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7873U - 电子装置及其固定支撑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及其固定支撑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27873U
CN214427873U CN202120375428.XU CN202120375428U CN214427873U CN 214427873 U CN214427873 U CN 214427873U CN 202120375428 U CN202120375428 U CN 202120375428U CN 214427873 U CN214427873 U CN 214427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aging member
engaging
support assembly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7542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泳庆
陈奕生
傅昭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Zhong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ei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Zhong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Zhong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ei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7542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27873U/zh
Priority to TW110201980U priority patent/TWM615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27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27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固定支撑组件。固定支撑组件适于设置于机箱并支撑机箱中的扩充单元壳体,其包括支撑主体、第一卡合件以及第二卡合件;第一卡合件可滑移地设置于支撑主体上,第二卡合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主体上,当第一卡合件卡合于机箱时,第一卡合件连动第二卡合件卡合扩充单元壳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支撑组件的支撑主体能用于支撑机箱,固定支撑组件的第一卡合件与第二卡合件还能同时用于卡合机箱以及卡合机箱内的扩充单元壳体,借此,固定支撑组件能在达到支持机箱以避免机箱的侧墙向外倾斜或外翻的同时一并支撑着扩充单元壳体以避免扩充单元壳体产生变形,即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撑组件能同时达到固定机箱及支撑扩充单元壳体的双重效果。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及其固定支撑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支撑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固定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在云端领域中,服务器(server)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能提供并实现网络用户所要求的各种云端服务,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服务器已广泛地应用于如游戏、语言处理、金融、生物医药、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媒体等不同领域。
为了达到适配性、兼容性、管理便利性与成本节约等目的,大多数的服务器机箱的外观尺寸均采用通用的工业标准。依据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统一制定的规范,服务器机箱等工业用箱体的高度均以U(1U=44.45mm=1.75英寸)为标准单位。市面上常见的服务器机箱从1U至7U不等,均视用户的实际需求而定。
对于如4U以上等高度较高的服务器机箱来说,其侧墙较容易或有较高机率会因为制造工艺或内部元件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向外倾斜或向外翻的情况,为此,在高度较高的服务器机箱上常见到连接相对两侧墙的横杆(bar),此横杆的相对两端能分别固定于两侧墙,以借由固定两侧墙的距离的方式避免侧墙向外倾斜或外翻的情况发生。
另一方面,基于类似的原因,安装于服务器机箱内的扩充模块也可能有壳体变形或偏移的情况发生,以PCIe扩充模块为例来说,其壳体通常也是镂空的盒状结构,因此在安装于服务器机箱内部后,壳体上未受到支撑的部分(如末端)很容易随着所容置的PCIe 卡的数量的增加而产生变形。
