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4538U - 原边控制电路和电源变换电路 - Google Patents

原边控制电路和电源变换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14538U
CN214314538U CN202120039914.4U CN202120039914U CN214314538U CN 214314538 U CN214314538 U CN 214314538U CN 202120039914 U CN202120039914 U CN 202120039914U CN 214314538 U CN214314538 U CN 214314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oupled
resistor
terminal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399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伟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iy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iy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iy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iy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399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4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14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145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原边控制电路以及电源变换电路,原边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包括复用引脚、第一保护功能模块和第二保护功能模块,复用引脚通过原边控制电路中的电阻模块耦接至辅助绕组。电阻模块在原边绕组励磁阶段的电流回路中呈第一预设电阻值,且在副边绕组消磁阶段的电流回路中呈第二预设电阻值。第一保护功能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一比较电路,第一比较电路分别耦接第一基准信号端、复用引脚和主开关管。第二保护功能模块包括第二开关和第二比较电路,第二比较电路分别耦接复用引脚、第二基准信号端和主开关管。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至少两种保护功能的引脚复用,并可根据应用需求分别调节各个保护功能的触发阈值参数。

Description

原边控制电路和电源变换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子领域,涉及电源电路的电路保护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原边控制电路和电源变换电路。
背景技术
在副边反馈控制的典型反激架构系统中,辅助绕组通常会被用于电路保护和信号检测的电路之中。对于具体的电路保护和信号检测而言,一般有外置精准过温保护(简称OTP)、输出过压保护(简称OVP)、输出欠压保护(简称UVP)、输入欠压保护(简称BOP)、输入过压保护(简称VIN OVP)和消磁过零的检测等。具体涉及电路保护实现时,又存在不同的检测实现方式。例如,在副边电路的消磁期间,分压电阻检测实现输出OVP和UVP保护,如副边电路的消磁期间检测流入芯片IC内部的电流大小来表征输出电压信号从而实现输出OVP和UVP保护的。不同保护在实现时其外围配置情况会随之改变,故其同一应用外围下能兼容的保护类型也随之受限。
从应用角度而言,控制芯片拥有保护功能越多,则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得到有效保障。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通过引脚复用的形式实现过温保护和输出过压保护,在电源系统中,图1的技术方案采用分时复用的方式检测出电阻RT的电压,进而表征外部NTC电阻的温度,从而进行精准的过温保护控制。通过分时获得过温检测信号和过压检测信号,并分别经过温保护电路和过压保护电路判定,从而以引脚复用形式实现功能复用。但其外围配置仅可为电阻Rovp、二极管D1和电阻RT,而且电阻Rovp作为采样电阻仅在PRT引脚对地接近短路(即OTP检测屏蔽),通过流入PRT引脚电流大小来实现OVP检测。针对上述基于精准 OTP保护和消磁流入引脚电流检测OVP的外围配置下,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实现输入电压的可调配置,无法提供合理的实现方式。此外,单一的电阻Rovp在遇到输入需要可调节的BOP保护以及输出需要可调节的OVP保护的情况时,无法实现合理的可调节配置。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结构,用于解决上述输入欠压保护和输出过压保护等功能的复用,以及可根据应用需求调节功能参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至少部分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原边控制电路以及电源变换电路,以解决复用引脚的功能参数调节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边控制电路,用于电源变换电路的原边控制,原边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包括复用引脚、第一保护功能模块和第二保护功能模块,复用引脚通过原边控制电路中的电阻模块耦接至辅助绕组。电阻模块在原边绕组励磁阶段的电流回路中呈第一预设电阻值,且在副边绕组消磁阶段的电流回路中呈第二预设电阻值。其中,第一保护功能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一比较电路,第一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耦接第一基准信号端,第一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一开关耦接至复用引脚以获取表征流过复用引脚的电流信号的第一检测信号,第一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耦接主开关管。