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35597U - 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35597U
CN214335597U CN202120394554.XU CN202120394554U CN214335597U CN 214335597 U CN214335597 U CN 214335597U CN 202120394554 U CN202120394554 U CN 202120394554U CN 214335597 U CN214335597 U CN 2143355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body
magnetic
camera
magne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945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寺岛厚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945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355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355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355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可自动使相机组件的光轴倾斜,同时可被配置在受限空间内的照相装置和使用该照相装置的电子设备。其是为取得摄影图像、在显示所取得的摄影图像的显示装置上设置的照相装置,包括基台、相对于该基台可偏斜地进行配置的旨在固定相机组件的保持部件、使所述保持部件偏斜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被固定在所述基台的固定部件、被所述保持部件连接的可动部件,固定部件以及可动部件包括从属于其中之一的两个磁性体、两个线圈以及磁石。所述两个磁性体以及所述磁石形成两个磁力电路,在固定部件和可动部件之间构成两个磁力间隙,通过给两个线圈通电使所述两个磁力间隙的磁通发生变化,使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运动,从而使所述保持部件相对于所述基台偏斜。

Description

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笔记本电脑中,所采用的众所周知的技术通过手动将与显示面板相邻配置的内置相机的方向倾斜(专利文献1)。在该装置中,在已配置内置相机的显示面板的边框上自由旋转地设置用于安装内置相机的基材,用户通过手动旋转该基材,或者通过旋转与基材联动的刻度盘形状的倾斜刻度盘,即可调节内置相机的方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1-7626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对于所述专利文献1中披露的机构,为了调节内置相机的方向,需要旋转安装相机的基材本身,整个装置难以实现小型化。而且,也需要手动倾斜基材。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可自动使相机组件的光轴倾斜,同时可被配置在受限空间内的照相装置和使用该照相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样态是为取得摄影图像、在显示所取得的摄影图像的显示装置上设置的照相装置,包括基台、相对于该基台可偏斜地进行配置的旨在固定相机组件的保持部件、使所述保持部件偏斜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被固定在所述基台的固定部件、使所述保持部件连接的可动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以及所述可动部件包括从属于其中之一的磁性体、线圈以及磁石,所述磁性体以及所述磁石形成磁力电路,在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可动部件之间构成磁力间隙,通过给所述线圈通电使所述磁力间隙的磁通发生变化,使所述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运动,从而使所述保持部件相对于所述基台偏斜。
优选地,所述磁力电路由作为所述固定部件而设置的C字形的第一磁性体、作为所述可动部件而设置的I字形的第二磁性体、被固定在第一磁性体上的所述磁石构成,在所述C字形的两端部与所述I字形的两端部之间形成所述磁力间隙,所述磁石在所述C 字形的中央部分与所述I字形的中央部分之间设置不同磁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磁性体以及所述第二磁性体相向而对,作为所述固定部件而设置的所述线圈在已设置所述磁石的两侧被配置,包围所述第一磁性体、所述第二磁性体之一的周围。
优选地,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偏斜轴,可绕被设置在基台上的轴承偏斜,所述第二磁性体相对于所述偏斜轴向垂直方向延伸,所述磁力间隙形成于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的厚度方向,当所述第二磁性体的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磁性体的一端接触时,所述第二磁性体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一磁性体的另一端离开。
优选地,所述第二磁性体直接被固定在所述保持部件上,可在所述偏斜轴周围偏斜。
