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0962U - 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280962U CN214280962U CN202022735877.9U CN202022735877U CN214280962U CN 214280962 U CN214280962 U CN 214280962U CN 202022735877 U CN202022735877 U CN 202022735877U CN 214280962 U CN214280962 U CN 2142809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battery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voltage
- resis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包括电池端,同时与电池端电连接的直通电路、检测器、升压电路,分别与直通电路、检测器、升压电路电连接的控制器,分别与直通电路、升压电路电连接的负载端。检测器用于检测电池电压,控制器用于控制正常电池电压下,由直通电路对负载端供电,低电池电压下,由升压电路对负载端供电。电池端为单个或多个锂电池,检测器为电压检测电路。本方案充分发挥了锂电池的容量,延长了锂电池的续航能力,提高了锂电池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许多电子产品或者设备中需要用到锂电池,而且有的电子产品或者设备会用到大容量充电型锂电池供电,来提升电池(比如用2节18650锂电池5000MAH)工作时长。
但是,锂电池电压在3.5~4.2V时(>70%的电量)下,才能带动电子产品或者设备正常工作,锂电池低电量时即﹤3.5V(﹤30%的电量)下,不能直接带动电子产品或者设备工作,锂电池的电量没有充分得到利用。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我们发明了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锂电池低电量时即﹤3.5V下,不能直接带动电子产品或者设备工作,锂电池的电量没有充分利用的问题。其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包括电池端,同时与电池端电连接的直通电路、检测器、升压电路,分别与直通电路、检测器、升压电路电连接的控制器,分别与直通电路、升压电路电连接的负载端;
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电池电压,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正常电池电压下,由直通电路对负载端供电,低电池电压下,由升压电路对负载端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端为单个或多个锂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器为电压检测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负载端为电子产品或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直通电路包括:与所述锂电池电压输出端Vbt电连接的MOS管Q3的漏极,MOS管Q3的源极同时与电阻R56的一端、MOS管Q1的源极电连接,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电子产品或设备的供电端Vo电连接,MOS管Q3的栅极、MOS管Q1的栅极、电阻R56的另一端同时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7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71的另一端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一控制脚CTRL1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压电路包括:同时与所述锂电池电压输出端Vbt电连接的电容C59、电感L5的一端、升压芯片U9的1、8脚,升压芯片U9的2脚同时与电容C46、电阻R48、电阻R49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46、电阻R49、电容C59的另一端同时接地,电阻R48的另一端、电容C47的一端、升压芯片U9的3脚同时与所述电子产品或设备的供电端Vo电连接,电容C47的另一端、升压芯片U9的4脚和5脚同时接地,升压芯片U9的6脚同时与电容C58的一端、电感L5的另一端电连接,升压芯片U9的7脚同时与电阻R112、电阻R11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13、电容C58的另一端同时接地,电阻R112的另一端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二控制脚CTRL2电连接。
进一步地,当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检出所述锂电池电压为3.5~4.2V时,一方面所述单片机的第一控制脚CTRL1为高电平,三极管Q2、MOS管Q1、MOS管Q3导通,锂电池电压输出端Vbt直接给电子产品或设备的供电端Vo供电,另一方面单片机的第二控制脚CTRL2为低电平,关闭升压芯片U9,升压电路不工作。
进一步地,当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检出所述锂电池电压为低于3.5V时,一方面所述单片机的第一控制脚CTRL1为低电平,三极管Q2、MOS管Q1、MOS管Q3截止,直通电路断开,另一方面单片机的第二控制脚CTRL2为高电平,打开升压芯片U9,升压电路将锂电池的低电压升压后,供给电子产品或设备的供电端Vo继续工作。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解决了现有的锂电池低电量时即﹤3.5V下,不能直接带动电子产品或者设备工作,锂电池的电量没有充分利用的问题。本方案设计的切换电路,能使锂电池正常电压下直接带动电子产品或者设备工作,低电压下切换到升压电路继续工作,充分发挥了锂电池的容量,延长了锂电池的续航能力,提高了锂电池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的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池端,101-锂电池,200-直通电路,300-升压电路,400-控制器,401-单片机,500-负载端,501-电子产品或设备,600-检测器,601-电压检测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2所示,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包括电池端100,同时与电池端100电连接的直通电路200、检测器600、升压电路300,分别与直通电路200、检测器600、升压电路300电连接的控制器400,分别与直通电路200、升压电路300电连接的负载端500。检测器600用于检测电池电压,控制器400用于控制正常电池电压下,由直通电路200对负载端500供电,低电池电压下,由升压电路300对负载端500供电。
