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14705U - 汤勺 - Google Patents

汤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14705U
CN214414705U CN202021948701.5U CN202021948701U CN214414705U CN 214414705 U CN214414705 U CN 214414705U CN 202021948701 U CN202021948701 U CN 202021948701U CN 214414705 U CN214414705 U CN 214414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n
side wall
handle
spoon body
soup la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487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晓明
彭家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xiaoq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xiaoq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xiaoq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xiaoq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487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14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14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14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汤勺,涉及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汤勺,包括:勺体和连接勺体的把手;勺体的侧壁设有漏孔,漏孔位于勺体接近把手侧。漏孔设有多个;多个漏孔分别自勺体与把手连接处向两侧间隔设置。并且,汤勺包括:本体部和侧围部;本体部包括勺体,侧围部间接于勺体,且侧围部沿勺体顶部开口的边沿延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汤勺,能够捞取菜品并分离汤汁,且可以避免汤勺划伤锅内壁的涂层。

Description

汤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汤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汤勺为避免汤汁洒落需要避免汤勺开孔,在捞取菜品时需要改换使用漏勺,由此导致厨具冗余且不便于操作。若采用汤勺将汤汁倒出并保留菜品在勺内的方式,过程中难免将菜品一同倾倒而出,而且存在汤汁自汤勺内部外溢至锅外可能。此外,为避免汤勺内菜品被倾倒,仅能缓慢倾倒汤汁,进而增加了捞取菜品耗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汤勺,不仅可以作为汤勺被使用,而且可以捞取菜品并分离汤汁。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汤勺,包括:勺体和连接所述勺体的把手;
所述勺体的侧壁设有漏孔,所述漏孔位于所述勺体接近所述把手侧。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漏孔设有多个;
多个所述漏孔分别自所述勺体与所述把手连接处向两侧间隔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自所述勺体与所述把手连接处至远离所述把手处,多个所述漏孔的孔径递减。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勺体的侧壁面上,所述漏孔具有自顶部开口向勺底部延伸的第一开口尺寸,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开口尺寸的第二开口尺寸;
所述第一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开口尺寸。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汤勺包括:本体部和侧围部;
所述本体部包括所述勺体,所述侧围部连接于所述勺体,且所述侧围部沿所述勺体顶部开口的边沿延伸。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本体部还包括所述把手,所述侧围部自所述勺体延伸至所述把手。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侧围部与所述本体部卡扣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侧围部注塑于所述本体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本体部采用尼龙材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侧围部采用硅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勺体的侧壁设有漏孔,且漏孔位于勺体接近把手侧,可通过漏孔将勺体内的汤汁分离,进而实现捞取菜品。此外,接近把手侧的漏孔不影响勺体倾倒汤汁,从而使汤勺能够被用于盛汤和捞取菜品。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汤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汤勺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汤勺的本体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汤勺的侧围部的示意图。
图标:001-本体部;002-侧围部;021-插块;100-勺体;101- 漏孔;200-把手;201-插槽;202-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公式中的物理量,如无单独标注,应理解为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基本量,或者,由基本量通过乘、除、微分或积分等数学运算导出的导出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汤勺,包括:勺体100 和连接勺体100的把手200;勺体100的侧壁设有漏孔101,漏孔101 位于勺体100接近把手200侧。
具体地,汤勺使用时,勺体100以把手200为轴向两侧倾倒汤汁,漏孔101位于勺体100连接把手200的侧壁上,由此可避免汤汁自漏孔101外漏。当需要捞取食物时,可通过操作汤勺上扬,进而使汤汁经漏孔101排出,从而可使食物留存在勺体100内。
需要说明的是,漏孔101位于勺体100侧壁,且漏孔101位置接近勺体100的开口边缘,以此可避免漏孔101影响汤勺盛装汤汁。此外,漏孔101位于勺体100接近把手200侧,勺体100可通过背离把手200侧浸入汤汁中进行汤汁盛取,由此可避免漏孔101影响勺体 100盛取汤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漏孔101设有多个;多个漏孔101分别自勺体100与把手200连接处向两侧间隔设置。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多个漏孔101沿勺体100的开口边缘延伸,且多个漏孔101位于勺体100连接把手200侧,不仅可以避免漏孔101导致勺体100盛汤时汤汁外漏,而且增大了过滤菜品时汤汁流出速度。
进一步的,自勺体100与把手200连接处至远离把手200处,多个漏孔101的孔径递减。
