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9764U - 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99764U
CN214299764U CN202023256499.2U CN202023256499U CN214299764U CN 214299764 U CN214299764 U CN 214299764U CN 202023256499 U CN202023256499 U CN 202023256499U CN 214299764 U CN214299764 U CN 214299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treatment
sewage
fixing bolt
treatment devic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564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春燕
李庭青
滕军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hidao Wate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hidao Wate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hidao Wate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hidao Water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564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99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99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99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和出水口,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设置有搅拌杆,且搅拌杆的下方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且卡块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板,且活性炭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一侧设置有加料口,且加料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该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滤网可以对该污水处理装置起到有效的过滤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污水进行有效的过滤处理,从而提升了该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效率,滤网对污水起到了过滤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
但目前使用的污水处理装置,不具备便于过滤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对该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污水过滤处理,从而导致该污水处理装置使用效果不佳的现象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不具备便于过滤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对该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污水过滤处理,从而导致该污水处理装置使用效果不佳的现象发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污水处理装置便于过滤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和出水口,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设置有搅拌杆,且搅拌杆的下方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且卡块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板,且活性炭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一侧设置有加料口,且加料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内部设置有转板,且转板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同时密封圈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外壳的下方一侧,且出水口的外侧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一侧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且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第一转轴与搅拌杆构成旋转结构,且搅拌杆的尺寸小于外壳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滤网通过卡块与外壳卡合连接,且卡块以滤网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板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外壳螺纹连接,且第一固定螺栓在活性炭板的一侧为平行分布。
优选的,所述加料口、第二转轴与转板构成旋转结构,且转板的尺寸小于加料口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加料口螺纹连接,且第二固定螺栓在密封圈的一侧呈等间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卡箍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活动连接,且限位块以卡箍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滤网可以对该污水处理装置起到有效的过滤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污水进行有效的过滤处理,从而提升了该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效率,滤网对污水起到了过滤的作用;
2、该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活性炭板与第一固定螺栓的设置,在使用时可以对该污水处理装置起到过滤吸收掉污水中含有的杂质,避免水中杂质过多使其还需进行二次过滤,活性炭板起到了可以吸收水中杂质的作用;
3、该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密封圈与第二固定螺栓的设置,在使用时对该加料口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该污水装置使用时加料口密封效果不佳导致其出现漏水的现象发生,密封圈起到了密封防漏水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圈与第二固定螺栓相互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转轴与转板相互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驱动电机;3、第一转轴;4、搅拌杆;5、滤网;6、卡块;7、卡槽;8、活性炭板;9、第一固定螺栓;10、加料口;11、第二转轴;12、转板;13、密封圈;14、第二固定螺栓;15、出水口;16、卡箍;17、限位块;18、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和出水口15,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2,且驱动电机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的一侧设置有搅拌杆4,且搅拌杆4的下方设置有滤网5,滤网5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6,且卡块6的一侧设置有卡槽7,卡槽7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板8,且活性炭板8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9,第一固定螺栓9的一侧设置有加料口10,且加料口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11,第二转轴11的内部设置有转板12,且转板12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13,同时密封圈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14,出水口15设置在外壳1的下方一侧,且出水口15的外侧设置有卡箍16,卡箍16一侧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17,且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槽18。