进一步地,电池端500为单个或多个锂电池101(可根据具体需要来选择)。
进一步地,检测器600为电压检测电路601(具体的电路可根据具体需要来选择)。
进一步地,控制器400为单片机401(其型号可根据具体需要来选择)。
进一步地,负载端500为电子产品或设备501。
进一步地,直通电路200包括:与锂电池101电压输出端Vbt电连接的MOS管Q3的漏极,MOS管Q3的源极同时与电阻R56的一端、MOS管Q1的源极电连接,MOS管Q1的漏极与电子产品或设备501的供电端Vo电连接,MOS管Q3的栅极、MOS管Q1的栅极、电阻R56的另一端同时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7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71的另一端与单片机401的第一控制脚CTRL1电连接。
进一步地,升压电路300包括:同时与锂电池101电压输出端Vbt电连接的电容C59、电感L5的一端、升压芯片U9的1、8脚,升压芯片U9的2脚同时与电容C46、电阻R48、电阻R49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46、电阻R49、电容C59的另一端同时接地,电阻R48的另一端、电容C47的一端、升压芯片U9的3脚同时与电子产品或设备501的供电端Vo电连接,电容C47的另一端、升压芯片U9的4脚和5脚同时接地,升压芯片U9的6脚同时与电容C58的一端、电感L5的另一端电连接,升压芯片U9的7脚同时与电阻R112、电阻R11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13、电容C58的另一端同时接地,电阻R112的另一端与单片机401的第二控制脚CTRL2电连接。
本方案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电压检测电路601检出锂电池101电压为3.5~4.2V时,一方面单片机401的第一控制脚CTRL1为高电平,三极管Q2、MOS管Q1、MOS管Q3导通,锂电池101电压输出端Vbt直接给电子产品或设备501的供电端Vo供电,另一方面单片机401的第二控制脚CTRL2为低电平,关闭升压芯片U9,升压电路300不工作。
当电压检测电路601检出锂电池101电压为低于3.5V时,一方面单片机401的第一控制脚CTRL1为低电平,三极管Q2、MOS管Q1、MOS管Q3截止,直通电路200断开,另一方面单片机401的第二控制脚CTRL2为高电平,打开升压芯片U9,升压电路300将锂电池101的低电压升压后,供给电子产品或设备501的供电端Vo继续工作。
附图2中的元器件参数,只是其中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参数调整,三极管Q2、MOS管Q1、MOS管Q3的型号、升压芯片U9的型号也可用其他型号来代替。单片机401、电压检测电路601属于现有技术,其具体工作原理,在此不作赘述。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解决了现有的锂电池低电量时即﹤3.5V下,不能直接带动电子产品或者设备工作,锂电池的电量没有充分利用的问题。本方案设计的切换电路,能使锂电池正常电压下直接带动电子产品或者设备工作,低电压下切换到升压电路继续工作,充分发挥了锂电池的容量,延长了锂电池的续航能力,提高了锂电池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端,同时与电池端电连接的直通电路、检测器、升压电路,分别与直通电路、检测器、升压电路电连接的控制器,分别与直通电路、升压电路电连接的负载端;
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电池电压,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正常电池电压下,由直通电路对负载端供电,低电池电压下,由升压电路对负载端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端为单个或多个锂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为电压检测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端为电子产品或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通电路包括:与所述锂电池电压输出端Vbt电连接的MOS管Q3的漏极,MOS管Q3的源极同时与电阻R56的一端、MOS管Q1的源极电连接,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电子产品或设备的供电端Vo电连接,MOS管Q3的栅极、MOS管Q1的栅极、电阻R56的另一端同时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7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71的另一端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一控制脚CTRL1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包括:同时与所述锂电池电压输出端Vbt电连接的电容C59、电感L5的一端、升压芯片U9的1、8脚,升压芯片U9的2脚同时与电容C46、电阻R48、电阻R49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46、电阻R49、电容C59的另一端同时接地,电阻R48的另一端、电容C47的一端、升压芯片U9的3脚同时与所述电子产品或设备的供电端Vo电连接,电容C47的另一端、升压芯片U9的4脚和5脚同时接地,升压芯片U9的6脚同时与电容C58的一端、电感L5的另一端电连接,升压芯片U9的7脚同时与电阻R112、电阻R113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13、电容C58的另一端同时接地,电阻R112的另一端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二控制脚CTRL2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35877.9U