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7033U - 一种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及餐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及餐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7033U
CN214387033U CN202022735430.1U CN202022735430U CN214387033U CN 214387033 U CN214387033 U CN 214387033U CN 202022735430 U CN202022735430 U CN 202022735430U CN 214387033 U CN214387033 U CN 214387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food
shape
food residue
shape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354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Zhizhong Kitc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Zhizhong Kit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Zhizhong Kitc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Zhizhong Kit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354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7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7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7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及餐具,主要用于餐饮服务业中。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将用餐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渣进行收集,且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及餐具。本实用新型中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包括菜碟本体,所述菜碟本体设置有食物存放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碟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部限位结构,所述食物存放区设置有漏液结构。食物存放区设置有漏液结构,用餐者在用餐过程中将食物放在食物存放区上,附着在食物上的油和辣汤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流向漏液结构,从而实现除去附着在食物上的大部分油和汤的功能,使得用餐者能够吃到低油、少油的食物。设置有食物残渣进入区,能将用餐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渣实时的进行收集,并能遮挡住收集的食物残渣。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及餐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及餐具,主要用于餐饮服务业中,如应用于酒店餐饮业中,也可以用于家庭用餐中。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健康饮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人们在用餐的过程中,希望摄入低油、少油的食物。但是,大多数餐饮店由于烹饪方式的原因,烹饪出来的菜品大多油比较大,导致对于追求健康饮食的用餐者难以放心、舒适的进行用餐。目前还没有一种能方便的除去附着在食物上的大部分油和汤的菜碟及餐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除去附着在食物上的大部分油和汤的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及餐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包括菜碟本体,所述菜碟本体设置有食物存放区,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菜碟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部限位结构,所述食物存放区设置有漏液结构。用餐过程中,用餐者将食物放在食物存放区上,由于食物存放区设置有漏液结构,附着在食物上的油和汤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漏液结构流入食物残渣容纳器的容纳空间中,从而实现方便的除去附着在食物上的大部分油和汤的功能,使得用餐者能够吃到低油、少油的食物,以及可以除去附着在食物上的大部分的辣汤;底部限位结构用于防止菜碟在食物残渣容纳器上出现水平移动,确保用餐过程中菜碟不会从食物残渣容纳器上滑落。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漏液结构为通孔状结构、通槽状结构、格栅状结构、和/或网格状结构。漏液结构的设计合理,附着在食物上的大部分油和汤能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漏液结构流入食物残渣容纳器的容纳空间中,以除去附着在食物上的大部分油和汤。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菜碟本体还设置有食物残渣进入区,所述食物残渣进入区为通孔状结构、开口状结构、和/或槽状结构。设置有食物残渣进入区,能将用餐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渣实时的进行收集,使用方便,并能遮挡住收集的食物残渣,有利于提升用餐环境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菜碟本体的外周设置有一圈向上凸起的翻边结构。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菜碟本体为碟状结构、盘状结构、盆状结构、瓢状结构、板状结构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菜碟本体的材质为塑料、硅胶、陶瓷和金属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食物残渣进入区的形状为半圆形、扇形、三角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太极八卦图中阴阳鱼的其中一条鱼的形状、椭圆形、弧形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菜碟本体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扇形、三角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中的一种。
一种餐具,其结构特点在于:包括食物残渣容纳器和所述的菜碟,所述食物残渣容纳器中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菜碟位于食物残渣容纳器的顶部,所述菜碟中的底部限位结构和食物残渣容纳器配合,所述菜碟本体中的漏液结构位于食物残渣容纳器的容纳空间的正上方,该菜碟中的漏液结构与食物残渣容纳器中的容纳空间相连通。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菜碟本体中的食物残渣进入区位于食物残渣容纳器的容纳空间的正上方,该菜碟中的食物残渣进入区与食物残渣容纳器中的容纳空间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食物存放区设置有漏液结构,用餐者在用餐过程中将食物放在食物存放区上,附着在食物上的油和辣汤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流向漏液结构,然后通过漏液结构流入食物残渣容纳器的容纳空间中,从而实现除去附着在食物上的大部分油和汤的功能,使得用餐者能够吃到低油、少油的食物,以及可以除去附着在食物上的大部分的辣汤,使用非常方便。
菜碟本体上设置有食物残渣进入区,能将用餐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渣实时的进行收集,使用方便,并能遮挡住收集的食物残渣,有利于提升用餐环境的整洁度和美观度。
