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97961U - 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 - Google Patents

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97961U
CN214397961U CN202023237843.3U CN202023237843U CN214397961U CN 214397961 U CN214397961 U CN 214397961U CN 202023237843 U CN202023237843 U CN 202023237843U CN 214397961 U CN214397961 U CN 214397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bag body
opening
bag
air lea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378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英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32378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97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97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97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包括:袋本体,包括密封腔,所述密封腔用以收纳日常用品;封口结构,包括第一封口部件,所述第一封口部件设于所述真空密封袋的袋口处,用于密封所述袋本体;防护套,套设于所述袋本体,用于密封包裹所述袋本体。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对市面常见的一般压缩袋容易出现:袋体漏气、抽气阀漏气、拉链漏气进行改进,有利于提高压缩袋的密闭性、节约生产资料、加快生产速度、减小包装体积,降低仓储物流成本,以实现低能高效、节能减排之目的。

Description

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真空压缩袋来存放衣物、被子等生活用品,可以起到防潮、防尘等效果,而且还可以节省空间,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市面上常见的真空压缩袋一般都是软质袋体,然后在袋体上设置抽气阀,密封拉链。虽然使用方便,但是受限于零件本身的结构特性,无法保证抽气阀、密封拉链与袋体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以及抽气阀、密封拉链自身结构的密闭性能,致使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真空压缩袋出现漏气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旨在通过将压缩后的袋本体装入可进行收缩密封的防护套中,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真空压缩袋容易出现抽气阀漏气、拉链漏气和袋体漏气等问题,有利于保证产品的防漏气性能,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包括:
袋本体,包括密封腔,所述密封腔用以收纳日常用品;
封口结构,包括第一封口部件,所述第一封口部件设于所述真空密封袋的袋口处,用于密封所述袋本体;以及
防护套,套设于所述袋本体,用于密封包裹所述袋本体。
可选地,所述防护套由热收缩材料制成,以通过热收缩裹覆于所述袋本体。
可选地,所述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还包括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用以夹持于所述防护套开口处的两侧,以在所述防护套热收缩前对所述防护套的开口进行辅助密封。
可选地,所述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包括抽气结构,所述抽气结构用于单向向所述密封腔抽气,和/或
所述防护套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防护套包括用于收纳所述袋本体的防护腔,所述抽气结构用于单向向所述防护腔抽气。
可选地,所述抽气结构包括设于袋本体、并与所述密封腔相连通的单向排气阀,以单向排出所述密封腔中的气体。
可选地,所述封口结构还包括第二封口部件,所述第二封口部件设于所述防护套的开口处,用于密封所述防护套的开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封口部件包括环设于所述防护套开口内表壁的粘接涂层,所述粘接涂层用于粘合密封所述防护套的开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封口部件包括设于所述防护套开口内表壁的第一夹链,及与所述第一夹链相夹合的第二夹链,所述第一夹链和第二夹链用于夹合密封所述防护套的开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封口部件包括夹设于所述防护套开口外表壁的热封合构件,以将所述防护套开口的周缘加热成粘流状态后加压粘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于真空密封后的袋本体外部,套设一可收缩密封的防护套,以避免在由于袋本体本身的袋口密封不严实、袋体边缘封合不紧密或袋本体上的单向排气阀发生泄气等情况,影响到日常用品的贮藏,提高了产品真空密封的可靠性,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袋本体;2、抽气结构;21、单向排气阀;3、封口结构;31、第一封口部件;32、第二封口部件;33、热封合构件;4、辅助结构;5、防护套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包括:
袋本体1,包括密封腔,密封腔用以收纳日常用品;
封口结构3,包括第一封口部件31,第一封口部件31设于真空密封袋的袋口处,用于密封袋本体1;以及
防护套5,套设于袋本体1,用于密封包裹袋本体1。
