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4549U - 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 - Google Patents

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24549U
CN214424549U CN202120590451.0U CN202120590451U CN214424549U CN 214424549 U CN214424549 U CN 214424549U CN 202120590451 U CN202120590451 U CN 202120590451U CN 214424549 U CN214424549 U CN 214424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tank
water receiving
water
structural surface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904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新祥
魏博
类兴珂
孟长青
李洋
林长龙
张福佳
任刚
高海成
叶朝辉
邸伟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mmunications 2nd Navigational Bureau 3rd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mmunications 2nd Navigational Bureau 3r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mmunications 2nd Navigational Bureau 3rd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mmunications 2nd Navigational Bureau 3r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904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24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24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24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物交接处渗漏水沿混凝土结构面流动,包括:防溅面板,其罩设于既有混凝土结构面;接水槽,其设置于防溅面板的下端,所述接水槽的两端向暗挖隧道的中隔墙和侧墙延伸,所述接水槽与既有混凝土结构面密封连接;中隔墙导流槽,其与接水槽的一端连通;侧墙导流槽,其与接水槽的另一端连通。本实用新型将渗漏水引排至轨面排水沟,防止渗漏水滴落,对疾驰的地铁造成不良影响。

Description

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暗挖隧道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
背景技术
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物交接处因防水混凝土不满足抗渗要求、全包防水层未起到完全防水作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失效等原因,不可避免的会有渗漏水现象。就现有技术来说,主要依靠在渗漏水区域埋设注浆针头,然后通过针头向渗漏水区域注入化学材料(主要为聚氨酯和环氧树脂),利用化学浆液将渗漏水通道混凝土界面有效的粘结、凝固,以封堵渗漏水通道,达到止水的效果。此方法有效时间较短,且堵漏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将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物交接处渗漏水引排至轨面排水沟,防止渗漏水滴落,对疾驰的地铁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物交接处渗漏水沿混凝土结构面流动,包括:
防溅面板,其罩设于既有混凝土结构面;
接水槽,其设置于防溅面板的下端,所述接水槽的两端向暗挖隧道的中隔墙和侧墙延伸,所述接水槽与既有混凝土结构面密封连接;
中隔墙导流槽,其与接水槽的一端连通;
侧墙导流槽,其与接水槽的另一端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接水槽与既有混凝土结构面通过密封结构连接;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胶层、橡胶压条、螺栓和遇水膨胀止水条;
所述橡胶压条的下部连接所述接水槽延伸出的边缘,橡胶压条和接水槽的边缘通过螺栓与既有混凝土结构面固定,所述橡胶压条靠近接水槽的内侧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橡胶压条远离接水槽的外侧设置有密封胶。
优选的是,所述防溅面板通过固定杆件与既有混凝土结构面固定;所述防溅面板通过固定杆件与接水槽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接水槽的厚度不大于5mm。
优选的是,所述橡胶压条的厚度不大于10mm。
优选的是,所述橡胶压条的厚度为5mm。
优选的是,所述接水槽为不锈钢接水槽。
优选的是,所述接水槽从中间向两端均有向下倾斜的坡度。
优选的是,所述坡度不大于15°。
优选的是,防溅面板的顶部沿混凝土结构面延伸出边缘,防溅面板的边缘与混凝土结构面交接处通过密封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耐久性
传统化学浆液堵漏方式为强制性封堵,因化学浆液容易失效,一般有效使用期限为2-3年,后期地铁运行,若轨行区进行重新堵漏,容易增加安全风险且时效性依然较短;本申请的渗漏水导排装置主要材料为2mm不锈钢,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不用频繁更换,耐久性较好。
2、经济性
传统化学浆液堵漏主要依靠在渗漏水区域埋设注浆针头,然后通过针头向渗漏水区域注入化学材料(主要为聚氨酯和环氧树脂)进行封堵,费用为1000元/米,现有封堵里程为120米,需花费12万元。渗漏水导排装置费用为300元/米,根据现有封堵里程需花费3.6万元,本申请的导排装置节省8.4万元,每米节省700元,经济效益可观。
3、美观性
一般情况下既有结构面尺寸有较大偏差,整体看起来不美观,不锈钢防溅面板安装后,使整个结构面更美观,感官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渗漏水导排装置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渗漏水导排装置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密封结构处节点放大图。
附图标记:1防溅面板,2混凝土结构面,3接水槽,4中隔墙导流槽,5侧墙导流槽,6密封胶层,7橡胶压条,8螺栓,9遇水膨胀止水条,10固定杆件,11密封结构,12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物交接处渗漏水沿混凝土结构面流动,包括:
防溅面板,其罩设于既有混凝土结构面;
接水槽,其设置于防溅面板的下端,所述接水槽的两端向暗挖隧道的中隔墙和侧墙延伸,所述接水槽与既有混凝土结构面密封连接;
中隔墙导流槽,其与接水槽的一端连通;
侧墙导流槽,其与接水槽的另一端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既有混凝土结构面通过防溅面板进行全包固定,防止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物交接处渗漏水滴落接水槽时飞溅,通过接水槽将水流导入中隔墙导流槽和侧墙导流槽,最终导入排水沟。
本申请的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水槽与既有混凝土结构面通过密封结构连接;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胶层、橡胶压条、螺栓(在本实施例中为镀锌膨胀螺栓)和遇水膨胀止水条;