菜碟位于食物残渣容纳器的顶部,菜碟中的底部限位结构和食物残渣容纳器的配合,底部限位结构可以防止菜碟在食物残渣容纳器上出现水平位移,确保用餐过程中菜碟不会从食物残渣容纳器上滑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餐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餐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餐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餐具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餐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餐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餐具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餐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餐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餐具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餐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餐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餐具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餐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餐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餐具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餐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餐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餐具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餐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餐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餐具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中餐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中餐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中餐具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菜碟A;食物残渣容纳器B;菜碟本体1;食物存放区11;食物残渣进入区12;底部限位结构13;翻边结构14;调味料盛放区15;一号调味料盛放区151;二号调味料盛放区152;碗状结构16;漏液结构17;容纳空间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餐具包括食物残渣容纳器B和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A,食物残渣容纳器B中设置有容纳空间21,容纳空间21用于实时的盛装用餐者在用餐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渣。
本实施例中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A包括菜碟本体1,菜碟本体1上设置有食物存放区11和食物残渣进入区12,食物存放区11用于存放用餐过程中的食物,用餐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渣通过食物残渣进入区12实时的丢入食物残渣容纳器B的容纳空间21中。
本实施例中的食物残渣进入区12有两个,两个食物残渣进入区12均为通孔状结构,食物存放区11为一个,两个食物残渣进入区12分别位于食物存放区11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中的食物残渣进入区12可以为通孔状结构、开口状结构、和/或槽状结构。本实施例设置有食物残渣进入区12,能将用餐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渣实时的进行收集,使用方便,并通过食物残渣容纳器B遮挡住收集的食物残渣,提高了餐桌桌面的整洁度,有利于提升用餐环境的美观度,提高用餐体验。
本实施例中的食物存放区11设置有漏液结构17,该漏液结构17为通孔状结构,若干个通孔分布在食物存放区11上,且通孔状结构中的通孔为腰型孔,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形状的孔作为通孔状结构,比如采用圆形孔、三角形孔、菱形孔、方形孔、五边形孔、六边形孔等等;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其他结构的漏液结构17,比如漏液结构17也可以采用通槽状结构、格栅状结构、和/或网格状结构。本实施例在一半左右的面积的食物存放区11上设置了漏液结构17,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在全部的食物存放区11上设置漏液结构17,也可以在任意面积的食物存放区11上设置漏液结构17。用餐过程中,用餐者将待食用的食物放在食物存放区11上,由于食物存放区11设置有漏液结构17,附着在食物上的油和汤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漏液结构17流入食物残渣容纳器B的容纳空间21中,从而去除附着在食物上的大部分油和汤,使得用餐者能够吃到低油、少油、少辣的食物。
本实施例中的食物残渣容纳器B为敞口状结构,菜碟A位于食物残渣容纳器B的顶部,菜碟本体1中的漏液结构17位于食物残渣容纳器B的容纳空间21的正上方,该菜碟A中的漏液结构17与食物残渣容纳器B中的容纳空间21相连通;菜碟本体1中的食物残渣进入区12位于食物残渣容纳器B的容纳空间21的正上方,该菜碟A中的食物残渣进入区12与食物残渣容纳器B中的容纳空间21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菜碟本体1的底部设有底部限位结构13,底部限位结构13和食物残渣容纳器B配合,底部限位结构13用于对菜碟A进行定位,防止菜碟A在食物残渣容纳器B上出现水平移动,确保用餐过程中菜碟A不会从食物残渣容纳器B上滑落。通常,当菜碟A置于食物残渣容纳器B的顶部时,菜碟A中的底部限位结构13的外壁和食物残渣容纳器B的内壁可以间隙配合,防止菜碟A移动;当菜碟A置于食物残渣容纳器B的顶部时,菜碟A中的底部限位结构13的外壁也可以卡在食物残渣容纳器B的内壁,防止菜碟A移动。
本实施例中的菜碟本体1的外周通常设置有一圈向上凸起的翻边结构14。菜碟本体1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如可以为碟状结构、盘状结构、盆状结构、瓢状结构、板状结构中的一种。菜碟本体1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如可以为塑料、硅胶、陶瓷和金属中的一种。食物残渣进入区12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如可以为半圆形、扇形、三角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太极八卦图中阴阳鱼的其中一条鱼的形状、椭圆形、弧形中的一种。菜碟本体1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如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扇形、三角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中的一种。
实施例2。
参见图5至图7,本实施例中的餐具和实施例1中的餐具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食物残渣进入区12的数量为一个,在全部面积的食物存放区11上设置漏液结构17,且漏液结构17为圆形孔的通孔状结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餐具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3。
参见图8至图10,本实施例中的餐具和实施例2中的餐具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漏液结构17为通槽状结构,且通槽状结构为直线形。其他结构与实施例2中的餐具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4。
参见图11至图13,本实施例中的餐具和实施例1中的餐具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菜碟A中设置有调味料盛放区15,调味料盛放区15分隔成两个区域,分别为一号调味料盛放区151和二号调味料盛放区152,调味料盛放区15中可以盛放用餐者所需的调味料;在全部面积的食物存放区11上设置漏液结构17。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餐具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5。
