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71930U -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71930U
CN214371930U CN202021625782.5U CN202021625782U CN214371930U CN 214371930 U CN214371930 U CN 214371930U CN 202021625782 U CN202021625782 U CN 202021625782U CN 214371930 U CN214371930 U CN 214371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flue gas
heat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2578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漪
杨利利
于世超
谈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nkangru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62578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71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71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71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锅炉,主烟筒和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器和电动百叶;余热锅炉的出口和主烟筒的入口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形成有两个通路;一条通路为余热锅炉的入口通过换热器连通主烟筒的出口;另一条通路为余热锅炉的入口通过电动百叶连通主烟筒的出口。根据安装场地的空间,设置了两种安装结构,还增加了电动百叶,可以有效的调节换热器的流动阻力和取热量,尤其是在用户不需要热量的时候,可以将电动百叶全部打开,换热器的取热量将为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电力消耗,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余热的可利用性和价值决定于它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余热的质量是指余热的品位高低,可以用它的温度、压力以及携带热量的介质给予表征。余热品位愈高,数量越大它的可利用性和价值也就愈大。随着余热利用的深入开展,高品味的热源利用已经逐步趋于成熟,目前更多的是针对低品位的能源开展利用工作。
这种低品位热源的利用所面临的最大瓶颈是如何取热问题,因为低品位热源本身温度就很低,如果在取热过程中换热器本身的热阻或者说温差损失很大,那么导致热源的品味会降低更多,从而失去经济性。另外,取热过程中换热器的安装必然会增加烟气的流动阻力,如果所设计的换热器流动阻力过大,那么会增加风机的出力,导致所获得的收益可能会小于风机的出力增加所带来的电能消耗,甚至于流动阻力增加过多,阻碍烟气的流动,造成烟气回流,导致原有系统不能正常生产的严重后果。
另一方面,换热器的换热量与流经换热器内部的烟气流量有关,受生产工艺的影响,烟气的流量会随时发生变化,用户对余热量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换热器的取热数量和流动阻力,能够随工艺过程和用户需求进行有效、经济地调节,这也是余热利用系统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可以随时调节烟气的流动阻力,降低换热器对原有烟气流动的影响,提高余热利用系统的经济性及可行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锅炉,主烟筒和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器和电动百叶;所述余热锅炉的出口和主烟筒的入口通过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形成有两个通路;一条通路为所述余热锅炉的入口通过换热器连通所述主烟筒的出口;另一条通路为所述余热锅炉的入口通过电动百叶连通所述主烟筒的出口。
所述余热锅炉和主烟筒连接处安装有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交错排列,且于之间的间隔处分别安装有第一电动百叶和第二电动百叶。
所述第一电动百叶和第二电动百叶均由电机分别控制开合;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与第一电动百叶相垂直;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与第二电动百叶相垂直。
所述第二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形成的间距为 D,D的长度为0.2-3m。
当存在所述余热锅炉和主烟筒间距过小的情况时,采用以下方案:
所述主烟筒内设置有所述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主烟筒侧壁沿竖直向上方向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于两通孔处安装副烟道;于所述第一通孔横截面安装所述换热器;所述主烟筒内壁安装有第一电动百叶和第二电动百叶。
所述换热器正对所述余热锅炉管口。
所述第一电动百叶限制于第一通孔上端;所述第二电动百叶限制于第二通孔下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百叶和第二电动百叶之间留有间距;优选为第一电动百叶安装于第一通孔顶端;所述第二电动百叶安装于第二通孔底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增加了电动百叶,可以有效的调节换热器的流动阻力和取热量,尤其是在用户不需要热量的时候,可以将电动百叶全部打开,换热器的取热量将为零,而此时基本不增加原有风机的出力,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电力消耗,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余热锅炉,2-主烟筒,3-换热器,301-第一换热器,302- 第二换热器,303-第三换热器,4-电动百叶,401-第一电动百叶,402- 第二电动百叶,501-第一通孔,502-第二通孔和6-副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锅炉1,主烟筒2和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器3和电动百叶4;余热锅炉1的出口和主烟筒2的入口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形成有两个通路;一条通路为余热锅炉1的入口通过换热器3连通主烟筒2的出口;另一条通路为余热锅炉1的入口通过电动百叶4连通主烟筒2的出口。
实施例一:余热锅炉1和主烟筒2连接处安装有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301,第二换热器302和第三换热器303;第二换热器302与第一换热器301和第三换热器303交错排列,且于之间的间隔处分别安装有第一电动百叶401和第二电动百叶402。
第一电动百叶401和第二电动百叶402均由电机分别控制开合;第一换热器301和第二换热器302与第一电动百叶401相垂直;第二换热器302和第三换热器303与第二电动百叶402相垂直。
第二换热器302与第一换热器301和第三换热器303形成的间距为D,D的长度为0.2-3m。
实施例一的具体工作步骤为:正常工作状态下,电动百叶4是关闭的,烟气全部通过第一换热器301,第二换热器302和第三换热器 303,将其中携带的热量吸收后温度降低,当烟气的流量发生变化,或者要求取热量降低时,由于电动百叶通过电机分别操控,可以将电动百叶4全部或者部分打开,从而降低烟气的流动阻力和换热器的取热量。
但是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例如用户不需要余热时,如果烟气继续从换热器3中流过,流动阻力增加,但此时并不需要进行余热回收,无效地增加了风机的出力,带来不必要的电能损失,实际上此时可将第一电动百叶401和第二电动百叶402全部打开,所有换热器3被旁路,从而实现在没有余热需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降低已安装的换热器3对烟气流动和风机出力的影响。
由于实施例一安装位置需要在余热锅炉1和主烟筒2连接处,且需留有间距D,但还存在余热锅炉1和主烟筒2间距过小的情况;
