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34003U - 光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34003U
CN214334003U CN202120598937.9U CN202120598937U CN214334003U CN 214334003 U CN214334003 U CN 214334003U CN 202120598937 U CN202120598937 U CN 202120598937U CN 214334003 U CN214334003 U CN 214334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light
generating device
incident
colo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989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
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Y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989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34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34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34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发生装置,包括用于发出入射光的光源、沿所述入射光的射出方向依次设置的色板组件、积分球;其中所述积分球包括入射口、出射口,所述入射口对应于所述光源的光射出端;所述色板组件包括支撑结构、色板,所述色板可移除地安装于所述支撑结构,所述色板位于所述入射口与所述光源的光射出端之间。通过设置积分球,能够提供亮度均匀和稳定的出射光作为测光仪器的校准光源;积分球与光源之间设有色板组件,色板可以移除进行更换,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不同的色板,实现射入积分球内部的入射光的色坐标的调节。

Description

光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色彩标定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测光仪器是基于发光探测原理、用于对发光对象发出的光线进行检测的仪器,如基于发光探测原理的生化分析仪。测光仪器使用前需要进行校准标定。随着光学产业的发展,对测光仪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测光仪器的校准标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技术中,通常使用箱体式背光光源用于测光仪器校准标定时的校准光源。然而,传统的箱体式背光光源,由于整体均匀性差,光线的色坐标不可调节,亮度调节范围有限等诸多因素,已经不能满足作为测光仪器的校准光源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箱体式背光光源整体均匀性差、色坐标不可调节的问题,提出一种光发生装置。
一种光发生装置包括用于发出入射光的光源、沿所述入射光的射出方向依次设置的色板组件、积分球;其中所述积分球包括入射口、出射口,所述入射口对应于所述光源的光射出端;所述色板组件包括支撑结构、色板,所述色板可移除地安装于所述支撑结构,所述色板位于所述入射口与所述光源的光射出端之间。
上述光发生装置,通过设置积分球,能够提供亮度均匀和稳定的出射光作为测光仪器的校准光源;积分球与光源之间设有色板组件,色板可以移除进行更换,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不同的色板,实现射入积分球内部的入射光的色坐标的调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前挡板、后挡板,所述前挡板与所述后挡板相层叠且二者之间形成卡槽,所述色板插在所述卡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发生装置还包括亮度控制系统,所述亮度控制系统包括测光元件、控制基板和恒流电源,其中测光元件,安装于所述积分球,用于检测所述积分球内的亮度值并输出;所述恒流电源与所述光源及所述控制基板相连接,所述控制基板还与所述测光元件相连接,所述控制基板接收所述亮度值,所述控制基板根据所述亮度值与所述控制基板预设亮度值的比对结果调整所述恒流电源的输出电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发生装置还包括可调光阑,所述可调光阑设置于所述色板与所述积分球的入射口之间,所述可调光阑可被操作以调节开口面积,使得通过所述可调光阑的入射光的光通量发生变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调光阑包括:导向机构;分别与所述导向机构滑动配合的第一光阑片和第二光阑片,所述第一光阑片与所述第二光阑片之间形成可调光阑口;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光阑片以及所述第二光阑片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光阑片和所述第二光阑片沿所述导向机构同步运动以实现相对或相背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双向丝杠,所述双向丝杠分别与所述第一光阑片以及所述第二光阑片螺旋连接,用于移动所述第一光阑片和所述第二光阑片,所述双向丝杠转动时,所述可调光阑口的孔径发生变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发生装置还包括光阑支架、遮光筒、固定光阑口,所述可调光阑、所述固定光阑口和所述色板组件均安装于光阑支架,所述光阑支架上设有透光孔,在所述入射