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2002U - 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312002U CN214312002U CN202023012666.9U CN202023012666U CN214312002U CN 214312002 U CN214312002 U CN 214312002U CN 202023012666 U CN202023012666 U CN 202023012666U CN 214312002 U CN214312002 U CN 2143120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e
- light
- smoke detector
- labyrinth
- dou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包括上壳,下壳,发射管,接收管,其中发射管有两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在原来迷宫基础上增加一个蓝光发射管,形成烟雾检测蓝光响应与红外响应的比率,随着微粒尺寸变小,蓝光响应与红外响应的比率变大,检测算法可以使用该比率以及绝对功率水平和时间响应,就能更好区分烟雾和干扰源,同时上壳上设置的人字形挡光骨位能保证各个方向上进烟均匀,上壳上的金字塔形散光凸纹,能防止发射管的光直接反射到接收管上,底壳上还设置有防呆的椭圆形定位孔,防止装配错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雾探测报警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
背景技术
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光电接收管处于反射光照射下产生电信号,当光电发光管发出的光遇到火灾烟雾时产生反光时,光电接收管接收到光信号,经放大,如果达到设定报警阀值,则发出报警信号。在正常无烟的监视状态下,探测器的光敏元件只接收到少量的反射光,在烟雾粒子进入迷宫探测室内时,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则被烟粒子散射或反射到光敏元件上,并在收到充足光信号时,便发出火灾报警。
目前市面上的烟雾探测器报警器品类多,当使用环境有水蒸气和粉尘时会产生误报警,而且多数尺寸大,装在精美的房子里显得不协调、不搭配,究其原因是迷宫尺寸大占了产品大部分空间,没有办法让产品尺寸缩小,还有由于迷宫尺寸限制做不到精致的产品,因此上述原因发明了尺寸更小的迷宫和排除当使用环境有水蒸气和粉尘时会产生误报警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包括上壳,下壳,发射管,接收管,上壳与下壳扣合在一起,发射管和接收管设置在下壳上,且发射管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的两个发射管分别为红外光发射管和蓝光发射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红外光发射管发射波长为920nm的红外光。
进一步的,所述的蓝光发射管发射波长为470nm的蓝光。
优选的,所述的上壳还设置有挡光骨位,挡光骨位环绕上壳一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挡光骨位为人字形;
优选的,所述的下壳底部设置有三个圆形的安装座,用于安装发射管和接收管,其中,两个发射管安装座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两个发射管和接收管安装座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
优选的,所述的上壳还设置有散光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散光结构为金字塔形的凸纹。
优选的,上壳上设置有不止一个定位柱,下壳上设置有与上壳定位柱数量一致的定位孔,其中至少有一个定位孔为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在原来迷宫基础上增加一个蓝光发射管,形成烟雾检测蓝光响应与红外响应的比率,随着微粒尺寸变小,蓝光响应与红外响应的比率变大,检测算法可以使用该比率以及绝对功率水平和时间响应,就能更好区分烟雾和干扰源,同时上壳上设置的人字形挡光骨位能保证各个方向上进烟均匀,上壳上的金字塔形散光凸纹,能防止发射管的光直接反射到接收管上,底壳上还设置有防呆的椭圆形定位孔,防止装配错误。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的爆炸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的上壳仰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的上壳视图;
图5示出了图3中A-A面剖面视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下壳的仰视图;
上述附图中各标号代表的含义如下所示:
1: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
11:上壳;111:挡光骨位;112:散光结构;113:定位柱;114:定位柱;115:定位柱;
12:下壳;121:安装座;122:安装座;123安装座;124:定位孔;125:定位孔;126:定位孔;
13:接收管;
14:发射管;141:红外光发射管;142:蓝光发射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包括:
上壳11,上壳11上设置有人字形挡光骨位111,人字形挡光骨位111 环上壳一周均匀设置,使16个方位进烟的指数保持一致性,提升探测的均匀程度。同时减薄挡光骨位111从内圆到外圆的厚度,进而使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的体积跟小,更加美观。
上壳11的内部顶面还设置散光结构112,其为金字塔形的散光凸纹,发射管14的光线经过散光结构112散射后被黑色塑胶吸收,反射到到接收管上就很少,这样干扰更小,产品的稳定性更好。
上壳11上还设置有定位柱,本实施例中,定位柱的数量为3个,分别为113,114,115,用于与下壳12扣合安装。
下壳12,本实施中下壳12上设置有3个安装座121,122,123,分别安装红外光发射管141,蓝光发射管142,接收管13。其中,安装座121和安装座12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安装座121和安装座123以及安装座122 和安装座123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这样经烟雾散射后,发射管141和142 的光线能均匀的被接收管接收。