为此实施例二为:主烟筒2内设置有余热回收装置;主烟筒2侧壁沿竖直向上方向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501和第二通孔502,并于两通孔处安装副烟道6;于第一通孔501横截面安装换热器3;主烟筒2内壁安装有第一电动百叶401和第二电动百叶402。
换热器3正对余热锅炉1管口。
第一电动百叶401限制于第一通孔501上端;第二电动百叶402 限制于第二通孔502下端。
实施例二的方案中,正常工作情况下,从余热锅炉1出来的烟气,先经过第一通孔501,流经换热器3释放热量后,进度进入第二通孔 502,继续从原有圆筒中流出。这种方案的优势是:主烟筒2一般建设在厂房外面,相对空间较大,另一方面换热器3不需要交错排列,电动百叶4安装在主烟筒2内。同样,正常状态下,第一电动百叶 401和第二电动百叶402是关闭的,烟气全部通过第一通孔501、换热器3、第二通孔502,其中携带的热量经换热器3吸收后温度降低,当烟气的流量发生变化,或者要求换热器3的取热量降低时,可以将第一电动百叶401和第二电动百叶402全部或者部分打开,从而降低烟气的流动阻力和换热器的取热量。
但是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例如用户不需要余热时,如果烟气继续从换热器3中流过,流动阻力增加,但此时并不需要进行余热回收,无效地增加了风机的出力,带来不必要的电能损失,实际上此时可将第一电动百叶401和第二电动百叶402全部打开,换热器3被旁路,从而实现在没有余热需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降低已安装的换热器 3对烟气流动和风机出力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根据安装场地的空间,设置了两种安装结构,还增加了电动百叶,可以有效的调节换热器的流动阻力和取热量,尤其是在用户不需要热量的时候,可以将电动百叶全部打开,换热器的取热量将为零,而此时基本不增加原有风机的出力,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电力消耗,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锅炉(1),主烟筒(2)和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器(3)和电动百叶(4);所述余热锅炉(1)的出口和主烟筒(2)的入口通过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形成有两个通路;一条通路为所述余热锅炉(1)的入口通过换热器(3)连通所述主烟筒(2)的出口;另一条通路为所述余热锅炉(1)的入口通过电动百叶(4)连通所述主烟筒(2)的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1)和主烟筒(2)连接处安装有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301),第二换热器(302)和第三换热器(303);所述第二换热器(302)与第一换热器(301)和第三换热器(303)交错排列,且于之间的间隔处分别安装有第一电动百叶(401)和第二电动百叶(4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百叶(401)和第二电动百叶(402)均由电机分别控制开合;所述第一换热器(301)和第二换热器(302)与第一电动百叶(401)相垂直;第二换热器(302)和第三换热器(303)与第二电动百叶(402)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302)与第一换热器(301)和第三换热器(303)形成的间距为D,D的长度为0.2-3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烟筒(2)内设置有所述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主烟筒(2)侧壁沿竖直向上方向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501)和第二通孔(502),并于两通孔处安装副烟道(6);于所述第一通孔(501)横截面安装所述换热器(3);所述主烟筒(2)内壁安装有第一电动百叶(401)和第二电动百叶(4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正对所述余热锅炉(1)管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百叶(401)限制于第一通孔(501)上端;所述第二电动百叶(402)限制于第二通孔(502)下端。
CN202021625782.5U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14371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5782.5U CN214371930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5782.5U CN214371930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71930U true CN214371930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30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25782.5U Active CN214371930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719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1304A (zh) 一种高效气水复合型太阳能集热装置及其应用
CN214371930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4553312U (zh) 一种离心式空压机的多级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12902695U (zh) 一种硅酸盐熟料生产用回转窑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6094140U (zh) 一种烟气换热系统
CN201387022Y (zh) 冷风中间旁通抗低温腐蚀空气预热器
CN203024437U (zh) 一种气水复合型太阳能高效集热装置
CN201293568Y (zh) 热风中间回流抗低温腐蚀空气预热器
CN205638638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余热回收装置
CN2859353Y (zh) 空调热水器
CN101338903A (zh) 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118328755A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1066129Y (zh) 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07019498U (zh) 一种弯折式毛细管网换热装置
CN2540604Y (zh) 地埋式套管地源热交换器
CN2482660Y (zh) 导热油炉
CN206192157U (zh) 一种新型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器
CN205048659U (zh) 垂直式双季用热管热回收机组
CN205424887U (zh) 低温省煤器联合暖风器循环利用系统
CN201108338Y (zh) 空调饮水机
CN205558989U (zh) 一种小汽轮机排汽接入系统
CN204880306U (zh) 一种拉晶车间循环水系统
CN211667805U (zh) 锅炉烟气冷凝水回收装置
CN215929611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节能烟囱
CN221664940U (zh) 一种离心式空压机改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1

Address after: 101299 411-20169, No. 20, Xiaoyuan Road, Wangxinzhuang Town, Pingg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enkangru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41099 Room 601, unit 2, building 1, No. 85, Jiefang East Road, Yaodu District, Linfen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ng Y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