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69116U - 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69116U
CN214369116U CN202022576349.3U CN202022576349U CN214369116U CN 214369116 U CN214369116 U CN 214369116U CN 202022576349 U CN202022576349 U CN 202022576349U CN 214369116 U CN214369116 U CN 2143691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asing
screw
rotating rod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763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生
苏华
殷洪海
彭涛
胡一峰
陶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225763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691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691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691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监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包括若干观察部及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部设置有AI计算和控制模块及第一电源部,所述控制箱的顶部设置有视频成像模块及麦克风模块,所述观察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定位摄像头、语音播放部及警示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放置有第二电源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带动所述定位摄像头进出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的伸缩组件,控制第一壳体内部定位摄像头进出第一壳体,在装置未使用的情况下,避免定位摄像头别第一壳体外的力量碰触而损坏,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监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
背景技术
在供电系统进行高空带电作业时,由于高空及带高压电的特殊性,施工人员具有极大的操作危险性:首先是容易发生误操作,由于没有注意到的操作失误导致送电事故的发生。在点杆塔没有进行断电处理的时候施工人员就进行带电作业,就容易造成触电危险。其次就是带电作业很大一部分都是在高空中完成的,如果作业人员没有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一旦失守后果也是很严重的。比如工作人员在点杆塔上移动位置时,如果没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也很大。带电作业存在很多的危险,而现有的系统不能实时对施工人员进行监控指导,来防止作业人员出现在不安全的位置以及实时监控作业人员是否安全的操作,非常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包括若干观察部及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部设置有AI计算和控制模块及第一电源部,所述控制箱的顶部设置有视频成像模块及麦克风模块,所述观察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定位摄像头、语音播放部及警示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放置有第二电源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带动所述定位摄像头进出所述第一壳体内部。
通过该结构,操作人员通过控制箱规定操作人员的操作范围,操作人员调节伸缩组件使定位摄像头进出第一壳体,当使用时,定位摄像头位于第一壳体外部,当不使用时,定位摄像头位于第一壳体内部,避免在不适用定位摄像头时,定位摄像头遭到外力撞击而损坏,提高了定位摄像头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壁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周面转动套设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侧的一端固定有旋钮;
所述第一壳体内壁底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一端外周面转动套设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第一蜗杆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蜗轮的顶部固定有第一螺管,所述第一螺管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定位摄像头与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相固定;
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部中心处固定有方形杆,所述方形杆穿过所述第一蜗轮及所述第一螺管并进入所述第一螺杆内部;
所述方形杆与所述第一蜗轮转动连接;
所述方形杆与所述第一螺管转动连接;
所述方形杆与所述第一螺杆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正对着所述定位摄像头。
通过该结构,操作人员转动旋钮,旋钮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第一蜗杆围绕第一固定杆转动。第一蜗杆带动第一蜗轮转动。第一蜗轮带动第一螺管转动,因为第一螺管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又因为方形杆不随着蜗轮转动而转动,且方形杆限制了第一螺杆的转动,当蜗轮转动时,第一螺管带动第一螺杆沿着方形杆所在直线方向运动,使定位摄像头运动至第一壳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内壁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挡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壳体内壁顶部相接触;
所述挡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且固定有第二旋钮。
