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06028U - 智能安防消防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安防消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06028U
CN214306028U CN202022940284.6U CN202022940284U CN214306028U CN 214306028 U CN214306028 U CN 214306028U CN 202022940284 U CN202022940284 U CN 202022940284U CN 214306028 U CN214306028 U CN 214306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haped seat
branch
device body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402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umei Dingd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umei Dingd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umei Dingd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umei Dingd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402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06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06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06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安防消防系统,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方设置有U形座和底座,所述U形座位于支架和底座的中间,所述U形座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支架套设在转动组件的外表面,所述U形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杆,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支杆套设在放置槽的内部,所述底座远离支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组件、支杆、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等之间的配合,既可以实现装置本体的快速安装和拆卸,也可以实现装置本体的水平转动和角度调节,还可以防止使用时装置本体从底座上脱落,产品的体验感更好。

Description

智能安防消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智能安防消防系统。
背景技术
安防即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消防即预防和解决(扑灭)火灾的意思,灭火与防火,亦指灭火、防火人员。安防与消防本为一家,不可分离。
现有的部分智能安防消防系统结构固定,装置本体的安装和拆卸都十分麻烦,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产品的体验感较差,实用性有待提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智能安防消防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智能安防消防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智能安防消防系统,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方设置有U形座和底座,所述U形座位于支架和底座的中间,所述U形座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支架套设在转动组件的外表面,所述U形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杆,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支杆套设在放置槽的内部,所述底座远离支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靠近支杆的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分别与凹槽和放置槽接通,所述凹槽与螺纹孔之间共同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支杆的外表面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放置槽接通,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柱,所述支杆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二限位柱通过螺纹槽与支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U形座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转动组件通过滑槽与U形座的内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U形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夹板。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隔板和粘胶板,所述隔板的侧壁固定安装有L形卡板,所述粘胶板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罩壳,所述隔板通过L形卡板和罩壳与粘胶板对应卡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转动组件、支杆、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等之间的配合,既可以实现装置本体的快速安装和拆卸,也可以实现装置本体的水平转动和角度调节,还可以防止使用时装置本体从底座上脱落,产品的体验感更好,实用性更高。
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底座和安装组件等之间的配合,便于将底座与待安装面连接起来,同时也实现了底座的快速取放,无需配合工具打孔和使用大量螺栓,节约了一定工作成本,满足了实际使用中的更多需求,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安防消防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安防消防系统的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安防消防系统的转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安防消防系统的安装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装置本体;2、支架;3、U形座;4、转动组件;5、支杆;6、底座;7、安装组件;8、螺纹槽;9、凹槽;10、螺纹孔;11、第一限位柱;12、第二限位柱;13、滑槽;14、放置槽;15、通孔;401、连接杆;402、把手;403、夹板;701、隔板;702、粘胶板;703、L形卡板;704、罩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安防消防系统: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2,支架2的下方设置有U形座3和底座6,U形座3位于支架2和底座6的中间,U形座3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组件4,支架2套设在转动组件4的外表面,U形座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杆5,底座6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14,支杆5套设在放置槽14的内部,底座6远离支杆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组件7。
其中,底座6靠近支杆5的侧壁开设有凹槽9,底座6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10,螺纹孔10分别与凹槽9和放置槽14接通,凹槽9与螺纹孔10之间共同设置有第一限位柱11,第一限位柱11与支杆5的外表面贴合。使用时将支杆5放到放置槽14的内部,然后转动第一限位柱11,在凹槽9和螺纹孔10等结构的配合下,可以实现对支杆5的有效限位,进而可以带动支杆5和装置本体1进行水平转动调节,以满足实际使用的更多要求。
具体的,底座6的底部开设有通孔15,通孔15与放置槽14接通,通孔1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柱12,支杆5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槽8,第二限位柱12通过螺纹槽8与支杆5固定连接。使用时将支杆5放到放置槽14的内部,然后转动第二限位柱12,在通孔15、放置槽14和螺纹槽8等结构的配合下,使第二限位柱12与支杆5固定连接起来,进而可以防止支杆5和装置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从底座6上脱落。
