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03899U - 一种新型平导式和半横向式组合通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平导式和半横向式组合通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03899U
CN214303899U CN202023166698.4U CN202023166698U CN214303899U CN 214303899 U CN214303899 U CN 214303899U CN 202023166698 U CN202023166698 U CN 202023166698U CN 214303899 U CN214303899 U CN 214303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unnel
air supply
supply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666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东
赖宜
石琛
王新刚
刘凯
陈欢
化思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an University
China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an University
China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an University, China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31666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03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03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03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平导式和半横向式组合通风系统,在隧道进出口端隧道侧壁内设置有风井,隧道进出口端隧道中隔墙内设置有风塔,风井内设置有送风机,风塔内设置有排风机,隧道侧壁内与风井相连通设置有1号送风道和2号送风道,隧道内侧壁上间隔设置有送风孔,送风孔通过引风道与送风道相连通,隧道中隔墙内底部设置有安全通道,隧道中隔墙内安全通道上部与风塔相连通设置有重点排烟通道,隧道中隔墙上间隔设置的排风孔与重点排烟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减少水下公路隧道竖井设置数量避免修建人工岛,减少土建费用,风机房场地及风机设备投资相对较省,管理及供电较为集中和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平导式和半横向式组合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给排风设备或者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新型平导式和半横向式组合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隧道、水下公路隧道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隧道相关建设技术的不断进步,日益成为公路交通的重要发展形式,其运营通风技术的发展建立于山岭公路隧道通风技术基础上,在隧道的通风方式、系统构成、管理技术等方面极其相似。但在功能定位、地理位置等方面有别于山岭隧道,具有运营舒适性高、环保要求高、建设条件受限的特点。因此,在隧道通风系统的各个构成方面,如污染物浓度参数的选择、通风方式的选择、防灾规模的确定、污染空气的处理排放等方面都应综合考虑安全性、有效性。
半横向通风是介于"纵向通风"与"全横向通风"间的通风方式。可分为送风型与排风型。两者均于车行隧道一侧设置通风管道。送风型的新鲜空气由送风管道输人车行隧道,经与车道中的污浊空气混和后,在车道空间中作纵向流动,最后从隧道洞口排向外界。排风型的新鲜空气由隧道洞口进人,并沿车道作纵向流动,经与车道中的污浊空气混和后,通过排风管道吸出,排向高空。在半横向通风系统中,当火场烟雾由车道上方的内风道排出时,主洞基本无烟火威胁,且新鲜空气由两端源源不断供给(排烟端由洞口进风,不排烟端由内风道通过风口送风),宽敞的主洞是人、车撤出洞外的良好通道,同时也是消防人员进入洞内接近火场救火的工作通道。
而在修建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或地形受限无法设置竖井对隧道进行分段,如何在尽量不设竖井的基础上采用何种通风、排烟方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不能设置竖井或因设置竖井土建费过多用过大的工程项目,比如修建水下隧道时出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便设水中风塔;或者可以减少需要修建人工岛的水下隧道工程的土建费用。平行导洞多应用于辅助隧道掘近施工和专用逃生通道,若将其作为风道与全横向通风方式相结合,可在不修建竖井的基础上延长全横向通风方式应用长度。本发明将给出一种新型的平导式和半横向组合通风方式以期解决上类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隧道内污染物分布均匀、空气质量较好、减少土建费用的新型平导式和半横向式组合通风系统。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隧道进出口端隧道侧壁内设置有风井,隧道进出口端隧道中隔墙内设置有风塔,风井内设置有送风机,风塔内设置有排风机,隧道侧壁内与风井相连通设置有1号送风道和2号送风道,隧道内侧壁上间隔设置有送风孔,送风孔通过引风道与送风道相连通,隧道中隔墙内底部设置有安全通道,隧道中隔墙内安全通道上部与风塔相连通设置有重点排烟通道,隧道中隔墙上间隔设置的排风孔与重点排烟通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隧道侧壁内左线一侧a段和右线一侧a段下部设置有1号送风道、上部设置有2号送风道,隧道侧壁内左线一侧b段和右线一侧b段设置有2号送风道,1号送风道和2号送风道互不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送风孔设置于隧道侧壁下部,其高度与汽车尾气排气管距路面高度相适应,相邻送风孔之间的间距为5~6m,送风孔的面积按最大需风量条件下且全开时出口风速为6.0~8.0m/s计算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排风孔与送风孔交错设置,相邻排风孔之间的间距为相邻送风孔之间间距的2~3倍,排风孔(4)的面积宜按最大需风量条件下且全开时的吸入风速不大于4.0m/s计算确定。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可有效控制烟气扩散,减少火灾损失,同时送风机可逆转,能防止火灾蔓延,为火灾点前后的车辆和司乘人员创造疏散条件。
2、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减少水下公路隧道竖井设置数量避免修建人工岛,以期减少土建费用。
3、本实用新型的风机设在洞口,风机房场地及风机设备投资相对较省,管理及供电较为集中和方便,可节省便道投资和日后养护及防地质灾害费用,也便于管理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半横向式通风示意图。