由此可知,有必要针对服务器机箱及其内部模块壳体会产生变形等问题进行研究。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固定支撑组件以及包括该固定支撑组件的电子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支撑组件,适于设置于机箱并支撑机箱中的扩充单元壳体。固定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主体、第一卡合件以及第二卡合件。第一卡合件可滑移地设置于支撑主体。第二卡合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主体。当第一卡合件卡合机箱时,第一卡合件连动第二卡合件卡合扩充单元壳体。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机箱、扩充单元壳体以及固定支撑组件。扩充单元壳体可移除地设置于机箱。固定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主体、第一卡合件以及第二卡合件。第一卡合件可滑移地设置于支撑主体。第二卡合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主体。当第一卡合件卡合机箱时,第一卡合件连动第二卡合件卡合扩充单元壳体。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及其固定支撑组件,固定支撑组件的支撑主体能用于支撑机箱,同时,固定支撑组件的第一卡合件与第二卡合件还能同时用于卡合机箱以及卡合机箱内的扩充单元壳体,借此,固定支撑组件能在达到支持机箱以避免机箱的侧墙向外倾斜或外翻的同时一并支撑着扩充单元壳体以避免扩充单元壳体产生变形,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支撑组件能同时达到固定机箱及支撑扩充单元壳体的双重效果。
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A-2B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撑组件在不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A-3B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撑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A-4B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操作示意图。
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显示沿图4B的剖面线6-6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7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固定支撑组件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8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撑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9A-9C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撑组件的局部放大操作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1’ 固定支撑组件
8 扩充单元
9 电子装置
100 支撑主体
101~102 挂钩结构
103 定位柱
104 穿孔
105 导轨
106 组装孔
107~108 定位孔
109 凸点
110、110’ 第一卡合件
111 定位柱
113 安装突柱
115 槽
116~117 定位部
120 第二卡合件
121 卡勾部
123 枢接部
125 第一导引槽
127 第二导引槽
130 致动结构
131 中枢部
133 拨动部
136 弹性止挡件
137 固定端
138 自由端
140 弹性结构
150 转轴件
160 弹性件
910 机箱
911 机箱侧墙
810 扩充单元壳体
1331 定位凸点
9111 穿孔
LD 长轴方向
S 容置空间
T 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需先说明的是,为达图面简洁及便于观看的目的,附图简化或省略了例如走线、风扇、硬盘模块以及其他架体等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非直接关联的电子/非电子构件。此外,为便于说明,附图将随附坐标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装置9以及适于组装于其上的固定支撑组件1。这里所述的电子装置9例如是一种服务器主机。电子装置9的机箱910可以但不限于是4U的服务器机箱,除了可供固定支撑组件1组装之外,还可依据实际需求容置各种所需电子/非电子装置(如图所示的扩充单元8)。