下壳12上还设置有3个定位孔124,125,126,分别与上壳的定位柱 113,114,115配合使用,其中定位孔124的孔为椭圆孔,作为防呆设计,可以防止装配错误,提高装配效率。
接收管13,用于接收发射管14经烟雾散射后发出的光线,根据光线来检测颗粒浓度,进而判断是否报警。
发射管14,包括红外光发射管141,蓝光发射管142,红外光发射管 141可以发出波长为920nm的红外光,蓝光发射管142可以发出波长为470nm 的蓝光。采用双光源设计,在原来迷宫基础上增加一个蓝光发射管,形成烟雾检测蓝光响应与红外响应的比率,随着微粒尺寸变小,蓝光响应与红外响应的比率变大,检测算法可以使用该比率以及绝对功率水平和时间响应,就能更好区分烟雾和干扰源。
烟雾探测器开启后,发射管14发出探测光,正常情况下,接收管13 几乎接收不到发射管14发出的探测光,遇到火灾时,烟雾通过挡光骨片111 从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的挡光骨片111处进入迷宫,探测光的光线经烟雾散射,接收管14接收到的光线增多,达到一定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在原来迷宫基础上增加一个蓝光发射管,形成烟雾检测蓝光响应与红外响应的比率,随着微粒尺寸变小,蓝光响应与红外响应的比率变大,检测算法可以使用该比率以及绝对功率水平和时间响应,就能更好区分烟雾和干扰源,同时上壳上设置的人字形挡光骨位能保证各个方向上进烟均匀,上壳上的金字塔形散光凸纹,能防止发射管的光直接反射到接收管上,底壳上还设置有防呆的椭圆形定位孔,防止装配错误。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包括上壳,下壳,发射管,接收管,上壳与下壳扣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发射管和接收管设置在下壳上,且发射管有两个;所述的上壳还设置有散光结构,所述的散光结构为金字塔形的凸纹,所述散光结构的凸纹,能防止发射管的光直接反射到接收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发射管分别为红外光发射管和蓝光发射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光发射管发射波长为920nm的红外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蓝光发射管发射波长为470nm的蓝光。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还设置有挡光骨位,挡光骨位环绕上壳一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光骨位为人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底部设置有三个圆形的安装座,用于安装发射管和接收管,其中,两个发射管安装座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两个发射管和接收管安装座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上设置有不止一个定位柱,下壳上设置有与上壳定位柱数量一致的定位孔,其中至少有一个定位孔为椭圆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12666.9U CN214312002U (zh) | 2020-12-15 | 2020-12-15 | 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12666.9U CN214312002U (zh) | 2020-12-15 | 2020-12-15 | 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312002U true CN214312002U (zh) | 2021-09-28 |
Family
ID=77853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012666.9U Active CN214312002U (zh) | 2020-12-15 | 2020-12-15 | 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312002U (zh) |
-
2020
- 2020-12-15 CN CN202023012666.9U patent/CN2143120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51484B2 (en) | Integrated smoke cell | |
CN209591030U (zh) | 紧凑型光学烟雾探测器系统和设备 | |
JP6532615B2 (ja) | 遮光体を備えた煙検出器、及び煙検出器を含む警報システム | |
US20210033513A1 (en) | Smoke detector chamber boundary surfaces | |
JP5660794B2 (ja) | 光電式煙感知器 | |
KR20100037539A (ko) | 광전식 연기 감지기 | |
US20230384218A1 (en) | Fire detection device | |
US20190187037A1 (en) | Compact optical smoke detector system and apparatus | |
CN214312002U (zh) | 一种双管烟雾探测器迷宫 | |
JP2024009202A (ja) | 煙感知器 | |
CN211044476U (zh) | 一种烟感迷宫及烟感探测器 | |
US20230349807A1 (en) | Compact optical smoke detector system and apparatus | |
CN210955419U (zh) | 烟雾探测装置及其壳体 | |
CN111080960A (zh) | 一种带有导光散射结构的烟感探测装置 | |
CN110940619A (zh) | 一种高精准烟雾探测器 | |
CN117037412A (zh) | 烟雾检测器 | |
CN216670897U (zh) | 烟雾探测装置 | |
JP2010086378A (ja) | 光電式煙感知器 | |
JPH0435990Y2 (zh) | ||
CN217386468U (zh) | 光电感烟探测器 | |
CN210006175U (zh) | 烟雾报警器 | |
CN215341337U (zh) | 一种光学迷宫结构及烟雾报警器 | |
CN221040197U (zh) | 一种独立式火灾报警探测器 | |
JP4999812B2 (ja) | 火災警報器 | |
RU48422U1 (ru) | Извещатель пожарный дымовой оптико-электронны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