优选地,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偏斜轴,可向被设置在基台上的轴承偏斜,所述第二磁性体相对于所述偏斜轴向垂直方向延伸,所述磁力间隙形成于所述第二磁性体的长度方向,当所述第二磁性体的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磁性体的一端接触时,所述第二磁性体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一磁性体的另一端离开。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磁性体上安装与所述偏斜轴平行的销子,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在所述销子与所述第二磁性体一并移动时相接触的两个突起部。
优选地,所述磁力电路由作为所述固定部件而设置的所述磁性体上形成的板状的外侧轭以及两个板状内侧轭、作为所述可动部件而设置的圆盘状的所述磁石组成,所述两个内侧轭分别将所述线圈夹在中间,与板面相配合重叠在所述外侧轭上;对于所述磁石磁化,其使圆盘的一侧半圆部分为N级、另一侧的半圆部分为S级,在所述两个内侧轭之间开设一定间隔的磁力间隙,可旋转地进行配置。
优选地,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可偏斜地配置的偏斜轴,被设置于基台上的轴承上,所述磁石可在相对于所述偏斜轴正交的轴周围旋转,而且,已安装臂,所述保持部件具有所述臂与所述磁石一并旋转时相接触的两个突起部。
优选地,所述基台包括被固定在所述磁性体上的第一平面、相对于该第一平面倾斜规定角度的第二平面,所述保持部件被定位在载置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状态和载置于所述第二平面的状态之一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样态是电子设备,包括所述样态的照相装置、与该照相装置邻接并显示通过该照相装置拍摄的影像的显示装置。
优选地,具有所述样态的照相装置、与该照相装置邻接并显示通过该照相装置拍摄的影像的显示装置,所述第二平面向所述显示装置倾斜。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给驱动机构的线圈通电,可使相机组件的光轴自动倾斜。而且,不需要用于手动调节的机构,即可将用于偏斜照相装置的机构全部收纳于电子设备的筐体内,由此可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搭载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的图形输入板终端装置2的一个案例的外观图。
图2为显示使用图1的图形输入板终端装置2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为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的外观斜视图。
图4为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的取下相机组件8以及柔性印刷电路板F的状态的外观斜视图。
图5为显示第1实施形态的照相装置1的分解基台6、保持架7、第二磁性体17后的状态的外观斜视图。
图6为显示从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9取下第二磁性体17的分解后状态的斜视图。
图7为显示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9的初始状态结构以及磁力电路状态的斜视图。
图8为显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9中第二磁性体17偏斜后的状态以及此时的磁力电路状态的斜视图。
图9为第2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A的外观斜视图。
图10为第2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A取下相机组件8A以及柔性印刷电路板F后的状态的外观斜视图。
图11为显示第2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A的将基台6A、保持架7A分解后状态的外观斜视图。
图12为第2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9A的部分分解斜视图。
图13为显示第2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9A初始状态结构以及磁力电路状态的上面图。
图14为显示第2实施形态驱动机构9A中保持架7A偏斜后的状态以及此时磁力电路状态的上面图。
图15为第3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B的取下罩盖75后情况的外观斜视图。
图16为第3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B取下相机组件8B以及柔性印刷电路板F后的状态的外观斜视图。
图17为显示第3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B的将基台6B、保持架7B分解后的状态的外观斜视图。
图18为将第3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9B的一部分分解后从斜上方观察时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19为将第3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9B的一部分分解后从斜下方观察时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20图20(A)为显示第3实施形态的驱动机构9B中,保持架7B面向正面的状态时,内侧轭67、68以及磁石71之间产生的磁力电路状态的上面图。图20(B)为显示保持架7B处于偏斜状态时,内侧轭67、68以及磁石71之间产生的磁力电路状态的上面图。
