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3784U - 一种背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283784U CN214283784U CN202120102976.5U CN202120102976U CN214283784U CN 214283784 U CN214283784 U CN 214283784U CN 202120102976 U CN202120102976 U CN 202120102976U CN 214283784 U CN214283784 U CN 2142837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g body
- bag
- opening
- backpack
-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rtable Outdo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包,其在第一种状态和第二种状态之间转换,包括:形成有相对的两个袋片和第一开口的第一袋体;袋体内部和袋体外部分别为第一种状态下第一袋体的内部和外部;第二种状态时,袋体内部翻出成为袋体的外部,袋体外部翻入成为袋体的内部;第一肩带两端分别固接于袋体内部两侧上;两个第一固定带的第一端分别固接于袋体外部两侧上并远离第一开口,第二端分别设有卡扣;第一幅包括一端固定于袋体外部的其中之一的袋片上的后襟片和分别与后襟片相接的两个前胸片;两个第二固定带的第一端分别固接于两前胸片上,第二端分别设有插扣;两个插扣分别与两个卡扣卡接。采用该结构的背包可在单、双肩之间转换使用,又能满足与服装组合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包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包。
背景技术
随着大家生活和消费水准不断地提升,各式各样背包成为人们身边不可或缺饰品。大家要求箱包产品不光在实用性上有所加强,装饰性也要有所扩展,为了从不同侧面迎合人们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在单、双肩之间转换使用的背包,且在双肩背包状态下,该背包又能满足与服装结合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背包,其可在单、双肩之间转换使用,且在双肩背包状态下,该背包又能满足与服装组合使用。
为达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包,其在第一种状态和第二种状态之间转换,其包括,第一袋体,其形成有相对的两个袋片和第一开口;所述袋体内部和袋体外部分别为第一种状态下的所述第一袋体的内部和外部;所述第一种状态转换为第二种状态时,所述袋体内部翻出成为袋体的外部,所述袋体外部翻入成为袋体的内部;第一肩带,其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袋体内部的两侧上;两个第一固定带,两所述第一固定带的第一端分别固接于所述袋体外部的两侧上,并远离所述第一开口,两所述第一固定带的第二端分别设有卡扣;第一幅,其包括后襟片和两个前胸片,所述后襟片的一端固接于所述袋体外部的其中之一的袋片上,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前胸片相接,并共同围合有供人体颈部穿过的开孔;两个第二固定带,两所述第二固定带的第一端分别固接于两所述前胸片远离后襟片的一端上,两所述第二固定带的第二端分别设有插扣;两个所述插扣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扣卡接,实现所述第一固定带与对应的第二固定带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通过第一拉链封闭,所述第一拉链的拉头,其上、下两侧面分别设有拉片。
进一步地,两所述前胸片相对的一侧通过第二拉链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袋体,其形成有第二开口以及相对的前幅和后幅;所述第一袋体的两个袋片分别为前袋片和后袋片,所述第一幅固接于所述后袋片上;所述第一幅和所述后袋片共同构成所述第二袋体的前幅;所述后幅与所述前幅的外缘形状匹配;所述第二开口通过第三拉链封闭。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幅的下部分形状相同的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幅的下部分为所述后襟片远离所述前胸片的一头,其横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开口长度;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底边相对于第一袋体对称面固定于第一袋体的后袋片上,下翻所述第一连接片,以使其顶边往下翻以盖过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幅位于所述第一袋体前方,其底边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顶边缝合,其下部分的左、右边与第一连接片对应的左、右边缝合,实现所述第一幅与第一袋体固接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后幅包括上片和下片;所述上片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幅下部分以上的形状匹配;所述下片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