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05623U - 一种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05623U
CN214405623U CN202023121831.4U CN202023121831U CN214405623U CN 214405623 U CN214405623 U CN 214405623U CN 202023121831 U CN202023121831 U CN 202023121831U CN 214405623 U CN214405623 U CN 214405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air
pneumatic
air cylinder
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218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简宏
车简铭
黄鸣
谢宇宙
耿志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ige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ige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ige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ige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218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05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05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05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包括:动力气源管、第一过滤减压阀、第一气缸、第一配重块、第二气缸、第二配重块、位置换向阀、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第一单向阀、尾气缓冲罐、第二单向阀、出气管、第二过滤减压阀和气控换向阀,其中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并行设置,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通过位置换向阀连通,第一配重块安装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第二配重块安装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其余各部件之间通过管道顺序连接。本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以确保尾气回收过程中压力稳定,尾气回收的连续性好,利用气缸和配重块的动力实现尾气的抽取,电力消耗小,而且防爆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采用色谱仪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时候会产生一定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包括汞蒸气、气态氢化物和金属化合物),并且伴随着一部分热量,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对实验室人员的身体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威胁,产生的热量聚集会对原子气化室内工作灯的寿命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测试结果不稳定、不准确,因此对色谱仪尾气进行净化回收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有技术中,色谱仪尾气吸收装置均采用简单的广口通风吸收处理,即采用通风厨、风机等一些列设备对尾气直接进行吸收,尾气回收过程中压力波动大、连续性差,会对色谱仪的测量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可以确保尾气回收过程中压力稳定,尾气回收的连续性好。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包括:动力气源管、第一过滤减压阀、第一气缸、第一配重块、第二气缸、第二配重块、位置换向阀、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第一单向阀、尾气缓冲罐、第二单向阀、出气管、第二过滤减压阀和气控换向阀,其中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并行设置,第一配重块安装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第二配重块安装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位置换向阀安装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动力气源管连接到第一过滤减压阀的进气口,第一过滤减压阀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进气口,第一气缸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的第一进气口,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单向阀的进气口,第二单向阀的出气口与出气管连接,第二气缸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的第一进气口,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单向阀的进气口,尾气缓冲罐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单向阀的进气口,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和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的第二进气口,控制气进气管与第二过滤减压阀的进气口连接,第二过滤减压阀的出气口连接至气控换向阀的进气口,气控换向阀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和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的第一进气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第一配重块安装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第二配重块安装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主要是利用气缸活塞杆上(向下)的配重的力,作用到活塞上使气缸活塞向下移动形成真空来抽取尾气,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交替工作用于保持抽气的连惯性,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和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用于根据实际的抽气情况切换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进气或出气,并与气控换向阀和位置换向阀进行联动实现对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精准控制。实际工作过程中,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活塞杆上的配重的大小可以根据现场抽取管线系统的量及真空度来确定,通过分别设置第一过滤减压阀和第二过滤减压阀可以设定不同的压力值,分别控制气缸的动力气源和各换向阀的控制气源,防止相互干扰以及便于送气压力的调整。通过设置尾气缓冲罐可以减少抽取压力的波动,确保压力稳定。
优选的,尾气缓冲罐出气口与第一单向阀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一转子流量计,用于精确计量尾气缓冲罐中补充的气量,以便系统进行精确调整。
优选的,第二单向阀与出气管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转子流量计,用于精确计量抽取的尾气量,以便系统进行精确调整。
优选的,所述位置换向阀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限位撞尺和下限位撞尺,当位置换向阀跟随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下移动并与上限位撞尺或者下限位撞尺碰撞时给出换向的信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以确保尾气回收过程中压力稳定,尾气回收的连续性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利用气缸活塞杆上(向下)的配重的力,作用到活塞上使气缸活塞向下移动形成真空来抽取尾气,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交替工作用于保持抽气的连惯性,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和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用于根据实际的抽气情况切换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进气或出气,并与气控换向阀和位置换向阀进行联动实现对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精准控制。实际工作过程中,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活塞杆上的配重的大小可以根据现场抽取管线系统的量及真空度来确定,通过分别设置第一过滤减压阀和第二过滤减压阀可以设定不同的压力值,分别控制气缸的动力气源和各换向阀的控制气源,防止相互干扰以及便于送气压力的调整。通过设置尾气缓冲罐可以减少抽取压力的波动,确保压力稳定。整个系统利用气缸和配重块的动力实现尾气的抽取,电力消耗小,而且防爆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控图。
