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0158U - 转接片、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转接片、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80158U
CN214280158U CN202120276149.8U CN202120276149U CN214280158U CN 214280158 U CN214280158 U CN 214280158U CN 202120276149 U CN202120276149 U CN 202120276149U CN 214280158 U CN214280158 U CN 214280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ing
interposer
insulating member
recited
f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761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有生
李华
远浩
夏春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761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80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80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801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转接片、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该转接片包括第一连接部、熔断部、第二连接部及绝缘件,熔断部位于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之间,并连接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熔断部在熔断后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断开部和第二断开部,绝缘件用于固定住第一断开部和第二断开部,从而稳固住熔断后的熔断部,避免第一断开部和第二断开部由于电池的晃动发生二次接触,进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转接片、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接片、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二次电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二次电池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现有技术的二次电池的转接片用于连接顶盖上对应的电极引出端子和电芯上对应的极耳,为了防止在电芯短路或过充过放时损坏电池或烧毁其他部件,转接片上设有熔断(fuse)位置,当电芯短路或过充过放时,使熔断位置产生的热量比较高,从而最先熔断,然而熔断后的转接片由于电池的晃动容易发生二次接触,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转接片、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熔断后的转接片容易发生二次接触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转接片,包括:第一连接部、熔断部、第二连接部及绝缘件;
所述熔断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
所述熔断部在熔断后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断开部和第二断开部;
所述绝缘件用于固定住所述第一断开部和所述第二断开部。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绝缘件的熔点大于所述熔断部的熔点。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绝缘件至少与所述熔断部的两端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绝缘件包括与所述熔断部贴合并连接的第一部。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绝缘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部的两侧分别连接的两个第二部,所述两个第二部中均设有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熔断部的侧面或者容纳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熔断部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面积,且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面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熔断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构成两个开口槽,所述绝缘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部连接且对应所述两个开口槽的两个填充部。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绝缘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熔断部远离所述第一部的一侧并与所述两个第二部连接的第三部。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绝缘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绝缘件为陶瓷绝缘件。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绝缘件为金属氧化膜。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氧化膜设于所述熔断部上并与所述熔断部一体成型。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绝缘件的电阻大于200兆欧。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转接片。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二次电池。
本申请提供的转接片包括第一连接部、熔断部、第二连接部及绝缘件,熔断部位于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之间,并连接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熔断部在熔断后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断开部和第二断开部,绝缘件用于固定住第一断开部和第二断开部,从而稳固住熔断后的熔断部,避免第一断开部和第二断开部由于电池的晃动发生二次接触,进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片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片的仰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片的熔断部断开后的仰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片的第一连接部、熔断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片的绝缘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的转接片可以应用于二次电池中,用于连接顶盖上对应的电极引出端子和电芯上对应的极耳,当电芯短路或过充过放时,熔断部产生的热量较高而产生熔断,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断开部和第二断开部,绝缘件固定住第一断开部和第二断开部,从而稳固住熔断后的熔断部,避免第一断开部和第二断开部由于电池的晃动发生二次接触,进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转接片,包括:第一连接部1、熔断部2、第二连接部3及绝缘件4;
