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8239U - 一种用于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的营养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的营养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8239U
CN214388239U CN202020462608.7U CN202020462608U CN214388239U CN 214388239 U CN214388239 U CN 214388239U CN 202020462608 U CN202020462608 U CN 202020462608U CN 214388239 U CN214388239 U CN 214388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pipe section
training
tube
inf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626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正录
林舜艳
左亚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4626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8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8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82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的营养管,包括:双腔管本体,双腔管本体的一端安装有端帽,另一端安装有硅胶头,双腔管本体包括:主导管段,主导管段一端安装有端帽,另一端开设有多个注食孔;副管段,副管段与主导管段连通,且副管段的自由端安装有充气阀,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训练时营养管使用不方便、易损坏食管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的营养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营养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的营养管。
背景技术
吞咽障碍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生于不同部位的吞咽时咽下困难。吞咽障碍可影响摄食及营养吸收,还可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神经系统疾病、肌源性疾病及头颈部疾病等各种病因引起的吞咽困难,往往短期内难以有效改善,需要患者长期持续经鼻管饲,但长期留置鼻饲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如:鼻饲管持续刺激贲门口及食管下段括约肌会导致食管内压力降低,容易发生食物返流导致吸入性肺炎。鼻咽部黏膜充血糜烂,常因胃管放置时间较长、压迫损伤鼻咽部黏膜所致。鼻饲管堵塞,脱落等。因此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均可以采用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以实行患者进食。
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是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经口插管,患者需学会自己操作实施,需要反复训练。目前使用的鼻饲管,结构功能单一,在患者训练中使用不方便;导管末端不易进入食管,由于病人咽反射减弱,所以操作不当会插入气管,引起严重后果。其次是此类患者每日需要插管3-4次,反复插管容易引起咽喉部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的营养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患者训练时营养管使用不方便、易损坏食管的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的营养管,包括:
双腔管本体,所述双腔管本体的一端安装有端帽,另一端安装有硅胶头,所述双腔管本体包括:
主导管段,所述主导管段一端安装有所述端帽,另一端开设有多个注食孔;
副管段,所述副管段与所述主导管段连通,且副管段的自由端安装有充气阀。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营养管分为两段,一段用于进食,另一段用于充气,而进食的该段末端两端分别设置有端帽和硅胶头,端帽是为了防止异物进入,而硅胶头是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损伤食管内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头的端面为球面,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硅胶头伸入。
进一步地,还包括:
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安装在所述主导管段靠近所述注食孔的一端;
充气导管,所述充气导管位于所述主导管段内部,且充气导管与所述主导管段的内壁粘合,所述充气导管的一端与所述充气气囊连通,一端伸出所述副管段与所述充气阀连通,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在充气后,充气气囊扩大,能够形成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气囊未充气时的直径小于所述硅胶头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副管段的直径小于所述主导管段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主导管段的长度不小于30cm。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者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中添加柔软的硅胶头,便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插入,不会造成黏膜损伤。
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增加充气气囊,能够进行固定,避免危险。
3.本申请实施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的营养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导管段;2-端帽;3-硅胶头;4-充气气囊;5-充气导管;
101-主导管段;102-注食孔;103-副管段;104-充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的营养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患者训练中使用不方便、易损坏食管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总体思路如下:选用一个双腔管,即分为一个主导管段和一个副管段,主导管段为注射食物,另一根副管段用于给充气气囊充气,便于固定;具体地,双腔管的主管插入食管进入胃内,而副管段连接充气阀,当主管到达位置后,充气阀打开,使得充气气囊充气扩大,进行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增加了一个硅胶头,在进入咽喉部位时,更易插入食管,不会造成黏膜损坏。
本申请实施例在主管的端部设置有一个端帽,在不进行注射食物的时候,可以盖上帽子,防止污染。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的营养管,包括:
双腔管本体1,所述双腔管本体1的一端安装有端帽2,另一端安装有硅胶头3,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双腔管本体1为一体成型,端帽2为硅胶材质,且端帽2底端较小,伸入双腔管本体1内部,形成密封,硅胶头3是与双腔管本体1的底端粘结形成封闭;
