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9317U - 户外ups机箱 - Google Patents

户外ups机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29317U
CN214429317U CN202120213672.6U CN202120213672U CN214429317U CN 214429317 U CN214429317 U CN 214429317U CN 202120213672 U CN202120213672 U CN 202120213672U CN 214429317 U CN214429317 U CN 214429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ase
telescopic
telescopic rod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136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嘉诚
狄浩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cheng Hualong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cheng Hualong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cheng Hualong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cheng Hualong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136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29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29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29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户外UPS机箱,包括机箱本体;机箱底座,用以承载机箱本体,机箱底座还设有容置腔;可伸缩滚轮装置,包括伸缩结构和滚轮,伸缩结构安装在容置腔内,滚轮连接在伸缩结构的一端,滚轮可伸出容置腔和收回至容置腔内,伸缩结构与机箱本体电连接;控制器,与可伸缩滚轮装置通信连接,用以控制滚轮伸出或收回。本技术方案在机箱本体下方设置安装有可伸缩滚轮装置的机箱底座,在户外UPS机箱需要移动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滚轮自动伸出容置腔并稍加外力即可完成。与通常需要人为搬运甚至抬运的方式相比,本方案将抱方式或抬方式转变为滚动方式,省力便捷,极大方便户外UPS机箱的移动和搬运,拓展了户外UPS机箱的通用性,提高了户外UPS机箱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户外UPS机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或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户外UPS机箱。
背景技术
户外UPS机箱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以逆变器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恒压恒频的不间断电源。主要用于给单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系统或其它电力电子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电力供应。当市电输入正常时,UPS将市电稳压后供应给负载使用,此时的UPS就是一台交流市电稳压器,同时它还向机内电池充电;当市电中断(事故停电)时,UPS立即将机内电池的电能,通过逆变转换的方法向负载继续供应220V交流电,使负载维持正常工作并保护负载软、硬件不受损坏。
户外UPS机箱根据使用需要可能会经常移动或搬运,通常通过人工抱着或抬着进行移动,给户外UPS机箱的移动带来诸多不便,不能满足更多实际使用需求,通用性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外UPS机箱,通过控制器控制滚轮自动伸出容置腔和收回至容置腔内,方便户外UPS机箱的移动和搬运,拓展了户外UPS机箱的通用性,提高了户外UPS机箱的适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户外UPS机箱,包括:
机箱本体;
机箱底座,用以承载机箱本体,所述机箱底座还设有容置腔;
可伸缩滚轮装置,包括伸缩结构和滚轮,所述伸缩结构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滚轮连接在所述伸缩结构的一端,所述滚轮可伸出所述容置腔和收回至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伸缩结构与所述机箱本体电连接;
控制器,与所述可伸缩滚轮装置通信连接,用以控制所述滚轮伸出或收回。
当户外UPS机箱需要移动时,仅需通过操控控制器控制可伸缩滚轮装置,使滚轮从机箱底座中的容置腔伸出,稍稍用力推动机箱本体即可实现UPS机箱在户外的任意移动;待移动至目标位置后,通过操控控制器控制可伸缩滚轮装置,使滚轮收回至容置腔内,然后平稳的放置到安放位置上即可开启UPS机箱的正常使用。本技术方案在机箱本体下方设置安装有可伸缩滚轮装置的机箱底座,在户外UPS机箱需要移动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滚轮自动伸出容置腔并稍加外力即可完成。与通常需要人为搬运甚至抬运的方式相比,本方案将抱方式或抬方式转变为滚动方式,省力便捷,极大方便户外UPS机箱的移动和搬运,拓展了户外UPS机箱的通用性,提高了户外UPS机箱的适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伸缩结构包括:
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枢转轴与所述机箱底座枢接,另一端连接有滚轮支架,所述滚轮的轮毂安装在所述滚轮支架的末端;
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枢转轴与所述机箱底座枢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枢接;
在所述第二伸缩杆伸长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伸缩杆绕所述第一枢转轴转动并带动所述滚轮逐渐伸出所述容置腔;在所述第二伸缩杆收缩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伸缩杆绕所述第一枢转轴转动并带动所述滚轮逐渐收回至所述容置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滚轮支架位于所述滚轮的外侧处安装有防护组件,在所述滚轮收回至所述容置腔后,所述防护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
上护杆,所述上护杆的一端与所述机箱底座的底部枢接,所述上护杆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同步同向转动;
滑动杆,设于所述上护杆的内侧并与上护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随所述滚轮升降相对所述上护杆相对滑动;
下护杆,设于所述滚轮的外侧,顶端与所述滑动杆的底端连接,底端与所述滚轮支架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内侧面安装有防护限位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滚轮上还安装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箱底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相对的两边缘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有平行设置的侧板,所述机箱本体与底板之间以及机箱本体与侧板之间均设置有减震泡沫板;
所述底板上与所述侧板垂直且相对的两侧设有用于卡挡所述机箱本体的弹性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减震泡沫板内嵌有若干安放腔,所述安放腔内安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压缩方向与减震泡沫板的厚度方向一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所述侧板设有一凹腔,所述凹腔内铰接有折叠椅;在收起状态下,所述折叠椅的最大厚度不大于所述凹腔的深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机箱本体上设置有信息传输接口和内存卡读取插口,所述机箱本体内还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的WIFI通信模块、信息存储模块和内存卡读取模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户外UPS机箱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可伸缩滚轮装置收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可伸缩滚轮装置伸出未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可伸缩滚轮装置伸出全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示出的户外UPS机箱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减震泡沫板的截面示意图。
100-机箱本体;200-机箱底座;210-容置腔;220-底板;230-侧板;300-可伸缩滚轮装置;310-伸缩结构;311-第一伸缩杆;312-滚轮支架;313-第二伸缩杆;314-防护组件;3141-上护杆;3142-滑动杆;3143-下护杆;315-防护限位块;320-滚轮;400-减震泡沫板;410-安放腔;420-减震弹簧;500-弹性挡块;600-凹腔;700-折叠椅;800-信息传输接口;900-内存卡读取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户外UPS机箱的结构剖视图。参见图1所示,该户外UPS机箱包括机箱本体100。本申请中,机箱本体100为长方体结构,类似于电脑机箱,机箱本体100内集成了UPS电源模块。还有机箱底座200,位于机箱本体100的下方,用以承载机箱本体100,机箱底座200还设有容置腔210。户外UPS机箱还包括可伸缩滚轮装置300,该可伸缩滚轮装置300包括伸缩结构310和滚轮320。其中,伸缩结构310安装在容置腔210内,滚轮320连接在伸缩结构310的一端,滚轮320可伸出容置腔210和收回至容置腔210内。本文案中,可伸缩滚轮装置300在收回时,全部至于容置腔210内。既使得户外UPS机箱保有较好的视觉整体性,又对滚轮320增加了防护效果。伸缩结构310与机箱本体100电连接,由UPS电源为伸缩结构310提供电力供给。