图2半横向通风方式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中:1、风井;2、送风孔;3、风塔;4、排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2~4中,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新型平导式和半横向式组合通风系统,在隧道进出口端隧道侧壁内设置有风井1,隧道进出口端隧道中隔墙内设置有风塔3,风井1内安装有大型送风机,大型送风机负责给1号送风道和2号送风道送风,风塔4内安装有大型排风机,大型排风机负责将隧道内的废气排出,隧道侧壁内与风井1相连通设置有1号送风道和2号送风道,隧道内侧壁上间隔设置有送风孔2,送风孔2通过引风道与送风道相连通,隧道中隔墙内底部设置有安全通道,隧道中隔墙内安全通道上部与风塔3相连通设置有重点排烟通道,隧道中隔墙上间隔设置的排风孔4与重点排烟通道相连通。如图1所示,送风道和重点排烟通道通风风流在隧道内横向流动即隧道内风流流动方向与行车方向垂直。采用半横向通风,隧道污染物浓度相对均匀,隧道救灾、救援方式最优,排烟及烧损长度最短;半横向通风的最大优势在于车道内没有有害纵向风,当吸风量足够大时,火场前后即可产生方向向着火场的纵向风,火场附近将没有烟雾和热气流,从而保证了火场两侧来不及撤离的人、车安全。如若发生火灾,烟雾将沿横向路径经重点排烟通道快速排出,火灾不会在短时间之内迅速扩散。火灾工况下,平导可作为一条单车道复线,人员通过安全通道疏散。
进一步地,隧道侧壁内左线一侧a段和右线一侧a段下部设置有1号送风道、上部设置有2号送风道,隧道侧壁内左线一侧b段和右线一侧b段设置有2号送风道,1号送风道和2号送风道互不连通。隧道内侧壁上沿隧道长度方向上间隔均布设置有送风孔2,a段的送风孔2通过引风道与1号送风道相连通,1号送风道负责a段送风,b段的送风孔2通过引风道与2号送风道相连通,2号风道负责b段送风,每条风道负责2.25km以内的均匀开孔长度,隧道被分为4个通风区段。工作时,重点排烟通道排风孔4开启(平常处于关闭状态),a、b段送风独立,由大型送风机将新鲜空气沿各自送风道经由送风口垂直进入行车道。送风孔2设置于隧道侧壁下部,其高度与汽车尾气排气管距路面高度相适应,相邻送风孔2之间的间距为5~6m,送风孔2的面积按最大需风量条件下且全开时出口风速为6.0~8.0m/s计算确定。排风孔4与送风孔2交错设置,相邻排风孔4之间的间距为相邻送风孔2之间间距的2~3倍,排风孔4的面积宜按最大需风量条件下且全开时的吸入风速不大于4.0m/s计算确定。

Claims (4)

1.一种新型平导式和半横向式组合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隧道进出口端隧道侧壁内设置有风井(1),隧道进出口端隧道中隔墙内设置有风塔(3),风井(1)内设置有送风机,风塔(3)内设置有排风机,隧道侧壁内与风井(1)相连通设置有1号送风道和2号送风道,隧道内侧壁上间隔设置有送风孔(2),送风孔(2)通过引风道与送风道相连通,隧道中隔墙内底部设置有安全通道,隧道中隔墙内安全通道上部与风塔(3)相连通设置有重点排烟通道,隧道中隔墙上间隔设置的排风孔(4)与重点排烟通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平导式和半横向式组合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侧壁内左线一侧a段和右线一侧a段下部设置有1号送风道、上部设置有2号送风道,隧道侧壁内左线一侧b段和右线一侧b段设置有2号送风道,1号送风道和2号送风道互不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平导式和半横向式组合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风孔(2)设置于隧道侧壁下部,其高度与汽车尾气排气管距路面高度相适应,相邻送风孔(2)之间的间距为5~6m,送风孔(2)的面积按最大需风量条件下且全开时出口风速为6.0~8.0m/s计算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平导式和半横向式组合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风孔(4)与送风孔(2)交错设置,相邻排风孔(4)之间的间距为相邻送风孔(2)之间间距的2~3倍,排风孔(4)的面积宜按最大需风量条件下且全开时的吸入风速不大于4.0m/s计算确定。
CN202023166698.4U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新型平导式和半横向式组合通风系统 Active CN214303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6698.4U CN214303899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新型平导式和半横向式组合通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6698.4U CN214303899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新型平导式和半横向式组合通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03899U true CN214303899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61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66698.4U Active CN214303899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新型平导式和半横向式组合通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038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7191C (zh) 隧道排烟方法及带独立排烟装置的隧道通风系统
CN100557192C (zh) 改进的隧道排烟方法及带独立排烟装置的隧道排烟系统
CN103939124B (zh) 一种水下单管双层盾构交通隧道通风排烟与疏散系统
CN203452826U (zh) 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环形隧道的通风系统
CN105781603A (zh) 一种竖井送排结合互补通风的双线隧道
CN105971626A (zh) 一种具有竖井排烟结合互补通风系统的双线隧道
KR101191592B1 (ko) 능동제어형 선택집중배기 환기 방법
CN106480905B (zh) 一种综合管廊
CN110118099B (zh) 一种地铁换乘站站台的火灾通风排烟方法
CN113818901B (zh) 隧道用多功能横通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4303899U (zh) 一种新型平导式和半横向式组合通风系统
CN210660161U (zh) 一种新型双洞互补式通风系统
CN210463399U (zh) 用于地铁公共区的新型通风空调系统
CN112780329A (zh) 一种竖井辅助平行三洞法隧道的施工通风方法
CN205477703U (zh) 隧道通风结构
CN207437115U (zh) 一种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通风排烟系统
CN213454053U (zh) 高密度暗洞人行通道火灾防护系统
CN112197390B (zh) 高密度暗洞人行通道火灾防护系统
CN110454210A (zh) 地铁长大出入场段线隧道防排烟系统
CN205895293U (zh) 水下单管上下层市政及公路长大盾构隧道通风系统
CN214303898U (zh) 一种新型平导式和全横向式组合通风系统
CN104929672B (zh) 复合型地下环廊防火隔离装置及方法
CN213928407U (zh) 一种长大交通隧道区间重点排烟系统
CN216277968U (zh) 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环路的通风系统
CN219158303U (zh) 一种综合管廊通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