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1220U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11220U
CN214311220U CN202120567876.XU CN202120567876U CN214311220U CN 214311220 U CN214311220 U CN 214311220U CN 202120567876 U CN202120567876 U CN 202120567876U CN 214311220 U CN214311220 U CN 214311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ttom plate
edge
backlight modu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6787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6787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1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11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11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胶框,背板包括底板,底板的第一侧边处设置有挡板组件,挡板组件包括沿第一侧边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的外挡板和内挡板,沿垂直于外挡板的方向,内挡板和外挡板间隔设置,以使挡板组件与底板围成深度方向垂直于底板的插接槽,胶框设置在背板上侧,胶框与插接槽相对的第一棱边插接于插接槽,胶框能够支撑液晶显示面板。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通过底板和挡板组件形成的插接槽与胶框的第一棱边的配合,使胶框和背板的适用范围广,且胶框棱边受力平衡,不易发生变形。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通过设置上述的背光模组,可灵活调节光学膜片等部件的厚度,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作为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操作电压低、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同时液晶显示面板利用加在液晶分子上电场强度的变化,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控制透光的强弱,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图1是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背板和胶框配合处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通常包括背板1′、设置在背板1′上侧并环设在背板1′四周的胶框2′,背板1′上侧、胶框2′内依次设置有光源3′、导光板4′及光学膜片5′,胶框2′用于限位光学膜片5′等结构并支撑液晶显示面板。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背板1′与胶框2′的连接配合,背板1′包括底板11′和侧板12′,其中侧板12′上设置有插孔,胶框2′设置在侧板12′内,且胶框2′朝向侧板12′的一侧设置有卡扣21′,卡扣21′卡接于插孔内,从而实现了背板1′和胶框2′的配合限位,但是这种配合方式中,当光源3′和/或导光板4′和/或光学膜片5′的厚度发生变化时,则胶框2′和背板1′无法继续使用,而重新开模制作胶框2′和背板1′会增加背光模组的成本。此外,胶框2′沿垂直于侧板12′的方向只受到单侧的力,受力不平衡,容易发生变形等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其背板和胶框的配合状态可以据光学膜片等部件的实际厚度调整,适用范围广,且胶框受力平衡,不易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其通过设置上述的背光模组,可灵活调节光学膜片等部件的厚度,成本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第一侧边处设置有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侧边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的外挡板和内挡板,沿垂直于所述外挡板的方向,所述内挡板和所述外挡板间隔设置,以使所述挡板组件与所述底板围成深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插接槽;
胶框,设置在所述背板上侧,所述胶框与所述插接槽相对的第一棱边插接于所述插接槽,所述胶框能够支撑液晶显示面板。
可选地,所述底板还包括第二侧边,所述背板在所述第二侧边处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的轴向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胶框与所述第二侧边相对的第二棱边处设置有凸柱,所述凸柱插接于所述插孔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边处设置有:
竖板,其下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竖板垂直于所述底板;
横板,连接于所述竖板的上端,所述横板平行于所述底板,所述插孔设置在所述横板上。
可选地,所述横板在所述插孔处且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翻边,所述凸柱与所述翻边配合。
可选地,所述底板、所述竖板及所述横板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底板为矩形,所述矩形的三条侧边处均设置有所述挡板组件,另一条侧边处设置有插孔。
可选地,所述底板、所述内挡板及所述外挡板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棱边包括:
棱边本体,垂直于所述底板且插接于所述插接槽;
承载平台,与所述棱边本体连接且平行于所述底板,所述承载平台能够支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可选地,所述内挡板的外壁和/或所述外挡板的内壁上设置有双面胶,所述双面胶与所述第一棱边粘接连接。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支撑于所述胶框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底板与每组挡板组件的内挡板、外挡板之间共同形成沿底板侧边方向延伸、且深度方向垂直于底板的插接槽,胶框的棱边插接于插接槽内实现背板和胶框的连接配合,当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和/或光源和/或导光板的厚度变厚时,调整胶框的棱边与插接槽的配合深度仍然能够适用,不必重新开模制作,适用性强、成本低;此外,胶框棱边的内外两侧分别受到内挡板和外挡板的支撑,受力平衡,不易发生变形。背光模组的背板和胶框的配合状态可以据光学膜片等部件的实际厚度调整,适用范围广,且胶框受力平衡,不易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其通过设置上述的背光模组,可灵活调节光学膜片等部件的厚度,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背板和胶框配合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背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背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胶框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胶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胶框和背板配合状态下在内挡板处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胶框和背板配合状态下在外挡板处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胶框和背板配合状态下在凸柱处的剖视图。
