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6257U - 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6257U
CN214386257U CN202120551348.5U CN202120551348U CN214386257U CN 214386257 U CN214386257 U CN 214386257U CN 202120551348 U CN202120551348 U CN 202120551348U CN 214386257 U CN214386257 U CN 214386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cap body
circle
bullet
h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513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5513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6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6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6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包括帽身和记忆金属条,所述帽身的下端外侧一圈设置有帽檐,且帽身的正上端设置有帽顶,所述帽身的下端外侧同时位于帽檐的上端设置有装饰条,且帽身的两侧下端设置有系绳孔,所述系绳孔的上方位置设置有散热孔。该不易变形的帽子设置有第一弹塑圈,第一弹塑圈和第二弹塑圈与帽身的内侧上下端相互贴合,帽子在使用时最怕帽身的上下两端出现挤压变形,且一旦变形则会导致帽子表层出现凹凸褶皱,这样不仅影响外部观感还会降低使用舒适度,因此第一弹塑圈和第二弹塑圈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对帽身的上下两端进行环形弹性支撑,从而有效避免了帽身在受挤压时出现大面积的形变。

Description

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帽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
背景技术
帽子是戴在头部的服饰,多数可以覆盖头的整个顶部,主要用于保护头部,部分帽子会有突出的边缘,可以遮盖阳光,帽子亦可作打扮之用,也可以用来保护发型、遮盖秃头,或者是作为制服或宗教服饰的一部分。
目前我们普遍使用的帽子大多结构类似,虽然能够满足基本日常需求,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大多帽子其结构在防止变形措施上做的不够好,同时不易变形且材质过硬的帽子又会影响佩戴舒适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我们普遍使用的帽子大多结构类似,虽然能够满足基本日常需求,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大多帽子其结构在防止变形措施上做的不够好,同时不易变形且材质过硬的帽子又会影响佩戴舒适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包括帽身和记忆金属条,所述帽身的下端外侧一圈设置有帽檐,且帽身的正上端设置有帽顶,所述帽身的下端外侧同时位于帽檐的上端设置有装饰条,且帽身的两侧下端设置有系绳孔,所述系绳孔的上方位置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帽身的内侧下端设置有第一弹塑圈,且第一弹塑圈的上端一圈设置有第一槽孔,所述记忆金属条设置于第一槽孔的内侧,所述记忆金属条的最顶端设置有第二弹塑圈,所述第二弹塑圈的下端一端设置有第二槽孔,且第二弹塑圈的上端一圈设置有伞形支撑条,所述伞形支撑条的正上端设置有环帽,所述记忆金属条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层,且海绵层的内侧设置有翻毛皮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塑圈和第二弹塑圈与帽身的内侧上下端相互贴合,且第一弹塑圈和第二弹塑圈呈圆环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记忆金属条通过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分别与第一弹塑圈和第二弹塑圈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记忆金属条沿第一弹塑圈和第二弹塑圈的四周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伞形支撑条沿帽顶的内侧一圈均匀分布,且伞形支撑条与环帽之间为固定一体。
优选的,所述系绳孔和散热孔沿帽身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帽身呈梯形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帽檐与装饰条呈圆环状分布,且帽檐与帽身为固定一体。
优选的,所述海绵层与翻毛皮层之间相互贴合,且翻毛皮层呈U形状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不易变形的帽子设置有第一弹塑圈,第一弹塑圈和第二弹塑圈与帽身的内侧上下端相互贴合,帽子在使用时最怕帽身的上下两端出现挤压变形,且一旦变形则会导致帽子表层出现凹凸褶皱,这样不仅影响外部观感还会降低使用舒适度,因此第一弹塑圈和第二弹塑圈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对帽身的上下两端进行环形弹性支撑,从而有效避免了帽身在受挤压时出现大面积的形变。
