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03444U - 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03444U
CN214303444U CN202023016831.8U CN202023016831U CN214303444U CN 214303444 U CN214303444 U CN 214303444U CN 202023016831 U CN202023016831 U CN 202023016831U CN 214303444 U CN214303444 U CN 214303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guardrail
frame
folding
sa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168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凡奇
汪瑞雪
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Binh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Binh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Binh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Binh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30168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03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03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034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包括窗框、窗扇机构、折叠护栏机构和纱窗机构,所述窗扇机构配合连接在窗框上;所述折叠护栏机构配合连接在窗框内侧,所述折叠护栏机构与纱窗机构配合连接;所述纱窗机构固定连接在窗框上;所述窗框上设有限位机构,以对折叠护栏机构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折叠护栏机构可作为护栏使用,具有防护作用,还可以折叠作为晾衣架使用,折叠护栏机构折叠十分方便,便于在发生火灾时逃生或实施救援。

Description

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
背景技术
物联网技术已大量应用到窗户的设计之中,但现有技术中的物联网窗户大多是在窗户外增设护栏,这类护栏通常是采用不锈钢管焊接而成,整体呈一体结构,当发生火灾等突发情况时无法打开,使得救援和逃生十分不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内部折叠护栏机构便于开启,便于在发生火灾时逃生或实施救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包括窗框、窗扇机构、折叠护栏机构和纱窗机构,所述窗扇机构配合连接在窗框上;所述折叠护栏机构配合连接在窗框内侧,所述折叠护栏机构与纱窗机构配合连接;所述纱窗机构固定连接在窗框上;所述窗框上设有限位机构,以对折叠护栏机构进行限位。
可选的,所述窗扇机构包括第一窗扇和第二窗扇;所述第一窗扇的一端转动连接窗框,所述第一窗扇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窗扇的一端,所述第二窗扇另一端滑动配合在窗框的窗扇滑槽内。
可选的,所述折叠护栏机构包括第一折叠护栏、第二折叠护栏和导向组件;所述第一折叠护栏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窗框内侧的底面上,所述第一折叠护栏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折叠护栏的一端,所述第二折叠护栏的另一端与导向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导向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纱窗机构,所述导向组件滑动配合连接在窗框的纵向滑道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折叠护栏包括第一护栏框架和第一栏杆,所述第一护栏框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窗框内侧的底面上,所述第一护栏框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折叠护栏的一端,所述第一护栏框架内侧均匀设置多根第一栏杆。
可选的,所述第二折叠护栏包括第二护栏框架和第二栏杆,所述第二护栏框架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护栏框架,所述第二护栏框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导向组件,所述第二护栏框架内侧均匀设置多根第二栏杆。
可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滑杆、联动杆、联动轴和联动块;所述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护栏框架的一端,所述滑杆的另一端滑动配合连接在窗框的纵向滑道内,所述联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滑杆的中部,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联动轴,所述联动轴固定连接联动块,所述联动块固定连接在纱窗机构上。
可选的,所述纱窗机构采用伸缩推拉卷筒式纱窗,所述纱窗机构的回收纱盒固定连接在窗框上,所述纱窗机构的底轨与联动块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和固定座;所述限位杆和导向组件相对配合设置,所述限位杆可卡挡在导向组件的下方,对导向组件进行限位,所述限位杆螺纹配合连接在固定座内,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窗框的内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窗扇机构可折叠开启,减少了开启后的占用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护栏机构可作为护栏使用,具有防护作用,还可以折叠作为晾衣架使用,功能丰富;折叠护栏机构折叠十分方便,便于在发生火灾时逃生或实施救援;折叠护栏机构在作为晾衣架使用时,可同步带动纱窗机构向下展开,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护作用。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窗扇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护栏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向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标:窗框1;窗扇机构2;第一窗扇201;第二窗扇202;折叠护栏机构3;第一折叠护栏301;第二折叠护栏302;导向组件303;滑杆303A;联动杆303B;联动轴303C;联动块303D;纱窗机构4;限位机构5;限位杆501;固定座5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申请可实施的范畴。