具体的,U形座3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滑槽13,转动组件4通过滑槽13与U形座3的内壁滑动连接。转动组件4包括连接杆401,连接杆401的一端通过轴承与U形座3的内壁转动连接,连接杆40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402,连接杆40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夹板403。连接杆401的外表面对应设置有两段方向相反的螺纹,两个夹板403分别位于两段相反的螺纹上。使用时转动把手402,在连接杆401、轴承和滑槽13等结构的配合下带动两个夹板403向中间靠拢或者向两边分散,进而可以实现支架2和装置本体1的角度调节,以满足实际使用的更多要求。
具体的,安装组件7包括隔板701和粘胶板702,隔板70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L形卡板703,粘胶板702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罩壳704,隔板701通过L形卡板703和罩壳704与粘胶板702对应卡接。使用时将粘胶板702与待安装面连接起来,然后将隔板701、L形卡板703和底座6等结构靠近并落下,使L形卡板703与罩壳704对应卡接,可以实现底座6的快速取放,同时无需配合工具打孔和使用大量螺栓,节约了一定工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使用时首先将支杆5放到放置槽14的内部,然后通过第一限位柱11、凹槽9和螺纹孔10等结构的配合,可以实现对支杆5的有效限位,进而可以带动支杆5和装置本体1进行水平转动调节,再通过第二限位柱12、通孔15、和螺纹槽8等结构的配合,可以将第二限位柱12与支杆5固定连接起来,有效防止支杆5和装置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从底座6上脱落;接着转动把手402,在连接杆401、轴承和滑槽13等结构的配合下带动两个夹板403移动,以调节装置本体1至合适的角度;最后将粘胶板702与待安装面连接起来,然后将隔板701、底座6和装置本体1等结构靠近并落下,使L形卡板703与罩壳704对应卡接即可,操作简单且满足了实际使用中的更多需求,实用性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智能安防消防系统,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下方设置有U形座(3)和底座(6),所述U形座(3)位于支架(2)和底座(6)的中间,所述U形座(3)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组件(4),所述支架(2)套设在转动组件(4)的外表面,所述U形座(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杆(5),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14),所述支杆(5)套设在放置槽(14)的内部,所述底座(6)远离支杆(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组件(7);
所述安装组件(7)包括隔板(701)和粘胶板(702),所述隔板(70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L形卡板(703),所述粘胶板(702)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罩壳(704),所述隔板(701)通过L形卡板(703)和罩壳(704)与粘胶板(702)对应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防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靠近支杆(5)的侧壁开设有凹槽(9),所述底座(6)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10),所述螺纹孔(10)分别与凹槽(9)和放置槽(14)接通,所述凹槽(9)与螺纹孔(10)之间共同设置有第一限位柱(11),所述第一限位柱(11)与支杆(5)的外表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防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底部开设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与放置槽(14)接通,所述通孔(1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柱(12),所述支杆(5)的底部开设有螺纹槽(8),所述第二限位柱(12)通过螺纹槽(8)与支杆(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防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座(3)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滑槽(13),所述转动组件(4)通过滑槽(13)与U形座(3)的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防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4)包括连接杆(401),所述连接杆(401)的一端通过轴承与U形座(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40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402),所述连接杆(40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夹板(403)。
CN202022940284.6U 2020-12-10 2020-12-10 智能安防消防系统 Active CN214306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40284.6U CN214306028U (zh) 2020-12-10 2020-12-10 智能安防消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40284.6U CN214306028U (zh) 2020-12-10 2020-12-10 智能安防消防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06028U true CN214306028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52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40284.6U Active CN214306028U (zh) 2020-12-10 2020-12-10 智能安防消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060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06028U (zh) 智能安防消防系统
CN210549198U (zh) 箱体焊接辅助装置
CN208153983U (zh) 一种安防工程用监控设备固定装置
CN202550303U (zh) 一种新型电气柜
CN210236938U (zh) 一种方便调节安置角度的力矩限制器用控制箱
CN214295807U (zh) 一种建筑运载车用监控装置
CN212929459U (zh) 一种与移动云台对接的监控系统安装结构
CN214204411U (zh) 一种方便布线的自动化控制柜
CN213102809U (zh) 一种螺栓夹持设备
CN212203919U (zh) 一种监控高度可调节的视频监控设备
CN210032523U (zh) 一种建筑支架
CN207544763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展示桌
CN207691292U (zh) 基于平衡车原理的变电站巡视平台
CN216078633U (zh) 一种管线固定装置
CN210577688U (zh) 一种电缆防盗装置
CN102995803A (zh) 多功能框架幕墙转角
CN215271211U (zh) 一种建筑管理工程预算绘图装置
CN211860814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电气柜
CN204524384U (zh) 一种具有废屑回收功能的铝型材断面加工装置
CN219874619U (zh) 一种安装架及电气柜内元器件安装组件
CN211143819U (zh) 一种房建施工用安全防坠装置
CN217590093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的电力桥架装置
CN209881201U (zh) 一种电子信息工程用机房布线结构
CN211062879U (zh) 一种防雷接地体的固定安装装置
CN210985185U (zh) 一种电力柜用电器安装挂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C, Tengj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Block 73, Buxin Community,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umei Dingda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2401, block a, block C, D, B, a, e, Southern International Plaza, 3013 Yitian Road, Mingyue community, Fubao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umei Dingda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