熔断部2位于第一连接部1及第二连接部3之间,并连接第一连接部1及第二连接部3;
熔断部2在熔断后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
绝缘件4用于固定住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芯短路或过充过放时,熔断部2产生的热量较高而产生熔断,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通过绝缘件4固定住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从而稳固住熔断后的熔断部2,避免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由于电池的晃动发生二次接触,进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可以连接电池的顶盖上对应的电极引出端子,第二连接部3可以连接电池的电芯上对应的极耳。当电极引出端子为正极柱时,第一连接部1、熔断部2和第二连接部3的材料可以为铝,当电极引出端子为负极柱时,第一连接部1、熔断部2和第二连接部3的材料可以为铜。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熔断部2和第二连接部3可以一体成型,从而提高转接片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4的电阻大于200兆欧,尤其是在电池能够提供200V电压左右的情况下,绝缘件4的电阻大于200兆欧,以保证绝缘件4的绝缘性能,防止熔断后的转接片通过绝缘件4来导电,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4的熔点大于熔断部2的熔点。当电芯短路或过充过放时,熔断部2产生的高热量有可能会传递给绝缘件4,因此为了避免绝缘件4产生熔化或熔断,设置绝缘件4的熔点大于熔断部2的熔点,可以使绝缘件4始终固定住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从而稳固住熔断后的熔断部2,避免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由于电池的晃动发生二次接触,进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在该实施例中,绝缘件4为陶瓷绝缘件,由于陶瓷材料的熔点较高,熔点基本在2000℃以上,远大于转接片常用的金属材料的熔点,例如铝的熔点为660℃,铜的熔点为1083℃,锌的熔点为419℃,因此,采用陶瓷材料制作绝缘件4,可以保证绝缘件4的熔点大于熔断部2的熔点,避免绝缘件4在熔断部2产生熔断后也产生熔化或熔断。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等离子工艺制作陶瓷绝缘件,提高陶瓷绝缘件与第一连接部1、熔断部2和/或第二连接部3的附着强度,防止绝缘件4脱落,从而提高绝缘件4在熔断部2熔断后对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的固定效果。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制作工艺制作陶瓷绝缘件,例如挤压、冷等静压、热压与热等静压成型等制作工艺,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此外,陶瓷绝缘件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例如,0.01mm-0.5mm,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绝缘件4可以为氧化铝陶瓷绝缘件。即绝缘件4采用氧化铝陶瓷材料制作,氧化铝陶瓷是一种特种陶瓷,其熔点高,为2050℃,并且强度高,成本低,重量轻,可以在电池剧烈晃动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固住熔断后的熔断部2,还可以减低电池的整体重量。当然,绝缘件4也可以为其他陶瓷材料,例如氧化铍陶瓷或氧化锆陶瓷等材料,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在该实施例中,绝缘件4至少与熔断部2的两端连接,从而在熔断部2熔断后,可以始终固定住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避免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由于电池的晃动发生二次接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及图5,绝缘件4包括与熔断部2贴合并连接的第一部41,例如第一部41可以与熔断部2的顶面贴合,从而提高绝缘件4与熔断部2的附着强度,防止绝缘件4脱落,进而提高绝缘件4在熔断部2熔断后对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的固定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第一部41还与部分第一连接部1的顶面贴合并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绝缘件4与第一连接部1的附着强度,防止绝缘件4脱落,进一步提高绝缘件4在熔断部2熔断后对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的固定效果。
此外,请参阅图1和图4,第一连接部1的顶面未与第一部41贴合的部分还设有多个凹槽11,由于第一连接部1可以通过激光与电极引出端子焊接,多个凹槽11可以减少激光的反射,以提高焊接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第一部41还与部分第二连接部3的顶面贴合并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绝缘件4与第二连接部3的附着强度,防止绝缘件4脱落,进一步提高绝缘件4在熔断部2熔断后对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绝缘件4还包括与第一部41的两侧分别连接的两个第二部42,两个第二部42中均设有容纳槽421,用于容纳熔断部2的侧面或者容纳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3的侧面。即通过两个第二部42可以直接包覆住熔断部2的侧面,也可以直接包覆住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3的侧面,第二部42也与熔断部2的侧面或者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3的侧面连接,从而提高绝缘件4与熔断部2,或者与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3的附着强度,防止绝缘件4脱落,进而提高绝缘件4在熔断部2熔断后对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的固定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熔断部2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连接部1的横截面面积,且小于第二连接部3的横截面面积。该横截面指的是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当电芯短路或过充过放时,电流通过熔断部2时,熔断部2产生的热量相比于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3产生的热量更高,从而最先熔断,断开转接片以起到保险作用。
进一步地,熔断部2沿宽度方向上还可以设有至少一个开槽,可以进一步减小熔断部2的宽度,以确保电芯短路或过充过放时,熔断部2最先熔断,并且还能保证熔断部2在具有开槽的位置熔断,防止熔断部2在靠近第一连接部1的边缘位置或靠近第二连接部3的边缘位置熔断,保证熔断部2熔断后能够形成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