具体的,自勺体100与把手200连接处,多个漏孔101分别向两侧排列,且孔径递减,不仅使勺体100外形美观,而且可使勺体100 边侧的漏孔101孔径较小,进而避免汤汁外漏。此外,接近把手200 处的漏孔101孔径较大,在通过漏孔101向外倾倒汤汁时,多个漏孔 101排出的汤汁向位于中部的漏孔汇聚,可以避免汤汁散落和外溢。
进一步的,在勺体100的侧壁面上,漏孔101具有自顶部开口向勺底部延伸的第一开口尺寸L,以及垂直于第一开口尺寸L的第二开口尺寸H;第一开口尺寸大于L第二开口尺寸H。
具体的,漏孔101的开口形状为长方形、椭圆形或者菱形,以漏孔101配置为椭圆形为例,第一开口尺寸L为椭圆的长轴尺寸,第二开口尺寸H为椭圆的短轴尺寸。第一开口尺寸L大于第二开口尺寸H,可以使漏孔101排出的汤汁流向勺体100底部并下落,进而缓解汤汁分散洒落的问题。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汤勺包括:本体部001和侧围部002;本体部001包括勺体100,侧围部002连接于勺体100,且侧围部002 沿勺体100顶部开口的边沿延伸。
具体的,侧围部002围设于本体部001的边缘处,在汤勺使用时,侧围部002与锅接触,进而可以避免本体部001受到磨损。
需要说明的是,侧围部002可采用耐热的硅胶或橡胶材质,通过侧围部002与锅接触,可以避免汤勺划伤锅内壁的涂层。
进一步的,本体部001还包括把手200,侧围部002自勺体100 延伸至把手200。
具体的,侧围部002围设勺体100和把手200,可使侧围部002 形成围设本体部001的一体结构,进而提高了结构强度。而且,围设把手200的侧围部002可以改善手握把手200的手感。
进一步的,侧围部002与本体部001卡扣连接。
具体的,把手200设有卡接部202,侧围部002设有与卡接部202 相适配的卡槽,通过卡槽配合于卡接部202,进而使侧围部002与本体部001紧密连接。
此外,把手200设有插槽201,侧围部002设有与插槽201相适配的插块021,插块021插设于插槽201内,从而使侧围部002与把手200紧密连接。
本实施例中,侧围部002采用注塑方式加工在本体部001的边缘,从而使侧围部002与本体部001连接紧密。
进一步的,本体部001采用尼龙材质。其中,尼龙材质形成勺体 100和把手200,从而使汤勺具有稳定的形状。
此外,侧围部002采用硅胶材质,通过硅胶围设于本体部001,从而避免尼龙材质直接与锅接触,通过硅胶材质缓冲,可以避免汤勺与锅体产生磕碰损伤,且可避免汤勺将锅体的涂层划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汤勺,其特征在于,包括:勺体(100)和连接所述勺体(100)的把手(200);
所述勺体(100)的侧壁设有漏孔(101),所述漏孔(101)位于所述勺体(100)接近所述把手(200)侧;
所述汤勺包括:本体部(001)和侧围部(002);
所述本体部(001)包括所述勺体(100),所述侧围部(002)连接于所述勺体(100),且所述侧围部(002)沿所述勺体(100)顶部开口的边沿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汤勺,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孔(101)设有多个;
多个所述漏孔(101)分别自所述勺体(100)与所述把手(200)连接处向两侧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汤勺,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勺体(100)与所述把手(200)连接处至远离所述把手(200)处,多个所述漏孔(101)的孔径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汤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勺体(100)的侧壁面上,所述漏孔(101)具有自顶部开口向勺底部延伸的第一开口尺寸,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开口尺寸的第二开口尺寸;
所述第一开口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开口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汤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001)还包括所述把手(200),所述侧围部(002)自所述勺体(100)延伸至所述把手(2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汤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部(002)与所述本体部(001)卡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汤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部(002)注塑于所述本体部(0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汤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001)采用尼龙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汤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部(002)采用硅胶材质。
CN202021948701.5U 2020-09-08 2020-09-08 汤勺 Active CN214414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8701.5U CN214414705U (zh) 2020-09-08 2020-09-08 汤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8701.5U CN214414705U (zh) 2020-09-08 2020-09-08 汤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14705U true CN214414705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58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48701.5U Active CN214414705U (zh) 2020-09-08 2020-09-08 汤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14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14705U (zh) 汤勺
EA012349B1 (ru) Сосуд для питья
CN215127170U (zh) 一种防飞溅炒锅
CN208510231U (zh) 餐盒
CN213721368U (zh) 锅具
CN203182762U (zh) 一种锅铲
CN215127134U (zh) 炖具及具有该炖具的烹饪器具
CN214072880U (zh) 锅具
CN205585856U (zh) 一种方便沥水的锅
CN103099559A (zh) 半网汤瓢
JP3241572U (ja) お玉杓子
CN204950349U (zh) 一种带有沥水罩的水果盆
CN211066741U (zh) 一种尿液收集杯
CN217744055U (zh) 一种火锅自动除浮沫装置
CN209202692U (zh) 一种分体式杯子
CN215687255U (zh) 勺以及烹饪器具
CN204765121U (zh) 一种内锅锅口结构及含有该锅口结构的内锅及电饭煲
CN212489600U (zh) 一种炒锅把手与锅耳组件
CN212280978U (zh) 多边形炊具
CN209951078U (zh) 一种可倒置锅盖的锅具
CN218572045U (zh) 炸锅
CN210582034U (zh) 一种食物夹
CN210611778U (zh) 便于放置的防滴流勺子
CN212165571U (zh) 烹饪器具
CN218074415U (zh) 一种新型两用勺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