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41803U - 一种高效加热装置及即热式茶饮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加热装置及即热式茶饮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41803U
CN214341803U CN202022245195.XU CN202022245195U CN214341803U CN 214341803 U CN214341803 U CN 214341803U CN 202022245195 U CN202022245195 U CN 202022245195U CN 214341803 U CN214341803 U CN 214341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water pipe
piece
heating
heat condu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451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建刚
黄阿蒙
戈长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aishengt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aishengt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aishengt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aishengt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451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41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41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41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加热装置及即热式茶饮机。高效加热装置,包括:水管;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水管上;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具有内侧面,所述导热板的内侧面包设于所述水管及所述发热件上。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加热装置通过将发热件设置于水管上并利用导热件的内侧面包设于水管及发热件上,发热件不但可以通过贴合直接将热量传导到水管上,导热件还可以引导发热件未直接传导的热量至水管,提高热效率,节省能量,达到精准控温的效果。即热式茶饮机,包括:所述的高效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加热装置及即热式茶饮机具有结构紧凑、热效率高、控温精准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加热装置及即热式茶饮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加热装置及即热式茶饮机。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的加热装置,发热元件(电热管)与受热体(运水管)之间均为简易的单面贴合,单边传热,截面表现为上下(或左右)结构布置,导致热交换严重滞后,加热控温不准。单面贴合大大降低热交换效率,同时损耗热能导致周边温升过高,产品能耗高,不环保,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授权公告号为CN20928504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发热组件,包括N个水管、N-1个连接管、发热管和紧固件,其中,N≥2;N个水管均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第N个水管的进水口与第N-1个水管的出水口通过一连接管连接以形成折回串联的水路管道;发热管设置于N个水管上;紧固件绑定在发热管和N个水管上。该技术方案虽然能够通过形成折回串联的水路通道,使水在水路通道内反复折回加热,但其水管与发热管仍然采用单面贴合的方式,导致水管与发热管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低,热交换严重滞后,产品能耗高,控温精准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热效率高、控温精准的高效加热装置及即热式茶饮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加热装置,包括:
水管;
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水管上;
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具有内侧面,所述导热件的内侧面包设于所述水管及所述发热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加热装置通过将发热件设置于水管上并利用导热件的内侧面包设于水管及发热件上,发热件不但可以通过贴合直接将热量传导到水管上,导热件还可以引导发热件未直接传导的热量至水管,提高热效率,节省能量,达到精准控温的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件的两侧边向同一侧弯折形成保温空间,所述保温空间的周缘为所述内侧面,所述水管及所述发热件嵌设于所述保温空间内。将所述导热件的两侧边向同一侧弯折形成保温空间,并将所述水管及所述发热件嵌设于所述保温空间内,可以防止热量向外散发,形成保温环境,能提高热效率,减少热量损失,节省能量。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管为两个,两个所述水管分设于所述发热件的两侧。两个所述水管将所述发热件夹在中间,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对发热件热量的利用,提高热效率,减少热量损失。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件的横截面为U形,其开口两侧形成所述两侧边并夹设于所述水管和所述发热件上。将所述导热件的横截面设置为U形,并将所述水管和所述发热件夹设于其开口两侧,方便安装,且围成相对封闭的环境,提高热效率,减少热量损失。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发热件分设于所述水管的两侧。将两个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水管的两侧,可以集中对所述水管进行加热,可以有效缩短加热时间,且热效率高。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件的两侧边弯折后相对形成安装开口,所述水管可从所述安装开口嵌入所述保温空间。将所述导热件的两侧边弯折后相对形成安装开口,使所述保温空间形成一个更为封闭的保温环境,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管为金属水管。金属水管的热传递效率高,成本低,便于安装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件为金属发热管。金属水管的热传递效率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将热量传递至所述水管。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件为金属导热板。金属导热板具有优良的热传递性能,可以引导发热件未直接传导的热量至水管,提高热效率,节省能量。