在该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5,当第二部42容纳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3的侧面时,由于熔断部2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3的横截面面积,熔断部2的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3构成两个开口槽23,绝缘件4还包括与第一部41连接且对应两个开口槽23的两个填充部43,并且填充部43的形状和大小可以与开口槽23的形状和大小相同,使两个填充部43完全填满两个开口槽23以抵住熔断部2,在熔断部2熔断后,两个填充部43可以进一步稳固住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提高绝缘件4在熔断部2熔断后对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3和图5,绝缘件4还包括位于熔断部2远离第一部41的一侧并与两个第二部42连接的第三部44,从而可以使绝缘层4包覆住至少部分熔断部2,进一步防止绝缘件4脱落,进而进一步提高绝缘件4在熔断部2熔断后对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的固定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该第三部44与熔断部2的至少部分底面贴合并连接,进一步提高绝缘件4与熔断部2的附着强度。此外,第三部44还与第一连接部1和/或第二连接部3的底面贴合并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绝缘件4与第一连接部1和/或第二连接部3的附着强度。
在该实施例中,熔断部2的顶面和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3的顶面平齐,熔断部2的底面和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3的底面平齐,从而使熔断部2、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3的表面平整,有利于绝缘件4与熔断部2、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3贴合,提高绝缘件4与熔断部2、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3的附着强度,防止绝缘件4脱落,从而进提高绝缘件4在熔断部2熔断后对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的固定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4可以为金属氧化膜。由于熔断部2为金属材料,金属氧化物的熔点高于金属的熔点,例如铝的熔点为660℃,氧化铝的熔点为2054℃,铜的熔点为1083℃,氧化铜的熔点为1326℃,锌的熔点为419℃,氧化锌的熔点为1975℃,因此,可以保证绝缘件4的熔点大于熔断部2的熔点,避免绝缘件4在熔断部2产生熔断后也产生熔化或熔断。
进一步地,金属氧化膜设于熔断部2上并与熔断部2一体成型,即绝缘件4为熔断部2的表面氧化后形成的金属氧化膜,通过对熔断部2的表面进行氧化后形成的一层金属氧化膜,可以保证绝缘件4的熔点大于熔断部2的熔点,避免绝缘件4在熔断部2产生熔断后也产生熔化或熔断,并且通过对熔断部2的表面进行氧化形成金属氧化膜与熔断部2的表面附着强度大,可以防止绝缘件4脱落,从而进一步提高绝缘件4在熔断部2熔断后对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氧化膜可以为氧化铝氧化膜。即本申请的熔断部2的材料优选为铝,对铝进行氧化后形成氧化铝氧化膜,由于铝的熔点为660℃,氧化铝的熔点为2054℃,氧化铝的熔点远大于铝的熔点,因此可以保证绝缘件4的熔点大于熔断部2的熔点,避免绝缘件4在熔断部2产生熔断后也产生熔化或熔断。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化学氧化法、碱性氧化法、酸性氧化法或阳极氧化法来对熔断部2的表面进行氧化形成氧化膜,提高氧化膜与熔断部2的附着强度,防止氧化膜脱落,从而进一步避免熔断后的转接片由于电池的晃动发生二次接触。
此外,为了避免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3也被氧化,在对熔断部2的表面进行氧化时,可以在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3形成一层遮蔽层,例如油墨,在完成对熔断部2的表面氧化后,再去除遮蔽层。另外,金属氧化膜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制作,例如,0.01mm-0.5mm,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4可以不与熔断部2接触连接,而是使绝缘件4与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3连接,当电芯短路或过充过放时,熔断部2产生的热量较高而产生熔断,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通过绝缘件4固定住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3,从而固定住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进而稳固住熔断后的熔断部2,避免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由于电池的晃动发生二次接触,进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在该实施例中,当电芯短路或过充过放时,熔断部2产生的高热量不会全部传递给绝缘件4,因此绝缘件4的熔点可以不大于熔断部2的熔点,绝缘件4的材料只需采用强度足够大的材料即可,例如,陶瓷材料,高强度塑料或高强度树脂等材料,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基于上述的转接片,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转接片。当电芯短路或过充过放时,熔断部2产生的热量较高而产生熔断,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通过绝缘件4固定住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从而稳固住熔断后的熔断部2,避免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由于电池的晃动发生二次接触,进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的二次电池,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二次电池。当电芯短路或过充过放时,熔断部2产生的热量较高而产生熔断,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通过绝缘件4固定住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从而稳固住熔断后的熔断部2,避免第一断开部21和第二断开部22由于电池的晃动发生二次接触,进而提高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组件或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组件或结构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转接片、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转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熔断部、第二连接部及绝缘件;
所述熔断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
所述熔断部在熔断后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断开部和第二断开部;