光的射出方向上,所述可调光阑、所述遮光筒、所述透光孔、所述入射口依次设置,且所述可调光阑、所述遮光筒、所述透光孔、所述入射口之间形成封闭的光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筒的一端同时抵接于第一光阑片以及第二光阑片的表面,所述遮光筒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光阑支架且与所述固定光阑口连通,所述固定光阑口与所述透光孔连通,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入射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板组件与所述光阑支架插拔连接,和/或,所述固定光阑口与所述光阑支架插拔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筒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光阑支架,且将所述遮光筒将所述固定光阑口压接于所述光阑支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光发生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光发生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发生装置中色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发生装置中可调光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发生装置的光源亮度控制流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发生装置的光源亮度采集的原理图。
图中的相关元件对应编号如下:
100、光发生装置;
10、光源;110、光射出端;120、入射光;130、灯泡;140、灯罩;
20、色板组件;210、色板;220、支撑结构;221、前挡板;222、后挡板;223、卡槽;230、把手;
30、积分球;310、入射口;320、出射口;330、第二连接器;
410、测光元件;420、控制基板;421、电源接口;422、通讯接口;430、恒流电源;440、上位机;450、恒压电源;460、第一连接器;
50、可调光阑;501、可调光阑口;510、导向机构;511、导向板;512、上限位块;513、下限位块;520、第一光阑片;530、第二光阑片;540、驱动机构;541、双向丝杠;5411、第一螺纹部;5412、第二螺纹部;542、第一螺母;543、第二螺母;544、调节旋钮;
60、光阑支架;610、透光孔;620、第一立板;630、第二立板;640、侧板;641、通光孔;
70、遮光筒;80、固定光阑口;
910、支撑底座;920、光源支架;930、散热器;940、脚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针对传统箱体式背光光源整体均匀性差、色坐标不可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发生装置,能够提供亮度稳定和均匀光源,可作为测光仪器的校准光源使用。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和图2分别从不同角度示意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发生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意了上述光发生装置100的俯视结构。图4则示出了光发生装置100的剖面结构。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光发生装置100包括用于发出入射光120的光源10、沿入射光120的射出方向依次设置的色板组件20、积分球30,其中积分球30包括入射口310、出射口320,入射口310对应于光源10的光射出端110。
光源10的类型不限制,如可以是点光源或平面光源。一示例中,光源10包括灯泡130和罩设在灯泡130外的灯罩140。灯泡130具体可以是卤素灯或者LED灯。灯罩140的开口方向朝向色板组件20,灯罩140的开口端为光源10的光射出端110。灯罩140将灯泡130发出的光汇聚后射向色板组件20。
色板组件20包括色板210。色板210能够过滤通过色板210的入射光120,从而改变通过色板210的入射光120的色坐标。
积分球30用于收集入射光120,其内部是一个圆形构造,入射光120在积分球30内部经过多次折射、反射后均匀地散射在积分球30内部,使积分球30内部的亮度均匀,进而自积分球30的出射口320射出的光亮度均匀,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发生装置100提供的光亮度更加稳定和均匀。一示例中,积分球30由两个半球通过对接法兰贴合固定,从而形成闭合结构。
上述光发生装置100使用时,待校准标定的测光仪器设置在积分球30的出射口320处。光源10用于发出入射光120,该入射光120穿过色板组件20后射向积分球30,色板组件20能够改变通过其的入射光120的色坐标并从入射口310进入积分球30内部,然后从出射口320射出。从出射口320射出的光可用以校准标定测光仪器的校准光源。
为了能够调节通过色板组件20的入射光120的色坐标,为此,一实施例中,色板组件20还包括支撑结构220,其中色板210可移除地安装于支撑结构220,色板210位于入射口310与光源10的光射出端110之间,且位于入射光120的传输路径上。如此,入射光120能够射向色板210继而穿过色板210。由于色板210可以自支撑结构220移除,当需要调节通过色板组件20的入射光120的色坐标时,只需要将色板210自支撑结构220上移除,然后重新插入新的色板210即可:由于色板210的类型不同,通过色板210的入射光120的色坐标也不相同,因此可以实现改变通过色板组件20的入射光120的色坐标的目的。另外,上述手段,不需要更换整个色板组件20即可实现调节色坐标的目的。