操作人员转动第二旋钮,第二旋钮带动第二螺杆转动,第二螺杆带动挡板沿着第二螺杆所在直线方向运动。挡板逐渐将第一通孔显露出。挡板具有避免装置在不使用时,第一壳体外部的灰尘及杂质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到第一壳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内壁顶部固定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的外周面滑动套设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固定有直齿条;
所述第一壳体内壁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处滑动连接有螺块,所述螺块套设在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周面,所述螺块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块与所述第一套管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一所述第一套管及所述螺块相铰接;
所述连接杆的外周面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直齿条的正下方。
第二螺杆在转动的同时,第二螺杆带动螺块运动,螺块带动连杆运动,连杆带动第一套管向上运动,第一套管带动直齿条向上运动,使直齿条与第一齿轮脱离接触,此时操作人员可以转动旋钮。
另外,当挡板移动,第一通孔逐渐显露时,直齿条与第一齿轮慢慢脱离接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转动杆及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蜗杆相固定,所述第二转动杆穿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转动杆靠近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二转动杆靠近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卡块形状相适配,当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相贴合时,所述第一转动杆、所述卡块及所述第二转动杆外周面共面;
所述壳体内壁一侧固定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杆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上方,且所述弧形板与所述第一转动杆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部分外周面相贴合;
所述第一套管的一侧固定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底部固定有竖杆,所述竖杆下半部固定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杆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正下方;
当所述第二弧形板向上运动时,带动所述卡块运动,使卡块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完全贴合,最终第二弧形板与所述第一转动杆及所述第二转动杆部分外周面相贴合。
随着第一套管的向上运动,第一套管带动横杆向上运动,横杆带动竖杆向上运动。竖杆带动第二弧形板向上运动,第二弧形板带动第一卡块运动,使第一卡块与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完全贴合,弧形板及第二弧形杆使第一卡块保持与第二转动杆保持贴合的状态,操作人员此时转动旋钮,旋钮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带动第一卡块转动,第一卡块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
此结构为了避免操作人员或者其他非专业人员在没有打开第一通孔的情况下,转动旋钮,使定位摄像头碰触到挡板,使定位摄像头发生损坏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的伸缩组件,控制第一壳体内部定位摄像头进出第一壳体,在装置未使用的情况下,避免定位摄像头别第一壳体外的力量碰触而损坏,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齿轮、直齿条、螺块、连杆、第一套管等,当挡板移动,第一通孔逐渐显露时,直齿条也逐渐远离第一齿轮,此结构避免操作人员在没有打开第一通孔时,就转动旋钮,使定位摄像头碰触到挡板,避免定位摄像头发生损坏的现象发生。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及第一卡块,当直齿条向上运动带动第二弧形板运动,第二弧形杆带动第一卡块运动,第一卡块与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完全贴合,操作人员此时转动旋钮才能带动第一蜗杆转动,此结构进一步避免了第一通孔未完全显露,操作人员转动旋钮,带动定位摄像头向上运动导致定位摄像头损坏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中连接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中控制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观察部;2、控制箱;21、AI计算和控制模块;22、第一电源部;23、视频成像模块;24、麦克风模块;11、第一壳体;12、定位摄像头;13、语音播放部;14、警示部;15、第二电源部;3、伸缩组件;31、第一固定杆;32、第一蜗杆;4、连接杆;321、旋钮;33、第一固定块;34、第一蜗轮;35、第一螺管;36、第一螺杆;37、方形杆;111、第一通孔;5、第一固定板;51、挡板;511、第一螺纹孔;52、第二螺杆;53、第二旋钮;6、第一导杆;61、第一套管;62、直齿条;112、第一滑槽;63、螺块;64、连杆;65、齿轮;41、第一转动杆;42、第二转动杆;411、第二滑槽;412、卡块;7、弧形板;71、横杆;72、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包括若干观察部1及控制箱2,控制箱2内部设置有AI计算和控制模块21及第一电源部22,控制箱2的顶部设置有视频成像模块23及麦克风模块24,观察部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定位摄像头12、语音播放部13及警示部14,第一壳体11内部放置有第二电源部15,第一壳体11内部设置有伸缩组件3,伸缩组件3带动定位摄像头12进出第一壳体11内部。第二电源部15与定位摄像头12、语音播放部13及警示部14电性连接;AI计算和控制模块21采用华为的Atlas 500智能小站或算丰的SM5 (Sophon SM5) AI计算模组。