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5906U - 光源模组及筒灯 - Google Patents

光源模组及筒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25906U
CN214425906U CN202120203860.0U CN202120203860U CN214425906U CN 214425906 U CN214425906 U CN 214425906U CN 202120203860 U CN202120203860 U CN 202120203860U CN 214425906 U CN214425906 U CN 214425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heat dissipation
dissipation shell
source modul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038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官世富
余远彬
陈鑫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038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25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25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25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源模组及筒灯,属于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光源模组包括:散热壳,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配接部,第一配接部用于与不同的面环模组形成可拆卸配接关系以组合形成不同的整灯;以及光源组件,包括设于散热壳内的透镜,以及抵压于透镜的反光杯,反光杯相对于透镜更邻近散热壳的出光端,且反光杯连接于散热壳的内壁。技术效果:反光杯连接于散热壳的内壁,能够抵压透镜,使得光源组件和散热壳形成一个可以不分离的整体,第一配接部能够与不同的面环模组进行可拆卸配接以组合形成不同的整灯,在光源模组不更换的情况下,通过更换不同类型的面环模组,能够实现固定款和摇摆款的更换,无需更换整灯,降低了更换成本,满足不同款式的需求。

Description

光源模组及筒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灯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光源模组及筒灯。
背景技术
筒灯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照明装饰灯具,主要应用于商场、超市、酒店、服装店、休闲中心、家居等场所。筒灯能够保持建筑装饰的整体造形和风格,不会因为灯具的设置而破坏原有的装修风格。传统的筒灯主要包括配套设置的光源模组和面环模组,一般分为固定款和摇摆款,但是,传统的筒灯只能采用整灯替换的方式更改为固定款或摇摆款,无法使固定款和摇摆款之间通过改变某些构件而替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模组及筒灯,旨在解决传统的筒灯只能采用整灯替换的方式更改为固定款或摇摆款,无法使固定款和摇摆款之间通过改变某些构件而替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源模组,包括:散热壳,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配接部,所述第一配接部用于与不同的面环模组形成可拆卸配接关系以组合形成不同的整灯;以及光源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散热壳内的透镜,以及抵压于所述透镜的反光杯,所述反光杯相对于所述透镜更邻近所述散热壳的出光端,且所述反光杯连接于所述散热壳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壳具有筒形侧壁,所述第一配接部为开设于所述筒形侧壁的配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配接孔于所述筒形侧壁外形成有加长孔壁。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壳具有筒形侧壁,所述第一配接部为设于所述筒形侧壁的配接柱。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杯通过旋转卡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散热壳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的周向轮廓套设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圈紧贴于所述散热壳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光源支架,设于所述散热壳内;光源本体,设于所述光源支架;以及导热垫片,贴附于所述光源本体背离所述散热壳出光端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模组还包括:线扣,设于所述散热壳背离其出光端的一侧;以及直流对插线,穿设于所述线扣中,且电连接至所述光源组件的光源本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源模组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源模组,透镜和反光杯依次地设置在散热壳中,反光杯连接于散热壳的内壁,能够抵压透镜,使得光源组件和散热壳形成一个可以不分离的整体,同时,在散热壳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配接部,第一配接部能够与不同的面环模组进行可拆卸配接以组合形成不同的整灯,在光源模组不更换的情况下,通过更换不同类型的面环模组,能够实现固定款和摇摆款的更换,无需更换整灯,降低了更换成本,满足不同款式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筒灯,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光源模组;以及面环模组,具有与所述第一配接部可拆卸配接的第二配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