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0713U - 一种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0713U
CN214380713U CN202120423717.2U CN202120423717U CN214380713U CN 214380713 U CN214380713 U CN 214380713U CN 202120423717 U CN202120423717 U CN 202120423717U CN 214380713 U CN214380713 U CN 214380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ormer
rectifier bridge
diode
driving motor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2371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梅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lly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lly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lly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lly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2371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0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0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0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包括变压器T1、变压器T2、二极管D1、二极管D2、整流桥VD1、降压电路、驱动电机;所述变压器T1、变压器T2的原边分别用于对接外界的交流电,变压器T1副边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接,变压器T2副边的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相接,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阴极相接后接入整流桥VD1的其中一输入端,变压器T1副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2副边的另一端相接后连接整流桥VD1的另一输入端,所述整流桥VD1的输出经降压电路连接至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具有输出功率大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驱动常用控制器PWM控制DC变换后输出给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控制,输出功率较低,无法适用于一些大功率输出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输出功率大的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
提供一种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包括变压器T1、变压器T2、二极管D1、二极管D2、整流桥VD1、降压电路、驱动电机;所述变压器T1、变压器T2的原边分别用于对接外界的交流电,变压器T1副边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接,变压器T2副边的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相接,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阴极相接后接入整流桥VD1的其中一输入端,变压器T1副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2副边的另一端相接后连接整流桥VD1的另一输入端,所述整流桥VD1的输出经降压电路连接至驱动电机。
进一步的,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阻R1,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阴极相接后是经电容C1连接至整流桥VD1的其中一输入端,变压器T1副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2副边的另一端相接后是经电容C2连接至整流桥VD1的另一输入端,所述电阻R1跨接在整流桥VD1的两输入端之间。
进一步的,降压电路包括开关管Q1、二极管D3、电感L1、电容C3、控制器,所述开关管Q1的C极连接整流桥VD1的正输出端,开关管Q1的E极串联电感L1、驱动电机后回连至整流桥VD1的负输出端,开关管Q1的G极与控制器相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开关管Q1的E极与电感L1之间的接点,阳极连接整流桥VD1的负输出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感L1、驱动电机之间的接点,另一端连接整流桥VD1的负输出端。
进一步的,开关管Q1是IGBT管。
进一步的,降压电路还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感L1、驱动电机之间的接点经电阻R2、电阻R3连接至整流桥VD1的负输出端,电容C3的所述另一端是经电阻R4连接整流桥VD1的负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变压器T1、变压器T2的匝数比相同。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变压器T1、变压器T2分别取市电进行变压后汇集在一起输出,以拉升电流驱动能力,二极管D1、二极管D2用于控制输出方向,防止电流倒灌,整流桥VD1将汇集交流变换成直流后,由降压电路进行降压,由于前段功率充裕,后端降压后可实现大电流输出,进而推动驱动电机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的电路拓扑。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主要核心器件由变压器T1、变压器T2、二极管D1、二极管D2、整流桥VD1、降压电路、驱动电机组成,其中,变压器T1、变压器T2的匝数比相同,其原边分别用于对接外界220AV市电,以从中取电,变压器T1副边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接,变压器T2副边的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相接,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阴极相接后接入整流桥VD1的其中一输入端,变压器T1副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2副边的另一端相接后连接整流桥VD1的另一输入端,整流桥VD1的输出经降压电路连接至驱动电机。
工作时,变压器T1、变压器T2分别取市电进行变压后汇集在一起输出,以拉升电流驱动能力,二极管D1、二极管D2用于控制输出方向,防止电流倒灌,整流桥VD1将汇集交流变换成直流后,由降压电路进行降压,由于前段功率充裕,后端降压后可实现大电流输出,进而推动驱动电机。
进一步的,还设有电容C1、电容C2、电阻R1,上述电路中,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阴极相接后是经电容C1连接至整流桥VD1的其中一输入端,变压器T1副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2副边的另一端相接后是经电容C2连接至整流桥VD1的另一输入端,电阻R1跨接在整流桥VD1的两输入端之间。如此连接后,电容C1、电容C2用以实现输入滤波,电阻R1用于调整电路的整体输入阻抗,实现工业输入匹配。