本设计中,对袋本体1和防护套的尺寸、外形并不做具体的限制。可以理解,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可以将衣物、被子等物品装进袋本体1的密封腔中,通过对袋本体1进行真空压缩排气,和封口结构3对袋本体1进行密封,实现对衣物、被子等物品的真空密封贮藏,而后,将真空密封后的袋本体1 装入防护套5中,再对防护套5进行热收缩密封,如此,实现对衣物、被子等物品的二次密封,避免袋本体1的漏气对衣服、被子等物品的贮藏造成影响,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封口结构3还包括第二封口部件32,第二封口部件32设于防护套5的开口处,用于密封防护套5的开口。可以理解,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防护套5的开口处,利用防护套5的自身材料的柔韧性进行打结操作,以实现对防护套5的开口的密封,优选的,为降低工艺上的开发成本,本实施例中,第一封口部件31和第二封口部件32呈结构一致设置,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封口部件31和第二封口部件32的结构也可互异设置。
以下针对第二封口部件32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解释说明: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封口部件32包括环设于防护套5开口内表壁的粘接涂层,粘接涂层用于粘合密封防护套5的开口。不难理解,在防护套5开口内周壁上设置粘接涂层进行粘接密封,为现有技术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密封封口方式,具有密封可靠,密封便利等优点。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封口部件32包括设于防护套5开口内表壁的第一夹链,及与第一夹链相夹合的第二夹链,第一夹链和第二夹链用于夹合密封防护套5的开口。可以理解,第一夹链和第二夹链之间的滑动夹合,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密封扣合方式,换言之,本实施例中采用易于获取第一夹链和第二夹链的结构形式,有利于降低产品整体的开发成本,同时,第一夹链和第二夹链之间的夹合连接技术已较为成熟,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良产率。需要说明的是,本设计中对第一夹链和第二夹链的尺寸、外形和材质并不做具体的限制,具体以何种尺寸、外形和材质以实际使用所需进行限定。
可选地,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二封口部件32包括夹设于防护套5开口外表壁的热封合构件33,以将防护套5开口的周缘加热成粘流状态后加压粘封。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防护套5优选由塑胶材料所制成,以在热封合构件 33的加热下形成黏流状态相互粘合形成密封效果,当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防护套5也可以具体为其他材料制成;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于防护套5的开口处用胶带密封,再基于热封合构件33将防护套5的开口热封合,以达到对防护套5的开口的双重密封作用;此外,应当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热封合构件33也可以与上述两实施例的粘性涂层、第一夹链和第一夹链并存,以通过多次封口的方式提高防护腔的密封性,保证产品使用的可靠性;不失一般性的,热封合构件33通过热压封合防护套5的开口;或热封合构件33通过脉冲封合防护套5的开口;或热封合构件33通过超声波封合防护套5的开口;或热封合构件33通过感应热封合防护套5的开口;上述方式均为现有技术中热封合法较为成熟的实施方式,在有效的保证了防护套5 开口的密封性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实施过程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于真空密封后的袋本体1外部,套设一可收缩密封的防护套5,以避免在由于袋本体1本身的袋口密封不严实、袋体边缘封合不紧密或袋本体1上的单向排气阀21发生泄气等情况,影响到日常用品的贮藏,提高了产品真空密封的可靠性,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下对物品真空密封贮藏的实施过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包括抽气结构2,抽气结构2用于单向向密封腔抽气,和/或防护套5由柔性材料制成,防护套5包括用于收纳袋本体的防护腔,抽气结构2用于单向向防护腔抽气。袋本体1设有与密封腔相连通的单向排气阀21,以供抽气结构2抽气;可以理解,单向排气阀21贯穿密封腔的腔壁设置,均对应设有供抽气结构2连接的抽气孔,在此实施例中,抽气结构2用以连接抽气孔的抽气端呈柱形状设置,密封时,从袋本体1的开口处将物品放置在密封腔中,通过封口结构3对袋本体1的开口进行密封,而后基于单向排气阀21将抽气结构2的抽气端与密封腔连接,待抽气完成后拔出即可。
基于上述防护套5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还包括辅助结构4,辅助结构用以夹持于密封腔开口处抽气结构2的两侧,以在抽气结构2抽气过程中对密封腔的开口进行辅助密封;和/或辅助结构用以夹持于防护腔开口处抽气结构2的两侧,以在抽气结构2抽气过程中对防护腔的开口进行辅助密封。此实施例的袋本体1 不设置单向排气阀21,如此,以避免单向排气阀21与腔壁之间连接不稳定性,及单向排气阀21自身结构的不可靠性,对袋本体1的密闭性造成影响,在此实施例中,抽气结构2用以伸入袋本体1的开口或防护套5的开口的抽气端呈扁平状设置,对袋本体1进行密封时,可先用封口结构3将部分袋本体1 开口进行密封,而后将抽气结构2的抽气端通过袋本体1开口的未密封处伸入密封腔中,最后将辅助结构夹持在未密封的袋本体1开口(此时抽气结构2 的两侧被辅助结构夹持住),通过辅助结构的夹紧作用,有效避免抽气结构2 与袋本体1开口内壁之间留存空隙对袋本体1的真空压缩效果造成影响,提高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对防护套5的密封过程上述对袋本体1的密封过程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具体的,辅助结构4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用于相对夹持于抽气结构2的两侧,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均呈条形状设置,且第一夹持件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卡接连接于第二夹持件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可以理解,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的卡接连接,是现有技术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可拆卸连接方式,具有安装方便,连接紧密等优点,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均采用条形状设计,如此设置,一方面便于辅助结构4应对不同开口大小的袋口,提高了辅助结构4的实用性,另一方面,辅助结构与袋本体1、防护套5之间的条形状接触面,也有利于避免在抽气过程中,辅助结构对密封腔、防护腔空间过多的占用而导致容置腔的空间利用不充分的情况。应当说明的是,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也可以插接连接于第二夹持件上,另外,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也可以具体为其他形状设计,对此均不作限制。