图21为显示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将驱动机构9C的一部分分解后从斜上方观察时的状态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随后,参照图纸,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且,以下实施方式通过例子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并非试图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11对搭载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的图形输入板终端装置2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图形输入板2包括矩形的具有扁平外形的图形输入板3、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装置4、以及与该显示装置4邻接配置于筐体3内的照相装置1。显示装置4由液晶显示器构成,该显示装置4的显示面和照相装置1被配置在图形输入板筐体3的同一侧。
如图2所示,当用户5启动照相装置1拍摄自己的脸等或者通过视频通话拍摄自己的脸时,通过照相装置1拍摄的图像被显示在显示装置4上。用户5通常在显示装置4 的正面一边看着显示装置4所显示的自己的脸,一边进行拍摄或者通话。在此种情况下,传统的图形输入板终端装置的照相装置搭载于图形输入板终端装置,使透镜组件光轴略垂直地朝向图形输入板筐体以及显示装置,因此用户5位于偏离传统的照相装置光轴的位置,有时用户5会超出照相装置所拍摄的范围。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中,可使照相装置1的光轴方向从相对于图形输入板筐体3垂直的方向以规定的角度向用户 5侧倾斜,从而进行拍摄。
如图3~图5所示,照相装置1具有基台6、作为保持部件的保持架7、相机组件8、驱动机构9。基台6被配置在图形输入板筐体3的内部。基台6包括与显示装置4的显示面平行的作为第一平面的水平面10、相对于该水平面10倾斜规定角度的作为第二平面的倾斜面11。倾斜面11形成法线朝向显示装置4侧的斜面。而且,如图5所示,在水平面10上在与倾斜面11的边界线12的延长线上设置轴承13、13。在以下说明中,将水平面10的法线方向设为Z方向、将与水平面10平行的方向且与X方向以及Z方向垂直的方向设为Y方向。轴承13、13的轴线方向是Y方向,同时两个轴承13、13的轴线一致。
保持架7包括内部由中空框架形状构成的矩形框架体14、从该框架体14的Y方向相向而对两个侧面向外侧突出的偏斜轴15、15。偏斜轴15、15向Y方向延伸。在框架体14的内部固定着相机组件8。偏斜轴15、15可偏斜地插入轴承13、13,由此保持架 7以偏斜轴15、15为中心可相对于基台6偏斜。而且,柔性印刷电路板F从保持架7 的+X侧下部向+X侧拉出,对相机组件8进行必要的通信。
驱动机构9使保持架7偏斜。驱动机构9包括被固定在基台6上的固定部件、与保持部件连接的可动部件。固定部件以及可动部件包括属于其中之一的磁性体、线圈以及永久磁石。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8所示,驱动机构9包括作为固定部件的第一磁性体16、线圈18、19、永久磁石即磁石20以及作为可动部件的第二磁性体17。如后文所述,驱动机构9通过给线圈18、19通电开始工作,使保持架7相对于基台6 偏斜。
第一磁性体16被固定在基台6上。如图6所示,第一磁性体16包括内侧轭21和外侧轭22、23,从Z方向观察时其整体呈现C字形。外侧轭22、23是细长的,是向Y 方向延伸的平板状部件,各自的下面24、25被载置并固定于水平面10上。外侧轭23、 24分别包括-Y侧的第一端部26、27和+Y侧的第二端部28、29。第一端部26、27构成在上方Z方向增加厚度的突出部,内侧轭21的两端部30、31的下面被载置并固定在此处。内侧轭21由细长的长棒状体构成,与后文所述的第二磁性体17大体平行地向X方向延伸,且通过外侧轭23、24被固定在基台6上。
第二磁性体17的+Y侧侧面直接被固定在保持架7的框架体14的-Y侧侧面,可与保持架7一并在偏斜轴15周围偏斜。第二磁性体17向X方向延伸,即与内侧轭21平行且向长边延伸,从Z方向观察,其整体上具有I字形,包括+X侧端部32、-X侧端部 33。+X侧端部32被载置于+X侧外侧轭22的第二端部28上,-X侧端部33被载置于-X 侧外侧轭23的第二端部29上,+X侧和-X侧不同时接触。如图7所示,第二磁性体17 的中央部分34的下面向上方凹陷成圆弧状,当驱动机构9被载置于基台6上时,该部分跨过轴承13,由此,防止第二磁性体17给轴承13造成干扰。
而且,第二磁性体17的+X侧端部32的下面与-X侧端部33的下面相互构成规定的角度,其延长部分在偏斜轴15的中心相交。而且,+X侧端部32的下面和+X侧外侧轭 22的第二端部28接触时,-X侧端部33的下面和-X侧外侧轭23的第二端部29分离。与此相反,当-X侧端部33的下面和-X侧外侧轭23的第二端部29接触时,+X侧端部 32的下面和+X侧外侧轭22的第二端部28分离。
如图6~图8所示,磁石20被配置在C字形的第一磁性体16的中央部分(即内侧轭21的中央部分)与第二磁性体17的I字形的中央部分34之间,使不同磁极分别与内侧轭21以及第二磁性体17相向而对。具体地,磁石20的N级被固定在内侧轭21上相向而对,S级在第二磁性体17上隔开间隙相向而对。
线圈18、19在磁石20的两侧被逐一固定,包围内侧轭21的两端部30、31和磁石 20之间部分的内侧轭21的周围。线圈18、19连线,如果向其通电则产生同方向的磁通。