但需声明的是,如图所示的机箱910仅是示意之用,本实用新型并非以其规格为限,并且,这里所述的扩充单元8可以但不限于是符合PCIe规范的扩充模块,其扩充单元壳体810能用于容置一个或更多个PCIe卡等扩展卡(expansion card)(未绘示),但图示的扩充单元8及其扩充单元壳体810仅是示意之用,本实用新型并非以其数量、规格及其所能容置的扩展卡的种类与数量等为限。
一般来说,对于高度较高的机箱910来说,其机箱侧墙911较容易或有较高机率会因为制造工艺或内部元件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向外倾斜或向外翻的情况,类似地,安装于机箱910内的扩充单元壳体810也很容易或有较高机率会随着所容置的扩展卡的数量的增加而产生变形。为了解决或避免前述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能同时固定于机箱侧墙911及支撑扩充单元壳体810的固定支撑组件1以达到固定机箱910及支撑扩充单元壳体810 的双重效果。
如图所示,固定支撑组件1整体略呈一长条状,其相对两端分别具有一挂钩结构101 与一挂钩结构102,能分别挂在机箱910的两个机箱侧墙911上,从而维持机箱侧墙911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且,固定支撑组件1上靠近挂钩结构102的一侧还具有能支撑扩充单元壳体810的机制,以避免扩充单元壳体810产生变形。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2A-2B以及图3A-3B,图2A-2B显示图1的固定支撑组件在不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A-3B显示图1的固定支撑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撑组件1可包括一支撑主体100、一第一卡合件110、一第二卡合件120以及一致动结构130。
支撑主体100为固定支撑组件1上能横跨机箱910以分别固定于机箱910的相对两侧的机箱侧墙911的部分,在此定义支撑主体100具有一长轴方向LD,长轴方向LD为支撑主体100的长边的延伸方向。前述的挂钩结构101与挂钩结构102分别位于支撑主体100 的相对两端,挂钩结构101与挂钩结构102在支撑主体100的相对两端呈倒勾状,可用于挂在机箱侧墙911的顶缘。
此外,支撑主体100还可包括一定位柱103,定位柱103例如被配置于支撑主体100设有挂钩结构101的一端处,可在挂钩结构101挂在机箱侧墙911时穿入其中一机箱侧墙911的穿孔9111,以使支撑主体100的该端固定于该机箱侧墙911。
第一卡合件110、第二卡合件120与致动结构130均可活动地设置于支撑主体100上,且例如是被配置于支撑主体100上靠近挂钩结构102的一端处。第一卡合件110、第二卡合件120与致动结构130可彼此连动,其中,第一卡合件110可滑移地设置于支撑主体100,第二卡合件120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主体100,而致动结构130可用于使第一卡合件110 与第二卡合件120连动,以令第一卡合件110固定于另一机箱侧墙911,以及令第二卡合件120固定扩充单元壳体810。
进一步来看,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主体100还可包含一容置空间S、一穿孔104以及两个导轨105,容置空间S为支撑主体100的板材所围绕而成的凹槽,穿孔104连通容置空间S的一侧,两个导轨105彼此相间隔且配置于容置空间S内。第一卡合件110可滑移地设置于容置空间S内且位于两个导轨105之间,从而受到两个导轨105导引或限制而只能沿长轴方向LD滑移。在此过程中,第一卡合件110得以在一脱离位置(如图4A所示) 及一卡合位置(如图4B所示)之间滑移。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合件110可包括一定位柱111,固定支撑组件1还可包括一弹性结构140,定位柱111突设于第一卡合件110靠近穿孔104的表面且对应穿孔104,弹性结构140夹设于第一卡合件110相对远离穿孔104的另一表面以及容置空间S的内壁面。弹性结构140可为一压缩弹簧,以常态地将第一卡合件110推向穿孔104,即常态地迫使第一卡合件110从脱离位置往卡合位置滑动,从而使第一卡合件110的定位柱111自穿孔104穿出于外。在一实施例中,弹性结构140的相对两端可分别插入第一卡合件110 的一侧的槽115以及套设于容置空间S的一侧的凸点109(如图3B所示),从而稳固地维持于所预定的位置。
自穿孔104穿出的定位柱111可在挂钩结构102挂在机箱侧墙911时穿入机箱侧墙911,由此可知,支撑主体100的相对两端能分别借由支撑主体100的定位柱103与第一卡合件110的定位柱111插入机箱侧墙911的方式固定于机箱910。
第二卡合件120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主体100,且第二卡合件120能与第一卡合件110 相连动以及受到致动结构130致动。详细来说,支撑主体100还可包含一组装孔106,第一卡合件110还可包括两个安装突柱113,第二卡合件120可包括一卡勾部121、一枢接部123、一第一导引槽125以及一第二导引槽127,而固定支撑组件1还可包括一转轴件 150。