面环模组与所述光源模组之间还设有防水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筒灯采用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光源模组,二者技术效果相同,其中,光源组件和散热壳形成一个可以不分离的光源模组,在光源模组不更换的情况下,利用第一配接部和第二配接部的可拆卸配合,通过更换不同类型的面环模组,能够实现固定款和摇摆款的更换,无需更换整灯,降低了更换成本,满足不同款式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源模组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源模组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筒灯(a)、(b)、(c)、(d)、(e)、(f)、(g)、(h)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光源模组 110、散热壳 112、第一配接部
114、出光端 116、进线端 118、加长孔壁
120、光源组件 121、透镜 122、反光杯
123、防水圈 124、光源支架 125、光源本体
126、导热垫片 127、螺丝 130、线扣
140、直流对插线 200、筒灯 210、面环模组
212、第二配接部 214、第一环体 216、第二环体
220、防水垫 230、硅胶垫 240、弹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固定”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于”、“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多个”指两个及以上数量。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源模组100及筒灯200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源模组100,包括:散热壳110,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配接部112,第一配接部112用于与不同的面环模组210形成可拆卸配接关系以组合形成不同的整灯;以及光源组件120,包括设于散热壳110内的透镜121,以及抵压于透镜121的反光杯122,反光杯122相对于透镜121更邻近散热壳110的出光端114,且反光杯122连接于散热壳110的内壁。
具体地,散热壳110具有相对的出光端114和进线端116,出光端114用于使安装至散热壳110内的光源组件120能够从出光端114出射光线,进线端116用于使电源线经由散热壳110电连接至光源组件120。
如图3所示,反光杯122和透镜121依次地设置在散热壳110内,反光杯122相对于透镜121更邻近出光端114,反光杯122连接于散热壳110的内壁,反光杯122的杯体厚度覆盖范围与透镜121的覆盖范围有重叠,使得反光杯122能够抵压透镜121并使光源组件120和散热壳110形成一个可以不分离的整体,从而在更改固定款或摇摆款时,可以保留光源模组100。可以理解的是,反光杯122与散热壳110的内壁之间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透镜121和反光杯122能够使光源模组100获得很好的光学效果,可以做到UGR<19。
同时,在散热壳11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配接部112,利用第一配接部112可以与不同的面环模组210形成可拆卸配接关系以组合形成不同的整灯,通过更换不同的面环模组210,可以实现固定款和摇摆款的更换,能够为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降低更换成本。此外,模块化的结构设计能够降低同一系列或不同系列产品的开发成本,有利于物料管理,简化产线作业。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配接部112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等数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源模组100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源模组100,透镜121和反光杯122依次地设置在散热壳110中,反光杯122连接于散热壳110的内壁,能够抵压透镜121,使得光源组件120和散热壳110形成一个可以不分离的整体,同时,在散热壳11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配接部112,第一配接部112能够与不同的面环模组210进行可拆卸配接以组合形成不同的整灯,在光源模组100不更换的情况下,通过更换不同类型的面环模组210,能够实现固定款和摇摆款的更换,无需更换整灯,降低了更换成本,满足不同款式的需求。
对于第一配接部112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制,下面举例说明,但并不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壳110具有筒形侧壁,第一配接部112为开设于筒形侧壁的配接孔。具体地,筒形侧壁用于容置整个光源组件120,筒形侧壁的一端开口形成出光端114,在筒形侧壁邻近出光端114的位置开设有配接孔,该配接孔可以是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以与面环模组210形成可拆卸配接关系。通常,为了保证配接可靠性和稳定性,在筒形侧壁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及以上数量的配接孔。
请参阅图1和图2,为了增加配接孔的连接可靠性,配接孔于筒形侧壁外形成有加长孔壁118。本实施例中,由于筒形侧壁的厚度相对有限,在利用配接孔实现配接关系时,延长配接孔的孔壁长度能够增加配接可靠性,因此,在筒形侧壁外还形成有构成配接孔的加长孔壁118,加长孔壁118具有一定的厚度,以使加长孔壁118具有一定的抗弯抗冲击能力,能够承载面环模组210的重量。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壳110具有筒形侧壁,第一配接部112为设于筒形侧壁的配接柱。具体地,筒形侧壁用于容置整个光源组件120,筒形侧壁的一端开口形成出光端114,在筒形侧壁外邻近出光端114的位置设有配接柱,该配接柱可以是螺纹柱,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以与面环模组210形成可拆卸配接关系。通常,为了保证配接可靠性和稳定性,在筒形侧壁设有对车设置的两个及以上数量的配接柱。
