种双吸口扫地机器人
CN214434008U (zh) 一种垃圾回收站和扫地机
CN103126610B (zh) 具有磁性扣盖装置的卧式吸尘器
CN209798641U (zh) 一种吹吸清扫机
CN212465874U (zh) 扫地机器人用垃圾站
CN112545389B (zh) 一种新型清洁机器人
CN116906347A (zh) 清洁设备的风机装置、维护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16302212U (zh) 一种垃圾桶
CN212489755U (zh) 一种吸尘器大吸力旋风分离结构
CN211534243U (zh) 扫地机
CN210300861U (zh) 一种集尘盒和清洁机器人
CN210697472U (zh) 多功能吸尘器
CN2665206Y (zh) 电动真空清扫车
CN112006601A (zh) 一种避免堵塞的防撞家用吸尘器
CN101897564A (zh) 一种新型吸尘器集尘桶
CN215191290U (zh) 一种吸拖一体机
CN219206715U (zh) 一种小型可收纳的吸尘器
CN216970775U (zh) 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垃圾桶吸尘管道结构
CN215457672U (zh) 一种便于收集垃圾的扫地机器人存放装置
CN219578815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集尘桩的回收盒
CN220160655U (zh) 一种新型铜箔生产用环保回收装置
CN218899343U (zh) 一种高效集尘的扫地机器人
CN220293579U (zh) 吸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