第二保护功能模块包括第二开关和第二比较电路,第二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二开关耦接至复用引脚以获取表征流过复用引脚的电流信号的第二检测信号,第二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耦接第二基准信号端,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耦接主开关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电阻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耦接复用引脚,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耦接辅助绕组,第二电阻与第一二极管串联,第二电阻和第一二极管并联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功能模块为输入欠压保护电路和/或输入过压保护电路;以及第二保护功能模块为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和/或输出欠压保护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功能模块为输入欠压保护电路,第一开关和第一比较电路之间还耦接流控电压源,流控电压源的第一输入端耦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流控电压源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分别耦接地,流控电压源的第二输出端耦接第一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功能模块为输出过压保护电路,第二保护功能模块还包括电流镜,电流镜的输入端耦接第二开关,电流镜的输出端分别耦接第一电流源和第二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原边绕组励磁阶段,控制芯片控制第一开关导通;以及在副边绕组消磁阶段,控制芯片控制第二开关导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复用引脚还通过原边控制电路中的电阻模块耦接至母线电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耦接复用引脚,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耦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端,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端耦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原边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耦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耦接地。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源变换电路,电源变换电路包括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原边电路包括上任一所述的原边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原边控制电路以及电源变换电路,原边控制电路用于电源变换电路的原边控制,原边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包括复用引脚、第一保护功能模块和第二保护功能模块,复用引脚通过原边控制电路中的电阻模块耦接至辅助绕组。电阻模块在原边绕组励磁阶段的电流回路中呈第一预设电阻值,且在副边绕组消磁阶段的电流回路中呈第二预设电阻值。其中,在原边绕组励磁阶段,控制芯片获取表征流过复用引脚的电流信号的第一检测信号,第一保护功能模块根据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此外,在副边绕组消磁阶段,控制芯片获取表征流过复用引脚的电流信号的第二检测信号,第二保护功能模块根据第二检测信号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原边控制电路以及电源变换电路可实现至少两种保护功能的引脚复用,并可根据应用需求分别调节各个保护功能的触发阈值参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的电源变换电路的部分电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原边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原边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原边控制电路的部分电路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原边控制电路的部分电路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原边控制电路的部分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
该部分的描述只针对几个典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描述的范围。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手段与实施例中的一些技术特征进行相互替换也在本实用新型描述和保护的范围内。
说明书中的“耦接”或“连接”既包含直接连接,也包含间接连接。间接连接为通过中间媒介进行的连接如通过电传导媒介进行的连接,其可具有寄生电感或寄生电容;间接连接还可包括在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目的的基础上通过其他有源器件或无源器件的连接,如通过开关、跟随电路等电路或部件的连接。说明书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等用于区分各个技术特征,而并不用于限定技术特征的先后顺序或主次关系。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原边控制电路,原边控制电路用于电源变换电路的原边控制。电源变换电路包括原边电路、副边电路和变压器,原边电路包括原边控制电路和主开关管,原边控制电路通过控制主开关管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输出电压和/或输出电流的大小。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为保证电源变换电路能够正常而稳定地工作,原边控制电路中还设有具有保护功能的电路模块,当电路发生异常时,触发保护机制(比如输出保护信号),此时原边控制电路输出控制信号至主开关管的控制端使主开关管处于关断状态,以避免电源变换电路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原边控制电路还包括控制芯片100,控制芯片 100包括复用引脚DEM、第一保护功能模块和第二保护功能模块。复用引脚DEM通过原边控制电路中的电阻模块200耦接至辅助绕组AUX的第一端,辅助绕组AUX的第二端耦接地。电阻模块200在原边绕组励磁阶段的电流回路中呈第一预设电阻值,且在副边绕组消磁阶段的电流回路中呈第二预设电阻值。