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3614U - 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83614U
CN214283614U CN202022275811.6U CN202022275811U CN214283614U CN 214283614 U CN214283614 U CN 214283614U CN 202022275811 U CN202022275811 U CN 202022275811U CN 214283614 U CN214283614 U CN 214283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e
groove
sports shoe
slip
shoe s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758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子扬
黄鹏
陈晶
郭阳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Jord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Jord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Jord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Jord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758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83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83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83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其中,运动鞋底包括大底、中底和支撑部,第一防滑部与第二防滑部通过第一分隔带分隔开,第二防滑部以及第三防滑部通过第二分隔带分隔开;第一防滑部对应前脚掌的脚尖部位以及前脚掌外侧部位设置,第二防滑部对应前脚掌的掌心部位以及足弓内侧部位设置,第三防滑部对应后跟部位设置;中底的外侧缘,对应足弓外侧部位开设有一卡槽,支撑部嵌入卡槽,包括若干个S状支撑件,依次排布地嵌入在卡槽中,相邻两个S状支撑件之间间隔一预设距离。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支撑件的支撑提供脚部较好的施力平台,从而形成较好的运动性,使得鞋底本体的运动性以及舒适性能够很好的结合。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鞋底是一双鞋子最重要的部件,其不仅起到最主要的防护作用,且鞋子的弹性、防滑性及舒适度都取决于鞋底的结构及材料。
以往大多数的运动鞋的鞋底由聚氨酯(PU)、热塑性丁苯橡胶(TPR)、聚氯乙烯(PVC)等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制成,这些鞋底具有耐磨性好、加工方便等特点,但是,在运动性能上却提供不了太多的帮助,人在运动时,脚部的瞬间着地的冲击力可以达到人体重量的3倍,如何在保护运动员足部的同时缓冲如此巨大的冲击力,一直是运动鞋厂家的研发重点。
现有的运动鞋的鞋底大多采用MD、RB、EVA等材料制成的多层粘接或者单层的实心结构,这样鞋底具备一定的柔性和弹性,起到减震的作用,或者通过鞋底直接设置成减震结构,从而缓解运动过程中的冲击力,但是,根据生物力学的研究,在运动过程中脚部着地是产生如此巨大的冲击力中,如果一味的采用避震、减震的手段缓冲,则运动鞋消耗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较为严重,不利于脚部的发力,并且长时间的行走或者运动中容易造成疲劳,降低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能够在检测到障碍物靠近身边时及时发出报警声提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包括大底、中底和支撑部,所述中底连接于大底的上表面;所述大底的触地面设置第一分隔带、第二分隔带、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以及第三防滑部;其中,所述第一防滑部与第二防滑部通过第一分隔带分隔开,所述第二防滑部以及第三防滑部通过第二分隔带分隔开;所述第一防滑部对应前脚掌的脚尖部位以及前脚掌外侧部位设置,所述第二防滑部对应前脚掌的掌心部位以及足弓内侧部位设置,所述第三防滑部对应后跟部位设置;所述中底的外侧缘,对应足弓外侧部位开设有一卡槽,所述支撑部嵌入所述卡槽,包括若干个S状支撑件,依次排布地嵌入在所述卡槽中,相邻两个S状支撑件之间间隔一预设距离。
其中,每个所述S状支撑件包括:第一弯折部,呈反向C型,靠近所述卡槽的外侧边缘设置;第二弯折部,呈C型,靠近所述卡槽的内侧设置。
其中,所述中底还包括上层底和下层底,所述上层底由外环部、凹缘以及主沉槽组成;所述外环部形成有若干个支撑台;所述主沉槽包括对应前脚掌区域的前槽、对应足弓区域的中槽、以及对应脚后跟区域的后槽,所述前槽、中槽和后槽互相连通;
所述中槽包含左槽和右槽,所述卡槽对应设置在所述右槽中,并贯穿所述下层底。
其中,所述若干个S状支撑件容纳在所述卡槽中时,相邻两个S状支撑件之间间隔的预设距离形成一贯穿所述中槽的空间。
其中,所述下层底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交错排布的椭圆状凹槽。
其中,所述第一防滑部包括若干条开设于大底触地面的流线型链条状第一防滑带;所述第二防滑部包括若干条开设于大底触地面的流线型链条状第二防滑带;所述第三防滑部包括若干条开设于大底触地面的流线型链条状第三防滑带。