此外,第一配接部112也可以是带有卡槽的配接柱、配接孔等结构,还可以是带有锁孔的吊耳等结构,对此不作限制,能够实现第一配接部112与面环模组210的可拆卸配接关系即可。
对于反光杯122实现连接于散热壳110内壁的具体方式不作限制,下面举例说明,但并不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光杯122通过旋转卡接的方式连接于散热壳110的内壁。具体地,在反光杯122的外周轮廓设有外螺旋纹,在散热壳110的内壁设有内螺旋纹,在外螺旋纹的路径上或终止端,在内螺旋纹的路径上或终止端,二者的其中之一设有卡位槽,二者的其中之另一设有与卡位槽配合的卡位凸起,在反光杯122旋进散热壳110内之后,通过卡位槽和卡位凸起的配合使得反光杯122被限位在散热壳110内,使得整个光源组件120和散热壳110形成一个在不受外力时不可分离的整体。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反光杯12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于散热壳110的内壁。具体地,在反光杯122的外周轮廓设有外螺纹,在散热壳110的内壁设有内螺纹,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连接配合可以使反光杯122被限位在散热壳110内,使得整个光源组件120和散热壳110形成一个在不受外力时不可分离的整体。
此外,反光杯122还可以通过粘接、弹性卡接等方式连接于散热壳110的内壁,对此不作限制,能够使反光杯122连接在散热壳110内即可。
请参阅图1,为了提高光源模组100的防水性能,透镜121的周向轮廓套设有防水圈123,防水圈123紧贴于散热壳110的内壁。具体地,透镜121的一端抵压于光源支架124,另一端抵压于反光杯122,当透镜121安装至散热壳110内时,防水圈123能够紧贴于透镜121和散热壳110内壁之间,起到良好的防水作用,经过发明人实验研究发现,如此设置防水圈123,能够起到正面IP65防水防尘等级的防水防尘效果。
请参阅图1,为了提高光源模组100的散热性能,光源组件120还包括:光源支架124,设于散热壳110内;光源本体125,设于光源支架124;以及导热垫片126,贴附于光源本体125背离散热壳110出光端114的表面。具体地,光源支架124通过螺丝127锁紧在散热壳110内靠近进线端116的位置,光源支架124设有安装光源本体125的安装部,且该安装部能够限制光源本体125的周向移动,在光源本体125背离散热壳110出光端114的表面,也就是,在光源本体125的非发光面,贴附有用于将光源本体125的热量更多更快地传递至散热壳110及空气环境中的导热垫片126,进一步地提高散热速度和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1,为了使电源线走线的可靠性更高,光源模组100还包括:线扣130,设于散热壳110背离其出光端114的一侧;以及直流对插线140,穿设于线扣130中,且电连接至光源组件120的光源本体125。具体地,直流对插线140即电源线,又称为DC对插线,直流对插线140具有红黑两端,红黑两端分别与光源本体125的S4+、S3-相接,并卡紧在光源支架124上。线扣130固定在散热壳110背离其出光端114的一侧,也就是进线端116,线扣130具有多个用于卡紧直流对插线140的卡齿,确保直流对插线140在安装过程中不会扯断而失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光源模组100的组装方式是:直流对插线140先从散热壳110的背面穿到正面,其红黑两端分别与光源本体125的S4+、S3-相接;接着直流对插线140的红黑两端分别卡在光源支架124上,并把光源本体125安装到光源支架124上;然后把导热垫片126贴到光源本体125的背面;紧接着通过螺丝127把光源支架124和光源本体125固定在散热壳110内;再接着直流对插线140通过线扣130固定到散热壳110的背面;然后在透镜121的周向轮廓套上防水圈123,把透镜121塞到散热壳110的正面开孔中,最后把反光杯122旋进散热壳110中,如此就形成了一个光源模组100。其中,散热壳110的正面指出光端114,散热壳110的背面指进线端116。
请参阅图4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筒灯200,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光源模组100;以及面环模组210,具有与第一配接部112可拆卸配接的第二配接部212。
需要说明的是,光源模组100和面环模组210之间通过第一配接部112和第二配接部212形成可拆卸配接关系,第一配接部112和第二配接部212之间可以是直接配接,也可以是间接配接。例如,第一配接部112和第二配接部212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形成可拆卸配接关系,当第一配接部112为配接孔时,第二配接部212也可以为配接孔,二者通过螺栓锁紧;当第一配接孔为配接柱时,第二配接部212为配接孔,二者通过螺母锁紧。当然,第一配接部112和第二配接部212还可以是其他配合形式。
如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筒灯200具体可以是(a)方形摇摆面环模组、(b)圆形摇摆面环模组、(c)圆形固定面环模组、(d)方形固定面环模组、(e)无边框摇摆面环模组、(f)无边框固定面环模组、(g)双头无边框固定面环模组、(h)双头无边框摇摆模组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从模组化设计入手,一个光源模组100可以随意搭配不同外形不同结构的面环模组210,实现用户根据自身需求的随意搭配,解决用户多开模具,产线多种生产工艺的技术问题,可以优化仓储。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筒灯200可以配置多个不同的面环模组210,以实现固定款、摇摆款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灯200采用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光源模组100,二者技术效果相同,其中,光源组件120和散热壳110形成一个可以不分离的光源模组100,在光源模组100不更换的情况下,利用第一配接部112和第二配接部212的可拆卸配合,通过更换不同类型的面环模组210,能够实现固定款和摇摆款的更换,无需更换整灯,降低了更换成本,满足不同款式的需求。