一示例中,如图5所示,支撑结构220包括前挡板221、后挡板222,前挡板221与后挡板222相层叠且二者之间形成卡槽223,色板210插在卡槽223中,如此形成插卡式的色板组件20。具体实施时,后挡板222的一端与前挡板221层叠设置,以在二者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U型的卡槽223。色板210自U型的卡槽223的顶部插入。后挡板222的另一端连接有把手230,使用者可以通过握持把手230来拿起色板组件20。后挡板222的一端与前挡板221之间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但并不局限于此。
支撑结构220不限于上述双板通过螺钉固定层叠的结构。例如另一示例中,支撑结构220包括前挡板221、后挡板222,前挡板221、后挡板222可彼此吸附。色板组件20组装时,将色板210置于前挡板221和后挡板222之间,前挡板221和后挡板222彼此吸附的同时将色板210固定在中间。如此也实现了将色板210自支撑结构220上移除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的光发生装置100,通过设置积分球30,能够提供亮度均匀和稳定的出射光作为测光仪器的校准光源;积分球30与光源10之间设有色板组件20,色板组件20的色板210可以移除进行更换,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不同的色板210,实现射入积分球30内部的入射光120的色坐标的调节。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发生装置100与传统箱体式背光光源相比,具有亮度均匀稳定,且色坐标可以调节的优点,对需要校验的测光仪器提供了一种均匀性好、稳定性好、色坐标可调节的校准光源。
为了保证光源10发出的入射光120亮度稳定及亮度能够进行调节,结合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一实施例中,光发生装置100还包括亮度控制系统,亮度控制系统包括测光元件410、控制基板420和恒流电源430,测光元件410与积分球30相连,恒流电源430与控制基板420及光源10连接,亮度控制系统使光发生装置100形成一闭合系统,能够实时调整积分球30从出射口320射出的光的亮度。
测光元件410安装在积分球30上,用于检测积分球30内的亮度值并输出。一示例中,如图1所示,为便于安装测光元件410,测光元件410通过第一连接器460安装至积分球30。可以紧固或松动第一连接器460使测光元件410与积分球30紧固或分离。测光元件410的类型不限制,如其可以为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还可以为光电探测器。一示例中,测光元件410将积分球30内的亮度值转换为电流信号并输出。
控制基板420接收测光元件410输出的亮度值信号,控制基板420根据亮度值与控制基板420预设亮度值的比对结果调整恒流电源430的输出电流。进一步地,亮度控制系统还包括内置软件的上位机440、恒压电源450,恒压电源450和上位机440均与控制基板420相连接。恒压电源450向控制基板420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利用上位机440可以为控制基板420设置预设亮度值或调整上述的预设亮度值。当然上述预设亮度值也可以是预设于控制基板420的固定值。一示例中,恒流电源430可通过电缆与光源10连接。控制基板420设有电源接口421和通讯接口422,通过电源接口421与恒压电源450相连,通过通讯接口422利用通讯线与上位机440相连。
一示例中,控制基板420设置有信号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和微控制单元,信号放大电路能够对测光元件410输出的代表亮度值的反馈信号如电流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模数转换电路对进放大处理的反馈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输出数字信号;微控制单元对上述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数字电压控制信号,以调整恒流电源430输出给光源10的驱动电流。
结合图7和图8所示,上述实施例的光发生装置100控制光源10亮度的原理如下:测光元件410把检测到的积分球30内的亮度值传送给控制基板420,控制基板420进行模拟-数字转换(A/D转换)处理,之后控制基板420对比上位机440通过软件设置的预设亮度值和反馈回来的亮度值,通过对比结果做出对恒流电源430输出的驱动电流的微调,使积分球30内部始终有稳定的亮度,实现动态调整;同时控制基板420把其采集到的亮度值实时发送给上位机440通过软件实时显示。
上述实施例的光发生装置100,恒流电源430能够保证光源10发出稳定的入射光120;利用亮度控制系统和测光元件410,能够对积分球30内的亮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从积分球30出射口320射出的出射光亮度的调整。
实际中,光源10在发出低亮度光时,需要的电流很小,但光源10在小电流驱动时其稳定性很差,发出的光线稳定性也差。也就是说,当输入光源10的驱动电流较小时,光源10发出的入射光120稳定性不够,光源10难以提供稳定低亮度的入射光120(也即微弱光),即使采用上述的亮度控制系统对光源10发出的入射光120的亮度进行调整,也难以提供稳定的微弱光。因此,在光源10保证提供稳定的入射光120的前提下,光源10的亮度有其下限,不能够满足微弱光环境下的校验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光发生装置100还包括可调光阑50,可调光阑50设置于色板210与积分球30的入射口310之间,可调光阑50可被操作以调节其开口面积,使得通过可调光阑50的入射光120的光通量发生变化。具体而言,可调光阑50的开口的大小可以调节,可调光阑50的开口变小时,通过可调光阑50的入射光120的光通量变小;可调光阑50的开口变大时,通过可调光阑50的入射光120的光通量变大。
当需要降低进入积分球30内的入射光120的亮度时,在光源10发出稳定的入射光120的情况下,使可调光阑口501的孔径变小,使得通过可调光阑50的入射光120的光通量变小,这样射入积分球30内部的光线亮度也降低,由于入射光120本身是稳定的,使得即使在积分球30内部亮度很低的情况下,光线的稳定性也是很高的,从而利用可调光阑50能够提供稳定的微弱光的目的。进一步地,可调光阑50的开口大小可以调节,还使得可以在微弱光环境下进行亮度调节。