参见图14至图16,本实施例中的餐具和实施例1中的餐具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全部面积的食物存放区11上都设置有漏液结构17,且漏液结构17为通槽状结构,通槽状结构为直线形。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餐具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6。
参见图17至图19,本实施例中的餐具和实施例1中的餐具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菜碟A设置有碗状结构16和调味料盛放区15,调味料盛放区15分隔成两个区域,分别为一号调味料盛放区151和二号调味料盛放区152,调味料盛放区15中可以盛放用餐者所需的调味料。食物残渣进入区12为一个,食物存放区11为两个;一个食物存放区11、食物残渣进入区12、另一个食物存放区11、调味料盛放区15排列成环状,碗状结构16位于环状的中心位置,即碗状结构16位于菜碟本体1的中间区域。碗状结构16用于盛汤、盛羹、盛饭等,使用方便。本实施例中的碗状结构16也可以位于菜碟本体1的边缘的区域,碗状结构16为顶部敞口的下凹状结构,该碗状结构16的深度通常为20-90mm。本实施例的餐具中集成了碗状结构16,扩大了适用面。在两个食物存放区11上都设置有漏液结构17,且漏液结构17为通槽状结构,通槽状结构为弧形。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餐具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7。
参见图20至图22,本实施例中的餐具和实施例6中的餐具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食物存放区11为下凹形结构,只在一个食物存放区11上设置有漏液结构17,且漏液结构17为通孔状结构,通孔状结构中的通孔为腰型孔,另一个食物存放区11上没有设置有漏液结构17。其他结构与实施例6中的餐具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8。
参见图23至图25,本实施例中的餐具和实施例7中的餐具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食物残渣进入区12为两个,食物存放区11为一个;食物存放区11、一个食物残渣进入区12、调味料盛放区15、另一个食物残渣进入区12排列成环状。在食物存放区11上设置有漏液结构17,且漏液结构17为通孔状结构,通孔状结构中的通孔为圆形孔。其他结构与实施例7中的餐具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以上内容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包括菜碟本体(1),所述菜碟本体(1)设置有食物存放区(11),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碟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限位结构(13),所述食物存放区(11)设置有漏液结构(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结构(17)为通孔状结构、通槽状结构、格栅状结构、和/或网格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碟本体(1)还设置有食物残渣进入区(12),所述食物残渣进入区(12)为通孔状结构、开口状结构、和/或槽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碟本体(1)的外周设置有一圈向上凸起的翻边结构(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碟本体(1)为碟状结构、盘状结构、盆状结构、瓢状结构、板状结构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碟本体(1)的材质为塑料、硅胶、陶瓷和金属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残渣进入区(12)的形状为半圆形、扇形、三角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太极八卦图中阴阳鱼的其中一条鱼的形状、椭圆形、弧形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碟本体(1)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扇形、三角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中的一种。
9.一种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食物残渣容纳器(B)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菜碟(A),所述食物残渣容纳器(B)中设置有容纳空间(21),所述菜碟(A)位于食物残渣容纳器(B)的顶部,所述菜碟(A)中的底部限位结构(13)和食物残渣容纳器(B)配合,所述菜碟本体(1)中的漏液结构(17)位于食物残渣容纳器(B)的容纳空间(21)的正上方,该菜碟(A)中的漏液结构(17)与食物残渣容纳器(B)中的容纳空间(21)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碟本体(1)中的食物残渣进入区(12)位于食物残渣容纳器(B)的容纳空间(21)的正上方,该菜碟(A)中的食物残渣进入区(12)与食物残渣容纳器(B)中的容纳空间(21)相连通。
CN202022735430.1U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及餐具 Active CN214387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5430.1U CN214387033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及餐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5430.1U CN214387033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及餐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7033U true CN214387033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36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35430.1U Active CN214387033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及餐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7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47845A (en) Dinner plate
CN214387033U (zh) 一种带有漏液结构的菜碟及餐具
US20090283482A1 (en) Kitchen Utensil
US20090242558A1 (en) Receptacle cover device
CN214387044U (zh) 一种菜碟及餐具
CN214387043U (zh) 一种带有调味料盛放区的菜碟及餐具
CN214387041U (zh) 一种带有碗状结构的菜碟及餐具
CN214387045U (zh) 一种带有筷架结构的菜碟及餐具
CN214387034U (zh) 一种带有下凹式食物存放区的菜碟及餐具
CN112315282A (zh) 一种菜碟及餐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4387035U (zh) 一种便于清理食物残渣的餐具
CN214387042U (zh) 一种双孔菜碟及餐具
WO2021147983A1 (zh) 一种餐饮用顶部器皿及其使用方法、餐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1109967A (zh) 一种餐饮用顶部器皿及其使用方法、餐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0810514U (zh) 具有翻斗的火锅
CN206923899U (zh) 涮煮串专用餐饮桌
CN211408462U (zh) 一种餐饮用顶部器皿及其餐具
CN201150465Y (zh) 火锅内套锅具
KR100742386B1 (ko) 일체형 기름 접시
CN215423963U (zh) 一种餐具套装
CN215650358U (zh) 一种多功能的沙拉碗
US11856940B1 (en) Moated system for repelling insects
CN217937877U (zh) 一种具有凹凸结构的物理不粘锅
CN209058917U (zh) 一种煎烤涮多功能烤盘
CN212755237U (zh) 一种方便放筷子和勺子的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