进一步的,驱动电机2、第一转轴3与搅拌杆4构成旋转结构,且搅拌杆4的尺寸小于外壳1的尺寸,通过搅拌杆4的设置,在使用时对该污水处理装置起到了对手污水加快发酵的目的,避免污水发酵时间过长,导致该污水处理装置使用效率下降,搅拌杆4起到了对污水加快发酵的目的。
进一步的,滤网5通过卡块6与外壳1卡合连接,且卡块6以滤网5的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设置滤网5可以对该污水处理装置起到有效的过滤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污水进行有效的过滤处理,从而提升了该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效率,滤网5对污水起到了过滤的作用。
进一步的,活性炭板8通过第一固定螺栓9与外壳1螺纹连接,且第一固定螺栓9在活性炭板8的一侧为平行分布,通过设置活性炭板8与第一固定螺栓9的设置,在使用时可以对该污水处理装置起到过滤吸收掉污水中含有的杂质,避免水中杂质过多使其还需进行二次过滤,活性炭板8起到了可以吸收水中杂质的作用。
进一步的,加料口10、第二转轴11与转板12构成旋转结构,且转板12的尺寸小于加料口10的尺寸,通过第二转轴11与转板12的设置,在使用时对该污水处理装置起到了便于加料的作用,避免其加料不便,导致该污水处理装置使用效率降低,第二转轴11与转板12起到了便于加料的作用。
进一步的,密封圈13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4与加料口10螺纹连接,且第二固定螺栓14在密封圈13的一侧呈等间距分布,通过密封圈13与第二固定螺栓14的设置,在使用时对该加料口10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该污水装置使用时加料口10密封效果不佳导致其出现漏水的现象发生,密封圈13起到了密封防漏水的作用。
进一步的,卡箍16通过限位块17与限位槽18活动连接,且限位块17以卡箍16的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卡箍16的设置,在使用时对该污水处理装置起到了便于对排水管固定的作用,避免其排水时水管脱落,导致处理过后的水浪费,卡箍16起到了对排水管固定的作用。
工作原理:首先连接电源,先将搅拌杆4安装到驱动电机2的一侧,将搅拌杆4通过第一转轴3安装到驱动电机2的一侧,以便于对污水起到加快发酵的目的,然后将滤网5安装到外壳1的内部,将滤网5通过卡块6与卡槽7配合安装到外壳1的内部以便于对污水起到过滤的作用,再将活性炭板8安装到外壳1的内部,将活性炭板8通过第一固定螺栓9安装到外壳1的内部以便于对污水起到可以吸附污水内含有的杂质的作用,接着将转板12安装到加料口10的内部,将转板12通过第二转轴11安装到加料口10的内部,以便于对该污水处理装置起到便于加料的作用,其次将密封圈13安装到转板12的外侧,将密封圈13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4安装到转板12的外侧,以便于对加料口10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该污水处理装置使用时加料口10漏水,最后将卡箍16安装到出水口15的外侧,将卡箍16通过限位块17与限位槽18配合安装到出水口15的外侧,以便于对排水管起到固定的作用,其中,驱动电机2的型号为:YE2-132S-4,这样就完成了该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流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和出水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2),且驱动电机(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的一侧设置有搅拌杆(4),且搅拌杆(4)的下方设置有滤网(5),所述滤网(5)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6),且卡块(6)的一侧设置有卡槽(7),所述卡槽(7)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板(8),且活性炭板(8)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栓(9),所述第一固定螺栓(9)的一侧设置有加料口(10),且加料口(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1)的内部设置有转板(12),且转板(12)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13),同时密封圈(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14),所述出水口(15)设置在外壳(1)的下方一侧,且出水口(15)的外侧设置有卡箍(16),所述卡箍(16)一侧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17),且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槽(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第一转轴(3)与搅拌杆(4)构成旋转结构,且搅拌杆(4)的尺寸小于外壳(1)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5)通过卡块(6)与外壳(1)卡合连接,且卡块(6)以滤网(5)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板(8)通过第一固定螺栓(9)与外壳(1)螺纹连接,且第一固定螺栓(9)在活性炭板(8)的一侧为平行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口(10)、第二转轴(11)与转板(12)构成旋转结构,且转板(12)的尺寸小于加料口(10)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3)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4)与加料口(10)螺纹连接,且第二固定螺栓(14)在密封圈(13)的一侧呈等间距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16)通过限位块(17)与限位槽(18)活动连接,且限位块(17)以卡箍(16)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CN202023256499.2U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4299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56499.2U CN214299764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56499.2U CN214299764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99764U true CN214299764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63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56499.2U Active CN214299764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99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64699U (zh) 一种高效离心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4299764U (zh) 一种提高低碳比市政污水脱氮效率的a20污水处理装置
CN207227144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系统
CN206417942U (zh) 一种工业水处理设备
CN211111430U (zh) 一种混合除磷池
CN211521845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12102305U (zh) 一种水利工程河道水源用过滤装置
CN208980459U (zh) 一种工业污水循环利用装置
CN207667245U (zh) 一种火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CN206616125U (zh) 车载移动式污泥干化处理设备
CN214972298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净化槽
CN21141969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氧化剂添加装置
CN217398603U (zh) 一种污水处理净化装置
CN216513224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4167597U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CN108558062A (zh) 羊毛漂洗废水处理回用系统
CN214457275U (zh) 一种磷酸铁生产废水的净化装置
CN219363447U (zh) 一种污水处理净化装置
CN208594182U (zh) 一种低能耗的复合膜生物反应装置
CN218345207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CN210945108U (zh) 一种水处理用混合装置
CN216537833U (zh) 一种污水循环的mbr膜组件
CN219689469U (zh) 一种污水处理再利用装置
CN219194630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污泥过滤装置
CN214457540U (zh) 一种新农村改造用环保式化粪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