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1-6所示,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包括窗框1、窗扇机构2、折叠护栏机构3和纱窗机构4,所述窗扇机构2配合连接在窗框1上;所述折叠护栏机构3配合连接在窗框1内侧,所述折叠护栏机构3与纱窗机构4配合连接;所述纱窗机构4固定连接在窗框1上;所述窗框1上设有限位机构5,以对折叠护栏机构3进行限位。所述窗框1上可安装市面上可购置的雨水传感器、风力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用于实时感知雨水、风力、气体等因素的变化,满足用户对家居安全的多角度需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滑动拉开窗扇机构2,可进行通风,且窗扇机构2可折叠开启,减少开启后占用的空间;折叠护栏机构3既可以作为护栏使用,还可以作为晾衣架使用,折叠护栏机构3作为护栏使用时,控制限位机构5可对折叠护栏机构3进行限位,折叠护栏机构3垂直于窗框1内侧的底面构成护栏使用,起到防护作用;折叠护栏机构3作为晾衣架使用时,开启窗扇机构2,控制限位机构5解除对折叠护栏机构3的限位,折叠护栏机构3转动后平行于窗框1内侧的底面构成晾衣架使用,可用于晾晒衣物;折叠护栏机构3运动时带动纱窗机构4展开或收缩,纱窗机构4展开时,可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护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二:
如图1-6所示,所述窗扇机构2包括第一窗扇201和第二窗扇202;所述第一窗扇201的一端转动连接窗框1,所述第一窗扇20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窗扇202的一端,所述第二窗扇202另一端滑动配合在窗框1的窗扇滑槽内。
所述窗扇机构2使用时,推动第二窗扇202在窗框1的窗扇滑槽内滑动,第二窗扇202滑动时可改变其与第一窗扇201的夹角,从而实现窗扇机构2的开启或关闭。
具体实施方式三:
如图1-6所示,所述折叠护栏机构3包括第一折叠护栏301、第二折叠护栏302和导向组件303;所述第一折叠护栏30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窗框1内侧的底面上,所述第一折叠护栏30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折叠护栏302的一端,所述第二折叠护栏302的另一端与导向组件30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导向组件3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纱窗机构4,所述导向组件303滑动配合连接在窗框1的纵向滑道内。所述折叠护栏机构3作为护栏使用时,控制限位机构5对导向组件303进行限位,使第一折叠护栏301和第二折叠护栏302垂直于窗框1内侧的底面构成护栏使用,且便于关闭窗扇机构2;所述折叠护栏机构3作为晾衣架使用时,开启窗扇机构2,控制限位机构5解除对导向组件303的限位,拉动导向组件303在窗框1的纵向滑道内滑动,导向组件303的滑动可带动第二折叠护栏302转动,第二折叠护栏302转动带动第一折叠护栏301转动,从而使第一折叠护栏301和第二折叠护栏302平行于窗框1内侧的底面构成晾衣架使用;导向组件303滑动时还可带动纱窗机构4展开或收缩。
所述第一折叠护栏301包括第一护栏框架和第一栏杆,所述第一护栏框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窗框1内侧的底面上,所述第一护栏框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折叠护栏302的一端,所述第一护栏框架内侧均匀设置多根第一栏杆。所述第一护栏框架在第二折叠护栏302的带动下可转动平行或垂直于窗框1内侧的底面;多根第一栏杆的设置既有利于防护,也有利于挂晒衣物。
所述第二折叠护栏302包括第二护栏框架和第二栏杆,所述第二护栏框架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护栏框架,所述第二护栏框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导向组件303,所述第二护栏框架内侧均匀设置多根第二栏杆。所述第二护栏框架在导向组件303的带动下转动,第二护栏框架转动时带动第一护栏框架转动平行或垂直于窗框1内侧的底面;多根第二栏杆的设置既有利于防护,也有利于挂晒衣物。
所述导向组件303包括滑杆303A、联动杆303B、联动轴303C和联动块303D;所述滑杆303A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护栏框架的一端,所述滑杆303A的另一端滑动配合连接在窗框1的纵向滑道内,所述联动杆303B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滑杆303A的中部,所述联动杆303B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联动轴303C,所述联动轴303C固定连接联动块303D,所述联动块303D固定连接在纱窗机构4上。所述滑杆303A在窗框1的纵向滑道内滑动时,可带动第二护栏框架转动,使第二护栏框架平行或垂直于窗框1内侧的底面;滑杆303A滑动时通过联动杆303B带动联动轴303C上下运动,联动轴303C上下运动时带动联动块303D运动,从而带动纱窗机构4开启或关闭。
具体实施方式四:
如图1-6所示,所述纱窗机构4采用伸缩推拉卷筒式纱窗,所述纱窗机构4的回收纱盒固定连接在窗框1上,所述纱窗机构4的底轨与联动块303D固定连接。所述纱窗机构4使用时,纱窗机构4的底轨在联动块303D的带动下上下滑动,实现纱窗机构4的展开或收缩,纱窗机构4展开时,可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护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五:
如图1-6所示,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杆501和固定座502;所述限位杆501和导向组件303相对配合设置,所述限位杆501可卡挡在导向组件303的下方,对导向组件303进行限位,所述限位杆501螺纹配合连接在固定座502内,所述固定座502固定连接在窗框1的内侧面上。所述限位机构5可用于对导向组件303进行限位,通过调节限位杆501的前后位置,使限位杆501卡挡在导向组件303的下方或解除限位杆501对导向组件303的卡挡。
原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滑动拉开窗扇机构2,可进行通风,且窗扇机构2可折叠开启,减少开启后占用的空间;折叠护栏机构3既可以作为护栏使用,还可以作为晾衣架使用,折叠护栏机构3作为护栏使用时,控制限位机构5可对折叠护栏机构3进行限位,折叠护栏机构3垂直于窗框1内侧的底面构成护栏使用,起到防护作用;折叠护栏机构3作为晾衣架使用时,开启窗扇机构2,控制限位机构5解除对折叠护栏机构3的限位,折叠护栏机构3转动后平行于窗框1内侧的底面构成晾衣架使用,可用于晾晒衣物;折叠护栏机构3运动时带动纱窗机构4展开或收缩,纱窗机构4展开时,可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护作用。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8)