图中:1、动力气源管;2、第一过滤减压阀;3、第一气缸;4、第一配重块;5、第二气缸;6、第二配重块;7、位置换向阀;8、上限位撞尺;9、下限位撞尺;10、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11、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12、第一单向阀;13、第一转子流量计;14、尾气缓冲罐;15、第二单向阀;16、第二转子流量计;17、出气管;18、第二过滤减压阀;19、气控换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包括:动力气源管1、第一过滤减压阀2、第一气缸3、第一配重块4、第二气缸5、第二配重块6、位置换向阀7、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10、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11、第一单向阀12、尾气缓冲罐14、第二单向阀15、出气管17、第二过滤减压阀18和气控换向阀19,其中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5并行设置,第一配重块4安装在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上,第二配重块6安装在第二气缸5的活塞杆上,位置换向阀7安装在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上,可跟随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上下移动,位置换向阀7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限位撞尺8和下限位撞尺9,当位置换向阀7跟随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上下移动并与上限位撞尺8或者下限位撞尺9碰撞时给出换向的信号,动力气源管1连接到第一过滤减压阀2的进气口,第一过滤减压阀2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5的进气口,实际工作过程中,动力气源经过第一过滤减压阀2的减压后分别为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5提供工作动力,第一气缸3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10的第一进气口,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10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单向阀15的进气口,第二单向阀15的出气口与出气管17连接,第二单向阀15与出气管17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转子流量计16,用于精确计量抽取的尾气量,以便系统进行精确调整,第二气缸5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11的第一进气口,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11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单向阀15的进气口,尾气缓冲罐14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单向阀12的进气口,尾气缓冲罐14出气口与第一单向阀12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一转子流量计13,用于精确计量尾气缓冲罐14中补充的气量,以便系统进行精确调整,所述第一单向阀1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10和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11的第二进气口,控制气进气管与第二过滤减压阀18的进气口连接,第二过滤减压阀18的出气口连接至气控换向阀19的进气口,气控换向阀19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10和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11的第一进气口。
本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以确保尾气回收过程中压力稳定,尾气回收的连续性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第一配重块4安装在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上,第二配重块6安装在第二气缸5的活塞杆上,主要是利用气缸活塞杆上(向下)的配重的力,作用到活塞上使气缸活塞向下移动形成真空来抽取尾气,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5交替工作用于保持抽气的连惯性,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10和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11用于根据实际的抽气情况切换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5的进气或出气,并与气控换向阀19和位置换向阀7进行联动实现对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5的精准控制。实际工作过程中,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5活塞杆上的配重的大小可以根据现场抽取管线系统的量及真空度来确定,通过分别设置第一过滤减压阀2和第二过滤减压阀18可以设定不同的压力值,分别控制气缸的动力气源和各换向阀的控制气源,防止相互干扰以及便于送气压力的调整。通过设置尾气缓冲罐14可以减少抽取压力的波动,确保压力稳定。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气源管、第一过滤减压阀、第一气缸、第一配重块、第二气缸、第二配重块、位置换向阀、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第一单向阀、尾气缓冲罐、第二单向阀、出气管、第二过滤减压阀和气控换向阀,其中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并行设置,第一配重块安装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第二配重块安装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位置换向阀安装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动力气源管连接到第一过滤减压阀的进气口,第一过滤减压阀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进气口,第一气缸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的第一进气口,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单向阀的进气口,第二单向阀的出气口与出气管连接,第二气缸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的第一进气口,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单向阀的进气口,尾气缓冲罐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单向阀的进气口,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和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的第二进气口,控制气进气管与第二过滤减压阀的进气口连接,第二过滤减压阀的出气口连接至气控换向阀的进气口,气控换向阀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气动三通换向阀和第二气动三通换向阀的第一进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尾气缓冲罐出气口与第一单向阀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一转子流量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单向阀与出气管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转子流量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换向阀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限位撞尺和下限位撞尺。
CN202023121831.4U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 Active CN214405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1831.4U CN214405623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1831.4U CN214405623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05623U true CN214405623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39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21831.4U Active CN214405623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05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48581U (zh) 一种用于测量烟气中总的逃逸氨浓度的采样系统
CN105021262B (zh) 温度压力可调的气体流量标定方法
CN105334278B (zh) 气相色谱仪进气端微量气体控制器
CN214405623U (zh) 一种自力式尾气回收系统
CN201811900U (zh) 一种车用活性炭罐工作能力试验装置
CN106886042A (zh) 一种空气中氚累积取样系统
CN205120434U (zh) 固定源烟气颗粒物两级稀释法采样系统
CN105090003B (zh) 空压机功效仪及其功效计算方法
CN203287230U (zh) 恒流恒温多路大气采样器
CN206440580U (zh) 扬尘监测系统流量控制装置
CN205175975U (zh) 气相色谱仪进气端微量气体控制器
CN205120442U (zh) 固定源烟气颗粒物稀释法采样系统
CN209656652U (zh) 一种气体检测仪用校准装置
CN114870411B (zh) 一种多浓度氚化水蒸气发生装置
CN207881768U (zh) 油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计量装置
CN216284262U (zh) 一种用于口罩死腔检测的连动式呼吸模拟器
CN214539407U (zh) 一种具有气体对比分析机构的空气质量检测仪
CN215985891U (zh) 一种定量气体压缩的高精度气相色谱仪
CN203275256U (zh) 一种空气滤器测试台
CN103604732A (zh) 粉尘采测一体化机构
CN212568153U (zh) 一种甲醛标准气体配制装置
CN214369321U (zh) 一种色谱尾气回收处理系统
CN210119408U (zh) 一种用于检测管道抗负压能力的装置
CN206504910U (zh) 固定污染源中尘氟与气氟同时采样装置
CN205120433U (zh) 烟气颗粒物稀释法采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