袋体的后袋片形状匹配;所述上片的底边与所述下片的顶边相接;所述上片的其余边与所述第一幅对应的边缝合;所述下片的底边、左边和右边分别缝合于所述第一袋体的后袋片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后幅还包括第二连接片,其形状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形状匹配;所述第二连接片位于所述下片外表面一侧,其上边相对第一袋体对称面缝合于所述上片与下片相接的位置,其左边和右边缝合于所述第一连接片背离第一幅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底边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底边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袋体设有连帽,其固接于所述开孔的外缘上;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同一侧的上方,且靠近所述连帽的固接位置并沿所述开孔的外缘延伸。
进一步地,还包括适于收纳于所述第二袋体内的披风,其顶边的中间部分沿横向固接于所述第二袋体内的后幅上,且固接长度小于所述第三拉链的开口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披风的对襟通过若干纽扣扣合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的背包,通过内外翻转第一袋体1使得背包转换于两种状态之间,第一种状态为双肩背包,第二种状态为单肩背包;在第一种状态下,第一肩带被隐藏在袋体内部,而两个第二固定带、第一幅、第一连接片和两个第二固定带位于袋体外部,此时背包形成双肩背包;在第二种状态下,第一肩带被翻出在袋体的外部,而两个第二固定带、第一幅、第一连接片和两个第二固定带被翻入袋体的内部,此时背包形成单肩背包,该结构满足背包一包两用的使用需求。此外,第一幅相对固定于第一袋体上,其由后襟片和两个前胸片构成,后襟片分别与两个前胸片在肩膀处相接,当第一幅附在人体上,形成开衫式但腋下未相接的马夹形状,再通过其上的第二固定带穿过腋下与第一固定带卡扣连接,形成双肩用的背带,如此,该马夹形状的第一幅即满足做为双肩背带的一部分,又可以形成衣体形式穿戴在人身体上,满足服装与双肩背包的组合使用。
本申请中的背包,第一开口采用拉链实现封闭,且拉链的拉头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拉片,以满足不管在单肩背包或双肩背包状态下,拉链均有朝外的拉片,供人握持操作,实现操作便捷。
本申请中的背包,两个前胸片相对的一侧采用拉链连接,实现衣体穿戴方便且美观,并使“肩带”不易从肩膀上滑落下来。
本申请中的背包,还设置有与第一袋体相背的第二袋体,因此该背包结构不仅可以满足背包的多样化使用需求,且当切换成单肩背包时,第二袋体可收纳于第一袋体中,保持单、双肩背包的使用功能。
本申请中的背包,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片,实现第一幅与第一袋体的固接关系,在双肩背包的状态下,第一幅的下部分不仅能遮住第一开口,起到隐藏第一开口的作用,还保持第一幅外观的整体性(即,第一幅除边缘外,其他外表面看不出有缝合线的痕迹),提升产品的美观度。
本申请中的背包,后幅由上片、下片和第二连接片连接构成,通过这种分片式的拼合,降低裁剪和制作难度。其中第二连接片的底边不缝合且与第一连接片的底边平齐,使得双肩背包的外观更美观。
本申请中的背包,设置连帽增加穿戴的实用性、多样性。
本申请中的背包,设置披风,用于防风或防雨等作用,需要时取出使用,在不用时,收纳于第二袋体中,方便携带。由于披风顶边的中间部分沿横向固接于第二袋体内的后幅上,且固接长度小于所述第三拉链的开口长度,因此,披风从第二袋体中直接拉出时,并通过其顶边未固定的两端从后背展开并围合到胸前,以将双肩背包和人体罩在其内。
本申请中的背包,展开后的披风,其围合到胸前的对襟通过若干组纽扣组扣合连接,使得披风可固定地罩在人体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简要介绍所需要使用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中单肩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第一幅、第一连接片和第一袋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片固定于第一袋体后袋片上并盖过第一开口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第一幅底边与第一连接片顶边缝合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第一幅下部分的左、右边与第一连接片对应的左、右边缝合的示意图(即第一幅和第一袋体后袋片固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第一幅形成衣体式的双肩背包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后幅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第二袋体的前幅与后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双肩背包的朝向人体背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中双肩背包的背向人体背部的结构后视图;