组装孔106连通容置空间S的另一侧,第二卡合件120可活动地穿设入组装孔106而叠设于第一卡合件110上,两个安装突柱113突设于第一卡合件110叠置有第二卡合件120的表面,以分别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二卡合件120的第一导引槽125与第二导引槽127,枢接部123介于第一导引槽125及第二导引槽127与卡勾部121之间,可视为第二卡合件120 的旋转运动的旋转中心。为实现第二卡合件120的转动,转轴件150可转动地穿过支撑主体100而固定于第二卡合件120的枢接部123。致动结构130套设于转轴件150用以带动转轴件150转动。
借此配置,当致动结构130带着转轴件150转动时,能经由转轴件150驱使第二卡合件120以其枢接部123为旋转中心相对支撑主体100转动于一脱离方位(如图4A所示) 及一卡合方位(如图4B所示)之间。卡勾部121位于第二卡合件120的一端,为第二卡合件120上用于勾住或卡合扩充单元壳体810的部分。
并且,为了使与第二卡合件120连动的第一卡合件110能在第二卡合件120切换方位的过程中在脱离位置与卡合位置之间滑移,第一导引槽125与第二导引槽127可例如为长短不同的长形孔,如图所示,第一导引槽125可为延伸方向与第二卡合件120的延伸方向呈角度的一个较短的长形孔,而第二导引槽127可为延伸方向实质上与第二卡合件120的延伸方向相平行的一个较长的长形孔。
此外,为了使第一卡合件110与第二卡合件120维持于所需的位置以便于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主体100还可包含一定位孔107以及一定位孔108,而致动结构130可包括一中枢部131以及至少一拨动部133。中枢部131为致动结构130套设于转轴件150的部分,中枢部131具有方形槽对应于转轴件150的外型并套设于转轴件150上,因此中枢部131可沿着转轴件150滑移(即沿Z轴方向)但不能相对转轴件150转动。拨动部133 自中枢部131向外延伸,其中一拨动部133可包括至少一定位凸点1331,能在致动结构 130相对支撑主体100转动至特定角度时卡合于定位孔107或定位孔108,从而被维持于当下的位置,以及使第一卡合件110与第二卡合件120维持于当下的位置。
此外,为了使致动结构130能维持于或是回到定位凸点1331卡合于定位孔107或定位孔108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撑组件1还可包括一弹性件160,弹性件160例如是一压缩弹簧,弹性件160可套设于转轴件150外而介于转轴件150与致动结构130的中枢部131之间,其一端能固定于转轴件150,另一端能固定于中枢部131,借此,弹性件160能提供弹性恢复力,以常态地驱使致动结构130往支撑主体100移动,进而使定位凸点1331随着致动结构130转动到特定位置时能自动地卡入定位孔107或定位孔108。
在此,请进一步参阅图4A~6以介绍固定支撑组件1的操作。图4A-4B显示图1的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操作示意图,图5显示图1的电子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而图6显示沿图4B的剖面线6-6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
首先,使用者可先将固定支撑组件1的一侧固定于机箱侧墙911,例如图1所示,将挂钩结构101及定位柱103固定于机箱侧墙911,接着,可将固定支撑组件1的另一侧放下而使挂钩结构102挂在另一机箱侧墙911上。
此时或在此之前,固定支撑组件1的致动结构130可位于如图4A的状态,使得致动结构130的定位凸点1331卡入定位孔108,从而将第二卡合件120维持于脱离方位,进而经由第二卡合件120将第一卡合件110维持于脱离位置,换言之,当第一卡合件110位于脱离位置时,第二卡合件120位于脱离方位。在此状态下,第二卡合件120的卡勾部121 尚未勾住或卡于扩充单元壳体810的固定柱T,而第一卡合件110的定位柱111尚未穿出支撑主体100的穿孔104。
接着,如图4B所示,可将致动结构130向上拉动(如沿Z轴方向)以使其定位凸点1331脱离定位孔108,此时,使用者可沿箭头方向转动致动结构130以使其定位凸点1331 移动至定位孔107上方后放开致动结构130,使得定位凸点1331卡入定位孔107,或者,当致动结构130向上拉动而使定位凸点1331脱离定位孔108时,弹性结构140所累积的弹性势能可经由第一卡合件110与第二卡合件120传递至致动结构130以自动地使致动结构130转至定位孔107上方,使得定位凸点1331卡入定位孔107。
借此操作,致动结构130的转动能带动转轴件150一并在XY平面上转动,以经由转轴件150驱使第二卡合件120以与致动结构130相同的方向转动而自脱离方位切换至卡合方位,从而令其卡勾部121勾住扩充单元壳体810的固定柱T,同时,第二卡合件120能连动第一卡合件110以令第一卡合件110沿长轴方向LD滑动而自脱离位置切换至卡合位置,使其定位柱111穿出穿孔104而穿入另一机箱侧墙911的穿孔9111。换言之,当第一卡合件110位于卡合位置时,第二卡合件120位于卡合方位。
在此,如图1与图5所示,固定支撑组件1的相对两端除了能分别借由挂钩结构101与挂钩结构102安置于机箱910的两机箱侧墙911,还能同时经由第一卡合件110的定位柱111与支撑主体100的定位柱103插入机箱侧墙911的方式固定于机箱910,使得固定支撑组件1在X~Z轴方向上均获得限制。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第二卡合件120的卡勾部121勾住扩充单元壳体810的固定柱T,以支撑着扩充单元壳体810,相对也使得固定支撑组件1在X~Z轴方向上获得限制。由此可知,固定支撑组件1在全方向上均获得限制,从而能稳固地设置于机箱910上。
