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1228U -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1228U
CN214381228U CN202023304446.3U CN202023304446U CN214381228U CN 214381228 U CN214381228 U CN 214381228U CN 202023304446 U CN202023304446 U CN 202023304446U CN 214381228 U CN214381228 U CN 214381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heat dissipation
pin
housing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044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长岭
肖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044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1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1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1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属于管理交换机领域;所述交换机包括通过对交换机的底板与内部增加散热板和散热器,当交换机进行工作时,通过对散热器内部注入冷却液,从而可以有效的进行交换机内部的温度降低,同时底板设置散热板,可以有效地进行降温;且接口内部设有隔离电路,一方面将输入电压与信号输入输出隔离,另一方面,对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从而保证信号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具体是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属于管理交换机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规模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网络体系结构已经无法适应网络技术的创新;当前云计算技术在不断发展,数据中心承载的交换机和服务器等硬件设备越来越多,海量的资源带来了巨大的管理压力,威胁着云平台的健康、稳定运行。
交换机作为现代数据交互、传输以及网络交互、传输最为重要的工作器件,在工作时,通过交换机上的多个端口,每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可以连接一个局域网或一台高性能服务器或工作站。
但现有技术中的交换机,在工作时,都是采用树状工作方式,尤其在数据交互方面,交换机不仅需要进行移动网络的转接,同时需要进行不同类型数据以及各个不同工作站的数据交互传输,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负担,即使是高传输率和高承载率的交换机在进行多数据传输时,会出现交换机温度升高;当交换机温度升高,从而会导致输入的数据信号干扰增强,同时温度过高,会使输入的电压不稳定,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包括:
基础组件,其包括设置有收容腔的罩壳,以及与所述罩壳卡扣连接的底板;所述罩壳的两侧面与正面设有不同类型的安装孔与多个散热孔;其中,所述罩壳与底板用于进行放置与固定其他组件和构件,所述散热孔进行交换机故障时内部温度的散热;所述安装孔用于固定其他组件与构件在罩壳上的位置;
散热组件,其包括与底板的底部滑动连接的散热板,从散热板另一侧向外延伸的若干个散热翅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罩壳顶部内壁上的散热器;其中,所述散热板用于进行交换机的底部散热;所述散热器进行交换机内部散热;
工作组件,收容于所述罩壳内;所述工作组件用于进行交换机的数据交换工作和设备供电。
优选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壳、沿散热壳内部回形延伸的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用于进行冷却液的流通;
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两侧且于所述罩壳内壁螺栓连接的连接板,用于将散热器固定在所述交换机罩壳的内部;
设置于所述散热壳顶部并与散热通道连通的进水孔和出水孔,别进行注入冷却液和输出冷却液;从而形成冷却循环,进行交换机降温;
以及设置于所述散热壳正面并与散热通道连通的注水孔,用于进行更换冷却液。
优选的,散热器顶面和底面的外侧都设有U型凹槽散热翅片;方便散热器更好的散热。
优选的,所述散热器连接板与罩壳之间设置有柔性减振管,所述柔性减振管内填充有冷却液。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设置有T型凹槽,方便散热器更好的散热。
优选的,工作组件包括:与所述罩壳正面上的安装孔螺栓连接的接口排,接口排通过导线进行连接且进行输出数据信息;
与所述罩壳侧面上的安装孔螺栓连接的接口开关组、电源开关和电源插口;接口开关组,通过对每个接口进行设立独立开关,从而可以进行每个接口的工作状态,对无用的接口进行关闭,从而降低工作之间的干扰,同时也进一步减少温度产生;电源开关对交换机的电源电压输入进行设立开关,从而可以进行保证在交换机不工作时,可以关闭;电源插口用于对交换机进行输入工作电压。
优选的,电源插口与电源开关采用导线连接;电源开关与接口开关组采用导线连接;接口开关组与接口排采用导线依次对应连接;接口排上的每个接口都设有一个LED指示灯;指示灯用于显示此时接口是否通电。
优选的,散热板和散热壳的材料均为铝合金。
优选的,所述接口排上的每个接口内部都设有隔离电路。
优选的,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3、可调电阻RV1、电容C1、电容C2、光电耦合器U1、放大器 U2A;