如图7所示,在未向线圈18、19通电时,磁通流向磁石20的N级、内侧轭21的中央部分、+X侧的端部30、+X侧外侧轭22的第一端部26、第二端部28、第二磁性体 17的第1端部32、中央部分34、磁石20的S级,形成磁力电路35A。同样,磁通流向磁石20的N级、内侧轭21的中央部分、-X侧的端部31、-X侧外侧轭23的第一端部27、第二端部29、第二磁性体17的-X侧端部33、中央部分34、磁石20的S级,形成磁力电路35B。
在此种情况下,如图7所示,在第二磁性体17的+X侧端部32和+X侧外侧轭22的第二端部28之间,在第一磁性体16和第二磁性体17的厚度方向(即Z方向)形成磁力间隙36A,磁力间隙36A正在离开。另一方面,在第二磁性体17的-X侧端部33和-X 侧外侧轭23的第二端部29之间,在第一磁性体16和第二磁性体17的厚度方向(即Z 方向)形成磁力间隙36B,磁力间隙36B正在接触。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磁力间隙36A 或者磁力间隙36B之一接触的状态为稳定状态。
在这里,如图8所示,向线圈18、19通电从而将其作为电磁石,使内侧轭12的+Z 侧端部30侧为N级、-X侧端部31侧为S级。由此,磁通流向线圈18、19以及内侧轭 21的中央部分、内侧轭21的端部30、外侧轭22、第一磁性体17、外侧轭23、内侧轭 21的端部31、线圈18、19以及内侧轭21的中央部分,形成磁力电路35C。在磁力间隙 36A中,磁力电路35A的磁通和磁力电路35C的磁通相加,使整个磁通增加。另一方面,在磁力间隙36B中,磁力电路35B的磁通和磁力电路35C的磁通相抵消,使整个磁通减少。为此,+X侧的外侧轭22的第二端部28和第二磁性体17的+X侧端部32相互吸引的力比-X侧的外侧轭23的第二端部29和第二磁性体17的-X侧端部33相互吸引的力大,+X侧的外侧轭22的第二端部28与第二磁性体17的+X侧端部32接触,-X侧的外侧轭23的第二端部29与第二磁性体17的-X侧端部33离开。
由此,第二磁性体17以偏斜轴15为中心向基台6的倾斜面11侧偏斜。随着第二磁性体17的偏斜,将其固定的保持架7也以偏斜轴15为中心向偏斜面11侧偏斜,如图2所示,使相机组件8的光轴变位至显示装置4侧。而且,在此种情况下,保持架7 的+X侧的底面处于被载置在倾斜面11上的状态,维持着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保持架7的-X侧的底面为从水平面10略微脱离的状态。在第二磁性体17、保持架7、相机组件8偏斜之后,即使停止向线圈18、19通电,外侧轭22的第二端部28和第二磁性体17的端部32相互吸引,因此磁力间隙36A保持偏斜后的状态。
另一方面,为了使第二磁性体17、保持架7、相机组件8向与水平面10平行的位置偏斜,只需要向线圈18、19通电即可,从而使内侧轭21的+X侧端部30侧为S级、-X 侧端部31侧为N级。
第2实施方式:
下文参照图9~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A进行说明。如图9~图11所示,照相装置1A与第1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的情形相同,具备基台6A、保持架7A、相机组件8A、驱动机构9A。如图11所示,基台6A的结构除了已设置轭保持部37之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基台6大体相同,针对同样的构成要素附上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对此等构成要素的说明。
轭保持部37由非磁性体构成,在基台6A的水平面10上与-Y侧的轴承13的-Y侧相邻并被固定在其上,向Y方向延伸。轭保持部37包括底部38、在保持架7A的相反侧从底部38向上方突出的外侧壁部39、在保持架7A侧从底部38向上方突出的内侧壁部 40。在外侧壁部39和内侧壁部40之间形成配置了后面所述的第一磁性体和永久磁石的鞍部41。在内侧壁部40,设置向X方向贯通的插通孔42,后文所述的第二磁性体被插通。进而,从内侧壁部40的保持架7A侧的端面向保持架7A的相反侧形成向-Y方向以及+Z方向开设的开口43,在内部与插通孔42导通。
保持架7A除了设置了突起部44、45,其余情况与第1实施方式的保持架7大体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上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与其相关的详细说明。突起部44、45形成于框架体14的、偏斜轴15的上方,在X方向隔开距离向 -Y方向突出。突起部44、45相互隔开距离相向而对的面构成接触面46、47。接触面46 和接触面47的间隔比开口43的宽度小。
相机组件8A的机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相机组件8的情形相同,省略与其相关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驱动机构9A包括作为固定部件的第一磁性体48、线圈50、51、作为永久磁石的磁石52、作为可动部件的第二磁性体49、销子53。第一磁性体48被固定在轭保持部37的鞍部41,被固定在基台6A上。第一磁性体48是C字形的部件,包括向X方向长距离延伸的细长部54、从该X方向两端分别向+Y方向突出的侧延部55、56。侧延部55、56的端部相互面对的面分别称为+X侧接触面57、-X侧接触面58。
第二磁性体49是在X方向的细长I字形棒状体,包括+X侧端面59、-X侧端面60、中央部分61,中央部分61上在Y方向上形成贯通第二磁性体49的贯通孔62。第二磁性体49被插通孔42插通,在X方向上可动。
线圈50、51在轭轴承部37的内侧壁部40的外侧,被固定在插通孔42的轴与线圈50、51卷线的轴一致的位置。设置线圈50、51,使其分别缠绕与磁石52的两侧部分对应的位置的第二磁性体49,并且第二磁性体49即使在线圈50、51内部也可动。
磁石52被配置在第一磁性体48的中央部分63与第二磁性体49的中央部分61之间。具体地,磁石52的S级的磁极面被固定在第一磁性体48的中央部分63的+Y侧的侧面,相向而对,N级的磁极面与第二磁性体49的中央部分61的-Y侧的侧面隔开间隔,相向而对。其也可被固定在轭保持部37的内侧壁部40上。