AI计算和控制模块21、定位摄像头12及视频成像模块23之间均通过通信连接;第一电源部22与AI计算和控制模块21、视频成像模块23及麦克风模块24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的伸缩组件,控制第一壳体内部定位摄像头进出第一壳体,在装置未使用的情况下,避免定位摄像头别第一壳体外的力量碰触而损坏,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伸缩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杆31,第一固定杆3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壳体11内壁一侧,第一固定杆31的外周面转动套设有第一蜗杆32,第一蜗杆32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壳体11的外侧,连接杆4位于第一壳体11外侧的一端固定有旋钮321。第一壳体11内壁底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33,第一固定块33一端外周面转动套设有第一蜗轮34,第一蜗轮34与第一蜗杆32相互啮合,第一蜗轮34的顶部固定有第一螺管35,第一螺管35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36,定位摄像头12与第一螺杆36的另一端相固定。第一固定块33的顶部中心处固定有方形杆37,方形杆37穿过第一蜗轮34及第一螺管35并进入第一螺杆36内部。方形杆37与第一蜗轮34转动连接。方形杆37与第一螺管35转动连接;方形杆37与第一螺杆36滑动连接;第一壳体1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11,第一通孔111正对着定位摄像头12。
第一壳体11内壁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板5,两个第一固定板5位于第一通孔111的两侧,两个第一固定板5之间设置有挡板51,挡板51与第一固定板5滑动连接,挡板51的顶部与第一壳体11内壁顶部相接触。挡板5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511,第一螺纹孔511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52,第二螺杆52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壳体11的外部且固定有第二旋钮53。
第一壳体11内壁顶部固定有第一导杆6,第一导杆6的外周面滑动套设有第一套管61,第一套管61的另一端固定有直齿条62;第一壳体11内壁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112,第一滑槽112处滑动连接有螺块63,螺块63套设在第二螺杆52的外周面,螺块63与第二螺杆52螺纹连接,螺块63与第一套管61之间设置有连杆64,连杆64的两端分别一第一套管61及螺块63相铰接。连接杆4的外周面固定有第一齿轮65,第一齿轮65位于直齿条62的正下方。
连接杆4包括第一转动杆41及第二转动杆42,第一转动杆41的一端与第一蜗杆32相固定,第二转动杆42穿设在第一壳体11上,第一转动杆41靠近第二转动杆4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槽411,第二滑槽411滑动连接有卡块412,第二转动杆42靠近第一转动杆41的一端与卡块412形状相适配,当卡块412与第二转动杆42相贴合时,第一转动杆41、卡块412及第二转动杆42外周面共面。
壳体11内壁一侧固定有弧形板7,弧形板7位于第一转动杆41及第二转动杆42的上方,且弧形板7与第一转动杆41及第二转动杆42的部分外周面相贴合。
第一套管61的一侧固定有横杆71,横杆71的底部固定有竖杆72,竖杆72下半部固定有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位于第一转动杆41及第二转动杆42的正下方。
当第二弧形板向上运动时,带动卡块412运动,使卡块412与第二转动杆42的一端完全贴合,最终第二弧形板与第一转动杆41及第二转动杆42部分外周面相贴合。
具体实施过程:
在进行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将观察部1安装在绝缘斗臂车的上中下三个方向。
在安装观察部1之前,操作人员首先转动第二旋钮53,第二旋钮53带动第二螺杆52转动,第二螺杆52带动挡板51转动的同时,第二螺杆52带动螺块63沿着第二螺杆52所在直线方向运动。螺块63带动连杆64运动,连杆64带动第一套管61沿着第一导杆6所在直线方向向上运动。当第二螺杆52开始转动时,直齿条62与第一齿轮65相分离。
在第一套管61运动的同时,第一套管61带动横杆71运动,横杆71带动竖杆72向上运动。竖杆72带动第二弧形板向上运动。
当第一通孔111完全显露出时,此时第二弧形板与第一转动杆41及第二转动杆42的外周面恰好贴合,第二弧形板带动第一卡块412运动,使第一卡块412与第二转动杆42的一端完全贴合。
此时操作人员转动旋钮321,旋钮321带动第二转动杆42运动,第二转动杆42带动第一卡块412运动,第一卡块412带动第一转动杆41运动,第一转动杆41带动第一蜗杆32围绕第一固定杆31转动。第一蜗杆32带动第一蜗轮34转动,第一蜗轮34带动第一螺管35转动,第一螺管35带动第一螺杆36沿着方形杆37所在直线方向向上运动。第一螺杆36带动定位摄像头12运动至第一壳体11的外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包括若干观察部(1)及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内部设置有AI计算和控制模块(21)及第一电源部(22),所述控制箱(2)的顶部设置有视频成像模块(23)及麦克风模块(24),所述观察部(1)包括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定位摄像头(12)、语音播放部(13)及警示部(14),所述第一壳体(11)内部放置有第二电源部(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部设置有伸缩组件(3),所述伸缩组件(3)带动所述定位摄像头(12)进出所述第一壳体(1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杆(31),所述第一固定杆(3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11)内壁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杆(31)的外周面转动套设有第一蜗杆(32),所述第一蜗杆(32)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侧,所述连接杆(4)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外侧的一端固定有旋钮(321);
所述第一壳体(11)内壁底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33),所述第一固定块(33)一端外周面转动套设有第一蜗轮(34),所述第一蜗轮(34)与所述第一蜗杆(32)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蜗轮(34)的顶部固定有第一螺管(35),所述第一螺管(35)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36),所述定位摄像头(12)与所述第一螺杆(36)的另一端相固定;
所述第一固定块(33)的顶部中心处固定有方形杆(37),所述方形杆(37)穿过所述第一蜗轮(34)及所述第一螺管(35)并进入所述第一螺杆(36)内部;
所述方形杆(37)与所述第一蜗轮(34)转动连接;