其中,所述若干条第一防滑带由脚掌部位向脚尖部位呈集中趋势设置;所述若干条第二防滑带由足弓部位向脚掌部位呈发散趋势设置;所述若干条第三防滑带等距离地排布设置。
其中,相邻两条第一防滑带之间的距离H1小于相邻两条第二防滑带之间的距离H2,相邻两条第一防滑带之间的距离H1与相邻两条第三防滑带之间的距离H3相等。
其中,所述支撑部硬度大于所述中底的硬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包括鞋带、以及紧密贴合所述鞋带下侧设置的鞋面;在所述鞋面内部预留有鞋眼扣,并且鞋眼扣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鞋带,所述鞋面的下侧紧密贴合于鞋舌的上侧,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运动鞋底。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在中底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交错排布的椭圆状凹槽,使得鞋底具有高弹性、高强度、高伸长率性能,能够较好的缓解运动过程中的冲击力;中底的足弓区设置的通槽以及硬度较大的支撑部,使得中底的横向延展性好,在行走或者运动过程中,脚部对鞋底本体施加的作用力,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减少由于中底硬度较小而造成能量损失严重的问题,提高鞋底本体的舒适性,并且在脚跟抬起、足弓处于绷紧状态时,设置的通槽有利于鞋底本体的弯曲,并且在S状支撑件的作用下起到支撑作用,凭借着支撑件的支撑提供脚部较好的施力平台,从而形成较好的运动性,使得鞋底本体的运动性以及舒适性能够很好的结合;通槽由与脚部足弓的内侧弧形相吻合的弧形基槽以及与弧形基槽中部相连通且向脚掌区延伸的延伸槽,使得通槽的前部在脚跟抬起、足弓处于绷紧状态时,能够提供中底较好的横向延展,使得中底的处于弯曲状态,有利于脚部的发力,并且在能够更好的适应脚部的活动;进一步的,大底上对应脚尖、脚掌以及脚跟分别设置防滑部,每个防滑部均设置链条状的防滑带,且脚尖部位的防滑带排布最密集,增加鞋底本体在受力状态下的下压力以及缓冲性能,使得耐磨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大,增强受力易磨损区域的耐磨性,提供更强的抓地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同时参阅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运动鞋底100包括大底1、中底2、以及支撑部3;其中,大底1连接在中底2的下方。
所述大底1的触地面设置第一分隔带11、第二分隔带12、第一防滑部13、第二防滑部14、以及第三防滑部15;其中,所述第一防滑部 13与第二防滑部14通过第一分隔带11分隔开,所述第二防滑部14以及第三防滑部15通过第二分隔带11分隔开。
所述第一防滑部13呈L型,并且,对应前脚掌的脚尖部位以及前脚掌外侧部位设置;
所述第二防滑部14呈L型,并且,对应前脚掌的掌心部位以及足弓内侧部位设置;
所述第三防滑部15呈倒L型,并且,对应后跟部位设置;
设计不同的纹路的第一防滑部13、第二防滑部14以及第三防滑部 15,是根据跑步运动中所需要的动作而设计,其中,第一防滑部13、第三防滑部15主要用于前后防滑,第二防滑部14主要用于脚掌抓地,针对性强。三者的存在保证了鞋底的抓地力及各个方向的摩擦力,使得运动员在做各种脚部动作时都能够快速做出反应,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滑部13包括若干条开设于大底1的触地面的流线型的链条状防滑带131,每个链条状防滑带131均由若干个开设于大底1的触地面的凹槽132组成。
同样地,所述第二防滑部14包括若干条开设于大底1的触地面的流线型的链条状防滑带141,每个链条状防滑带141均由若干个开设于大底1的触地面的凹槽142组成。
所述第三防滑部15包括若干条开设于大底1的触地面的流线型的链条状防滑带151,每个链条状防滑带151均由若干个开设于大底1的触地面的凹槽152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条链条状防滑带131由脚掌部位向脚尖部位呈集中趋势设置;所述若干条链条状防滑带141由足弓部位向脚掌部位呈发散趋势设置;所述若干条链条状防滑带151等距离地排布设置。
所述相邻两条链条状防滑带131之间的距离为H1,所述相邻两条链条状防滑带141之间的距离为H2,所述相邻两条链条状防滑带151 之间的距离为H3;在本实施方式中,H1<H2,H1=H3。
进一步地,所述中底2的外侧缘21,对应足弓外侧部位开设有一卡槽22,所述支撑部3嵌入所述卡槽22设置。具体地,所述支撑部3包括若干个S状支撑件31,依次排布地嵌入在所述卡槽22中,相邻两个 S状支撑件31之间间隔一预设距离。
进一步地,每个S状支撑件31包括第一弯折部311和第二弯折部 312,其中,第一弯折部311呈反向C型,第二弯折部312呈C型;第一弯折部311靠近所述卡槽22的外侧边缘设置,第二弯折部312靠近所述卡槽22的内侧设置。
由于运动时的脚掌落地是,先前脚掌落地而后是后脚跟落地,脚掌抬起时是先后脚跟离地而后前脚掌离地,因此在足跟部位的鞋底部分在运动时始终处于弯折的运动状态,在中底2的外侧缘21设置所述支撑部3,若干个S状支撑件31依据运动状态对应设置,即,当足弓部位弯折时,S状支撑件31的第二弯折部312与鞋底弯折受力的方向一致,当回复时,S状支撑件31的第一弯折部311与鞋底回复力的受力方向一致,这样能够提高鞋底的强度,避免鞋底折断,同时,增强鞋底的柔韧性与稳定性,避免运动时限制足部发力以及扭脚。
在本实施例中的鞋底为右鞋,所述前脚掌外侧部位为所述大底1的下方,所述中底2的外侧缘21位于上方,所述足弓内侧位于下方,所述足弓外侧位于上方。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底2还包括上层底23和下层底24;其中,所述上层底23具有外环部231、凹缘232以及主沉槽233;
