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33459U - 一种管联通部分壳管储水即热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联通部分壳管储水即热换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333459U CN214333459U CN202120347890.9U CN202120347890U CN214333459U CN 214333459 U CN214333459 U CN 214333459U CN 202120347890 U CN202120347890 U CN 202120347890U CN 214333459 U CN214333459 U CN 2143334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sing
- tube
- heat exchanger
- fixedly connected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换热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管联通部分壳管储水即热换热器,包括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底端连接有下壳体,且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嵌合连接有换热管,所述上壳体的一侧顶端安装有进水口,且上壳体的一侧底端安装有出水口,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拆卸机构,且拆卸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与下壳体的两侧之间通过开槽一体化构成连接,且通槽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上壳体向下挤压,可使其底端连接的连接杆向下挤压,可将连接杆挤压到下壳体的底端,通过将挡块上的对接块与连接杆上的对接槽相连接,便于将连接杆固定住,且也便于将上壳体与下壳体进行拆卸,方便对其内部进行检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联通部分壳管储水即热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现有的管联通部分壳管储水即热换热器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无法对其内部的换热器的表面进行保温,容易导致换热器表面的温度流失过快,影响换热的效果,且换热器一般都是由螺栓进行固定连接,螺栓长时间会出现滑牙的现象,容易导致换热器拆卸不便,影响对其内部的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联通部分壳管储水即热换热器,旨在解决现有的管联通部分壳管储水即热换热器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无法对其内部的换热器的表面进行保温,容易导致换热器表面的温度流失过快,影响换热的效果,且换热器一般都是由螺栓进行固定连接,螺栓长时间会出现滑牙的现象,容易导致换热器拆卸不便,影响对其内部的检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联通部分壳管储水即热换热器,包括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底端连接有下壳体,且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嵌合连接有换热管,所述上壳体的一侧顶端安装有进水口,且上壳体的一侧底端安装有出水口,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拆卸机构,且拆卸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与下壳体的两侧之间通过开槽一体化构成连接,且通槽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上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且连接杆与通槽的内部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与第一复位弹簧的顶端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下壳体的底端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连接杆的一侧嵌合连接有对接槽,所述下壳体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挡块,且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接块,并且对接块与对接槽的内部之间为卡合连接,所述上壳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支撑机构,且上壳体的前端面安装有保温机构。
优选的,所述挡块通过对接块与对接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所述挡板通过第一复位弹簧与通槽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支撑板,且支撑板。与上壳体的一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端活动套接有套管,且套管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套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套杆,且套杆的顶端嵌合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套杆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套筒,且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杆,且T型杆与通孔的内部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T型杆通过通孔与套管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T型杆通过第二复位弹簧与套筒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保温机构的内部包括有两个隔板,且隔板与上壳体的前端面一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板,且保温板与上壳体的前端面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通过转动轴与隔板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隔板关于上壳体的中轴线呈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拆卸机构的作用下,通过将上壳体向下挤压,可使其底端连接的连接杆向下挤压,可将连接杆挤压到下壳体的底端,通过将挡块上的对接块与连接杆上的对接槽相连接,便于将连接杆固定住,且也便于将上壳体与下壳体进行拆卸,方便对其内部进行检修。
2、本实用新型中,在支撑机构的作用下,通过将T型杆挤压到套管的内部,可使其内部的套杆进行移动,便于将套杆所连接的支撑杆与保温板相连接,通过套杆的移动,便于将保温板进行支撑,便于在不需要时可对保温板进行支撑。