所述方形杆(37)与所述第一螺管(35)转动连接;
所述方形杆(37)与所述第一螺杆(36)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1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通孔(111)正对着所述定位摄像头(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壁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板(5),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5)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1)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5)之间设置有挡板(51),所述挡板(51)与所述第一固定板(5)滑动连接,所述挡板(51)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壳体(11)内壁顶部相接触;
所述挡板(5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511),所述第一螺纹孔(511)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52),所述第二螺杆(5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部且固定有第二旋钮(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壁顶部固定有第一导杆(6),所述第一导杆(6)的外周面滑动套设有第一套管(61),所述第一套管(61)的另一端固定有直齿条(62);
所述第一壳体(11)内壁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112),所述第一滑槽(112)处滑动连接有螺块(63),所述螺块(63)套设在所述第二螺杆(52)的外周面,所述螺块(63)与所述第二螺杆(52)螺纹连接,所述螺块(63)与所述第一套管(61)之间设置有连杆(64),所述连杆(64)的两端分别一所述第一套管(61)及所述螺块(63)相铰接;
所述连接杆(4)的外周面固定有第一齿轮(65),所述第一齿轮(65)位于所述直齿条(62)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包括第一转动杆(41)及第二转动杆(42),所述第一转动杆(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蜗杆(32)相固定,所述第二转动杆(42)穿设在所述第一壳体(11)上,所述第一转动杆(41)靠近所述第二转动杆(4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槽(411),所述第二滑槽(411)滑动连接有卡块(412),所述第二转动杆(42)靠近所述第一转动杆(41)的一端与所述卡块(412)形状相适配,当所述卡块(412)与所述第二转动杆(42)相贴合时,所述第一转动杆(41)、所述卡块(412)及所述第二转动杆(42)外周面共面;
所述壳体(11)内壁一侧固定有弧形板(7),所述弧形板(7)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杆(41)及所述第二转动杆(42)的上方,且所述弧形板(7)与所述第一转动杆(41)及所述第二转动杆(42)的部分外周面相贴合;
所述第一套管(61)的一侧固定有横杆(71),所述横杆(71)的底部固定有竖杆(72),所述竖杆(72)下半部固定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杆(41)及所述第二转动杆(42)的正下方;
当所述第二弧形板向上运动时,带动所述卡块(412)运动,使卡块(412)与所述第二转动杆(42)的一端完全贴合,最终第二弧形板与所述第一转动杆(41)及所述第二转动杆(42)部分外周面相贴合。
CN202022576349.3U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 Active CN2143691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76349.3U CN214369116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76349.3U CN214369116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69116U true CN214369116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76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76349.3U Active CN214369116U (zh) 2020-11-09 2020-11-09 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691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2824B (zh) 一种防窃电电力计量箱
CN214369116U (zh) 一种带电作业监控指挥设备
CN219884131U (zh) 用于输电线路影像获取的无人机系统
CN209859817U (zh) 一种新型分闸装置
CN211826945U (zh) 一种可调式的楼宇监控设备
CN210578827U (zh) 一种用于摄像头的保护装置
CN215645683U (zh) 一种控制柜用多角度安装机构
CN212183651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用监控装置
CN212565575U (zh) 一种伸缩式太阳能路灯
CN114024260A (zh) 一种能自主行进的智能电缆剥皮装置
CN220307570U (zh) 一种地铁照明控制箱
CN112260141A (zh) 一种线上不停电作业机器人
CN219067586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用电装置
CN216850800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的电气系统监控装置
CN218996544U (zh) 新型充气柜进线机构
CN215528956U (zh) 一种光伏电站设备柜
CN219954952U (zh) 一种消防用多功能的火灾探测报警器
CN219450645U (zh) 一种水利用的闸门装置
CN217022330U (zh) 一种电力后勤保障车
CN218885385U (zh) 一种vcs箱手柄操作机构的机械寿命测试装置
CN221010238U (zh) 一种监狱巡检机器人视频监控装置
CN219221783U (zh) 一种特高压交流变电站用安全监控装置
CN219175817U (zh) 一种抢修施工平台
CN210272227U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桩头箱的断路器开关操作装置
CN219796646U (zh) 现场作业风险智能识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