进一步地,可调光阑50还可以与上述的亮度控制系统配合使用。这样,在亮度控制系统调节亮度范围的基础上,通过调节上述的可调光阑50可使得亮度调节范围更大。
可调光阑50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制。一示例中,可调光阑50包括导向机构510,设置于导向机构510的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之间形成可调光阑口501,及驱动机构540,与第一光阑片520以及所述第二光阑片530相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沿导向机构510同步运动以实现相对或相背运动。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沿导向机构510同步运动且相对运动,即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同时运动,且二者的运动方向均朝向对方,二者的之间的距离将不断缩小。相应地,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沿导向机构510同步运动且相背运动,即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同时运动,且二者的运动方向均远离对方,二者的之间的距离将不断增大。
结合图3和图6所示,导向机构510的引导方向垂直于入射光120的前进方向。如图3所示,其中入射光120的方向向右,导向机构510的引导方向则垂直于图面。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在导向机构510的引导方向上并排设置,使得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能够在垂直于入射光120的方向上移动。第一光阑片520的端部与第二光阑片530的端部之间形成了可调光阑口501。当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彼此靠近时,可调光阑口501的孔径变小,即可调光阑50的开口变小;当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彼此远离时,可调光阑口501的孔径变大,即可调光阑50的开口变大。
一示例中,驱动机构540包括双向丝杠541。用于控制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沿导向机构510移动的双向丝杠541,其中,双向丝杠541分别与第一光阑片520以及第二光阑片530螺旋连接,用于移动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双向丝杠541转动时,可调光阑口501的孔径发生变化。
具体实施时,如图6所示,双向丝杠541包括旋向相反的第一螺纹部5411和第二螺纹部5412,第一螺纹部5411与第一螺母542配合,第一螺母542固定连接至第一光阑片520;第二螺纹部5412与第二螺母543配合,第二螺母543固定连接至第二光阑片530。由此,当双向丝杠541被驱动旋转时,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能够彼此靠近或远离,可调光阑口501的孔径变小或增大。
为了方便驱动双向丝杠541旋转,如图6所示,双向丝杠541的一端还连接有调节旋钮544。通过转动调节旋钮544,可以方便地驱动双向丝杠541旋转。
另一示例中,驱动机构540可以是包括两个独立的驱动单元、与两个驱动单元相连的控制单元,两个驱动单元分别与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相连接。两个驱动单元配置为同步工作。例如,两个驱动单元均为沿直线排列且分别位于可调光阑50两侧的两个直线电机,两个直线电机的动子分别与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相连,如此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能够同步运动以实现相对或相背运动。
导向机构510用于对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进行导向,具体形式没有限制。一示例中,如图6所示,导向机构510包括导向板511、设置于导向板511一侧表面的上限位块512和下限位块513,上限位块512与导向板511之间形成上容纳槽(未标号),下限位块513与导向板511之间形成下容纳槽(未标号)。第一光阑片520的顶端和第二光阑片530的顶端均容纳于上容纳槽中,第一光阑片520的底端和第二光阑片530的底端均容纳于下容纳槽中。如此,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均在上容纳槽和下容纳槽中滑动。上限位块512和下限位块513二者中至少一个设置为与导向板511可拆卸地连接,以便于安装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