据此可知,借由固定支撑组件1,能在支撑并维持机箱910的机箱侧墙911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同时卡合机箱910内的扩充单元壳体810,借此,固定支撑组件1能在达到避免机箱侧墙911向外倾斜或外翻的同时一并支撑着扩充单元壳体810以避免扩充单元壳体产生变形,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支撑组件1能同时达到固定机箱910及支撑扩充单元壳体810的双重效果。
至于固定支撑组件1的拆卸,可简单地反向操作前述的安装步骤即可完成。例如可将致动结构130向上拉动并切换至对应定位孔108的位置,借此操作即可驱使第二卡合件120 回到脱离方位而使其卡勾部121脱离扩充单元壳体810的固定柱T,及同时连动第一卡合件110以使其回到脱离位置而使定位柱111脱离机箱侧墙911,接着可再依序将固定支撑组件1的挂钩结构102以及另一侧的挂钩结构101与定位柱103拿起即可将固定支撑组件 1自机箱910上取下。
由此可知,固定支撑组件1不仅有支撑、固定机箱侧墙911及扩充单元壳体810的功能,还可仅以单一构件(如致动结构130)且免额外工具的方式进行操作,便于维修维护作业的进行。
然而,前述的固定支撑组件1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示例性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为限。例如请参阅图7~9C,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固定支撑组件1’,其同样适用于前述机箱910,为达简要说明的目的,以下仅针对固定支撑组件1’与前述实施例的固定支撑组件1的差异进行说明,附图中相似或相同的标号将用于表示相似或相同的元件,且相似或相同元件的详细内容可经由参阅前述对应段落获得理解,在此将不再赘述。
图7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固定支撑组件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图8显示图7的固定支撑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9A-9C显示图7的固定支撑组件的局部放大操作示意图。
如图7所示,固定支撑组件1’的致动结构包括一弹性止挡件136,例如可以为一弹片。弹性止挡件136的固定端137固定于支撑主体100,弹性止挡件136的自由端138可经由固定端137活动地连接支撑主体100,基于弹性止挡件136的材质特性,可使自由端138 维持于相对靠近第一卡合件110’的位置,但又可在受力时相对支撑主体100摆动。此外,第一卡合件110’还可包含一定位部116以及一定位部117,定位部116例如是第一卡合件 110’朝向弹性止挡件136的一侧上的凹槽,适于容置至少部分的自由端138,而定位部117 例如是第一卡合件110’朝向弹性止挡件136的其中一侧角落。在第一卡合件110’处于卡合位置(如图9A所示)与脱离位置(如图9C所示)时,弹性止挡件136的自由端138可分别卡合在定位部116与定位部117。
具体来说,如图9A所示,弹性止挡件136的自由端138能卡合于第一卡合件110’的定位部116以将第一卡合件110’维持于脱离位置,从而经由第一卡合件110’令第二卡合件120维持于脱离方位。
接着,请参阅图9B~9C,使用者可拨动弹性止挡件136以使其自由端138脱离第一卡合件110’的定位部116,此时,弹性结构140所累积的弹性势能可释放以驱使第一卡合件110’往卡合位置的方向移动,从而连动第二卡合件120而使第二卡合件120往卡合方位转动。
请参阅图9C,当弹性结构140将第一卡合件110’推至卡合位置以及使第二卡合件120 切换至卡合方位时,使用者可放开弹性止挡件136以让其自由端138回弹而卡合于第一卡合件110’的定位部117,从而将第一卡合件110’及第二卡合件120维持于当下位置。由此可知,当固定支撑组件1’应用于前述的机箱910同样能达到固定机箱910及支撑扩充单元壳体810的双重效果。
若欲解除第一卡合件110’与第二卡合件120的限制,只要简单地反向操作前述步骤即可完成。例如可扳动弹性止挡件136以使其自由端138脱离第一卡合件110’的定位部117,接着即可将第一卡合件110’推回脱离位置,从而一并连动地使第二卡合件120回到脱离方位,最后,放开弹性止挡件136以让其自由端138回弹而卡合于第一卡合件110’的定位部 116,从而将第一卡合件110’及第二卡合件120维持于当下位置。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电子装置及其固定支撑组件,固定支撑组件的支撑主体能用于支撑机箱,同时,固定支撑组件的第一卡合件与第二卡合件还能同时用于卡合机箱以及机箱内的扩充单元壳体,借此,固定支撑组件能在达到支持机箱以避免机箱的侧墙向外倾斜或外翻的同时一并支撑着扩充单元壳体以避免扩充单元壳体产生变形,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支撑组件能同时达到固定机箱及支撑扩充单元壳体的双重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前述的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实用新型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固定支撑组件,该固定支撑组件适于设置于一机箱并支撑该机箱中的一扩充单元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支撑组件包括:
一支撑主体;
一第一卡合件,该第一卡合件可滑移地设置于该支撑主体;以及
一第二卡合件,该第二卡合件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支撑主体,当该第一卡合件卡合该机箱时,该第一卡合件连动该第二卡合件卡合该扩充单元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件可在一卡合位置及一脱离位置之间滑移,该第二卡合件可在一卡合方位及一脱离方位之间转动,当该第一卡合件位于该卡合位置时,该第二卡合件位于该卡合方位,当该第一卡合件位于该脱离位置时,该第二卡合件位于该脱离方位,该第一卡合件与该第二卡合件互相连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支撑组件还包括一致动结构,驱动该致动结构可使该第一卡合件及该第二卡合件连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致动结构包括一弹性件以及一转轴件,该转轴件可活动地穿设该支撑主体而固定于该第二卡合件,该弹性件套设于该转轴件并抵接于该支撑主体及该转轴件之间以提供一弹性恢复力,驱动该致动结构时可使该第二卡合件转动并带动该第一卡合件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主体包括两定位孔,该致动结构包括一定位凸点,该定位凸点选择性地卡合于其中一该定位孔使得该第二卡合件定位于该卡合方位或该脱离方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致动结构包括一弹性止挡件,该弹性止挡件的一端固定于该支撑主体,该弹性止挡件的另一端可分离地卡合于该第一卡合件,驱动该弹性止挡件时可使该第一卡合件移动并带动该第二卡合件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件包括两定位部,该弹性止挡件选择性地卡合于其中一该定位部使得该第一卡合件定位于该卡合位置或该脱离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件包括两安装突柱,该第二卡合件包括一第一导引槽与一第二导引槽,该第一导引槽与该第二导引槽为沿不同方向延伸的长形孔,且该两安装突柱分别穿设于该第一导引槽与该第二导引槽,使得该第一卡合件与该第二卡合件互相连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支撑组件还包括一弹性结构,该弹性结构夹设于该支撑主体与该第一卡合件之间,以将该第一卡合件推向该卡合位置。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
一机箱;
一扩充单元壳体,该扩充单元壳体可移除地设置于该机箱;以及
一固定支撑组件,该固定支撑组件包括:
一支撑主体;
一第一卡合件,该第一卡合件可滑移地设置于该支撑主体;以及
一第二卡合件,该第二卡合件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支撑主体,当该第一卡合件卡合该机箱时,该第一卡合件连动该第二卡合件卡合该扩充单元壳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件可在一卡合位置及一脱离位置之间滑移,该第二卡合件可在一卡合方位及一脱离方位之间转动,当该第一卡合件位于该卡合位置时,该第二卡合件位于该卡合方位,当该第一卡合件位于该脱离位置时,该第二卡合件位于该脱离方位,该第一卡合件与该第二卡合件互相连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主体在一长轴方向上延伸,该第一卡合件沿该长轴方向可滑移地设置于该支撑主体。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件包括一定位柱,当该第一卡合件卡合该机箱时,该定位柱插入该机箱的一穿孔,该第二卡合件包括一卡勾部,该卡勾部适于卡合于该扩充单元壳体的一固定柱。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支撑组件还包括一致动结构,驱动该致动结构可使该第一卡合件及该第二卡合件连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致动结构包括一弹性件以及一转轴件,该转轴件可活动地穿设该支撑主体而固定于该第二卡合件,该弹性件套设于该转轴件并抵接于该支撑主体及该转轴件之间以提供一弹性恢复力,驱动该致动结构时可使该第二卡合件转动并带动该第一卡合件移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主体包括两定位孔,该致动结构包括一定位凸点,该定位凸点选择性地卡合于其中一该定位孔使得该第二卡合件定位于该卡合方位或该脱离方位。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致动结构包括一弹性止挡件,该弹性止挡件的一端固定于该支撑主体,该弹性止挡件的另一端可分离地卡合于该第一卡合件,驱动该弹性止挡件时可使该第一卡合件移动并带动该第二卡合件转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件包括两定位部,该弹性止挡件选择性地卡合于其中一该定位部使得该第一卡合件定位于该卡合位置或该脱离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支撑组件还包括一弹性结构,该弹性结构夹设于该支撑主体与该第一卡合件之间,以将该第一卡合件推向该卡合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主体包括至少两挂钩结构,该至少两挂钩结构分别位于该支撑主体的相对两端,用于卡合于该机箱。