图中:
1′-背板;11′-底板;12′-侧板;2′-胶框;21′-卡扣;3′-光源;4′-导光板;5′-光学膜片;
1-背板;11-底板;12-挡板组件;121-外挡板;122-内挡板;13-竖板;14-横板;15-插孔;16-翻边;
2-胶框;21-第一棱边;211-棱边本体;212-承载平台;22-第二棱边;221-凸柱;
3-双面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面板。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背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背板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胶框的仰视图,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胶框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胶框和背板配合状态下在内挡板处的剖视图,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胶框和背板配合状态下在外挡板处的剖视图,如图2-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背板1上侧边缘处环设有胶框2,背板1上侧、胶框2内部依次设置有光源、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等,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背板1包括底板11,底板11的第一侧边处设置有挡板组件12,挡板组件12包括沿第一侧边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的外挡板121和内挡板122,沿垂直于外挡板121的方向,内挡板122和外挡板121间隔设置,以使挡板组件12与底板11围成深度方向垂直于底板11的插接槽,如图4、图5和图6所示,胶框2设置在背板1上侧,胶框2与插接槽相对的第一棱边21插接于插接槽。
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底板11与每组挡板组件12的内挡板122、外挡板121之间共同形成沿底板11侧边方向延伸、且深度方向垂直于底板11的插接槽,胶框2的第一棱边21插接于插接槽内实现背板1和胶框2的连接配合,当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和/或光源和/或导光板的厚度变厚时,调整胶框2的棱边与插接槽的配合深度,使胶框2和背板1仍然能够适用,不必重新开模制作,适用性强、成本低;此外,胶框2的第一棱边21的内外两侧分别受到内挡板122和外挡板121的支撑,受力平衡,不易发生变形。显示装置通过设置上述的背光模组,可灵活调节光学膜片等部件的厚度,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内挡板122和外挡板121均垂直于底板11,且底板11、内挡板122、外挡板121一体成型,从而使背板1整体结构强度高,且加工工序简单。具体地,背板1由金属材料制成,内挡板122、外挡板121折弯成型。
优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胶框2的第一棱边21包括棱边本体211和承载平台212,其中,棱边本体211垂直于底板11且插接于插接槽,承载平台212与棱边本体211连接且平行于底板11,承载平台212能够支撑液晶显示面板。垂直于底板11设置的棱边本体211保证胶框2与背板1配合紧密,平行于底板11的承载平台212保证液晶显示屏被平稳贴合的支撑。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承载平台212设置在棱边本体211内侧的中间部位,故棱边本体211高出承载平台212的部分能够用于对液晶显示屏进行保护。进一步地,棱边本体211和承载平台212一体注塑成型,加工方便,结构牢固。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胶框和背板配合状态下在凸柱处的剖视图,如图3、图5及图8所示,优选地,底板11还包括第二侧边,背板1在第二侧边处设置有插孔15,插孔15的轴向垂直于底板11,胶框2与第二侧边相对的第二棱边22处设置有凸柱221,凸柱221插接于插孔15中。凸柱221与插孔15的配合一方面起到定位作用,实现胶框2和背板1在水平面内相对的定位和限位,另一方面起到导向作用,当需要调整胶框2的第一棱边21和插接槽的配合深度时,对胶框2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保证配合精度。本实施例中,凸柱221设置在第二棱边22朝向背板1的表面上。凸柱221的横截面为矩形,插孔15的大小和形状与凸柱221相匹配。其他实施例中,凸柱221的横截面形状不做具体限定。进一步地,沿第二棱边22的延伸方向设置多个凸柱221,每个凸柱221对应一个插孔15。
具体地,如图8所示,背板1的第二侧边处设置有竖板13和横板14,竖板13的下端与底板11连接,竖板13垂直于底板11,横板14连接于竖板13的上端,横板14平行于底板11,插孔15设置在横板14上。竖板13、横板14及底板11的设置不仅使凸柱221沿垂直于底板11的方向具有活动的空间,且能够起到降低背板1整体重量的作用。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横板14在插孔15处且朝向底板11的一侧设置有翻边16,凸柱221与翻边16配合。翻边16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凸柱221的导向限位作用,进而提高背板1和胶框2的配合精度。本实施例中,底板11、竖板13、横板14及翻边16一体成型,加工步骤简单、结构强度好。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底板11为矩形,底板11包括三个第一侧边和一个第二侧边,三个第一侧边处均设置有挡板组件12并分别形成对应的插接槽,第二侧边处设置有插孔15,如图4和图5所示,胶框2也为矩形,胶框2设置有三个第一棱边21和一个第二棱边22,三个第一棱边21的棱边本体211一一对应地插接于背板1的三个插接槽内,第二棱边22上的凸柱221对应地插接于插孔15内。三组第一棱边21和插接槽的配合、凸柱221与插孔15的配合使背板1和胶框2在水平面内的相对位置得到限定,提高了背板1和胶框2的安装精度。
优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内挡板122的外壁和/或外挡板121的内壁上设置有双面胶3,双面胶3与第一棱边21粘接连接。双面胶3的设置可以将胶框2和背板1的相对位置完全固定,提高背板1和胶框2的连接牢固性。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双面胶3仅设置在外挡板121的内壁与第一棱边21之间,在保证胶框2与背板1的连接牢固性的基础上,能够节约双面胶3的消耗,且在拆卸胶框2和背板1时,避免胶框2受力太大而变形。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1),所述背板(1)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第一侧边处设置有挡板组件(12),所述挡板组件(12)包括沿所述第一侧边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的外挡板(121)和内挡板(122),沿垂直于所述外挡板(121)的方向,所述内挡板(122)和所述外挡板(121)间隔设置,以使所述挡板组件(12)与所述底板(11)围成深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11)的插接槽;