所述双腔管本体1包括:
主导管段101,所述主导管段101一端安装有所述端帽2,另一端开设有多个注食孔102;
副管段103,所述副管段103与所述主导管段101连通,且副管段103的自由端安装有充气阀104,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双腔管本体1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主导管段101,用于食物进入;另一个是副管段103,是用于进气;
具体地,所述硅胶头3的端面为球面,硅胶头3是为了便于将申请实施例从食管插入,进入胃内,而硅胶头3能够有效避免对黏膜造成损坏;本申请实施例主要应用与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该训练是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经口插管,患者需学会自己操作实施,需要反复训练,现有导管末端不易进入食管,由于病人咽反射减弱,所以操作不当会插入气管,引起严重后果。其次是此类患者每日需要插管3-4次,反复插管容易引起咽喉部不适,通过硅胶头3能够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充气气囊4,所述充气气囊4安装在所述主导管段101靠近所述注食孔102的一端;
充气导管5,所述充气导管5位于所述主导管段101内部,且充气导管5与所述主导管段101的内壁粘合,所述充气导管5的一端与所述充气气囊4连通,一端伸出所述副管段103与所述充气阀104连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充气气囊4是用于固定,防止本申请实施例滑落。
具体地,所述充气气囊4未充气时的直径小于所述硅胶头3的宽度,这样避免本申请实施例在插入时,充气气囊过大,卡在食管中。
具体地,所述副管段103的直径小于所述主导管段1的直径。
所述主导管段101的长度不小于30cm。
本申请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如下:1.患者体位坐位或半卧位或床头>45°,有义齿者需取下;2.戴一次性手套,洁净饮用水湿润本申请实施例,嘱患者张口从舌上部中间位置推进本申请实施例,到达15cm处时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到达30cm处时停止进入,若其无呛咳或呼吸急促,用10ml注射器在副管段的充气阀处注入10ml气体,如患者无呼吸困难,则为置管成功。如有呼吸困难或憋闷感,则抽出气体,拔出导管;3.置管成功后,用50ml灌食器向营养管内缓慢注入无渣流食,量约250~500ml/次,置管3~6次/日,食物温度在38~40℃。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3)

1.一种用于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的营养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腔管本体,所述双腔管本体的一端安装有端帽,另一端安装有硅胶头,所述双腔管本体包括:
主导管段,所述主导管段一端安装有所述端帽,另一端开设有多个注食孔;
副管段,所述副管段与所述主导管段连通,且副管段的自由端安装有充气阀;
所述硅胶头的端面为球面;
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安装在所述主导管段靠近所述注食孔的一端;
充气导管,所述充气导管位于所述主导管段内部,且充气导管与所述主导管段的内壁粘合,所述充气导管的一端与所述充气气囊连通,一端伸出所述副管段与所述充气阀连通;
所述充气气囊未充气时的直径小于所述硅胶头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的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管段的直径小于所述主导管段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的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管段的长度不小于30cm。
CN202020462608.7U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用于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的营养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388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2608.7U CN214388239U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用于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的营养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62608.7U CN214388239U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用于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的营养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8239U true CN214388239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17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6260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388239U (zh) 2020-04-01 2020-04-01 一种用于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的营养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82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6208394B2 (en) Artificial airway device
CN201516220U (zh) 内置阻塞式食管引流管喉罩通气道
BRPI0413239B1 (pt) dispositivo para manutenção de uma via aérea em um paciente
GB2171017A (en) Endotracheal and/or esophageal-obturator ventilator
CN214388239U (zh) 一种用于间歇经口管饲法训练的营养管
CN211912254U (zh) 一种可以减少胃损伤的鼻胃管
CA2919312A1 (en) Endoscopy device
CN201304163Y (zh) 喉罩通气装置
CN213219296U (zh) 一种抗返流、封堵食管气管瘘的鼻胃管
CN201132002Y (zh) 应对气管插管置入食管的口咽通气道
CN211096822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医用口咽通气导管
CN211301214U (zh) 一种鼻饲胃管
CN209122925U (zh) 一种带套囊的鼻饲管
CN215780694U (zh) 一种带有经鼻胃管置入引导功能的喉罩
CN221083672U (zh) 一种新生儿新型胃管
CN213251371U (zh) 一种带末端保护装置的胃管
CN219375851U (zh) 一种给药装置
CN215653319U (zh) 一种防反流误吸食道封堵器
CN216798250U (zh) 一种带有梭形球囊的胃管
CN213346912U (zh) 一种用于新生儿的抗返流空肠营养管
CN219001236U (zh) 一种无线可视鼻肠管
CN219835991U (zh) 双气囊气管切开导管
CN213964406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营养胃管
CN213157906U (zh) 一种设有固定气囊的胃管
CN218853132U (zh) 一种防堵塞的鼻饲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