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32668U - 一种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收能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收能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32668U
CN214332668U CN202023151406.XU CN202023151406U CN214332668U CN 214332668 U CN214332668 U CN 214332668U CN 202023151406 U CN202023151406 U CN 202023151406U CN 214332668 U CN214332668 U CN 214332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fixing ring
oxygen
deaerator
he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514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仁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uilian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uilian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uilian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uilian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514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32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32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326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收能加热装置,涉及技术除氧器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本体,罐体本体的周侧分别装设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罐体本体的上侧依次装设有出水口、进水口、放空口和进汽口,出水口和进水口位于第一固定环的一侧,且出水口和进水口处于同一垂直面上放空口位于第一固定环的另一侧,进汽口位于第二固定环的一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水口上侧装设的装设的除氧器,方便将排气排入到罐体本体的内部,进而方便罐体本体内的收能加热装置对排汽的吸能过程,通过进水口上侧装设的除盐水泵方便将盐水通入罐体本体的内部,对排汽进行降温。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收能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氧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收能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除氧器的主要作用就是用它来除去锅炉给水中的氧气及其他气体,保证给水的品质。同时,除氧器本身又是给水回热加热系统中的一个混合式加热器,起了加热给水、提高给水温度的作用。
现有的除氧器的排气方式为直接排入大气中,不仅造成热量的浪费,并且还造成环境和噪音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收能加热装置,通过在出水口上侧装设的装设的除氧器,方便将排气排入到罐体本体的内部,进而方便罐体本体内的收能加热装置对排汽的吸能过程,通过进水口上侧装设的除盐水泵方便将盐水通入罐体本体的内部,对排汽进行降温。通过进汽口与除氧器排汽口的连接方便对排汽进行循环,实现吸能的最大化利用,通过凝结水出口与疏水箱的连接方便用低位水箱来除盐水,让盐水的温度从18℃提升至28℃后,升温后的盐水会进入5#除氧器内,然后吸能后的水再通过出水口排放出去,通过该装置消除了除氧器排汽的噪音污染和热污染,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收能加热装置,包括罐体本体,罐体本体的周侧分别装设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罐体本体的上侧依次装设有出水口、进水口、放空口和进汽口,出水口和进水口位于第一固定环的一侧,且出水口和进水口处于同一垂直面上,放空口位于第一固定环的另一侧,进汽口位于第二固定环的一侧,罐体本体的下侧依次装设有第一排放口、凝结水出口和第二排放口,且第一排放口、凝结水出口、第二排放口位于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凝结水出口位于第一排放口与第二排放口之间;
出水口的一侧装设有除氧器且与除氧器相连接,进汽口与除氧器排汽口相连接,罐体本体的内部依次装设有1#2#除氧器乏汽、5#6#除氧器乏汽、1#2#除氧器排汽、5#6#除氧器排汽、5#低压除氧器和收能加热装置汽,凝结水出口的下侧装设有装设有疏水箱,疏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工质,冷却水工质的内部设置有低水位泵,进水口的一侧装设有盐水泵。
可选的,罐体本体的整体长度为2800mm。
可选的,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内部均开设有凹槽,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之间的间距为2000mm,第二排放口的宽度为200mm。
可选的,盐水泵的一侧安装有盐水池,盐水泵与盐水池之间连接有管道。
可选的,第二排放口与第一排放口之间的间距为1200mm。
可选的,进汽口与第二固定环之间的间距为100mm。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出水口上侧装设的装设的除氧器,方便将排气排入到罐体本体的内部,进而方便罐体本体内的收能加热装置对排汽的吸能过程,通过进水口上侧装设的除盐水泵方便将盐水通入罐体本体的内部,对排汽进行降温。通过进汽口与除氧器排汽口的连接方便对排汽进行循环,实现吸能的最大化利用,通过凝结水出口与疏水箱的连接方便用低位水箱来除盐水,让盐水的温度从18℃提升至28℃后,升温后的盐水会进入5#除氧器内,然后吸能后的水再通过出水口排放出去,通过该装置消除了除氧器排汽的噪音污染和热污染。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除氧器流程图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罐体本体1,放空口2,进汽口3,凝结水出口4,第一固定环5,第二排放口6,第一排放口7,出水口8,进水口9,第二固定环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收能加热装置,包括罐体本体1,罐体本体1的周侧分别装设有第一固定环5和第二固定环10,罐体本体1的上侧依次装设有出水口8、进水口9、放空口2和进汽口3,出水口8和进水口9位于第一固定环5的一侧,且出水口8和进水口9处于同一垂直面上,放空口2位于第一固定环5的另一侧,进汽口3位于第二固定环10的一侧,罐体本体1的下侧依次装设有第一排放口7、凝结水出口4和第二排放口6,且第一排放口7、凝结水出口4、第二排放口6位于第一固定环5和第二固定环10之间,凝结水出口4位于第一排放口7与第二排放口6之间;
出水口8的一侧装设有除氧器且与除氧器相连接,进汽口3与除氧器排汽口相连接,罐体本体1的内部依次装设有1#2#除氧器乏汽、5#6#除氧器乏汽、1#2#除氧器排汽、5#6#除氧器排汽、5#低压除氧器和收能加热装置汽,凝结水出口4的下侧装设有装设有疏水箱,疏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工质,冷却水工质的内部设置有低水位泵,进水口9的一侧装设有盐水泵。