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1号引脚与所述可调电阻RV1的一端、控制端和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输入信号,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可调电阻RV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输入电源电压,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2号引脚接公共端,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4号引脚输入工作电压,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2A的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放大器U2A的3号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放大器U2A的8号引脚接地,所述放大器U2A的4号引脚输入工作电压,所述放大器U2A的1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且输出信号;此隔离电路对当交换机上的接口进行工作时,由于外部的数据输入与内部的电压输入,其内部电路温度升高,导致信号的干扰增强,通过设置隔离电路,光电耦合器U1配合放大器U2A组成隔离放大支路,一方面将输入电压与信号输入输出隔离,另一方面,对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从而保证信号稳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交换机的底板与内部增加散热板和散热器,当交换机进行工作时,通过对散热器内部注入冷却液,从而可以有效的进行交换机内部的温度降低,同时底板设置散热板,可以有效的进行温度散去;且接口内部设有隔离电路,一方面将输入电压与信号输入输出隔离,另一方面,对输出的信号进行放大,从而保证信号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板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隔离电路图。
附图标记:罩壳1、底板2、接口排3、电源插口4、LED指示灯5、散热孔6、接口开关组8、电源开关7、进水孔9、出水孔10、注水孔11、散热壳12、连接板13、散热板14、散热翅片15。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包括:基础组件,其包括设置有收容腔的罩壳1,以及与所述罩壳1卡扣连接的底板2;所述罩壳1的两侧面与正面设有不同类型的安装孔与多个散热孔6;
散热组件,其包括与底板2的底部滑动连接的散热板14,从散热板14另一侧向外延伸的若干个散热翅片15;以及设置在所述罩壳1顶部内壁上的散热器;
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壳12、沿散热壳12内部回形延伸的散热通道,设置于所述散热壳12两侧且于所述罩壳1内壁螺栓连接的连接板13,设置于所述散热壳12顶部并与散热通道连通的进水孔9和出水孔10,以及设置于所述散热壳12正面并与散热通道连通的注水孔11;
工作组件,收容于所述罩壳1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器连接板13与罩壳1之间设置有柔性减振管,所述柔性减振管内填充有冷却液。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散热器连接板13与罩壳1之间设置有柔性减振管,所述柔性减振管内填充有冷却液。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器件之前的振动会增加,振动传导至柔性减振管时,引起柔性减振管的压缩和恢复,从而将振动动能消减,起到减小振动,静音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器顶面和底面的外侧都设有U型凹槽散热翅片15。
在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板14设置有T型凹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工作组件包括:与所述罩壳1正面上的安装孔螺栓连接的接口排3,与所述罩壳1侧面上的安装孔螺栓连接的接口开关组8、电源开关7和电源插口4,所述接口排3上的每个接口内部都设有隔离电路。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接口排3上的每个接口都设有一个LEDLED指示灯5。
在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板14和散热壳12的材料均为铝合金。
在一个实施例中,隔离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可调电阻RV1、电容C1、电容C2、光电耦合器U1、放大器 U2A。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1号引脚与所述可调电阻RV1的一端、控制端和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输入信号,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可调电阻RV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输入电源电压,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2号引脚接公共端,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4号引脚输入工作电压,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2A的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放大器U2A的3号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放大器U2A的8号引脚接地,所述放大器U2A的4号引脚输入工作电压,所述放大器U2A的1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且输出信号。
工作原理:当交换机进行工作时,电源接口输入电源电压,打开电源开关,电源电压输入端口开关组,根据需要工作的数量,进行打开端口开关组的数量,进而端口排上的端口进行工作;
此时通过注水孔进行输入冷却液,从而冷却液通过进水孔输入,在散热器内部进行循环,通过出水孔在此输入进水孔,往复循环;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外通过;热的冷却液由于向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