本申请中,保障户外UPS机箱移动的稳定和受力的均衡,容置腔210的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在机箱底座200底面的四角处。为方便滚动过程方向的调节,滚轮320可为万向轮。另外,容置腔210和滚轮320的数量还可以为3个,呈三角形布局,或者6个、8个,均布于机箱底座200底面的相对两侧。容置腔210的具体数量和布局可根据机箱本体100的大小和重量选择。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与可伸缩滚轮装置300通信连接,用以控制滚轮320伸出或收回。控制器既可设置在机箱本体100上,如在机箱本体100上嵌入触摸屏,在触摸屏上进行相关操作;或者设置在一个移动平板电脑上,方便移动操作。
当户外UPS机箱需要移动时,仅需通过操控控制器控制可伸缩滚轮装置300,使滚轮320从机箱底座200中的容置腔210伸出,稍稍用力推动机箱本体100即可实现UPS机箱在户外的任意移动;待移动至目标位置后,通过操控控制器控制可伸缩滚轮装置300,使滚轮320收回至容置腔210内,然后平稳的放置到安放位置上即可开启UPS机箱的正常使用。
本技术方案在机箱本体100的下方设置安装有可伸缩滚轮装置300的机箱底座200。在户外UPS机箱需要移动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滚轮320自动伸出容置腔210并稍加外力即可完成。与通常需要人为搬运甚至抬运的方式相比,本方案将抱方式或抬方式转变为滚动方式,省力便捷,极大方便户外UPS机箱的移动和搬运,拓展了户外UPS机箱的通用性,提高了户外UPS机箱的适用性。
具体的,结合图2至图4所示,伸缩结构310包括第一伸缩杆311,第一伸缩杆311的一端通过第一枢转轴与机箱底座200枢接,另一端连接有滚轮支架312,滚轮320的轮毂安装在滚轮支架312的末端。还包括第二伸缩杆313,位于第一伸缩杆311的一侧,第二伸缩杆313的一端通过第二枢转轴与机箱底座200枢接,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杆311枢接。第一伸缩杆311、第二伸缩杆313均与控制器通信连接,与UPS电源电连接。本方案中,第一伸缩杆311和第二伸缩杆313均为电动伸缩杆。
在第二伸缩杆313伸长的过程中,第一伸缩杆311绕第一枢转轴转动并带动滚轮320逐渐伸出容置腔210;在第二伸缩杆313收缩的过程中,第一伸缩杆311绕第一枢转轴转动并带动滚轮320逐渐收回至容置腔210内。上述运动过程可参考图2和图3所示进行理解。
进一步的,结合图4所示,待第二伸缩杆313伸展到位并带动滚轮320达到预定状态和位置后,还可控制第一伸缩杆311的伸出以抬高机箱底座200的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增加机箱底座200与地面的间隙,可有效应对较深的水坑、泥沙或较大些的硬物等影响机箱本体100和机箱底座200的恶劣环境,防止户外UPS机箱浸水、弄脏、磕碰,是对UPS机箱进一步的安全保护。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结合图2至图4所示,在滚轮支架312位于滚轮320的外侧处安装有防护组件314,在滚轮320收回至容置腔210后,防护组件314位于容置腔210内,提升了滚轮支架312、第一伸缩杆311、滚轮320的防护效果,保障了户外UPS机箱的美观性,便于UPS机箱的平稳放置。其中,防护组件314包括上护杆3141,上护杆3141的一端与机箱底座200的底部枢接,上护杆3141与第一伸缩杆311同步同向转动。还包括滑动杆3142,设于上护杆3141的内侧并与上护杆3141滑动连接。该滑动杆3142随滚轮320升降相对上护杆3141相对滑动。还有下护杆3143,设于滚轮320的外侧,顶端与滑动杆3142的底端连接,底端与滚轮支架312固定连接。为保障空间的使用效率以及滑动的稳定性,优选地,滑动杆3142的轴向中心线与下护杆3143的轴向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的,结合图2至图4所示,第一伸缩杆311的内侧面安装有防护限位块315。避免可伸缩滚轮装置300因收回过渡,从而引起可伸缩滚轮装置300与机箱底座200碰撞发生损坏,提高可伸缩滚轮装置300收回后的安全性以及机箱底座200的使用寿命。
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滚轮320上还安装有锁紧装置(图中未示出),该锁紧装置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当户外UPS机箱移动至目标地后,若需要保持可伸缩滚轮装置300的伸展状态时,通过控制器控制锁紧装置工作实现对滚轮320的锁紧和固定,保证户外UPS机箱的安放稳定性。特别是在具有一定坡度的路面上需要停放或短暂等候时,防止户外UPS机箱的滑动,既适用于实际需要又保证了机箱的安全。
进一步的,结合图5所示,机箱底座200包括底板220,底板220相对的两边缘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有平行设置的侧板230,机箱本体100与底板220之间以及机箱本体100与侧板230之间均设置有减震泡沫板400。由底板220和两块侧板230构成的空间限制了机箱本体100的活动空间,是对机箱本体100特别是在UPS机箱运动过程中的保护。减震泡沫板400的设计,更是防止机箱本体100的磕碰受损。具体的,结合图6所示,减震泡沫板400内嵌有若干安放腔410,安放腔410内安放有减震弹簧420,减震弹簧420的压缩方向与减震泡沫板400的厚度方向一致。
本方案中,减震泡沫板400的主要材料为绝缘泡沫。减震弹簧420选用塑料弹簧,以减小金属材质弹簧对减震泡沫板400可能带来的划伤、割伤,从而破坏减震泡沫板400局部结构甚至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影响其缓冲效果。机箱本体100卡设在机箱底座200中,减震泡沫板400与机箱本体100贴合,形成一个缓冲单元,将机箱本体100与机箱底座200隔开,构成对机箱本体100的保护。
减震泡沫板400的结构相较单纯的泡沫板,外部能量中的主要部分可以被减震弹簧420快速吸收,剩余部分能量被减震泡沫吸收,更加有利于外部能量的快速、高效吸收,大大减少传导至机箱本体100上的外部能量,消除外部能量可能对机箱本体100的冲击;相较单纯的弹簧更有利于力传导的稳定性,显著降低因外力集中传导至机箱本体100,在接触面产生较大压强而对机箱本体100造成损坏的风险。