所述外环部231形成有若干个支撑台2310;
所述主沉槽233分为对应前脚掌区域的前槽2330、对应足弓区域的中槽2331、以及对应脚后跟区域的后槽2332,所述前槽2330、中槽2331 和后槽2332互相连通,所述中槽2331又分为左槽2331a和右槽2331b,所述卡槽22对应设置在所述右槽2331b,并贯穿所述下层底24。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S状支撑件31容纳在所述卡槽22中时,相邻两个S状支撑件31之间间隔的预设距离形成一贯穿所述中底2的中槽2331的空间,使得所述鞋底透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3的硬度大于中底2的硬度。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底24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交错排布的椭圆状凹槽241,所述下层底24由EVA/POE共混发泡材料制得,使得鞋底不仅具有高弹性、高强度、高伸长率性能,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优异的耐热老化性能,而且在加工过程中不易产生变形,能够满足运动发泡鞋底材料的综合性能要求。
请同时参阅图5-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200,包括鞋带41,所述鞋带41的下侧紧密贴合有鞋面42,且鞋面42的内部预留有鞋眼扣43,并且鞋眼扣43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鞋带41,所述鞋面42的下侧紧密贴合于鞋舌44的上侧。
所述鞋面4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片421,且前片421的内部缝合固定有网面;所述鞋面4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跟422,所述后跟422部位设置包覆部423,其截面大约呈S状,且其弯曲方向与人体脚踝的歪曲趋势一致,用于包覆脚踝,有效支撑脚踝以避免晃动。
利用本实用新型,在中底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交错排布的椭圆状凹槽,使得鞋底具有高弹性、高强度、高伸长率性能,能够较好的缓解运动过程中的冲击力;中底的足弓区设置的通槽以及硬度较大的支撑部,使得中底的横向延展性好,在行走或者运动过程中,脚部对鞋底本体施加的作用力,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减少由于中底硬度较小而造成能量损失严重的问题,提高鞋底本体的舒适性,并且在脚跟抬起、足弓处于绷紧状态时,设置的通槽有利于鞋底本体的弯曲,并且在S状支撑件的作用下起到支撑作用,凭借着支撑件的支撑提供脚部较好的施力平台,从而形成较好的运动性,使得鞋底本体的运动性以及舒适性能够很好的结合;通槽由与脚部足弓的内侧弧形相吻合的弧形基槽以及与弧形基槽中部相连通且向脚掌区延伸的延伸槽,使得通槽的前部在脚跟抬起、足弓处于绷紧状态时,能够提供中底较好的横向延展,使得中底的处于弯曲状态,有利于脚部的发力,并且在能够更好的适应脚部的活动;进一步的,大底上对应脚尖、脚掌以及脚跟分别设置防滑部,每个防滑部均设置链条状的防滑带,且脚尖部位的防滑带排布最密集,增加鞋底本体在受力状态下的下压力以及缓冲性能,使得耐磨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大,增强受力易磨损区域的耐磨性,提供更强的抓地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包括大底、中底和支撑部,所述中底连接于大底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的触地面设置第一分隔带、第二分隔带、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以及第三防滑部;其中,所述第一防滑部与第二防滑部通过第一分隔带分隔开,所述第二防滑部以及第三防滑部通过第二分隔带分隔开;所述第一防滑部对应前脚掌的脚尖部位以及前脚掌外侧部位设置,所述第二防滑部对应前脚掌的掌心部位以及足弓内侧部位设置,所述第三防滑部对应后跟部位设置;
所述中底的外侧缘,对应足弓外侧部位开设有一卡槽,所述支撑部嵌入所述卡槽,包括若干个S状支撑件,依次排布地嵌入在所述卡槽中,相邻两个S状支撑件之间间隔一预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S状支撑件包括:
第一弯折部,呈反向C型,靠近所述卡槽的外侧边缘设置;
第二弯折部,呈C型,靠近所述卡槽的内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还包括上层底和下层底,所述上层底由外环部、凹缘以及主沉槽组成;
所述外环部形成有若干个支撑台;
所述主沉槽包括对应前脚掌区域的前槽、对应足弓区域的中槽、以及对应脚后跟区域的后槽,所述前槽、中槽和后槽互相连通;
所述中槽包含左槽和右槽,所述卡槽对应设置在所述右槽中,并贯穿所述下层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S状支撑件容纳在所述卡槽中时,相邻两个S状支撑件之间间隔的预设距离形成一贯穿所述中槽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底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交错排布的椭圆状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部包括若干条开设于大底触地面的流线型链条状第一防滑带;
所述第二防滑部包括若干条开设于大底触地面的流线型链条状第二防滑带;