3、本实用新型中,在保温机构的作用下,通过转动杆的转动,可使转动杆上的保温板进行移动,便于将保温板翻转移动到上壳体的前端面,便于对其表面的进行保温,有利于提高换热器内部进行换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换热管;4、进水口;5、出水口;6、拆卸机构;601、通槽;602、第一复位弹簧;603、连接杆;604、挡板;605、对接槽;606、挡块;607、对接块;7、支撑机构;701、支撑板;702、套管;703、通孔;704、套杆;705、支撑杆;706、套筒;707、第二复位弹簧;708、T型杆;8、保温机构;801、隔板;802、转动轴;803、转动杆;804、保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联通部分壳管储水即热换热器,包括有上壳体1,上壳体1的底端连接有下壳体2,且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嵌合连接有换热管3,上壳体1的一侧顶端安装有进水口4,且上壳体1的一侧底端安装有出水口5,下壳体2的内部安装有拆卸机构6,且拆卸机构6的内部包括有多个通槽601,通槽601与下壳体2的两侧之间通过开槽一体化构成连接,且通槽60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602,上壳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603,且连接杆603与通槽601的内部之间为活动连接,连接杆6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604,且挡板604与第一复位弹簧602的顶端之间为活动连接,连接杆603与下壳体2的底端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连接杆603的一侧嵌合连接有对接槽605,下壳体2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挡块606,且挡块6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接块607,并且对接块607与对接槽605的内部之间为卡合连接,上壳体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支撑机构7,且上壳体1的前端面安装有保温机构8。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接块607与对接槽605的连接,可通过挡块606将连接杆603固定住。
进一步的,挡块606通过对接块607与对接槽605之间构成卡合结构,挡板604通过第一复位弹簧602与通槽601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对接块607与对接槽605分开,通过第一复位弹簧602的作用力,可使其顶端连接的挡板604以及连接杆603向上移动,便于将上壳体1进行移动,便于对其进行拆卸。
进一步的,支撑机构7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支撑板701,且支撑板701。与上壳体1的一侧之间为固定连接,支撑板701的顶端活动套接有套管702,且套管70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通孔703,套管70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套杆704,且套杆704的顶端嵌合连接有支撑杆705,套杆704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套筒706,且套筒70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707,第二复位弹簧7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杆708,且T型杆708与通孔703的内部之间为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T型杆708按到套管702的内部,可使其内部的套杆704带动着支撑杆705进行移动。
进一步的,T型杆708通过通孔703与套管702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T型杆708通过第二复位弹簧707与套筒706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复位弹簧707是便于将T型杆708通过通孔703弹到套管702的外部,便于将套杆704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保温机构8的内部包括有两个隔板801,且隔板801与上壳体1的前端面一侧之间为固定连接,隔板8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802,且转动轴80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803,转动杆8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板804,且保温板804与上壳体1的前端面之间为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温板804是便于对上壳体1的前端面进行保温,可在下壳体2的后端面安装另一个保温板804,便于对其后端面进行保温,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转动杆803通过转动轴802与隔板80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隔板801关于上壳体1的中轴线呈对称。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转动杆803的转动,便于将其表面连接的保温板804翻转到一边,便于在不需要时,可将其移动到一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首先通过转动杆803的转动,可使转动杆803上的保温板804进行移动,便于将保温板804翻转移动到上壳体1的前端面,便于对其表面的进行保温,有利于提高换热器内部进行换热的效果,在不需要使用保温板804时,通过将T型杆708挤压到套管702的内部,可使其内部的套杆704进行移动,便于将套杆704所连接的支撑杆705与保温板804相连接,通过套杆704的移动,便于将保温板804进行支撑,便于在不需要时可对保温板804进行支撑,当需要对换热器的内部进行检修时,可将对接块607与对接槽605分开,便于将挡块606从连接杆603的一侧拿开,通过第一复位弹簧602的作用力,可使其顶端连接的挡板604带动着连接杆603进行向上移动,便于通过连接杆603将上壳体1从下壳体2的顶端移开,便于对换热器的内部进行检修,就这样完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管联通部分壳管储水即热换热器,包括有上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底端连接有下壳体(2),且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嵌合连接有换热管(3),所述上壳体(1)的一侧顶端安装有进水口(4),且上壳体(1)的一侧底端安装有出水口(5),所述下壳体(2)的内部安装有拆卸机构(6),且拆卸机构(6)的内部包括有多个通槽(601),所述通槽(601)与下壳体(2)的两侧之间通过开槽一体化构成连接,且通槽(60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602),所述上壳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603),且连接杆(603)与通槽(601)的内部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6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604),且挡板(604)与第一复位弹簧(602)的顶端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