上述技术方案有效保障户外UPS机箱在长途运输、频繁搬运过程中,当机箱本体100受外力欲发生震动时,可快速、显著的消除震动力,降低机箱内各部件的损坏风险,延长UPS机箱的使用寿命。
同时,结合图5所示,底板220上与侧板230垂直且相对的两侧设有用于卡挡机箱本体100的弹性挡块500。本方案中,弹性挡块500选用软橡胶,再结合底板220、减震泡沫板400、侧板230共同构成了一个放置机箱本体100的限制空间和保护屏障,再进一步的提高了UPS机箱的安全效果。
具体的,结合图5所示,任意侧板230设有一凹腔600,凹腔600内铰接有折叠椅700。当使用者需要休息时,只需将折叠椅700从侧板230的凹腔600中折下,使用者便可坐在折叠椅700上进行短暂的休息。折叠椅700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休息,拓展了户外UPS机箱的实用性。
优选的,在收起状态下,折叠椅700的最大厚度不大于凹腔600的深度。折叠椅处于凹腔600内以保证户外UPS机箱在推运时,避免推运者腿部与折叠椅700发生意外碰撞,同时提升了户外UPS机箱的整体视觉美观。
具体的,结合图5所示,机箱本体100上设置有信息传输接口800和内存卡读取插口900,机箱本体100内还安装有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的WIFI通信模块、信息存储模块和内存卡读取模块。其中,信息传输接口800可选用HDMI接口、VGA接口或USB接口实现信息传输。信息存储模块将户外UPS机箱扩展成了存储信息的存储器,只需将手机、手提电脑、相机等电子设备相应接口对接信息传输接口800,数据通过该接口存储到信息存储模块中,也可将信息存储模块中的数据提取到手机、电脑、相机、U盘等电子产品中,实现数据信息的交互。
另外,内存卡读取插口900可插入多种规格的内存卡,如SD卡、mini SD卡、T-Flash卡、MMC卡等。通过内存卡读取模块实现对内存卡信息的识别,并可将内存卡中存储的音频、视频等文件通过连接外置播放器进行播放。既实现内存卡的存放,成功为手机、相机等设备进行扩容,又扩展内存卡信息的识别和中转,实现内存卡信息的显示。
控制器控制WIFI通信模块与外部待上网设备之间实现无线网络信号的交互。同时,外部待上网设备可通过WIFI方式与户外UPS机箱的WIFI通信模块交互,将视频、音频、图片等内容存储到信息存储模块中,或从信息存储模块中读取相应内容。
上述功能的设计,极大了考虑了当前信息化社会人们的实际需求,扩展了户外UPS机箱的使用功能,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1、与通常需要人为搬运甚至抬运的方式相比,本方案将抱方式或抬方式转变为滚动方式,省力便捷,操作方便,极大方便户外UPS机箱的移动和搬运,拓展了户外UPS机箱的通用性,提高了户外UPS机箱的适用性。
2、控制第一伸缩杆的伸出以抬高机箱底座的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增加机箱底座与地面的间隙,可有效应对较深的水坑、泥沙或较大些的硬物等影响机箱本体和机箱底座的恶劣环境,防止户外UPS机箱浸水、弄脏、磕碰,是对UPS机箱进一步的安全保护。
3、机箱本体卡设在机箱底座中,减震泡沫板与机箱本体贴合,形成一个缓冲单元,将机箱本体与机箱底座隔开,构成对机箱本体的保护;当机箱本体受外力欲发生震动时,可快速、显著的消除震动力,降低机箱内各部件的损坏风险,延长UPS机箱的使用寿命。
4、多项功能的拓展,极大了考虑了当前信息化社会人们的实际需求,扩展了户外UPS机箱的使用功能,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9)

1.一种户外UPS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箱本体;
机箱底座,用以承载机箱本体,所述机箱底座还设有容置腔;
可伸缩滚轮装置,包括伸缩结构和滚轮,所述伸缩结构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滚轮连接在所述伸缩结构的一端,所述滚轮可伸出所述容置腔和收回至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伸缩结构与所述机箱本体电连接;
控制器,与所述可伸缩滚轮装置通信连接,用以控制所述滚轮伸出或收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UPS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包括:
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枢转轴与所述机箱底座枢接,另一端连接有滚轮支架,所述滚轮的轮毂安装在所述滚轮支架的末端;
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枢转轴与所述机箱底座枢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杆枢接;
在所述第二伸缩杆伸长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伸缩杆绕所述第一枢转轴转动并带动所述滚轮逐渐伸出所述容置腔;在所述第二伸缩杆收缩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伸缩杆绕所述第一枢转轴转动并带动所述滚轮逐渐收回至所述容置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外UPS机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滚轮支架位于所述滚轮的外侧处安装有防护组件,在所述滚轮收回至所述容置腔后,所述防护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
上护杆,所述上护杆的一端与所述机箱底座的底部枢接,所述上护杆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同步同向转动;