如图2所示,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电阻模块200包括第一电阻 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耦接复用引脚DEM,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耦接辅助绕组AUX,第二电阻R2与第一二极管D1串联,第二电阻R2和第一二极管D1并联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在原边绕组励磁阶段,电阻模块200所在的电流回路中,电流由复用引脚DEM流向辅助绕组AUX。此时,控制芯片100获取表征流过复用引脚DEM的电流信号的第一检测信号,第一保护功能模块根据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以控制原边电路中的主开关管。在副边绕组消磁阶段,电阻模块200所在的电流回路中,电流由辅助绕组AUX流向复用引脚DEM。此时,控制芯片100获取表征流过复用引脚DEM的电流信号的第二检测信号,第二保护功能模块根据第二检测信号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用以控制主开关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功能模块为原边绕组励磁阶段可获得保护功能检测信号的保护电路,第二保护功能模块为副边绕组消磁阶段可获得另一保护功能检测信号的保护电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功能模块为输入欠压保护电路或输入过压保护电路,第二保护功能模块为输出过压保护电路或输出欠压保护电路。在另一实施例中,复用引脚还通过原边控制电路中的电阻模块耦接至母线电压,用以获取输入电压的大小。本实用新型的原边控制电路可实现至少两种保护功能的引脚复用,并可根据应用需求分别调节各个保护功能的触发阈值参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控制芯片包括第一保护功能模块和第二保护功能模块。其中,第一保护功能模块为输入欠压保护电路,第二保护功能模块为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基于如图2的实施例中,在原边绕组励磁阶段,第一开关K1导通,此时输入欠压保护电路工作,流过复用引脚的电流Ibop=Vbop/R1+(Vbop-Vf_d)/R2,其中,Ibop可以为控制芯片内置的固定检测阈值,Vbop为复用引脚的端电压,R1为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Vf_d为第一二极管D1上的电压降,R2为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在副边绕组消磁阶段,第二开关K2导通,此时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工作,则有Vo_ovp1=R1*Iovp1,其中,Vo_ovp1为复用引脚的端电压,Iovp1为控制芯片内置的另一固定检测阈值。针对输入欠压保护电路而言,由公式Ibop=Vbop/R1+(Vbop-Vf_d)/R2可转化得到公式Vbop=(Ibop+Vf_d/R2)*(1/R1+1/R2),其中Ibop可以是一固定检测阈值,Vf_d由第一二极管决定,第一二极管的电压降的选择范围相对较小。可通过调节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从而调节输入欠压保护电路的保护功能的触发阈值。针对输出过压保护电路而言,由公式Vo_ovp1=R1*Iovp1可知,通过调节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从而有效调节输出过压保护电路的保护功能的触发阈值。由以上可知,通过调节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如更换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可有效控制输出过压保护和输入欠压保护这两种保护功能的触发阈值。由以上可知,通过调节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如更换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可有效控制输出过压保护和输入欠压保护这两种保护功能的触发阈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功能模块包括第一开关K1和第一比较电路110。第一开关K1的第一端耦接复用引脚DEM,第一比较电路110的第一输入端接收第一基准信号 BOP_ref,第一比较电路110的第二输入端耦接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第一比较电路110的输出端耦接主开关管。第二保护功能模块包括第二开关K2和第二比较电路130。第二开关K2 的第一端耦接复用引脚DEM,第二比较电路130的第一输入端耦接第二开关K2的第二端,第二比较电路130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第二基准信号OVP_ref,第二比较电路130的输出端耦接主开关管。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比较电路110为第一比较器,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耦接第一基准信号端以接收第一基准信号BOP_ref,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耦接第一开关K1,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耦接主开关管。第一比较器用以比较第一基准信号和第一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当第一保护功能模块为输入欠压保护电路,第一比较器输出第一控制信号BOP,当触发输入欠压保护时,第一控制信号BOP为第一状态(比如高电平),原边控制电路控制主开关管关断。在关断适当时间后,控制芯片重启工作并再次进行输入欠压保护的检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功能模块为输入欠压保护电路,第一开关K1和第一比较电路110之间还耦接流控电压源120。流控电压源120的第一输入端耦接第一开关K1 的第二端,流控电压源120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分别耦接地,流控电压源120的第二输出端耦接第一比较电路110的第二输入端。在原边绕组励磁阶段,当流过复用引脚DEM的电流增大,流控电压源120输出的电压增大;当流过复用引脚DEM的电流减小,流控电压源 120输出的电压减小。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基准信号为电压Vbop_ref,当流控电压源120输出的电压小于电压Vbop_ref时,则触发BOP保护,以控制主开关管关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保护功能模块为输出过压保护电路,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二开关K2、电流镜和第二比较电路130,电流镜的输入端耦接第二开关K2,电流镜的输出端分别耦接第一电流源I1的输出端和第二比较电路130的第一输入端。