本实用新型中,降压电路具体包括开关管Q1、二极管D3、电感L1、电容C3、控制器,连接时,开关管Q1的C极连接整流桥VD1的正输出端,开关管Q1的E极串联电感L1、驱动电机后回连至整流桥VD1的负输出端,开关管Q1的G极与控制器相接,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开关管Q1的E极与电感L1之间的接点,阳极连接整流桥VD1的负输出端,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感L1、驱动电机之间的接点,另一端连接整流桥VD1的负输出端。工作时,由控制器输出PWM波形控制开关管Q1实现斩波输出。
进一步的,选用IGBT管作为开关管Q1,利用IGBT高耐压、快速关断的特点,确保核心控制器件工作的稳定,保证电路质量。
进一步的,降压电路还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上述电路中,电感L1、驱动电机之间的接点经电阻R2、电阻R3连接至整流桥VD1的负输出端,电容C3的另一端是经电阻R4连接整流桥VD1的负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中,电阻R2、电阻R3用于调整电路的输出阻抗,实现工业输出匹配,电阻R4用于在开关关断的状态下加快电容C3放电,使其快速掉电。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变压器T1、变压器T2、二极管D1、二极管D2、整流桥VD1、降压电路、驱动电机;
所述变压器T1、变压器T2的原边分别用于对接外界的交流电,变压器T1副边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接,变压器T2副边的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相接,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阴极相接后接入整流桥VD1的其中一输入端,变压器T1副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2副边的另一端相接后连接整流桥VD1的另一输入端,所述整流桥VD1的输出经降压电路连接至驱动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阻R1,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阴极相接后是经电容C1连接至整流桥VD1的其中一输入端,变压器T1副边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2副边的另一端相接后是经电容C2连接至整流桥VD1的另一输入端,所述电阻R1跨接在整流桥VD1的两输入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降压电路包括开关管Q1、二极管D3、电感L1、电容C3、控制器,所述开关管Q1的C极连接整流桥VD1的正输出端,开关管Q1的E极串联电感L1、驱动电机后回连至整流桥VD1的负输出端,开关管Q1的G极与控制器相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开关管Q1的E极与电感L1之间的接点,阳极连接整流桥VD1的负输出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感L1、驱动电机之间的接点,另一端连接整流桥VD1的负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降压电路还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感L1、驱动电机之间的接点经电阻R2、电阻R3连接至整流桥VD1的负输出端,电容C3的所述另一端是经电阻R4连接整流桥VD1的负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开关管Q1是IGBT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1、变压器T2的匝数比相同。
CN202120423717.2U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 Active CN214380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3717.2U CN214380713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3717.2U CN214380713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0713U true CN214380713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66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23717.2U Active CN214380713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07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241945A (zh) 一种带逆变功能的三端口充电机
CN105141134A (zh) 一种开关电源和控制该开关电源的方法
CN115714532B (zh) 基于耦合电感倍压单元的双开关直流升压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CN103138575B (zh) 带缓冲吸收电路的箝位式Boost变换器
CN104935173A (zh) 一种带辅助换流电路的电流源型全桥pwm变换器
CN111682775B (zh) 一种副边串联lcd实现励磁能量转移的正激变换器
CN214380713U (zh) 一种采用双变压器的驱动电机
CN106571743B (zh) 一种双管正激开关电源电路
CN114726215A (zh) 一种田字型阻抗网络软开关高增益升压变换器
CN211630084U (zh) 一种新型降压斩波拓扑软吸收电路
CN210444179U (zh) 一种buck电流馈电推挽拓扑串联谐振电路
CN211127586U (zh) Llc谐振变换电路
CN111371195A (zh) 一种用于lcc-s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电力变换电路
CN113131742A (zh) 宽电压输入四管Buck-Boost电路
CN111740584A (zh) 一种单相交错式和三相维也纳拓扑兼容输入的pfc装置
CN106787706B (zh) 耦合电感混合举升压变换器
CN218678847U (zh) 一种采用电感供电的开关电源电路
CN214376315U (zh) 一种插拔式计算机电源
CN204425188U (zh) 反激式电源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能量回馈式电子负载
CN217335438U (zh) 一种高输出电流dc/dc变换器
CN201789417U (zh) 一种电子升压变换器
CN111130351B (zh) 一种低延时的自适应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6774617U (zh) 一种高增益Buck-Boost直流变换器
CN213693474U (zh) 一种双极性双向直流变压器
CN217335426U (zh) 一种宽占空比dc/dc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000 one of the self compiled works of No. 20 and No. 22 (plant A1), Lixiang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Conghu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HELLY TECHNOLOGY (GUA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101, building 1, No. 88-2, Zhenhua North Road, Jianggao Town,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elf declaration)

Patentee before: HELLY TECHNOLOGY (GUANG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