滑动杆,设于所述上护杆的内侧并与上护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随所述滚轮升降相对所述上护杆相对滑动;
下护杆,设于所述滚轮的外侧,顶端与所述滑动杆的底端连接,底端与所述滚轮支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户外UPS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内侧面安装有防护限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户外UPS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上还安装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UPS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底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相对的两边缘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有平行设置的侧板,所述机箱本体与底板之间以及机箱本体与侧板之间均设置有减震泡沫板;
所述底板上与所述侧板垂直且相对的两侧设有用于卡挡所述机箱本体的弹性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户外UPS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泡沫板内嵌有若干安放腔,所述安放腔内安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压缩方向与减震泡沫板的厚度方向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户外UPS机箱,其特征在于,任意所述侧板设有一凹腔,所述凹腔内铰接有折叠椅;在收起状态下,所述折叠椅的最大厚度不大于所述凹腔的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UPS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上设置有信息传输接口和内存卡读取插口,所述机箱本体内还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的WIFI通信模块、信息存储模块和内存卡读取模块。
CN202120213672.6U 2021-01-26 2021-01-26 户外ups机箱 Active CN214429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13672.6U CN214429317U (zh) 2021-01-26 2021-01-26 户外ups机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13672.6U CN214429317U (zh) 2021-01-26 2021-01-26 户外ups机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29317U true CN214429317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56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13672.6U Active CN214429317U (zh) 2021-01-26 2021-01-26 户外ups机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29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65939B1 (ko) 모바일기기 충전식 멀티보관장치
CN105308532B (zh) 叠放可拆式平板
CN209938635U (zh) 一种射频通信移动终端运送装置
CN109018649B (zh) 一种可自动展开具有防护功能的缓冲包装箱
CN214429317U (zh) 户外ups机箱
CN210637769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知识产权项目展示终端
CN214013909U (zh) 一种智能手机充电箱
CN218152170U (zh) 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金属制品加工车床用底座
JPWO2013021781A1 (ja) 電子機器の収納ケース
JP6102737B2 (ja) 電子機器の収納ケース
CN215437578U (zh) 一种电脑主机的运输储存设备
CN215243839U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打印机
CN212033811U (zh) 一种带手机支架的移动电源
CN212178379U (zh) 防爆计算机的支撑组件及防爆设备
CN213814857U (zh) 一种移动方便的共享充电宝
CN212784289U (zh) 一种减震防撞配电柜
CN211507071U (zh) 一种视觉传达设计平台
CN210985695U (zh) 一种带有手机支架的无线充电装置
CN111120814A (zh) 防爆计算机的支撑组件及防爆设备
CN217463877U (zh) 一种铁路货物装载测量装置
CN215769756U (zh) 一种ic卡读写器
US6819552B1 (en) Enclosure system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2724724U (zh) 一种存储器的减震装置
CN219478327U (zh) 一种设有固定卡座的移动通信设备
CN214504995U (zh) 一种墨水屏校园安全学生音视频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