请参阅图5,为了提高面环模组210和光源模组100之间的防水性能,面环模组210与光源模组100之间还设有防水垫220。具体地,面环模组210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环体214和第二环体216,在第一环体214上设置第二配接部212,第一环体214和第二环体216之间形成有内侧限位台和外侧限位台,光源模组100中散热壳110的出光端114抵压于内侧限位台,且散热壳110嵌套于第一环体214的内侧,在内侧限位台和出光端114之间设有防水垫220,能够防止从空气环境中进入水汽杂尘。在外侧限位台上设有硅胶垫230,能够在整灯安装至天花板等环境中时,使第二环体216与天花板之间达到防水防尘的目的,防止水汽杂尘进入散热壳110中。经过发明人实验研究发现,如此设置防水垫220和硅胶垫230,能够起到正面IP65防水防尘等级的防水防尘效果。
在上述光源模组100组装方式的基础上,面环模组210的组装方式是:在第二环体216上套上硅胶垫230,并把防水垫220放到第一环体214中,如此就形成了一个面环模组210。最后,把光源模组100和面环模组210组合起来就形成一个整灯,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随便更换面环模组210,而达到不同的需求。当然,在面环模组210的组装方式中,还包括为面环模组210组装用于安装至天花板的弹簧结构240。
以上所述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部分可以进行自由组合或删减以构建成不同的实施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壳,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配接部,所述第一配接部用于与不同的面环模组形成可拆卸配接关系以组合形成不同的整灯;以及
光源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散热壳内的透镜,以及抵压于所述透镜的反光杯,所述反光杯相对于所述透镜更邻近所述散热壳的出光端,且所述反光杯连接于所述散热壳的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具有筒形侧壁,所述第一配接部为开设于所述筒形侧壁的配接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接孔于所述筒形侧壁外形成有加长孔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具有筒形侧壁,所述第一配接部为设于所述筒形侧壁的配接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通过旋转卡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散热壳的内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周向轮廓套设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圈紧贴于所述散热壳的内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
光源支架,设于所述散热壳内;
光源本体,设于所述光源支架;以及
导热垫片,贴附于所述光源本体背离所述散热壳出光端的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线扣,设于所述散热壳背离其出光端的一侧;以及
直流对插线,穿设于所述线扣中,且电连接至所述光源组件的光源本体。
9.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源模组;以及
面环模组,具有与所述第一配接部可拆卸配接的第二配接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环模组与所述光源模组之间还设有防水垫。
CN202120203860.0U 2021-01-25 2021-01-25 光源模组及筒灯 Active CN214425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3860.0U CN214425906U (zh) 2021-01-25 2021-01-25 光源模组及筒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3860.0U CN214425906U (zh) 2021-01-25 2021-01-25 光源模组及筒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25906U true CN214425906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57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03860.0U Active CN214425906U (zh) 2021-01-25 2021-01-25 光源模组及筒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259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00006U (zh) 一种新型串灯
US20210164626A1 (en) Showcase Strip Lamp
CN201344485Y (zh) Led多面灯
CN214425906U (zh) 光源模组及筒灯
CN201651845U (zh) 一种led灯
CN202691828U (zh) 一种嵌入式led筒灯
CN201897160U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
CN201944566U (zh) 旋压型led筒灯
CN202812963U (zh) 一种插接式led灯管
CN216716112U (zh) 一种led灯
CN219222248U (zh) 一种光源固定器
CN214745099U (zh) 一种灯组件
CN213542248U (zh) 一种新型灯具光源组件
CN212805305U (zh) 泛光灯
CN210601186U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218154125U (zh) 一种led照明灯具
CN212510773U (zh) 防眩筒射灯
CN217737024U (zh) 嵌入式灯具
CN212565440U (zh) 一种可以互换模组的洗墙灯
CN210107324U (zh) 一种驱动电源外置的轨道灯
CN211011048U (zh) 一种基于dob光源的新型筒灯
CN201066057Y (zh) 大功率led路灯
CN203533242U (zh) 双面透光的led灯具
CN203656658U (zh) 灯具
CN107345638B (zh) 一种筒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