销子53是在Y方向细长延伸的棒状部件,-Y侧的端部被插入并固定在第二磁性体49的贯通孔62上,与第二磁性体49的移动一并向X方向移动。配置+Y侧的端部,使其位于接触面46、47之间的位置。
下文对第2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A的装配案例进行说明。首先,将保持架7A载置于基台6A上。在此种情况下,将偏斜轴15、15插入轴承13、13,保持架7A在偏斜轴周围,在载置于水平面10的水平状态、向倾斜面11侧倾斜的倾斜状态之间,处于可偏斜的状态。
随后,将在可滑动状态将第二磁性体49的中央部分61插通轭保持部37的插通孔42。接着,在轭轴承部37的内侧壁部40的+X方向侧配置线圈50,在-X方向侧配置线圈51,第二磁性体49处于在X方向可移动的状态,线圈50、51缠绕其周围。进而,将销子43从轭轴承部37的开口43插入并固定在第二磁性体49的贯通孔62,使其位于突起部44、45的接触面46、47之间。由此,第二磁性体49从偏斜轴15向Z方向在仅距规定距离的位置与保持架7A连接。之后,将已固定磁石52的第一磁性体48固定在轭轴承部37的鞍部41。最后,相机组件8A被嵌入保持架7A中。
下文对第2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A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13中,形成磁通从磁石52的N级向第二磁性体49的中央部分61、+X侧端面59、第一磁性体48的+X侧接触面 57、+X侧侧延部55、中央部分63、磁石52的S级流通的磁力电路64A。同样,形成磁通从磁石52的N级向第二磁性体49的中央部分61、-X侧端面60、第一磁性体48的-X 侧接触面58、-X侧侧延面56、中央部分63、磁石52的S级流通的磁力电路64B。在第二磁性体49的+X侧端面59与第一磁性体48的+X侧接触面57之间是磁力间隙65A,在第二磁性体49的-X侧端面60与第一磁性体48的-X侧接触面58之间是磁力间隙65B。即磁力间隙65A、65B形成于第二磁性体49的长度方向。而且,第二磁性体49的-X侧端面60与第一磁性体48的-X侧接触面58处于相互接触相互吸引的状态,第二磁性体 49的+X侧端面59与第一磁性体48的+X侧接触面57处于相互离开的状态,并且保持稳定。
在此种情况下,销子53在-X侧与保持架7A的-X侧突起部45的接触面47接触,将其推至-X侧。由此,保持架7A维持在载置于基台6A的水平面10上的状态。
在此种情况下,如图14所示,作为电磁石,分别对线圈50、51通电,使+X侧作为 N级、-X侧作为S级。由此,形成线圈50、51、第2磁性体49、磁力间隙65A、第一磁性体48、磁力间隙65B、第二磁性体49这一磁力电路64C。由此,在磁力间隙65A中,磁力电路64A的磁通和磁力电路64C的磁通相加,使整个磁通增加。反过来,磁力电路 65B的磁通和磁力电路64C的磁通相抵消,使磁通减少。为此,+X侧端面59和+X侧接触面57相互吸引的力比-X侧端面60和-X侧接触面58相互吸引的力大,第二磁性体49 向+X方向移动,+X侧端面59和+X侧接触面57接触,-X侧端面60和-X侧接触面58 离开。
由此,销子53向+X移动,与保持架7A的+X侧突起部44的接触面46接触,将其推至+X侧。由此,保持架7A以偏斜轴15为中心向倾斜面11侧偏斜,保持架7A的显示装置4侧的底面处于载置于倾斜面11上的状态,维持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保持架 7A的显示装置4相反侧的底面处于从水平面10略微脱离的状态。在保持架7A与相机组件8A偏斜后,即使对线圈50、51停止通电,也保持在偏斜后的状态。
相反地,为了使第二磁性体49向-X方向移动,使保持架7A偏斜至与水平面10平行的位置,只要分别向线圈50、51通电即可,从而使+X侧为S级、-X侧为N级。
第3实施方式:
下文参照图15~图21对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B进行说明。如图15~图17所示,照相装置1B与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1A的情形相同,具有基台6B、保持架7B、相机组件8B、驱动机构9B。如图17所示,基台6B 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基台6大体相同,在轴承13的+Y侧也设置水平面10这一点存在一些不同。但是,其他部分大体相同,因此对于同样的构成要素附上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对此等构成要素的说明。
保持架7B与第2实施方式的保持架7A大体相同,因此对于同样的结构要素附上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与其相关的详细说明。而且,相机组件8B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相机组件8相同,因此省略与其相关的详细说明。
驱动机构9B如图15~图16、图18~图19所示,固定部件包括作为磁性体的外侧轭66以及内侧轭67、68、轴承69、线圈72、73、以及罩盖75,可动部件包括作为永久磁石的磁石71、磁石保持部件70以及臂74。外侧轭66是在扁平的磁性体中央形成的具有开口76的环状部件,在该环状的内周侧嵌入轴承69,其被固定在水平面10上。外侧轭66和轴承69也可形成一体。在外侧轭66的±Y侧的上面设置突状芯部77、78,该外周固定线圈72、73。
内侧轭67、68分别被载置、固定在已配置线圈72、73的突状芯部77、78上,互不接触。内侧轭67、68是分别具有圆弧状凹部79、80的扁平状部件,当其被固定在外侧轭66上时,相互相向而对的一侧凹陷整体上形成圆形的空间。
轴承69由非磁性体材料组成,其呈现正好被嵌入外侧轭66的开口76的形状,中央形成轴孔81。磁石保持部件70由非磁性体组成,具有圆盘状的旋转载置板82和从其下面突出的旋转轴83。