1.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包括窗框(1)、窗扇机构(2)、折叠护栏机构(3)和纱窗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机构(2)配合连接在窗框(1)上;所述折叠护栏机构(3)配合连接在窗框(1)内侧,所述折叠护栏机构(3)与纱窗机构(4)配合连接;所述纱窗机构(4)固定连接在窗框(1)上;所述窗框(1)上设有限位机构(5),以对折叠护栏机构(3)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机构(2)包括第一窗扇(201)和第二窗扇(202);所述第一窗扇(201)的一端转动连接窗框(1),所述第一窗扇(20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窗扇(202)的一端,所述第二窗扇(202)另一端滑动配合在窗框(1)的窗扇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护栏机构(3)包括第一折叠护栏(301)、第二折叠护栏(302)和导向组件(303);所述第一折叠护栏(30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窗框(1)内侧的底面上,所述第一折叠护栏(30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折叠护栏(302)的一端,所述第二折叠护栏(302)的另一端与导向组件(30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导向组件(3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纱窗机构(4),所述导向组件(303)滑动配合连接在窗框(1)的纵向滑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护栏(301)包括第一护栏框架和第一栏杆,所述第一护栏框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窗框(1)内侧的底面上,所述第一护栏框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折叠护栏(302)的一端,所述第一护栏框架内侧均匀设置多根第一栏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护栏(302)包括第二护栏框架和第二栏杆,所述第二护栏框架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护栏框架,所述第二护栏框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导向组件(303),所述第二护栏框架内侧均匀设置多根第二栏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303)包括滑杆(303A)、联动杆(303B)、联动轴(303C)和联动块(303D);所述滑杆(303A)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护栏框架的一端,所述滑杆(303A)的另一端滑动配合连接在窗框(1)的纵向滑道内,所述联动杆(303B)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滑杆(303A)的中部,所述联动杆(303B)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联动轴(303C),所述联动轴(303C)固定连接联动块(303D),所述联动块(303D)固定连接在纱窗机构(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窗机构(4)采用伸缩推拉卷筒式纱窗,所述纱窗机构(4)的回收纱盒固定连接在窗框(1)上,所述纱窗机构(4)的底轨与联动块(303D)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杆(501)和固定座(502);所述限位杆(501)和导向组件(303)相对配合设置,所述限位杆(501)可卡挡在导向组件(303)的下方,对导向组件(303)进行限位,所述限位杆(501)螺纹配合连接在固定座(502)内,所述固定座(502)固定连接在窗框(1)的内侧面上。
CN202023016831.8U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 Active CN214303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16831.8U CN214303444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16831.8U CN214303444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03444U true CN214303444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53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16831.8U Active CN214303444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034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170557A1 (zh) 多功能一体化窗户
CN214303444U (zh) 一种集群式物联网窗户
CN208473561U (zh) 一种新型安全平开窗
CN106121142B (zh) 一种多功能天窗
CN216041672U (zh) 一种可伸缩的房屋外平台系统
CN209687111U (zh) 一种自动锁定开启角度的窗户
CN204960681U (zh) 一种移开一体式窗体结构
CN205858134U (zh) 无网安全窗
CN206000373U (zh) 推拉平开折叠多功能门
CN217106783U (zh) 一种窗户
JP2575328B2 (ja) 折れ戸
US2827954A (en) Extensible metallic awning structure
JPS5845421Y2 (ja) オリドノシユウドウソウチ
JP4176415B2 (ja) 引き違い折畳み開閉自在のサッシ
CN215671666U (zh) 隐藏式滑撑铰链
JP4822632B2 (ja) 折畳み引き違いサッシ
KR101329208B1 (ko) 미닫이 창문용 잠금장치
CN208473562U (zh) 建筑仿古窗
CN216588190U (zh) 锁闭铰链及门窗
CN210127775U (zh) 一种多功能的折叠阳台窗
CN216197553U (zh) 翻转平推复合式建筑外窗
CN213116112U (zh) 折叠纱门窗
JPH05552Y2 (zh)
CN211500316U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门窗
CN208203073U (zh) 一种滚筒可移动的阳台防雨遮阳卷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