第二比较电路130的第二输入端耦接第二基准信号OVP_ref,第二比较电路130的输出端输出 OVP信号。电流镜将接收到的第一电流信号Iovp1转换为第二电流信号Iovp2,并输出至第二比较电路。第一电流信号Iovp1与第二电流信号Iovp2呈一定比例,该比例值由电流镜控制。通过电流镜的电流调节,以满足具体应用场景需求。在副边绕组消磁阶段,控制芯片100控制第二开关K2导通,此时电流由辅助绕组经复用引脚DEM流向第二比较电路。当第一电流信号Iovp1较小时,电流镜输出至第二比较电路的第二电流信号Iovp2也相对较小(低于第二基准信号OVP_ref),因此未触发OVP保护。当第一电流信号Iovp1增大到一定值时,第二电流信号Iovp2大于或等于第二基准信号OVP_ref,将触发OVP保护,原边控制电路控制主开关管关断。为了避免误触发,可在第二比较电路和主开关管之间设置计数电路,当触发的OVP 保护次数达到预设计数值时,则触发OVP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保护功能模块为输入过压保护电路,第二保护功能模块为输出欠压保护电路。输入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开关K1和第一比较电路111。第一开关K1的第一端耦接复用引脚DEM,第一比较电路111的第一输入端接收第一基准信号 INOVP_ref,第一比较电路111的第二输入端耦接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第一比较电路111 的输出端耦接主开关管。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比较电路111为第一比较器,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耦接第一开关K1,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耦接第一基准信号端以接收第一基准信号INOVP_ref,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耦接主开关管。第一比较器用以比较第一基准信号和第一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INOVP。当触发输入过压保护时,第一控制信号INOVP为第一状态(比如高电平),原边控制电路控制主开关管关断。在关断适当时间后,控制芯片重启工作并再次进行输入过压保护的检测。第一开关K1和第一比较电路111之间还耦接流控电压源121。流控电压源121的第一输入端耦接第一开关K1的第二端,流控电压源121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分别耦接地,流控电压源121的第二输出端耦接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输出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二开关K2、电流镜和第二比较电路131,第二比较电路131包括第二比较器,电流镜的输入端耦接第二开关K2,电流镜的输出端分别耦接第二电流源I2的输出端和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耦接第二基准信号UVP_ref,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UVP信号。通过调节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可有效控制输入过压保护和输出欠压保护这两种保护功能的触发阈值。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功能模块包括第二开关K2、电流镜和第二比较电路130,第二比较电路130为第二比较器,电流镜的输入端耦接第二开关K2,电流镜的输出端耦接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电流镜将接收到的第一电流信号Iovp1转换为第二电流信号Iovp2,使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处呈电压信号Vo_ovp2,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耦接基准电压Vref1,第二比较器根据电压信号Vo_ovp2和基准电压Vref1输出OVP 信号,从而实现过压保护控制。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功能模块包括输入欠压保护电路或输入过压保护电路。其中,输入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比较电路110,第一比较电路110根据输入欠压保护基准电压Vbop_ref和第一检测信号控制主开关管的开关状态,从而实现电源变换电路的输入欠压保护。输入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三比较电路160,第三比较电路160根据输入过压保护基准电压Vinovp_ref和第一检测信号控制主开关管的开关状态,从而实现电源变换电路的输入过压保护。在本实施例中,复用引脚可实现三个保护功能的复用,并能有效调节其中至少两个保护功能的触发阈值参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原边绕组励磁阶段,控制芯片控制第一开关K1导通,从而进行输入欠压保护检测或输入过压保护检测。在副边绕组消磁阶段,控制芯片控制第二开关K2导通,从而进行输出过压保护检测或输出欠压保护检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原边控制电路包括电阻模块和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耦接电阻模块,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耦接地,第三电阻作为分压电阻以降低复用引脚上的电压。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电阻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耦接复用引脚,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耦接辅助绕组,第二电阻和第一二极管串联,第二电阻和第一二极管并联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耦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耦接地。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源变换电路,电源变换电路包括原边电路、副边电路和变压器,原边电路包括主开关管和上述的原边控制电路,原边控制电路用以控制主开关管的工作状态,从而控制输出电压和/或输出电流的大小,以实现电源变换电路的恒压输出或恒流输出。此外,原边控制电路还用于进行电压变换电路的电路保护控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主开关管的工作状态为开关状态,通过控制主开关管的开关状态控制电源变换电路的输出。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原边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原边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包括复用引脚,复用引脚通过原边控制电路中的电阻模块耦接至辅助绕组。电阻模块在原边绕组励磁阶段的电流回路中呈第一预设电阻值,且在副边绕组消磁阶段的电流回路中呈第二预设电阻值。原边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
