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8273U - 支撑柱、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支撑柱、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28273U
CN214428273U CN202120623648.XU CN202120623648U CN214428273U CN 214428273 U CN214428273 U CN 214428273U CN 202120623648 U CN202120623648 U CN 202120623648U CN 214428273 U CN214428273 U CN 214428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lumn
support
elastic
backlight unit
bac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236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利桥
曾志伟
郑志平
孙伟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YWORTH OPTICAL-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YWORTH OPTICAL-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YWORTH OPTICAL-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YWORTH OPTICAL-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236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28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28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28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支撑柱、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其中,支撑柱,用于背光模组并支撑在背光模组中的背板和扩散板之间,所述支撑柱包括依次相连的支撑部、弹性部、反射部以及装配部,所述支撑部用于顶抵支撑所述扩散板,所述装配部用于连接所述背板,所述弹性部用于所述扩散板受压时产生形变以提供弹性缓冲,所述反射部用于反射背光模组中的光源所发出的光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满足支撑柱的强度和韧性要求。

Description

支撑柱、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撑柱、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直下式背光模组支撑柱有柱状或片状,颜色有白色和透明两种。柱状强度高、韧性差,后面逐渐选择使用片状。片状由于本身厚度薄,顶端纤细而容易变形甚至折断,在大尺寸以及大OD模组里面变形尤为明显。支撑柱白色可以防止光线从背面透出,但内部空间的白色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光线正常传播,可能出现灯影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直下式背光模组支撑柱强度以及韧性不能同时满足要求以及存在光线干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支撑柱,用于背光模组并支撑在背光模组中的背板和扩散板之间,所述支撑柱包括依次相连的支撑部、弹性部、反射部以及装配部,所述支撑部用于顶抵支撑所述扩散板,所述装配部用于连接所述背板,所述弹性部用于所述扩散板受压时产生形变以提供弹性缓冲,所述反射部用于反射背光模组中的光源所发出的光线。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弹性部均透明设置,所述反射部为白色不透光结构。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至少包括两个弹性壁,所述支撑部与反射部分别连接相应的所述弹性壁。
可选地,所述弹性壁围绕组成筒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装配部上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所述背板。
可选地,所述背板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连接结构为与所述装配孔卡接配合的定位凸点。
可选地,所述反射部顶面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弹性部连接,所述反射部底面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装配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支撑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与扩散板,还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支撑柱;
所述支撑柱的支撑部抵触所述扩散板,所述装配部连接所述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若干光源。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如上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该支撑柱,弹性部受力会发生弹性变形,得以使支撑柱尖端支撑受力时产生的形变转移到下方的弹性部,减小尖端变形。反射部进行反射光源所发出的光线,避免光线干扰。另外,支撑部与弹性部均为透明结构,反射部与装配部为白色结构可以有效阻止光线从背面透出,同时达到反射光线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支撑部 5 光源
2 弹性部 6 第一连接件
3 反射部 7 第二连接件
4 装配部 8 扩散板
41 定位凸点 9 背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撑柱。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支撑柱用于背光模组并支撑在背光模组中的背板和扩散板之间,如图1所示,该支撑柱包括:
依次相连的支撑部1、弹性部2、反射部3以及装配部4,所述支撑部1用于顶抵支撑所述扩散板,所述装配部4用于连接所述背板,所述弹性部2用于所述扩散板受压时产生形变以提供弹性缓冲,所述反射部3用于反射背光模组中的光源所发出的光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支撑部1与扩散板抵触的一端为尖端,另一端与弹性部2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该支撑柱,弹性部2受力会发生弹性变形使支撑柱尖端支撑受力时产生的形变转移到下方的弹性部2,减小尖端变形。这样,能够保证支撑柱的强度和韧性。反射部3的为圆形结构,装配部4装配在背板上后,反射部3在背板表面,阻挡住背板的孔洞进行反射背光模组中的光源所发出的光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1与所述弹性部2均透明设置,所述反射部3为白色不透光结构。
支撑部1与弹性部2均为透明结构,反射部3为白色不透光结构可以有效阻止光线从背面透出,同时达到反射光线的效果。具体的,支撑部1、弹性部2反射部3可选择PC(聚碳酸酯)或者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当然,反射部3为白色不透光结构,通过二次注塑成型。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2至少包括两个弹性壁,所述支撑部1与反射部3分别连接相应的所述弹性壁。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壁围绕组成筒状结构。
支撑部1与反射部3均连接在弹性部2的弹性壁上,弹性部为筒状结构,且横向设置,支撑柱底端与筒状结构的弹性壁上部连接,相应的,反射结构与筒状结构的底部弹性壁连接。在支撑部1受到压力的时候,压力会传递到弹性部2,弹性部2材质为弹性材质,当然,筒状结构的弹性部2在外壁受到挤压时,也能通过自身弧形的弹性外壁承担和抵消一部分力量,进而减少支撑部1的变形量。
可选地,所述装配部4上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所述背板。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连接结构为与所述装配孔卡接配合的定位凸点41。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装配部4通过连接结构与背板连接,具体的,装配部包括连接板,背板上开设装配孔,装配部4的连接板上设置定位凸点41,装配时,所述装配孔与所述定位凸点41配合。连接板上的定位凸点41设置在连接板表面,并且,连接板的两端均设置定位凸点41,当然,在背板上均设置相应的装配孔。这样,在装配时,装配部4卡接在背板9上,进行固定支撑柱。