另外,如图6所示,一示例中,上限位块512设置有两个,分别用于限位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下限位块513设置有一个,同时用于限位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但需要指出,上限位块512的数量不以此为限,如也可以仅设置一个上限位块512,同时用于限位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或设置更多数量的上限位块512,使得第一光阑片520或第二光阑片530均由多个上限位块512进行限位,以使各光阑片的运动更加平稳。类似地,下限位块513的数量可以多于一个,如设置两个下限位块513,分别用于限位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还可以设置更多数量的下限位块513,使得第一光阑片520或第二光阑片530均由多个下限位块513进行限位,以使各光阑片的运动更加平稳。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能够彼此靠近或远离,可调光阑口501的孔径变小或增大,能够提供稳定的微弱光且可在微弱光环境下进行亮度调节。另外,采用双向丝杠541驱动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使得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能够同步运动,且使得可调光阑口501的孔径发生变化时,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同时靠近或远离可调光阑口501的中心,如此可以不改变可调光阑口501的形状仅改变可调光阑口501的孔径,从而利于设计及控制通过可调光阑50的入射光120的光通量的变化规律。如图6所示,可调光阑口501大致呈圆形。另外,利用导向机构510对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进行导向,第一光阑片520和第二光阑片530在移动时能够平稳运动。
结合图1至图4所示,一示例中,光发生装置100还包括光阑支架60、遮光筒70、固定光阑口80,可调光阑50、固定光阑口80和色板组件20均安装于光阑支架60。光阑支架60上设有透光孔610,透光孔610的位置与可调光阑50的可调光阑口501和固定光阑口80对应。在入射光120的射出方向上,可调光阑50、遮光筒70、透光孔610、入射口310依次设置,且可调光阑50、遮光筒70、透光孔610、入射口310之间形成封闭的光通道,使得通过可调光阑50的入射光120在封闭的光通道内前进,避免光能损失。
如图1、图3所示,遮光筒70的一端同时抵接于第一光阑片520以及第二光阑片530的表面,遮光筒70的另一端连接至光阑支架60,遮光筒70的另一端连接至光阑支架60且与固定光阑口80连通,固定光阑口80与透光孔610连通,透光孔610与入射口310连通。一示例中,可调光阑50与遮光筒70通过螺丝连接后,遮光筒70再通过螺丝安装在光阑支架60上。积分球30的入射口310通过第二连接器330与光阑支架60连接,使入射口310与透光孔610之间连通且连接处实现封闭。
为了方便安装色板组件20和/或固定光阑口80。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色板组件20与光阑支架60插拔连接,和/或,固定光阑口80与光阑支架60插拔连接。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示例中,光阑支架6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立板620和第二立板630,连接第一立板620和第二立板630的侧板640,其中第一立板620相对靠近光源10,第二立板630则相对远离光源10。如图3所示,第一立板620上设有可供入射光120通过的通光孔641。如图3所示,第二立板630上设有上述的透光孔610。侧板640上对应色板组件20的位置设有第一插口(未标号),色板组件20从第一插口插入到第一立板620和第二立板630之间,从而安装在光阑支架60上,这样安装及更换色板组件20时较为方便。特别是,色板组件20上设置有前述的把手230时,可以通过拉动把手230来实现色板组件20的插拔,操作方便。侧板640上对应固定光阑口80的位置设有第二插口(未标号)。固定光阑口80从第二插口插入并进入到遮光筒70的另一端与透光孔610之间。一示例中,结合图1和图6所示,可调光阑50的驱动机构540为前述的双向丝杠541。调节旋钮544穿过光阑支架60的侧板640且与双向丝杠541的一端连接。
上述的实施例中,遮光筒70固定至光阑支架60后,遮光筒70将固定光阑口80压接在光阑支架60上。即利用遮光筒70来定位固定光阑口80,不需要另外设置固定光阑口80的结构,简化了光发生装置100的结构设计。一示例中,光阑支架60包括上述的第一立板620、第二立板630和侧板640,固定光阑口80从第二插口插入并进入到遮光筒70的另一端与透光孔610之间,遮光筒70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立板630且将固定光阑口80定位在中间。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光发生装置100还包括支撑底座910、光源支架920、散热器930。其中,光源支架920安装于支撑底座910,光阑支架60安装于光源支架920,散热器930安装于光源支架920,光源10安装于散热器930。具体地,光源支架920通过螺丝连接安装在支撑底座910上。散热器930通过螺丝安装在光源支架920上。光阑支架60通过螺丝安装在光源支架920上。通过上述手段,光发生装置100的各部件集成在支撑底座910上,可移动至不同位置进行测试。进一步地,支撑底座910的下方设有起稳定作用的多个脚垫940。进一步地,光发生装置100设置有亮度控制系统时,控制基板420也设置于支撑底座910上,如通过立柱螺丝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发出入射光的光源、沿所述入射光的射出方向依次设置的色板组件、积分球;其中
所述积分球包括入射口、出射口,所述入射口对应于所述光源的光射出端;
所述色板组件包括支撑结构、色板,所述色板可移除地安装于所述支撑结构,所述色板位于所述入射口与所述光源的光射出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前挡板、后挡板,所述前挡板与所述后挡板相层叠且二者之间形成卡槽,所述色板插在所述卡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生装置还包括亮度控制系统,所述亮度控制系统包括测光元件、控制基板和恒流电源,其中测光元件,安装于所述积分球,用于检测所述积分球内的亮度值并输出;所述恒流电源与所述光源及所述控制基板相连接,所述控制基板还与所述测光元件相连接,所述控制基板接收所述亮度值,所述控制基板根据所述亮度值与所述控制基板预设亮度值的比对结果调整所述恒流电源的输出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生装置还包括可调光阑,所述可调光阑设置于所述色板与所述积分球的入射口之间,所述可调光阑可被操作以调节开口面积,使得通过所述可调光阑的入射光的光通量发生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光阑包括:
导向机构;
分别与所述导向机构滑动配合的第一光阑片和第二光阑片,所述第一光阑片与所述第二光阑片之间形成可调光阑口;
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光阑片以及所述第二光阑片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光阑片和所述第二光阑片沿所述导向机构同步运动以实现相对或相背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双向丝杠,所述双向丝杠分别与所述第一光阑片以及所述第二光阑片螺旋连接,用于移动所述第一光阑片和所述第二光阑片,所述双向丝杠转动时,所述可调光阑口的孔径发生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生装置还包括光阑支架、遮光筒、固定光阑口,所述可调光阑、所述固定光阑口和所述色板组件均安装于光阑支架,所述光阑支架上设有透光孔,在所述入射光的射出方向上,所述可调光阑、所述遮光筒、所述透光孔、所述入射口依次设置,且所述可调光阑、所述遮光筒、所述透光孔、所述入射口之间形成封闭的光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筒的一端同时抵接于第一光阑片以及第二光阑片的表面,所述遮光筒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光阑支架且与所述固定光阑口连通,所述固定光阑口与所述透光孔连通,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入射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板组件与所述光阑支架插拔连接,和/或,所述固定光阑口与所述光阑支架插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筒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光阑支架,且将所述遮光筒将所述固定光阑口压接于所述光阑支架。
CN202120598937.9U 2021-03-24 2021-03-24 光发生装置 Active CN214334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8937.9U CN214334003U (zh) 2021-03-24 2021-03-24 光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8937.9U CN214334003U (zh) 2021-03-24 2021-03-24 光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34003U true CN214334003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88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98937.9U Active CN214334003U (zh) 2021-03-24 2021-03-24 光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340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98317B2 (en) Multispectral color imaging device based on integrating sphere lighting and calibration methods thereof
US7626688B2 (en) Optical measuring system with a high-speed optical sensing device enabling to sense luminous intensity and chromaticity
US2014034068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bile device camera testing
CN106644989B (zh) 一种吸光度的检测系统
US8284400B1 (en) Hand-held color measurement device
CN113125003A (zh) 光发生装置
CN214334003U (zh) 光发生装置
KR20100064365A (ko) 기판 상에서 박막을 확인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1989521A (zh) 投射状态指示器
CN201352150Y (zh) 一种测光装置
TWM504953U (zh) 可攜式多波段光度計
JP2005127970A (ja) 広拡散光源光測定装置の光学系および広拡散光源光測定装置ならびにその光測定方法
CN108076340B (zh) Ccd/cmos参数检测系统
JP2002296115A (ja) 発光体の色調測定方法、及びその測定装置、並びに発光体の光度測定装置
CN2769913Y (zh) 利用积分球实现的可调照度漫射光源的光路结构
US7022969B2 (en) LED measuring device
CN216769313U (zh) 光源模组和检测设备
CN219871028U (zh) 一种紧凑型双工位检测光源
CN218271324U (zh) 医用内窥镜多指标参数检测装置
JP5754281B2 (ja) 照射装置
KR101753988B1 (ko) 동축 조명 장치
CN210834096U (zh) 光学模组测试设备及转接板
CN219589923U (zh) 一种对射式光电开关测试工装
CN220188367U (zh) 一种透光率检测装置
TWI568996B (zh) 光學量測裝置及光學量測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