在原边绕组励磁阶段,控制芯片获取表征流过复用引脚的电流信号的第一检测信号,并根据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一基准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实现第一保护功能的控制,第一控制信号用以控制原边电路中的主开关管;以及
在副边绕组消磁阶段,控制芯片获取表征流过复用引脚的电流信号的第二检测信号,并根据第二检测信号和第二基准信号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实现第二保护功能的控制,第二控制信号用以控制原边电路中的主开关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调整电阻模块在原边绕组励磁阶段的第一预设电阻值以调节第一检测信号,从而调节第一保护功能的触发基准;和/或
调整电阻模块在副边绕组消磁阶段的第二预设电阻值以调节第二检测信号,从而调节第二保护功能的触发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电阻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耦接复用引脚,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耦接辅助绕组,第二电阻与第一二极管串联,第二电阻和第一二极管并联在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控制方法还包括:
调整第一电阻和/或第二电阻的电阻值以调节第一预设电阻值,从而调节第一保护功能的触发基准;和/或
调整第一电阻的电阻值以调节第二预设电阻值,从而调节第二保护功能的触发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功能为输入欠压保护或输入过压保护;以及第二保护功能为输出过压保护或输出欠压保护,其中,在原边绕组励磁阶段,控制第一开关导通,以进行是否触发第一保护功能的判断。在副边绕组消磁阶段,控制第二开关导通,以进行是否触发第二保护功能的判断。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原边控制电路以及电源变换电路,原边控制电路用于电源变换电路的原边控制,原边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包括复用引脚、第一保护功能模块和第二保护功能模块,复用引脚通过原边控制电路中的电阻模块耦接至辅助绕组。电阻模块在原边绕组励磁阶段的电流回路中呈第一预设电阻值,且在副边绕组消磁阶段的电流回路中呈第二预设电阻值。其中,在原边绕组励磁阶段,控制芯片获取表征流过复用引脚的电流信号的第一检测信号,第一保护功能模块根据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用以控制原边电路中的主开关管。此外,在副边绕组消磁阶段,控制芯片获取表征流过复用引脚的电流信号的第二检测信号,第二保护功能模块根据第二检测信号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用以控制主开关管。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原边控制电路以及电源变换电路可实现至少两种保护功能的引脚复用,并可根据应用需求分别调节各个保护功能的触发阈值参数。
上述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效果或优点等相关描述可因具体条件参数的不确定而可能在实验例中不能体现,不用于对实施例进行限制。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Claims (10)

1.一种原边控制电路,用于电源变换电路的原边控制,所述原边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包括复用引脚、第一保护功能模块和第二保护功能模块,所述复用引脚通过原边控制电路中的电阻模块耦接至辅助绕组;所述电阻模块在原边绕组励磁阶段的电流回路中呈第一预设电阻值,且在副边绕组消磁阶段的电流回路中呈第二预设电阻值;其中,
所述第一保护功能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一比较电路,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耦接第一基准信号端,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一开关耦接至复用引脚以获取表征流过复用引脚的电流信号的第一检测信号,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耦接主开关管;以及
所述第二保护功能模块包括第二开关和第二比较电路,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二开关耦接至复用引脚以获取表征流过复用引脚的电流信号的第二检测信号,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耦接第二基准信号端,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耦接主开关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耦接复用引脚,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耦接辅助绕组,所述第二电阻与第一二极管串联,所述第二电阻和第一二极管并联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功能模块为输入欠压保护电路和/或输入过压保护电路;以及所述第二保护功能模块为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和/或输出欠压保护电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功能模块为输入欠压保护电路,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一比较电路之间还耦接流控电压源,所述流控电压源的第一输入端耦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所述流控电压源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分别耦接地,所述流控电压源的第二输出端耦接第一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功能模块为输出过压保护电路,所述第二保护功能模块还包括电流镜,所述电流镜的输入端耦接第二开关,所述电流镜的输出端分别耦接第一电流源和第二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在原边绕组励磁阶段,所述控制芯片控制第一开关导通;以及在副边绕组消磁阶段,所述控制芯片控制第二开关导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用引脚还通过原边控制电路中的电阻模块耦接至母线电压。