另外,装配部4的连接板与背板9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卡接扣合或者螺丝锁附等方式。
可选地,所述反射部3顶面通过第一连接件6与所述弹性部2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6为柱状结构,且一端与弹性部2连接,另一端与反射部3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6连接在反射部3的中心位置,通过第一连接件6,反射部3与弹性部2之间形成一定距离,避免影响光线反射效果。
可选地,所述反射部3底面通过第二连接件7与所述装配部4连接。
通过第二连接件7,反射部3与装配部4之间可以形成一定距离,便于装配部4的安装。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2与所述支撑部1为一体成型结构。
一体成型的结构可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增加力量传递的效率,这样,支撑部1尖端承受的力量可迅速传递给弹性结构,使弹性结构发生弹性形变,减小尖端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如图2所示,该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9与扩散板8,还包括上述支撑柱,该支撑柱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直下式背光模组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支撑柱的支撑部1抵触所述扩散板8,所述装配部4连接所述背板9,所述背板9上设置若干光源5。
具体的,支撑柱安装在扩散板8与背板9之间,支撑柱的支撑部1尖端抵触扩散板8,装配部4安装在背板9上,反射部3在背板9表面朝向扩散板8。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撑柱,用于背光模组并支撑在背光模组中的背板和扩散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包括依次相连的支撑部、弹性部、反射部以及装配部,所述支撑部用于顶抵支撑所述扩散板,所述装配部用于连接所述背板,所述弹性部用于所述扩散板受压时产生形变以提供弹性缓冲,所述反射部用于反射背光模组中的光源所发出的光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弹性部均透明设置,所述反射部为白色不透光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至少包括两个弹性壁,所述支撑部与反射部分别连接相应的所述弹性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壁围绕组成筒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上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所述背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连接结构为与所述装配孔卡接配合的定位凸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顶面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弹性部连接,所述反射部底面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装配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支撑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9.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与扩散板,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支撑柱;
所述支撑柱的支撑部抵触所述扩散板,所述装配部连接所述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若干光源。
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02120623648.XU 2021-03-26 2021-03-26 支撑柱、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214428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23648.XU CN214428273U (zh) 2021-03-26 2021-03-26 支撑柱、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23648.XU CN214428273U (zh) 2021-03-26 2021-03-26 支撑柱、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28273U true CN214428273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75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23648.XU Active CN214428273U (zh) 2021-03-26 2021-03-26 支撑柱、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282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4486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4486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5190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2809132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和背板组件
US7764335B2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US837383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N100437282C (zh) 背光模组和其灯管夹持装置
US20030234895A1 (en) Liquid crystal monitor
CN110908188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4428273U (zh) 支撑柱、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1737684B (zh) 背光模块及其光源装置
CN201138410Y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2913822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JP5050876B2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
JP2011013506A (ja) 表示装置
CN100520164C (zh) 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其灯管固定装置
CN101377590B (zh) 背光模组及其应用
CN213876223U (zh) 支撑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6210355U (zh) 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及其光源模组定位结构
CN210605286U (zh) 支撑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060037752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07380416U (zh) 反射片固定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2620211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2147082B (zh) 背光模块及其光源装置
CN216387674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777821B (zh) 触摸显示结构及显示器
KR20140138020A (ko) 백라이트 모듈 및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