图11为实施例中第一幅的下部分上翻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中披风收纳于第二袋体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中使用披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4为实施例中使用披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5为实施例中使用披风的结构示意图三;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袋体1,前袋片11、后袋片12、第一拉链13,第一拉片131、第二拉片132;
第一肩带2;第一固定带3;第一幅4,后襟片41、前胸片42、第二拉链43、第三拉链44;第一连接片5,底边51、顶边52;第二固定带6;后幅7,上片71、下片72、第二连接片73;连帽8;披风9。
具体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为“包含但不限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至图14,图1至图14示出了实施例中一种背包,其包括第一袋体1、第一肩带2、两个第一固定带3、第一幅4、第一连接片5、两个第二固定带6、第二袋体、连帽8和披风9。
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内外翻转第一袋体1使得背包转换于两种状态之间,第一种状态为双肩背包,第二种状态为单肩背包,界定袋体内部和袋体外部分别为第一种状态下的第一袋体1的内部和外部;第一种状态转换为第二种状态时,袋体内部翻出成为袋体的外部,袋体外部翻入成为袋体的内部。具体地,第一袋体1形成有相对的两个袋片和第一开口,两个袋片分别为前袋片11和后袋片12。第一开口通过第一拉链13封闭,第一拉链13的拉头,其上侧面设有第一拉片131、下侧面设有第二拉片132,以满足不管在双肩背包或单肩背包状态下,拉链均有朝外的拉片,供人握持操作,实现操作便捷。
第一肩带2,其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袋体内部的两侧上,当第一袋体为第二种状态下的袋体时,如图 1所示,此时,第一肩带2被外翻至袋体外部上,其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拉链13端头与袋体的缝合之间,形成单肩背带。第一肩带2为可调节的插扣肩带,该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至图6所示,
两个第一固定带3的第一端分别固接于所述袋体外部的两侧上,并远离所述第一开口,两个第一固定带的第二端分别设有卡扣;
第一幅4,其包括后襟片41和两个前胸片42,后襟片41的一端固接于袋体外部的其中之一的袋片上,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前胸片42相接,并共同围合有供人体颈部穿过的开孔。具体地,后襟片41分别与两个前胸片42在肩膀处相接。当第一幅4展开后,其外形大致为具有一缺口的方形片状,中间形成有一椭圆孔(即供人体颈部穿过的开孔),缺口沿第一幅4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椭圆孔,其中,位于缺口的两侧为第一幅4中的两个前胸片42,两者相对的一侧通过第二拉链43连接;其中无缺口的另一头为第一幅4中的后襟片41。当第一幅4附在人体上时,如图6所示,其形成开衫式但腋下未相接的马夹形状。其中,第一幅4的下部分为后襟片41远离前胸片42的一头,其横向长度大于第一开口长度;
第一连接片5的形状与第一幅4下部分的形状相同;
第一幅4、第一连接片5和第一袋体1的连接关系如下: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连接片5的底边相对于第一袋体对称面固定于第一袋体的后袋片12上,下翻所述第一连接片5,以使其顶边往下翻以盖过第一开口,如此,第一连接片5的左、右边伸出第一袋体1上部的左、右两侧,其顶边位于第一开口下方, (即,此时第一连接片5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袋体的后袋片12上,另一端从后袋片12盖过第一开口并下垂覆盖在第一袋体前袋片11的部分外表面上);第一幅4位于第一袋体1前方,其底边与第一连接片5的顶边缝合,其下部的左、右边与第一连接片5对应的左、右边缝合,实现第一幅4与第一袋体1固接关系。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片5,使得第一幅4的下部分不仅能遮住第一开口,起到隐藏第一开口的作用,还保持了第一幅4外观的整体性(即,第一幅除边缘外,其他外表面看不出有缝合线的痕迹),提升产品的美观度。
如图6所示,两个第二固定带6的第一端分别固接于两个前胸片42远离后襟片41的一端上,第二端均设有插扣。两个插扣分别与两个卡扣卡接,实现第一固定带3与对应的第二固定带6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幅4附在人体上,其形成开衫式但腋下未相接的马夹形状,再通过其上的第二固定带6 穿过腋下与第一固定带3卡扣连接,形成双肩用的背带,如此,该马夹形状的第一幅4即满足做为双肩背带的一部分,又可以形成衣体形式穿戴在人身体上,满足服装与双肩背包结合使用。
由上述可知,第一袋体1可内、外两面用,在第一种状态下,第一肩带2被隐藏在袋体内部,而两个第二固定带3、第一幅4、第一连接片5和两个第二固定带6位于袋体外部,此时背包形成双肩背包;在第二种状态下,第一肩带2被翻出在袋体的外部,而两个第二固定带3、第一幅4、第一连接片5和两个第二固定带6被翻入袋体的内部,此时背包形成单肩背包,该结构满足背包一包两用的使用需求。
如图7至图11所示,第二袋体与第一袋体1相背设置,其形成有第二开口以及相对的前幅和后幅7;其中,第一幅4和后袋片12共同构成第二袋体的前幅;第二袋体的后幅7与前幅的外缘形状相同。具体地:
后幅7包括上片71、下片72和第二连接片73;上片71的形状与第一幅4下部分以上的形状相同;下片72的形状与第一袋体的后袋片12形状相同;上片71的底边与下片72的顶边相接,上片71的其余边与第一幅4对应的边缝合;下片72的底边、左边和右边分别缝合于第一袋体的后袋片12外表面上。第二连接片73的形状与第一连接片5的形状相同,其位于下片72外表面一侧,其上边相对第一袋体对称面缝合于上片71与下片72相接的位置,其左边和右边缝合于第一连接片5背离第一幅4的一侧上,且第二连接片73的底边与第一连接片5的底边平齐。此外,第一连接片3与第二连接片73分别伸出第一袋体1 上部的左、右两侧的部分对应缝合。
上述形成与第一袋体1相背的第二袋体,其即可做为另一袋体使用,又保持了做为双肩背带使用的衣体。优先地,第二袋体上还设有连帽8,其固接于开孔的外缘上,从而增加了穿戴的实用性、多样性。第二开口位于第一开口同一侧的上方,且靠近连帽8的固接位置并沿开孔的外缘延伸。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通过第三拉链44封闭,第三拉链可采用隐形拉链或是尽量靠近连帽设置,以保持衣体美观。
如图12至图15所示,披风9用于防风或防雨等作用,需要时取出使用,在不用时,收纳于第二袋体中,方便携带。具体地,披风9顶边的中间部分沿横向固接于第二袋体内的后幅7上,且固接长度小于第三拉链44的开口长度。需要披风时,拉开第三拉链44,将披风9从第二袋体中直接拉出,由于其顶边的中间部分固定,所以当完全扯出披风时,至少该中间部分一直固定在第二袋体的后幅7上,因此,使用者只需将顶边未固定的两端分别向外撑开并从后背围合到胸前,就可以将双肩背包罩和人体罩在其内。优先地,展开后的披风9,其围合到胸前的对襟通过若干组纽扣组扣合连接,第一组纽扣组包括扣合配合的公纽扣和母纽扣;通过公纽扣和母纽扣的扣合,使得披风9可以固定地罩在人体上。
本实施例中,两个前胸片42相对的一侧采用拉链连接,实现衣体穿戴美观和牢固,并使“肩带”不易从肩膀上滑落下来。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与第一袋体1相背的第二袋体,因此该背包结构不仅可以满足背包的多样化使用需求,且当切换成单肩背包时,第二袋体可收纳于第一袋体1中,保持单、双肩背包的使用功能。本实施例中,后幅7由上片71、下片72和第二连接片73连接构成,通过这种分片式的拼合,降低裁剪和制作难度。其中第二连接片73的底边不缝合且与第一连接片5的底边平齐,使得双肩背包的外观更美观。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背包,其在第一种状态和第二种状态之间转换,其特征是,包括,
第一袋体,其形成有相对的两个袋片和第一开口;所述袋体内部和袋体外部分别为第一种状态下的所述第一袋体的内部和外部;所述第一种状态转换为第二种状态时,所述袋体内部翻出成为袋体的外部,所述袋体外部翻入成为袋体的内部;
第一肩带,其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袋体内部的两侧上;
两个第一固定带,两所述第一固定带的第一端分别固接于所述袋体外部的两侧上,并远离所述第一开口,两所述第一固定带的第二端分别设有卡扣;
第一幅,其包括后襟片和两个前胸片,所述后襟片的一端固接于所述袋体外部的其中之一的袋片上,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前胸片相接,并共同围合有供人体颈部穿过的开孔;
两个第二固定带,两所述第二固定带的第一端分别固接于两所述前胸片远离后襟片的一端上,两所述第二固定带的第二端分别设有插扣;两个所述插扣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扣卡接,实现所述第一固定带与对应的第二固定带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包,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开口通过第一拉链封闭,所述第一拉链的拉头,其上、下两侧面分别设有拉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背包,其特征是,两所述前胸片相对的一侧通过第二拉链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背包,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二袋体,其形成有第二开口以及相对的前幅和后幅;所述第一袋体的两个袋片分别为前袋片和后袋片,所述第一幅固接于所述后袋片上;所述第一幅和所述后袋片共同构成所述第二袋体的前幅;所述后幅与所述前幅的外缘形状匹配;所述第二开口通过第三拉链封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包,其特征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幅的下部分形状相同的第一连接片;