上述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管与所述发热件焊接,所述导热件焊接在所述水管和/或所述发热件上。如此设置,不但能够提高结构的稳定性,还能在焊接直接接触后,提高热传递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加热装置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加热装置通过将发热件设置于水管上并利用导热件的内侧面包设于水管及发热件上,发热件不但可以通过贴合直接将热量传导到水管上,导热件还可以引导发热件未直接传导的热量至水管,提高热效率,节省能量,达到精准控温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加热装置具有结构紧凑、热效率高、控温精准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即热式茶饮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高效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即热式茶饮机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即热式茶饮机通过将发热件设置于水管上并利用导热件的内侧面包设于水管及发热件上,发热件不但可以通过贴合直接将热量传导到水管上,导热件还可以引导发热件未直接传导的热量至水管,提高热效率,节省能量,达到精准控温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即热式茶饮机具有结构紧凑、热效率高、控温精准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高效加热装置优选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高效加热装置优选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高效加热装置优选结构的爆炸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高效加热装置优选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图5中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3。图1是实施例一的高效加热装置优选结构的爆炸图。图2 是实施例一的高效加热装置优选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高效加热装置,包括水管1、发热件2和导热件3。
所述发热件2设置于所述水管1上。
所述导热件3具有内侧面,所述导热件的内侧面包设于所述水管1及所述发热件2上。
通过将发热件2设置于水管1上并利用导热件3的内侧面包设于水管1及发热件2上,发热件2不但可以通过贴合直接将热量传导到水管1上,导热件3 还可以引导发热件2未直接传导的热量至水管1,提高热效率,节省能量,达到精准控温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导热件3的两侧边31向同一侧弯折形成保温空间30,所述保温空间30的周缘为所述内侧面,所述水管1及所述发热件2嵌设于所述保温空间30内。将所述导热件3的两侧边31向同一侧弯折形成保温空间30,并将所述水管1及所述发热件2嵌设于所述保温空间30内,可以防止热量向外散发,形成保温环境,能提高热效率,减少热量损失,节省能量。
优选地,所述水管1为两个,两个所述水管1分设于所述发热件2的两侧。两个所述水管1将所述发热件2夹在中间,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对发热件2热量的利用,提高热效率,减少热量损失。
进一步,所述导热件3的横截面为U形,其开口两侧形成所述两侧边并夹设于所述水管1和所述发热件2上。将所述导热件3的横截面设置为U形,并将所述水管1和所述发热件2夹设于其开口两侧,方便安装,且围成相对封闭的环境,提高热效率,减少热量损失。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3的开口两侧可以设置为多条平行的导热条,这样可以提高传热效率。
本实施例的所述导热件3的所述开口两侧将其中一个所述水管1及所述发热件2夹于其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需要,亦可将所述导热件3的所述开口两侧同时将两个所述水管1及所述发热件2均夹于其中,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热效率,减少热量损失。
优选地,所述水管1为金属水管1。金属水管1的热传递效率高,成本低,便于安装使用。
进一步,所述发热件2为金属发热管。金属水管1的热传递效率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将热量传递至所述水管1。
本实施例的所述水管1及所述发热件2均为U形,且相互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3为金属导热板。金属导热板具有优良的热传递性能,可以引导发热件2未直接传导的热量至水管1,提高热效率,节省能量。
进一步,两个所述水管1分别焊接在所述发热件2的两侧,所述导热件3 的所述开口两侧焊接在其中一个所述水管1上,且所述开口两侧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发热件2并与其贴紧。如此设置,不但能够提高结构的稳定性,还能在焊接直接接触后,提高热传递效率。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3还可以同时与所述水管1及所述发热件2焊接,又或者与所述发热件2焊接。
实施例二