可选地,在又一实施例中,防护套5由热收缩材料制成,以通过热收缩裹覆于袋本体1。辅助结构4用以夹持于防护套5开口处的两侧,以在防护套 5热收缩前对防护套5的开口进行辅助密封。通过家用吹风机等加热器件,向对防护套5进行加热处理,气体基于防护套5设置的排气口,使防护套5更好的贴合袋本体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袋本体,包括密封腔,所述密封腔用以收纳日常用品;
封口结构,包括第一封口部件,所述第一封口部件设于所述袋本体的袋口处,用于密封所述袋本体;以及
防护套,套设于所述袋本体,用于密封包裹所述袋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由热收缩材料制成,以通过热收缩裹覆于所述袋本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还包括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用以夹持于所述防护套开口处的两侧,以在所述防护套热收缩前对所述防护套的开口进行辅助密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包括抽气结构,所述抽气结构用于单向向所述密封腔抽气,和/或
所述防护套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防护套包括用于收纳所述袋本体的防护腔,所述抽气结构用于单向向所述防护腔抽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结构包括设于袋本体、并与所述密封腔相连通的单向排气阀,以单向排出所述密封腔中的气体。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结构还包括第二封口部件,所述第二封口部件设于所述防护套的开口处,用于密封所述防护套的开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口部件包括环设于所述防护套开口内表壁的粘接涂层,所述粘接涂层用于粘合密封所述防护套的开口。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口部件包括设于所述防护套开口内表壁的第一夹链,及与所述第一夹链相夹合的第二夹链,所述第一夹链和第二夹链用于夹合密封所述防护套的开口。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口部件包括夹设于所述防护套开口外表壁的热封合构件,以将所述防护套开口的周缘加热成粘流状态后加压粘封。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口部件和所述第二封口部件呈结构一致设置。
CN202023237843.3U 2020-12-29 2020-12-29 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 Active CN214397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37843.3U CN214397961U (zh) 2020-12-29 2020-12-29 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37843.3U CN214397961U (zh) 2020-12-29 2020-12-29 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97961U true CN214397961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41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37843.3U Active CN214397961U (zh) 2020-12-29 2020-12-29 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979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97961U (zh) 防漏气真空防护组件
JP2001240138A (ja) 包装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80107827A (ko) 진공 포장기
CN215945426U (zh) 一种医用灭菌纸塑包装袋
CN211309419U (zh) 一种具有排气阀的冷冻食品防爆包装袋
CN112678329A (zh) 防漏气真空压缩袋
CN216187472U (zh) 一种真空压缩包装袋
JPH01111618A (ja) 吸引密封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包装方法
CN217416451U (zh) 一种具有保温性能的拉链纸箱
CN218023223U (zh) 一种羽绒被真空收纳包装袋
CN216103635U (zh) 一种密封性强的真空包装袋
CN218967757U (zh) 一种具有保温层的礼盒
CN220466231U (zh) 一种真空袋的封口结构
CN211996873U (zh) 一种新型灭菌包装袋
CN219688003U (zh) 一种具有排气结构的包装袋
JPH0551040A (ja) 包装袋
CN209241678U (zh) 一种医用灭菌包装袋
CN214932057U (zh) 一种真空包装用薄膜
CN217101151U (zh) 一种封装袋
CN210970154U (zh) 一种隔热铝箔气泡袋
CN214357655U (zh) 一种蒸汽面膜干湿分离包装结构
CN214609006U (zh) 自封袋
CN214190792U (zh) 一种具有反复密封结构的包装袋
CN219791033U (zh) 一种新型防潮的食品包装袋
CN213355385U (zh) 一种枸杞食材自动加工真空包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