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在使用时,先让并联的1#2#除氧器乏汽和5#6#除氧器乏汽将气体排入罐体本体1的内部,然后收能加热器形式为表面式换热器,它的原理为常温除盐水以及除氧器排汽进入收能加热装置,该装置以表面换热方式,通过金属受热面将除氧器排汽的热量传给管束内被加热的水,使除盐水温度升高后再进入5#除氧器排汽作为补水使用,同时使除氧器排出的蒸汽完全冷凝成凝结水,在罐体本体1的内部经过收能加热装置汽、收能加热装置汽中的1#2#除氧器排汽和5#6#除氧器排汽分别将气体引接至两台收能器的汽侧,然后冷却水工质是低位水箱除盐水,由低位水泵打出,先后途径1#2#除氧器收能加热装置水侧、5#6#除氧器收能加热装置水侧加热升温后,再进入到5#低压除氧器内,进而实现对排汽的收能和加热。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涉及的用电设备均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通过在出水口8上侧装设的装设的除氧器,方便将排气排入到罐体本体1的内部,进而方便罐体本体1内的收能加热装置对排汽的吸能过程,通过进水口9上侧装设的除盐水泵方便将盐水通入罐体本体1的内部,对排汽进行降温。通过进汽口3与除氧器排汽口的连接方便对排汽进行循环,实现吸能的最大化利用,通过凝结水出口4与疏水箱的连接方便用低位水箱来除盐水,让盐水的温度从18℃提升至28℃后,升温后的盐水会进入5#除氧器内,然后吸能后的水再通过出水口8排放出去,通过该装置消除了除氧器排汽的噪音污染和热污染。
本实施例的罐体本体1的整体长度为2800mm。
本实施例的第一固定环5和第二固定环10的内部均开设有凹槽,第一固定环5与第二固定环10之间的间距为2000mm,第二排放口6的宽度为200mm。
本实施例的盐水泵的一侧安装有盐水池,盐水泵与盐水池之间连接有管道。
本实施例的第二排放口6与第一排放口7之间的间距为1200mm。
本实施例的进汽口3与第二固定环10之间的间距为100mm。
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诸如“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仅是用于区分各特征,并没有实际的次序或指向意义,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收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本体(1),罐体本体(1)的周侧分别装设有第一固定环(5)和第二固定环(10),罐体本体(1)的上侧依次装设有出水口(8)、进水口(9)、放空口(2)和进汽口(3),出水口(8)和进水口(9)位于第一固定环(5)的一侧,且出水口(8)和进水口(9)处于同一垂直面上,放空口(2)位于第一固定环(5)的另一侧,进汽口(3)位于第二固定环(10)的一侧,罐体本体(1)的下侧依次装设有第一排放口(7)、凝结水出口(4)和第二排放口(6),且第一排放口(7)、凝结水出口(4)、第二排放口(6)位于第一固定环(5)和第二固定环(10)之间,凝结水出口(4)位于第一排放口(7)与第二排放口(6)之间;
出水口(8)的一侧装设有除氧器且与除氧器相连接,进汽口(3)与除氧器排汽口相连接,罐体本体(1)的内部依次装设有1#2#除氧器乏汽、5#6#除氧器乏汽、1#2#除氧器排汽、5#6#除氧器排汽、5#低压除氧器和收能加热装置汽,凝结水出口(4)的下侧装设有疏水箱,疏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工质,冷却水工质的内部设置有低水位泵,进水口(9)的一侧装设有盐水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收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罐体本体(1)的整体长度为28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收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环(5)和第二固定环(10)的内部均开设有凹槽,第一固定环(5)与第二固定环(10)之间的间距为2000mm,第二排放口(6)的宽度为2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收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盐水泵的一侧安装有盐水池,盐水泵与盐水池之间连接有管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收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排放口(6)与第一排放口(7)之间的间距为120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收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汽口(3)与第二固定环(10)之间的间距为100mm。
CN202023151406.XU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收能加热装置 Active CN214332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1406.XU CN214332668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收能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51406.XU CN214332668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收能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32668U true CN214332668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901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51406.XU Active CN214332668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收能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326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5089B (zh) 一种电解槽低温烟气余热利用的系统和方法
CN102001718A (zh) 低压节水高效蒸馏水器
CN202869197U (zh) 用于褐煤干燥系统的尾气处理装置和褐煤干燥系统
CN102748963B (zh) 双蒸发冷却压力的闭式水冷却系统
CN214332668U (zh) 一种用于回收除氧器乏汽的收能加热装置
CN201129716Y (zh) 除氧器排汽回收装置
CN211502980U (zh) 一种反应液降温并回用余热的供暖装置
CN106745431B (zh) 一种全热回收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CN210506556U (zh) 一种铝箔化成槽的热能回收系统
CN218523542U (zh) 核电厂温排水余热利用系统
CN213146518U (zh) 一种天然气锅炉的节能装置
CN211011289U (zh) 蒸汽发生系统
CN202470014U (zh) 低压无油空压机热回收系统
CN214536129U (zh) 一种并联多用途的除氧器余热综合回收系统
CN215446882U (zh) 一种集成式余热回收污水源热泵机组
CN209165891U (zh) 一种封闭式冷却水循环装置
CN209558318U (zh) 锅炉热量回收系统
CN213542440U (zh) 一种密闭式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
CN220205722U (zh) 一种乏汽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15102089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装置
CN213577454U (zh) 一种除氧器排氧门的乏汽回收装置
CN211998901U (zh) 一种净水设备节能结构
CN213623390U (zh) 一种用于废水回收利用的膜蒸馏装置
CN201246981Y (zh) 闪蒸结晶罐板片式余热回收装置
CN217979886U (zh) 一种热脱盐水槽的vcm蒸汽凝液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