CN214280962U (zh) | 2020-11-23 | 2020-11-23 | 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735877.9U CN214280962U (zh) | 2020-11-23 | 2020-11-23 | 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280962U true CN214280962U (zh) | 2021-09-24 |
Family
ID=77776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735877.9U Active CN214280962U (zh) | 2020-11-23 | 2020-11-23 | 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28096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37856A (zh) * | 2021-10-16 | 2022-01-14 | 深圳市海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防止电池供电设备中单片机因降压而复位的系统及方法 |
CN114977411A (zh) * | 2022-06-08 | 2022-08-30 |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充电电路、充电仓及穿戴设备 |
-
2020
- 2020-11-23 CN CN202022735877.9U patent/CN21428096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37856A (zh) * | 2021-10-16 | 2022-01-14 | 深圳市海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防止电池供电设备中单片机因降压而复位的系统及方法 |
CN114977411A (zh) * | 2022-06-08 | 2022-08-30 |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充电电路、充电仓及穿戴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682417U (zh) | 基于超级电容的电源保护电路 | |
CN214280962U (zh) | 一种提高电池利用率的切换电路 | |
CN102904329B (zh) | 电源管理电路 | |
CN101090206A (zh) | 斩波稳压充电机 | |
CN117220399B (zh) | 一种锂电池和太阳能供电转换电路以及转换控制方法 | |
CN108258762A (zh) | 一种预装电池系统的快速充电电路及智能终端 | |
CN206461398U (zh) | 一种电池组正极端专用的三状态开关 | |
CN216451154U (zh) | 一种多电池并联充电电路以及机器人 | |
CN115951603A (zh) | 一种mcu主控芯片电路板 | |
CN206226085U (zh) | 锂电池加热保护装置 | |
CN214380221U (zh) | 电池充放电保护装置 | |
CN113141034B (zh) | 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及电池保护系统 | |
CN2610547Y (zh) | 笔记本电脑用锂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电路 | |
CN202474971U (zh) | 一种锂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限流充电电路 | |
CN102882253B (zh) | 智能供电电源及其供电方法 | |
CN205666637U (zh) | 一种电池组的供电装置 | |
CN220673418U (zh) | 一种电池单元保护电路及电池包管理电路 | |
CN200987075Y (zh) | 方形锂离子二次电池预充电装置 | |
CN103779839A (zh) | 一种采用可充电电池供电的自关断启动电路 | |
CN215956093U (zh) | 一种太阳能控制器 | |
CN218850429U (zh) | 一种助听器充电电路 | |
CN212649142U (zh) | 一种锂亚电池的保护电路 | |
CN211061602U (zh) |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弱电过流检测电路 | |
CN216979251U (zh) | 一种充电电压调控电路 | |
CN214543660U (zh) | 一种锂电池防过充电路及锂电池充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518131 2701, 2702 and 2703, building 1, Huide building, Beizhan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oShiJi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03, building e, chaoloft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150 Huayue Road, Langkou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9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OSHIJIE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