所述橡胶压条的下部连接所述接水槽延伸出的边缘,橡胶压条和接水槽的边缘通过螺栓与既有混凝土结构面固定,所述橡胶压条靠近接水槽的内侧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橡胶压条远离接水槽的外侧设置有密封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接水槽、中隔墙导流槽、侧墙导流槽优选不锈钢材质,接水槽与既有混凝土结构面交接处内侧采用粘贴的遇水膨胀止水条,外侧采用密封胶封堵方式,防止水流渗漏,造成滴水,对疾驰的地铁造成伤害。
本申请的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溅面板通过固定杆件与既有混凝土结构面固定;所述防溅面板通过固定杆件与接水槽固定。
本申请的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水槽的厚度不大于5mm。在本实施例中接水槽的厚度为2mm,优选为不锈钢材质。
本申请的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压条的厚度不大于10mm。
本申请的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压条的厚度为5mm。
本申请的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水槽为不锈钢接水槽。
本申请的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水槽从中间向两端均有向下倾斜的坡度。
本申请的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坡度不大于15°。在本实施例中坡度为8°。
本申请的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防溅面板的顶部沿混凝土结构面延伸出边缘,防溅面板的边缘与混凝土结构面交接处通过密封结构连接。
渗漏水导排装置工作原理: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物交接处渗漏水沿混凝土结构面流入8°坡度的不锈钢接水槽,经侧墙不锈钢导流槽和中隔墙不锈钢导流槽汇入轨面两侧排水沟,由排水沟流入预留集水坑,起到将顶部渗漏水导排至预留集水坑的作用,避免长期渗漏水对疾驰的地铁造成伤害。其中,底部不锈钢接水槽与混凝土结构面交接处,内侧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外侧安装密封胶,中间安装橡胶压条,防止顶部渗漏水从不锈钢接水槽交接处渗出,达不到导排的作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物交接处渗漏水沿混凝土结构面流动,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溅面板,其罩设于既有混凝土结构面;
接水槽,其设置于防溅面板的下端,所述接水槽的两端向暗挖隧道的中隔墙和侧墙延伸,所述接水槽与既有混凝土结构面密封连接;
中隔墙导流槽,其与接水槽的一端连通;
侧墙导流槽,其与接水槽的另一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与既有混凝土结构面通过密封结构连接;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胶层、橡胶压条、螺栓和遇水膨胀止水条;
所述橡胶压条的下部连接所述接水槽延伸出的边缘,橡胶压条和接水槽的边缘通过螺栓与既有混凝土结构面固定,所述橡胶压条靠近接水槽的内侧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橡胶压条远离接水槽的外侧设置有密封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面板通过固定杆件与既有混凝土结构面固定;所述防溅面板通过固定杆件与接水槽固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的厚度不大于5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压条的厚度不大于10m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压条的厚度为5mm。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为不锈钢接水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从中间向两端均有向下倾斜的坡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度不大于15°。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溅面板的顶部沿混凝土结构面延伸出边缘,防溅面板的边缘与混凝土结构面交接处通过密封结构连接。
CN202120590451.0U 2021-03-23 2021-03-23 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 Active CN214424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0451.0U CN214424549U (zh) 2021-03-23 2021-03-23 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0451.0U CN214424549U (zh) 2021-03-23 2021-03-23 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24549U true CN214424549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74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90451.0U Active CN214424549U (zh) 2021-03-23 2021-03-23 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245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5538B (zh) 一种混凝土结构变形缝的防渗装置及渗漏治理方法
CN110878700B (zh) 一种隧道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557856U (zh) 建筑物伸缩缝防渗漏结构
JP2000282493A (ja) 止水遮断装置
CN202248308U (zh) 一种混凝土结构变形缝的防渗装置
CN211174142U (zh) 一种盾构隧道与车站接口的防水结构
CN113404071A (zh) 钢板桩围堰缝隙涌水的堵水方法及其装置
CN203161259U (zh) 具有双层防水结构的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及由其形成的施工缝排水构造
CN110630297B (zh) 一种运营期内的盾构隧道中管片接缝渗漏水处治方法
CN111441311B (zh) 一种老坝结构缝渗漏水下修复方法
CN214424549U (zh) 暗挖隧道与既有建筑交接处渗漏水导排装置
CN209891254U (zh) 一种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
CN209066505U (zh) 一种连续墙环向施工缝防水结构
CN216739713U (zh) 一种岩溶地区灌浆帷幕结构
CN113356248B (zh) 一种跨海桥建造过程的钢围堰堵缝处理方法
CN109113768A (zh) 一种隧道衬砌施工缝防水结构及防水方法
CN214143829U (zh) 一种具有粘贴时效性的可排水外贴止水带
CN212452709U (zh) 一种用于深基坑引水的排水装置
CN213296419U (zh) 带止水结构的预制装配式挡土墙
CN113445470A (zh) 一种防汛墙沉降缝渗水堵塞结构及施工工艺
CN211623438U (zh) 一种注浆封堵防水盾构管片结构
CN209568552U (zh) 一种混凝土接缝止水结构
CN208982071U (zh) 一种隧道衬砌施工缝防水结构
CN217298797U (zh) 沥青混凝土面板-土工膜防渗体系
CN206956791U (zh) 一种新旧混凝土界面防水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