记忆金属条通过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分别与第一弹塑圈和第二弹塑圈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虽然第一弹塑圈和第二弹塑圈能够对帽身的上下两端进行防形变支撑,但帽身的中间部位在使用时也极易出现挤压变形的情况,且一旦出现褶皱变形则难以恢复,因此记忆金属条的作用在于能够对整个帽身进行垂直弹性支撑,从而有效降低了帽身出现形变褶皱的现象,而第一槽孔第二槽孔主要起到配合第一弹塑圈和第二弹塑圈,并对记忆金属条进行限位固定的作用。
伞形支撑条沿帽顶的内侧一圈均匀分布,帽顶主要起到对帽子的顶部进行遮挡防护的作用,同时由于帽子在挂设时需要经常将帽顶扣在立杆上,而长此以往的挂设则会导致帽顶出现变形的情况,因此伞形支撑条的作用在于能够对帽顶进行有力支撑,而环帽的作用在于方便帽顶扣在立杆的顶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帽身;2、帽檐;3、帽顶;4、装饰条;5、系绳孔;6、散热孔;7、第一弹塑圈;8、第一槽孔;9、记忆金属条;10、第二弹塑圈;11、第二槽孔;12、伞形支撑条;13、环帽;14、海绵层;15、翻毛皮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包括帽身1、帽檐2、帽顶3、装饰条4、系绳孔5、散热孔6、第一弹塑圈7、第一槽孔8、记忆金属条9、第二弹塑圈10、第二槽孔11、伞形支撑条12、环帽13、海绵层14和翻毛皮层15,帽身1的下端外侧一圈设置有帽檐2,且帽身1的正上端设置有帽顶3,帽身1的下端外侧同时位于帽檐2的上端设置有装饰条4,且帽身1的两侧下端设置有系绳孔5,系绳孔5的上方位置设置有散热孔6,帽身1的内侧下端设置有第一弹塑圈7,且第一弹塑圈7的上端一圈设置有第一槽孔8,记忆金属条9设置于第一槽孔8的内侧,记忆金属条9的最顶端设置有第二弹塑圈10,第二弹塑圈10的下端一端设置有第二槽孔11,且第二弹塑圈10的上端一圈设置有伞形支撑条12,伞形支撑条12的正上端设置有环帽13,记忆金属条9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层14,且海绵层14的内侧设置有翻毛皮层15;
第一弹塑圈7和第二弹塑圈10与帽身1的内侧上下端相互贴合,且第一弹塑圈7和第二弹塑圈10呈圆环状分布,帽子在使用时最怕帽身1的上下两端出现挤压变形,且一旦变形则会导致帽子表层出现凹凸褶皱,这样不仅影响外部观感还会降低使用舒适度,因此第一弹塑圈7和第二弹塑圈10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对帽身1的上下两端进行环形弹性支撑,从而有效避免了帽身1在受挤压时出现大面积的形变;
记忆金属条9通过第一槽孔8和第二槽孔11分别与第一弹塑圈7和第二弹塑圈10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记忆金属条9沿第一弹塑圈7和第二弹塑圈10的四周均匀分布,虽然第一弹塑圈7和第二弹塑圈10能够对帽身1的上下两端进行防形变支撑,但帽身1的中间部位在使用时也极易出现挤压变形的情况,且一旦出现褶皱变形则难以恢复,因此记忆金属条9的作用在于能够对整个帽身1进行垂直弹性支撑,从而有效降低了帽身1出现形变褶皱的现象,而第一槽孔8第二槽孔11主要起到配合第一弹塑圈7和第二弹塑圈10,并对记忆金属条9进行限位固定的作用;
伞形支撑条12沿帽顶3的内侧一圈均匀分布,且伞形支撑条12与环帽13之间为固定一体,帽顶3主要起到对帽子的顶部进行遮挡防护的作用,同时由于帽子在挂设时需要经常将帽顶3扣在立杆上,而长此以往的挂设则会导致帽顶3出现变形的情况,因此伞形支撑条12的作用在于能够对帽顶3进行有力支撑,而环帽13的作用在于方便帽顶3扣在立杆的顶端;
系绳孔5和散热孔6沿帽身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帽身1呈梯形状分布,帽身1作为整个帽子的核心部分,其主要起到对头部四周进行外部防护及遮挡的作用,而为了使帽身1更好的贴合于头部,因此系绳孔5的作用在于方便绳带穿插其中并与头部之间进行捆绑,而散热孔6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对帽身1的内部温度进行自然排散,从而提高使用舒适度;
帽檐2与装饰条4呈圆环状分布,且帽檐2与帽身1为固定一体,帽檐2作为帽身1的核心辅件,其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对帽身1的下端四周进行延伸防护,从而有效避免了阳光及紫外线直射于人的面部和颈部,同时帽檐2也起到遮挡雨水和风沙的作用,而装饰条4则主要起到对帽子外观进行装饰的作用;
海绵层14与翻毛皮层15之间相互贴合,且翻毛皮层15呈U形状分布,帽子在使用时除了需要保证其整体质量和外部观感,且还需要对其佩戴舒适度进行完善,因此海绵层14不仅能够提高帽身1与头部之间进行软性支撑,同时也起到透气的作用,而翻毛皮层15的作用在于能够提高头部与帽身1之间的佩戴稳定度,同时也方便其内层清洗。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不易变形的帽子,首先拿起帽身1并将其扣于头部,然后再将系绳孔5内侧的绳带系于下巴,从而使得帽身1固定于头部,这里的帽檐2作用在于能够对帽身1的下端四周进行延伸防护,从而有效避免了阳光及紫外线直射于人的面部和颈部,而装饰条4则主要起到对帽子外观进行装饰的作用,在这里,为了防止帽身1的上下端出现变形褶皱,则第一弹塑圈7和第二弹塑圈10的作用在于能够对帽身1的上下两端进行环形弹性支撑,从而有效避免了帽身1在受挤压时出现大面积的形变,同时,虽然第一弹塑圈7和第二弹塑圈10能够对帽身1的上下两端进行防形变支撑,但帽身1的中间部位在使用时也极易出现挤压变形的情况,因此记忆金属条9的作用在于能够对整个帽身1进行垂直弹性支撑,从而有效降低了帽身1出现形变褶皱的现象,而第一槽孔8第二槽孔11主要起到配合第一弹塑圈7和第二弹塑圈10,并对记忆金属条9进行限位固定的作用,另外,帽顶3主要起到对帽子的顶部进行遮挡防护的作用,同时由于帽子在挂设时需要经常将帽顶3扣在立杆上,而长此以往的挂设则会导致帽顶3出现变形的情况,因此伞形支撑条12的作用在于能够对帽顶3进行有力支撑,而环帽13的作用在于方便帽顶3扣在立杆的顶端,最后,海绵层14不仅能够提高帽身1与头部之间进行软性支撑,同时也起到透气的作用,而翻毛皮层15的作用在于能够提高头部与帽身1之间的佩戴稳定度,同时也方便其内层清洗。