603)与下壳体(2)的底端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连接杆(603)的一侧嵌合连接有对接槽(605),所述下壳体(2)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挡块(606),且挡块(6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接块(607),并且对接块(607)与对接槽(605)的内部之间为卡合连接,所述上壳体(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支撑机构(7),且上壳体(1)的前端面安装有保温机构(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联通部分壳管储水即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606)通过对接块(607)与对接槽(605)之间构成卡合结构,所述挡板(604)通过第一复位弹簧(602)与通槽(601)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联通部分壳管储水即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7)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支撑板(701),且支撑板(701)与上壳体(1)的一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701)的顶端活动套接有套管(702),且套管(70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通孔(703),所述套管(702)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套杆(704),且套杆(704)的顶端嵌合连接有支撑杆(705),所述套杆(704)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套筒(706),且套筒(70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707),所述第二复位弹簧(7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T型杆(708),且T型杆(708)与通孔(703)的内部之间为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联通部分壳管储水即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杆(708)通过通孔(703)与套管(702)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T型杆(708)通过第二复位弹簧(707)与套筒(706)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联通部分壳管储水即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机构(8)的内部包括有两个隔板(801),且隔板(801)与上壳体(1)的前端面一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隔板(8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802),且转动轴(80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803),所述转动杆(8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板(804),且保温板(804)与上壳体(1)的前端面之间为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联通部分壳管储水即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803)通过转动轴(802)与隔板(80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隔板(801)关于上壳体(1)的中轴线呈对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47890.9U CN214333459U (zh) | 2021-02-07 | 2021-02-07 | 一种管联通部分壳管储水即热换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47890.9U CN214333459U (zh) | 2021-02-07 | 2021-02-07 | 一种管联通部分壳管储水即热换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333459U true CN214333459U (zh) | 2021-10-01 |
Family
ID=77884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347890.9U Active CN214333459U (zh) | 2021-02-07 | 2021-02-07 | 一种管联通部分壳管储水即热换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333459U (zh) |
-
2021
- 2021-02-07 CN CN202120347890.9U patent/CN21433345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983650U (zh) | 分体换热喷淋闭式冷却塔 | |
CN214333459U (zh) | 一种管联通部分壳管储水即热换热器 | |
CN104390492B (zh) | 一种卧式双相变换热器 | |
CN2929570Y (zh) | 油导热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9279736U (zh) | 一种双性流体冷却装置 | |
CN201364050Y (zh) | 高效镀膜涡旋式换热器 | |
CN201157696Y (zh) | 带有热管的复合立式热虹吸重沸器 | |
CN211926611U (zh) | 一种复合相变换热的mggh和余热回收系统 | |
CN202835784U (zh) | 一种自然循环式热泵热水器 | |
CN201242293Y (zh) | 空气源热泵型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1293496Y (zh) | 冷媒换热器 | |
CN2929579Y (zh) | 热管式介质换热阳台壁挂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1417012Y (zh) | 一种铝制板翅式暖风机 | |
CN201355123Y (zh) | 燃气类吸收式热泵烟气热回收装置 | |
CN2521571Y (zh) | 带超导热管的石油污水高效换热器 | |
CN219415801U (zh) | 可供多种介质进行热量同时交换的换热器 | |
CN201014747Y (zh) | 换热式热水器 | |
CN203068915U (zh) | 一种新型高效蒸汽加热器 | |
CN216049335U (zh) | 一种高效的螺旋板式换热器 | |
CN220018268U (zh) | 一种同轴套管式换热器 | |
CN200941015Y (zh) | 散热器 | |
CN221855931U (zh) | 一种防凝结水冷辐射天花板 | |
CN219736065U (zh) | 一种钽刺刀管立式换热器 | |
CN213455022U (zh) | 一种新型大片头散热器 | |
CN2937949Y (zh) | 一种与太阳集热器分体使用的水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