磁石71为圆盘状,使其磁化,该圆盘的一侧的半圆部分为N级,另一侧的半圆部分为S级。磁石71收容在形成于两个内侧轭67、68上的整体为圆形的空间内。
线圈72、73卷绕为椭圆形状,被嵌入突状芯部77、78的周围。
如图16所示,臂74包括旋转轴84、旋转臂本体85、以及工作端86。旋转轴84 为圆柱状的部件,其被固定在磁石71的中心。旋转臂本体85是从旋转轴84的上端向Y 轴方向延伸的部件。工作端86形成于旋转臂本体85的顶端,其宽度略小。
如图16所示,罩盖75包括上板87和被设置在其±X方向端部向下方延伸的脚部88、89。在罩盖75上设置贯通孔90,在此处插通旋转轴84。
下文对第3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B的组装进行说明。与第2实施方式的情形相同一,首先,将保持架7B载置于基台6B上。在此种情况下,将偏斜轴15、15插入轴承 13、13,保持架7B以偏斜轴15、15为中心处于可偏斜的状态。
随后,如图18、图19所示,将轴承69嵌入外侧轭66的开口76内。接着,将线圈 72、73嵌入并固定在突状芯部77、78的周围,在突状芯部77、78分别载置和固定内侧轭67、68。另行事先在磁石保持部件70的旋转载置板82上载置固定磁石71,将磁石保持部件70的旋转轴83插入轴孔81。由此,在内侧轭67、68的凹部79、80之间的大体圆形的空间内,磁石71在Z轴周围处于可旋转的状态。
随后,将罩盖75安装在基台6B上,以覆盖外侧轭66、内侧轭67、68、磁石71以及线圈72、73。进而,通过罩盖75的贯通孔90将臂74的旋转轴84固定在磁石71的上面。在此种情况下,使旋转臂本体85大体朝向+Y方向,工作端86位于突起部44、 45的接触面46、47之间。由此,磁石71通过与该磁石71一并旋转的臂74从偏斜轴 15向Z方向在仅距规定距离的位置与保持架7B连接。最后,相机组件8B被嵌入保持架 7B。
下文对第3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B的动作进行说明。比如,在图18~图20(A)中,形成磁石71、内侧轭67、外侧轭66、内侧轭68、磁石71这一磁力电路。其中,在磁石71和内侧轭68之间形成磁力间隙91A。在磁石71和内侧轭68之间形成磁力间隙91B。作为初始状态,圆盘状的磁石71的磁极边界部分(以下称磁极边界91)位于相对于Y 方向略微向逆时针方向倾斜的方向,+X侧有N级,-X侧有S级。
在此种情况下,如图20(A)所示,内侧轭67、68的与磁石71的N级相向而对的部分被磁化为S级,与磁石71的S级相向而对的部分被磁化为N级,保持在相互吸引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臂74的工作端86位于-X侧,与保持架7B的-X侧的突起部45的接触面47接触。由此,保持架7B保持在载置于基台6A水平面10上的状态。
这里,如图20(B)所示,向线圈72、73通电。具体地,给+Y侧的线圈72接通电流,使+Z侧(图纸手前侧)为N级、-Z侧为S级,给-Y侧的线圈73接通电流,使+Z侧为S 级、-Z侧为N级。由此,+Y侧的内侧轭67的N级占优势,-Y侧的内侧轭68的S级占优势。由此,磁石71的S级与+Y侧的内侧轭67相互吸引、排斥,使其更多地相向而对, N级与-Y侧的内侧轭68相互吸引、排斥,使其更多地相向而对。由此,磁石71顺时针旋转。
随着磁石71的旋转,臂74向+X方向旋转,工作端86与保持架7B的+X侧突起部 44的接触面46接触,将其推至+X侧。由此,保持架7B以偏斜轴15为中心向倾斜面11 侧倾斜,保持架7B的显示装置4侧的底面处于载置于倾斜面11上的状态,维持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保持架7B的显示装置4的相反侧的底面处于从水平面10略微脱离的状态。在保持架7B和相机组件8B偏斜后,如果对线圈72、73停止通电,则保持在偏斜后的状态。
反过来,为了使臂74向-X方向旋转,使保持架7A向与水平面10平行的位置偏斜,只要给+Y侧的线圈72接通电流,使+Z侧(图纸手前侧)为S级、-Z侧(图纸里侧)为 N级,给-Y侧的线圈73接通电流,使+Z侧(图纸手前侧)为N级、-Z侧(图纸里侧) 为S级即可。而且,磁力边界91如果被设置为在与X方向平行的状态下不停止,则可以任何方向作为停止位置。
变形例:
下文参照图21对第3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1B的驱动机构9C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变形例的驱动机构9C只有外侧轭的形状与第3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9B不同,其他部分的结构大体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附上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对此等构成要素的说明。
在第3实施方式中,外侧轭66的结构是平板状,在中央设置开口76,其内部嵌入轴承69。变形例的外侧轭92在±Y方向的中央部分为可收容轴承69的盆状部件,包括盆状底部93、在该盆状底部93的±Y方向两侧向上方阶梯式变高的翼状部94、95。而且,在翼状部94、95上设置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突状芯部77、78,在此处固定线圈 72、73。
一旦在外侧轭92的盆状底部93上载置轴承69,则翼状部94、95和轴承69各自的上面便称为同一面,磁石71可在内侧轭67、68之间旋转。
上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照相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说明中,保持架7、7A、7B的位置是以下两种状态之一,即基台6、6A、6B与水平面10平行载置的状态、与倾斜面11平行载置的偏斜状态,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案例,也可适宜地处于其中间的位置。