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耦接复用引脚,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耦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端耦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边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耦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耦接地。
10.一种电源变换电路,所述电源变换电路包括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电路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原边控制电路。
CN202120039914.4U 2021-01-07 2021-01-07 原边控制电路和电源变换电路 Active CN214314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9914.4U CN214314538U (zh) 2021-01-07 2021-01-07 原边控制电路和电源变换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9914.4U CN214314538U (zh) 2021-01-07 2021-01-07 原边控制电路和电源变换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14538U true CN214314538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23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39914.4U Active CN214314538U (zh) 2021-01-07 2021-01-07 原边控制电路和电源变换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1453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6853A (zh) * 2021-01-07 2021-04-30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原边控制电路、控制方法以及电源变换电路
CN112736853B (zh) * 2021-01-07 2024-05-31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原边控制电路、控制方法以及电源变换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6853A (zh) * 2021-01-07 2021-04-30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原边控制电路、控制方法以及电源变换电路
CN112736853B (zh) * 2021-01-07 2024-05-31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原边控制电路、控制方法以及电源变换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29864B2 (en) Current driver circuit
US7471527B2 (en) Green switch power supply with standby function and its IC
US8575854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discharge lamp ballast and headlight ballast
US5808847A (en) Electronic trip device comprising a power supply device
CN103490605A (zh) 隔离式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KR20070076513A (ko) 공진형 스위칭 전원장치
CN109450257B (zh) 隔离型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JP2008005567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2009153234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US7852051B2 (en) Current-limit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circuit
US20220149740A1 (en) Isolated switching converter with high feedback accuracy and control method
CN114567155B (zh) 电源适配器、过流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2730956A (zh) 开关电源及其电压检测电路和电压检测方法
CN211880088U (zh) 过压保护电路及恒流控制器
EP0915560A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power converter
CN113690852B (zh) 开关电源及其过功率保护装置、方法
CN214314538U (zh) 原边控制电路和电源变换电路
CN113036722B (zh) 电压转换装置
CN110336466B (zh) 一种具有初级反馈和峰值功率的反激式数字开关电源电路
CN112736853A (zh) 原边控制电路、控制方法以及电源变换电路
CN116032102A (zh) 电源系统的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US10615681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CN112736853B (zh) 原边控制电路、控制方法以及电源变换电路
CN211792163U (zh) 负载驱动电路及负载驱动控制电路
CN114825948A (zh) 电源适配器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电源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