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包括帽身(1)和记忆金属条(9),其特征在于:所述帽身(1)的下端外侧一圈设置有帽檐(2),且帽身(1)的正上端设置有帽顶(3),所述帽身(1)的下端外侧同时位于帽檐(2)的上端设置有装饰条(4),且帽身(1)的两侧下端设置有系绳孔(5),所述系绳孔(5)的上方位置设置有散热孔(6),所述帽身(1)的内侧下端设置有第一弹塑圈(7),且第一弹塑圈(7)的上端一圈设置有第一槽孔(8),所述记忆金属条(9)设置于第一槽孔(8)的内侧,所述记忆金属条(9)的最顶端设置有第二弹塑圈(10),所述第二弹塑圈(10)的下端一端设置有第二槽孔(11),且第二弹塑圈(10)的上端一圈设置有伞形支撑条(12),所述伞形支撑条(12)的正上端设置有环帽(13),所述记忆金属条(9)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层(14),且海绵层(14)的内侧设置有翻毛皮层(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塑圈(7)和第二弹塑圈(10)与帽身(1)的内侧上下端相互贴合,且第一弹塑圈(7)和第二弹塑圈(10)呈圆环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忆金属条(9)通过第一槽孔(8)和第二槽孔(11)分别与第一弹塑圈(7)和第二弹塑圈(10)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记忆金属条(9)沿第一弹塑圈(7)和第二弹塑圈(10)的四周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支撑条(12)沿帽顶(3)的内侧一圈均匀分布,且伞形支撑条(12)与环帽(13)之间为固定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绳孔(5)和散热孔(6)沿帽身(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帽身(1)呈梯形状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檐(2)与装饰条(4)呈圆环状分布,且帽檐(2)与帽身(1)为固定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层(14)与翻毛皮层(15)之间相互贴合,且翻毛皮层(15)呈U形状分布。
CN202120551348.5U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 Active CN214386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1348.5U CN214386257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1348.5U CN214386257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6257U true CN214386257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29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51348.5U Active CN214386257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6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86257U (zh) 一种不易变形的帽子
CN208354698U (zh) 一种假发头套
CN201640574U (zh) 不怕风吹的帽子
CN205696137U (zh) 节庆两用头饰
CN205794952U (zh) 一种方便清洗的帽子
CN213096372U (zh) 一种头型修饰帽
CN213074636U (zh) 一种具有隔热层的沙滩帽
KR200451809Y1 (ko) 차양모자
KR200315019Y1 (ko) 모자용 차양
CN2274896Y (zh) 通风防水帽
CN220557485U (zh) 带喷雾降温户外帽子
CN217937361U (zh) 一种防晒效果好的帽子
CN208463038U (zh) 一种带气囊的帽子
KR20120000183U (ko) 두상 보정 모자
CN201067108Y (zh) 功能性遮阳帽
CN201323908Y (zh) 防风、防雨太阳帽
CN214386270U (zh) 一种松紧可调的帽子
CN202445154U (zh) 一种户外休闲服上的帽子
CN206776830U (zh) 一种带有亮片的针织女帽
CN211458968U (zh) 一种凉感功能的假发
CN204930507U (zh) 头盔式防水雨帽
CN2459925Y (zh) 弹性调整帽
CN208692337U (zh) 一种带有拼缝的服装
CN201025901Y (zh) 一种集防紫外线和防雨为一体的晴雨太阳帽
CN205848785U (zh) 一种通风遮阳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