CN202120375428.XU 2021-02-18 2021-02-18 电子装置及其固定支撑组件 Active CN214427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5428.XU CN214427873U (zh) 2021-02-18 2021-02-18 电子装置及其固定支撑组件
TW110201980U TWM615842U (zh) 2021-02-18 2021-02-24 電子裝置及其固定支撐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5428.XU CN214427873U (zh) 2021-02-18 2021-02-18 电子装置及其固定支撑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27873U true CN214427873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70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75428.XU Active CN214427873U (zh) 2021-02-18 2021-02-18 电子装置及其固定支撑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27873U (zh)
TW (1) TWM61584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34221A (zh) * 2021-12-02 2023-06-06 纬联电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承载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5842U (zh) 2021-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65987B2 (en) Mounting assembly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US7420812B2 (en) Latch for securing cover to computer enclosure
US7681210B2 (en) Ejection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US7204469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securing storage device
US20070146991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fan
US6542356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incorporating latch
US20060164803A1 (en) Mounting device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US20090167061A1 (en) Latch mechanism assembly
TWM244556U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s
CN110267481B (zh) 滑轨及机柜
TW201518907A (zh) 具有支撐結構之電子裝置
US20090161308A1 (en) Mounting device for disk drive
CN111966172B (zh) 一种免工具安装硬盘托架及硬盘箱
CN214427873U (zh) 电子装置及其固定支撑组件
US20050035603A1 (en) Mechanism for fasten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in computer by snapping
US7408768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CN212659031U (zh) 机箱及其支撑组件
US751885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detachable base support
US7974092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cover mounting apparatus
CN218512878U (zh) 电子装置及其固定支撑组件
CN114080132B (zh) 数据存储装置固定结构及机柜
CN112000179B (zh) 服务器机箱
TW201044384A (en) Shock-proof apparatus for disk drive
CN211060342U (zh) 一种按压开关及使用其的空调器
CN112000180B (zh) 快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