进而,在所述实施方式1中将线圈18、19配置在第一磁性体16上,在实施方式2 中将线圈50、51配置在第二磁性体49中进行举例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也可变更线圈的配置位置,如在框架体14上将线圈18、19配置在通过用于固定的部件被固定的第二磁性体17上,将线圈50、51配置在第一磁性体48上。
【符号说明】
1、1A、1B 照相装置
2 图形输入板终端装置
3 图形输入板筐体
4 显示装置
5 用户
6、6A、6B 基台
7、7A、7B 保持架
8、8A、8B 相机组件
9、9A、9B、9C 驱动机构
10 水平面
11 倾斜面
12 边界线
13 轴承
14 框架体
15 偏斜轴
16 第一磁性体
17 第二磁性体
18、19 线圈
20 磁石
21 内侧轭
22、23 外侧轭
24、25 下面
26、27 第一端部
28、29 第二端部
30、31 端部
32、33 端部
34 中央部分
35A、35B、35C 磁力电路
36A、36B 磁力间隙
37 轭保持部
38 底部
39 外侧壁部
40 内侧壁部
41 鞍部
42 插通孔
43 开口
44、45 突起部
46、47 接触面
48 第一磁性体
49 第二磁性体
50、51 线圈
52 磁石
53 销子
54 细长部
55、56 侧延部
57、58 接触面
59、60 端面
61 中央部分
62 贯通孔
63 中央部分
64A、64B、64C 磁力电路
65A、65B 磁力间隙
66 外侧轭
67、68 内侧轭
69 轴承
70 磁石保持部件
71 磁石
72、73 线圈
74 臂
75 杆
76 开口
77、78 突状芯部
79、80 凹部
81 轴孔
82 转动载置板
83 转动轴
84 旋转轴
85 旋转臂本体
86 工作端
87 上板
88、89 脚部
90 贯通孔
91 磁极边界
91A、91B 磁力间隙
92 外侧轭
93 盆状底部
94、95 翼状部
F 柔性印刷电路板。

Claims (11)

1.一种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为为取得摄影图像、在显示所取得的摄影图像的显示装置上设置的照相装置,包括
基台、
相对于该基台可偏斜地进行配置的旨在固定相机组件的保持部件、
使所述保持部件偏斜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基台的固定部件、被所述保持部件连接的可动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以及所述可动部件包括从属于其中之一的磁性体、线圈以及磁石,
所述磁性体以及所述磁石形成磁力电路,在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可动部件之间构成磁力间隙,通过给所述线圈通电使所述磁力间隙的磁通发生变化,使所述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运动,从而使所述保持部件相对于所述基台偏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电路由作为所述固定部件而设置的C字形的第一磁性体、作为所述可动部件而设置的I字形的第二磁性体、被固定在第一磁性体上的所述磁石构成,
所述C字形的两端部与所述I字形的两端部之间形成所述磁力间隙,
所述磁石在所述C字形的中央部分与所述I字形的中央部分之间设置不同磁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磁性体以及所述第二磁性体相向而对,
作为所述固定部件而设置的所述线圈在已设置所述磁石的两侧被配置,包围所述第一磁性体、所述第二磁性体之一的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偏斜轴,可绕被设置在基台上的轴承偏斜,
所述第二磁性体相对于所述偏斜轴向垂直方向延伸,
所述磁力间隙形成于所述第一磁性体和所述第二磁性体的厚度方向,
当所述第二磁性体的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磁性体的一端接触时,所述第二磁性体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一磁性体的另一端离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体直接被固定在所述保持部件上,在所述偏斜轴周围偏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偏斜轴,可向被设置在基台上的轴承偏斜,
所述第二磁性体相对于所述偏斜轴向垂直方向延伸,
所述磁力间隙形成于所述第二磁性体的长度方向,
当所述第二磁性体的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磁性体的一端接触时,所述第二磁性体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一磁性体的另一端离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磁性体上安装与所述偏斜轴平行的销子,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在所述销子与所述第二磁性体一并移动时相接触的两个突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电路由作为所述固定部件而设置的所述磁性体上形成的板状的外侧轭以及两个板状内侧轭、作为所述可动部件而设置的圆盘状的所述磁石组成,
所述两个内侧轭分别将所述线圈夹在中间,配合板面重叠在所述外侧轭上,
对于所述磁石磁化,其使圆盘的一侧半圆部分为N级,另一侧的半圆部分为S级,在所述两个内侧轭之间开设一定间隔的磁力间隙,旋转地进行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可偏斜地配置的偏斜轴,被设置于基台上的轴承上,