图4是实施例二的高效加热装置优选结构的爆炸图。图5是实施例二的高效加热装置优选结构的侧视图。图6是图5中A-A向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高效加热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高效加热装置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高效加热装置的所述发热件2为两个,两个所述发热件2分设于所述水管1的两侧。将两个所述发热件2设置于所述水管1的两侧,可以集中对所述水管1进行加热,可以有效缩短加热时间,且热效率高。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所述导热件3的两侧边31弯折后相对形成安装开口 300,所述水管1可从所述安装开口300嵌入所述保温空间30。将所述导热件3 的两侧边31弯折后相对形成安装开口300,使所述保温空间30形成一个更为封闭的保温环境,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效率。
本实施例的两个所述发热件2分别焊接于所述水管1的两侧,所述导热件3 同时焊接在两个所述发热件2及所述水管1上。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加热装置可根据所需要结构,调整所述导热件3与所述水管1、所述发热件2的组合顺序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加热装置可应用于即热式茶饮机等产品,其在结构上更简单可靠,可优化布置结构,加热效率更高,控温更精准,可以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即热式茶饮机,包括:上述所述的高效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加热装置及即热式茶饮机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加热装置及即热式茶饮机通过将发热件设置于水管上并利用导热件的内侧面包设于水管及发热件上,发热件不但可以通过贴合直接将热量传导到水管上,导热件还可以引导发热件未直接传导的热量至水管,提高热效率,节省能量,达到精准控温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加热装置及即热式茶饮机具有结构紧凑、热效率高、控温精准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8)

1.一种高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管;
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水管上;
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具有内侧面,所述导热件的内侧面包设于所述水管及所述发热件上;所述导热件的两侧边向同一侧弯折形成保温空间,所述保温空间的周缘为所述内侧面,所述水管及所述发热件嵌设于所述保温空间内;所述导热件的两侧边弯折后相对形成安装开口,所述水管可从所述安装开口嵌入所述保温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为两个,两个所述水管分设于所述发热件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的横截面为U形,其开口两侧形成所述两侧边并夹设于所述水管和所述发热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发热件分设于所述水管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为金属水管;所述发热件为金属发热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为金属导热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与所述发热件焊接,所述导热件焊接在所述水管和/或所述发热件上。
8.一种即热式茶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高效加热装置。
CN202022245195.XU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高效加热装置及即热式茶饮机 Active CN214341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5195.XU CN214341803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高效加热装置及即热式茶饮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5195.XU CN214341803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高效加热装置及即热式茶饮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41803U true CN214341803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68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45195.XU Active CN214341803U (zh) 2020-10-09 2020-10-09 一种高效加热装置及即热式茶饮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418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41803U (zh) 一种高效加热装置及即热式茶饮机
CN208704264U (zh) 一种用于冰箱化霜的面加热器
CN201403218Y (zh) 一种用于家用电热容器的嵌入式电热盘
CN215675833U (zh) 换热器及热泵热水器
CN202501554U (zh) 一种电暖器的空气加热部件
CN202818844U (zh) D形散热管的散热器
CN201892300U (zh) 微波热水器
CN219589154U (zh) 一种新型加热器
CN220689379U (zh) 一种节能型可拆卸的ptc半导体加热器
CN216521881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2234154U (zh) 一种饮水机水加热器
CN215412496U (zh) 一种具有多通道并行管路的即热型电热水器
CN218484347U (zh) 咖啡机加热器装置
CN2842293Y (zh) 简易电磁炉热水器
CN205697155U (zh) 电饭煲内锅及电饭煲
CN219199489U (zh) 一种具有直冷式制冷机构的电热水器
CN201016512Y (zh) 电磁热水器
CN2325703Y (zh) 多面板式水加热器
CN205306508U (zh) 一种高效导热的导热板
CN211632804U (zh) 一种电磁速热结构及电热壶
CN108245024A (zh) 一体化密封无菌饮水机
CN210892850U (zh) 一种传热元件
CN210463561U (zh) 一种电磁加热的双面板热水器
CN212970539U (zh) 一种单管双面显管冷热板及刀具
CN209949450U (zh) 一种ptc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