同时接口在进行工作时,隔离电路进行工作,信号通过电容C1与电阻R1进行滤波保护输入,电源电压通过电阻R4配合可调电阻RV1组成的调节支路进行控制输入,光电耦合器U1进行输入信号与电压隔离,且通过3号引脚进行输出电阻R3进行保护接地,电容C2与电阻R2进行滤波保护输入放大器U2A进行放大输出信号至下一阶段。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础组件,其包括设置有收容腔的罩壳,以及与所述罩壳卡扣连接的底板;所述罩壳的两侧面与正面设有不同类型的安装孔与多个散热孔;
散热组件,其包括与底板的底部滑动连接的散热板,从散热板另一侧向外延伸的若干个散热翅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罩壳顶部内壁上的散热器;
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壳、沿散热壳内部回形延伸的散热通道,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两侧且于所述罩壳内壁螺栓连接的连接板,设置于所述散热壳顶部并与散热通道连通的进水孔和出水孔,以及设置于所述散热壳正面并与散热通道连通的注水孔;
工作组件,收容于所述罩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连接板与罩壳之间设置有柔性减振管,所述柔性减振管内填充有冷却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顶面和底面的外侧都设有U型凹槽散热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采用T型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组件包括:与所述罩壳正面上的安装孔螺栓连接的接口排;
与所述罩壳侧面上的安装孔螺栓连接的接口开关组、电源开关和电源插口;
所述接口排上的每个接口内部都设有隔离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散热板和散热壳的材料均为铝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可调电阻RV1、电容C1、电容C2、光电耦合器U1、放大器 U2A;
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1号引脚与所述可调电阻RV1的一端、控制端和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输入信号,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可调电阻RV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输入电源电压,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2号引脚接公共端,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4号引脚输入工作电压,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2A的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放大器U2A的3号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放大器U2A的8号引脚接地,所述放大器U2A的4号引脚输入工作电压,所述放大器U2A的1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且输出信号。
CN202023304446.3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 Active CN214381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4446.3U CN214381228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4446.3U CN214381228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1228U true CN214381228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50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04446.3U Active CN214381228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12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81766U (zh) 军用计算机液体射流散热系统
CN214381228U (zh)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数据交互服务平台管理交换机
CN104994707A (zh) 液冷散热式机柜柜门
CN204887829U (zh) 液冷散热式机柜柜门
CN203133734U (zh) 一种带有散热系统的全密封机箱
CN215956922U (zh) 一种组合式5g基站散热器
CN213182642U (zh) 一种用于大型计算机的内部循环冷却装置
CN212181412U (zh) 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
CN210224732U (zh) 一种快速散热高低压开关柜
CN214206226U (zh) 一种科技服务集成平台控制机构
CN207639075U (zh) 一种控制器用的散热器
CN206075992U (zh) 一种大功率变压器的散热外壳
CN216451019U (zh) 一种散热隔尘电力柜
CN217445382U (zh) 一种防爆型网络交换机
CN213304723U (zh) 一种基于配电柜的箱体密封防水结构
CN209250828U (zh) 一种多功能蓝牙音箱主板
CN220603976U (zh) 一种计算机辅助散热器
CN216146394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数据存储用交换机
CN214409866U (zh) 一种用于中国园林古建筑数据库存储的稳定型服务器
CN220438852U (zh) 一种液冷散热服务器
CN211044161U (zh) 一种计算机gpu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CN217440432U (zh) 一种液压系统用液压油冷却器
CN211508883U (zh) 一种风力发电变流器用igbt模块的散热装置
CN218243721U (zh) 一种网关组件结构
CN217644098U (zh) 大功率脉冲功放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