所述磁石可在相对于所述偏斜轴正交的轴周围旋转,而且,已安装臂,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所述臂与所述磁石一并旋转时相接触的两个突起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包括固定在所述磁性体上的第一平面、相对于该第一平面倾斜规定角度的第二平面,所述保持部件被定位在载置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状态和载置于所述第二平面的状态之一的位置。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照相装置、与该照相装置邻接并显示通过该照相装置拍摄的影像的显示装置。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相装置、与该照相装置邻接并显示通过该照相装置拍摄的影像的显示装置,所述第二平面向所述显示装置倾斜。
CN202120394554.XU 2021-02-23 2021-02-23 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43355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94554.XU CN214335597U (zh) 2021-02-23 2021-02-23 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94554.XU CN214335597U (zh) 2021-02-23 2021-02-23 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35597U true CN214335597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85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94554.XU Active CN214335597U (zh) 2021-02-23 2021-02-23 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355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1029B (zh) 攝影模組以及包含該模組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CN211086872U (zh) 摄像元件驱动机构、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8009373B2 (en) Lens actuator
TWI438543B (zh) 防手震鏡頭驅動裝置
US20140009631A1 (en) Vcm ois actuator module
US20080068489A1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JP2008225158A (ja) ステージ装置、及びステージ装置を利用したカメラの手振れ補正装置
JP2017090809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112346280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TWM516172U (zh) 防手震鏡頭模組結構
US11506954B2 (en) Image blur correction apparatus; camera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M545928U (zh) 雙鏡頭攝像模組
CN210864286U (zh) 光学部件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4335597U (zh) 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8354762B2 (en) Spring plate and voice coil motor using the same
CN211878285U (zh) 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的自动对焦用透镜驱动装置
CN112835418A (zh) 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2010128389A (ja) 像振れ補正装置、撮像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ユニット
CN210518583U (zh) 光学部件倾斜活动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3581555U (zh) 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731725B (zh) 照相机用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及电子设备
CN210864285U (zh) 光学部件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2019002972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14244977A (zh) 摄像结构
CN112748507A (zh) 照相机用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