所述第三防滑部包括若干条开设于大底触地面的流线型链条状第三防滑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条第一防滑带由脚掌部位向脚尖部位呈集中趋势设置;
所述若干条第二防滑带由足弓部位向脚掌部位呈发散趋势设置;
所述若干条第三防滑带等距离地排布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第一防滑带之间的距离H1小于相邻两条第二防滑带之间的距离H2,相邻两条第一防滑带之间的距离H1与相邻两条第三防滑带之间的距离H3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硬度大于所述中底的硬度。
10.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包括鞋带、以及紧密贴合所述鞋带下侧设置的鞋面;在所述鞋面内部预留有鞋眼扣,并且鞋眼扣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鞋带,所述鞋面的下侧紧密贴合于鞋舌的上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运动鞋底。
CN202022275811.6U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Active CN214283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5811.6U CN214283614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75811.6U CN214283614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83614U true CN214283614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39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75811.6U Active CN214283614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83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65169B2 (en) High foot mobility shoe
CN214283614U (zh) 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4283610U (zh) 一种能够减震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01798096U (zh) 高足部灵活性的鞋
CN214283575U (zh) 一种能够提高防滑性能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6123918U (zh) 一种能够提高减震性能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6875245U (zh) 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4594506U (zh) 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4594505U (zh) 一种高弹性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4283577U (zh) 一种能够减震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5189651U (zh) 一种高弹性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4283576U (zh) 一种能够提高防滑性能的户外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6123907U (zh) 一种具有支撑性的轻便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4283613U (zh) 一种高弹性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5455776U (zh) 一种具有包覆性的运动鞋
CN218737490U (zh) 一种能够提高防滑性能的户外运动鞋底及运动鞋
CN218942396U (zh) 一种能够提高减震性能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5685188U (zh) 一种轻便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8474215U (zh) 一种耐磨运动鞋
CN216123919U (zh) 一种能够提高防滑性能的户外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5455777U (zh) 一种高弹性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20109252U (zh) 一种能够提高防滑性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6123917U (zh) 一种能够提高防滑性能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CN219249326U (zh) 一种能够提高防滑性能的运动鞋底及运动鞋
CN218551506U (zh) 一种pvc和eva复合鞋底及鞋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