所述第一幅的下部分为所述后襟片远离所述前胸片的一头,其横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开口长度;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底边相对于第一袋体对称面固定于第一袋体的后袋片上,下翻所述第一连接片,以使其顶边往下翻以盖过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幅位于所述第一袋体前方,其底边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顶边缝合,其下部分的左、右边与第一连接片对应的左、右边缝合,实现所述第一幅与第一袋体固接关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背包,其特征是,所述后幅包括上片和下片;所述上片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幅下部分以上的形状匹配;所述下片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袋体的后袋片形状匹配;所述上片的底边与所述下片的顶边相接;所述上片的其余边与所述第一幅对应的边缝合;所述下片的底边、左边和右边分别缝合于所述第一袋体的后袋片外表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背包,其特征是,所述后幅还包括第二连接片,其形状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形状匹配;所述第二连接片位于所述下片外表面一侧,其上边相对第一袋体对称面缝合于所述上片与下片相接的位置,其左边和右边缝合于所述第一连接片背离第一幅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底边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底边平齐。
8.如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背包,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袋体设有连帽,其固接于所述开孔的外缘上;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同一侧的上方,且靠近所述连帽的固接位置并沿所述开孔的外缘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背包,其特征是,还包括适于收纳于所述第二袋体内的披风,其顶边的中间部分沿横向固接于所述第二袋体内的后幅上,且固接长度小于所述第三拉链的开口长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背包,其特征是,所述披风的对襟通过若干组纽扣组扣合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02976.5U CN214283784U (zh) | 2021-01-14 | 2021-01-14 | 一种背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02976.5U CN214283784U (zh) | 2021-01-14 | 2021-01-14 | 一种背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283784U true CN214283784U (zh) | 2021-09-28 |
Family
ID=77826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102976.5U Active CN214283784U (zh) | 2021-01-14 | 2021-01-14 | 一种背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283784U (zh) |
-
2021
- 2021-01-14 CN CN202120102976.5U patent/CN2142837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32948B2 (en) | Garment with integral garment pack | |
US5996121A (en) | Convertible coat | |
US8944682B2 (en) | Convertible clutch purse | |
US20090205096A1 (en) | Integrated And Convertible Garment And Portable Storage System | |
US10874199B2 (en) | Upper body garment with integrated backpack | |
US20100077530A1 (en) | Detachable travel pocket | |
CN214283784U (zh) | 一种背包 | |
CN201782017U (zh) | 收折式多功能衣服 | |
CN216255534U (zh) | 一种女式大衣 | |
US11330882B1 (en) | Configurable carrying apparatus | |
CN215075587U (zh) | 一种带可拆卸多用口袋的衣服 | |
CN212279940U (zh) | 一种裤子 | |
CN211379707U (zh) | 一种防雨衣箱包 | |
CN210726731U (zh) | 一种背包式连帽防雨运动背心 | |
CN216019225U (zh) | 一种可隐藏式帽子的风衣 | |
CN219845131U (zh) | 一种可挂在身上的运动衣 | |
CN220000879U (zh) | 一种服装结构 | |
CN218515233U (zh) | 可收纳防晒衣 | |
CN210988272U (zh) | 一种方便旅行的背包一体式上衣 | |
CN212590352U (zh) | 一种变形外套 | |
JP2000282309A (ja) | 多機能ズボン及びスカート | |
CN213281574U (zh) | 一款拎包式防晒衣 | |
CN221082802U (zh) | 一种便于穿戴的连体裤 | |
CN220694427U (zh) | 一种防寒便捷式收拢外套 | |
CN218682136U (zh) | 拉链式休闲风衣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