胶框(2),设置在所述背板(1)上侧,所述胶框(2)与所述插接槽相对的第一棱边(21)插接于所述插接槽,所述胶框(2)能够支撑液晶显示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还包括第二侧边,所述背板(1)在所述第二侧边处设置有插孔(15),所述插孔(15)的轴向垂直于所述底板(11),所述胶框(2)与所述第二侧边相对的第二棱边(22)处设置有凸柱(221),所述凸柱(221)插接于所述插孔(15)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边处设置有:
竖板(13),其下端与所述底板(11)连接,所述竖板(13)垂直于所述底板(11);
横板(14),连接于所述竖板(13)的上端,所述横板(14)平行于所述底板(11),所述插孔(15)设置在所述横板(14)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4)在所述插孔(15)处且朝向所述底板(11)的一侧设置有翻边(16),所述凸柱(221)与所述翻边(16)配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所述竖板(13)及所述横板(14)一体成型。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为矩形,所述矩形的三条侧边处均设置有所述挡板组件(12),另一条侧边处设置有插孔(15)。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所述内挡板(122)及所述外挡板(121)一体成型。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边(21)包括:
棱边本体(211),垂直于所述底板(11)且插接于所述插接槽;
承载平台(212),与所述棱边本体(211)连接且平行于所述底板(11),所述承载平台(212)能够支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板(122)的外壁和/或所述外挡板(121)的内壁上设置有双面胶(3),所述双面胶(3)与所述第一棱边(21)粘接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支撑于所述胶框(2)上。
CN202120567876.XU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4311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7876.XU CN214311220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7876.XU CN214311220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11220U true CN214311220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38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67876.XU Active CN214311220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112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2093A (zh) * 2022-09-27 2022-12-1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2093A (zh) * 2022-09-27 2022-12-1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15472093B (zh) * 2022-09-27 2023-10-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58963B2 (en) Fixed structur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hereof
US7891859B2 (en) Fram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210605281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CN104965329A (zh) 弯曲式显示装置
US823310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14311220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533164A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US20070126947A1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light guide plate having ea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same
EP2913707A1 (en) Rear chassis for a curved panel display
US20100165231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module
CN102929014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US20140139784A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US20160021774A1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bottom chassis including a binding portion
CN102865521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US20120050637A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US862504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CN213904011U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211554571U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101907246A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US9195085B2 (en) Back plate capable of resisting external forces,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US8079859B2 (en) Lamp socket for a backlight assembly
CN113900295B (zh) 边框组件及显示器
CN215495770U (zh) 一种显示设备的塑胶边框组件及显示设备
CN211348923U (zh) 一种抗震液晶模块
CN210605314U (zh) 摄像头组件、显示装置及智慧黑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