所述绝缘件用于固定住所述第一断开部和所述第二断开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的熔点大于所述熔断部的熔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至少与所述熔断部的两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包括与所述熔断部贴合并连接的第一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部的两侧分别连接的两个第二部,所述两个第二部中均设有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熔断部的侧面或者容纳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部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面积,且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面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构成两个开口槽,所述绝缘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部连接且对应所述两个开口槽的两个填充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熔断部远离所述第一部的一侧并与所述两个第二部连接的第三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2或9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为陶瓷绝缘件。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为金属氧化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膜设于所述熔断部上并与所述熔断部一体成型。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的电阻大于200兆欧。
14.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转接片。
15.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次电池。
CN202120276149.8U 2021-01-29 2021-01-29 转接片、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Active CN214280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6149.8U CN214280158U (zh) 2021-01-29 2021-01-29 转接片、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6149.8U CN214280158U (zh) 2021-01-29 2021-01-29 转接片、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80158U true CN214280158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69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76149.8U Active CN214280158U (zh) 2021-01-29 2021-01-29 转接片、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8015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0494A1 (zh) * 2021-01-29 2022-08-04 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转接片、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CN115911775A (zh) * 2023-02-09 2023-04-04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集流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WO2023201474A1 (zh) * 2022-04-18 2023-10-2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接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WO2024066054A1 (zh) * 2022-09-26 2024-04-04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转接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0494A1 (zh) * 2021-01-29 2022-08-04 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转接片、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WO2023201474A1 (zh) * 2022-04-18 2023-10-2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接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WO2024066054A1 (zh) * 2022-09-26 2024-04-04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转接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5911775A (zh) * 2023-02-09 2023-04-04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集流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US11962045B1 (en) 2023-02-09 2024-04-16 Shenzh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power consuming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80158U (zh) 转接片、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CN112787047A (zh) 转接片、二次电池及电池模组
KR101278503B1 (ko) 이차전지용 부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부품을 사용하여 제조된 이차전지와 멀티 전지 시스템
JP5186649B2 (ja) 二次電池
JP4558671B2 (ja) 二次電池
JP4488937B2 (ja) 二次電池
KR100551887B1 (ko) 이차전지
EP2816637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JP4878800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US10910673B2 (en) Rectangular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608456B2 (ja) 二次電池
JP4537355B2 (ja) Ptc素子を備えた二次電池
KR101370264B1 (ko) 솔더링 커넥터와,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및 배터리 팩
EP2273588B1 (en) Battery pack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1459235B (zh) 保护电路组件和具有该保护电路组件的电池组
EP2793295A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US20190372082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JP5881228B2 (ja) 電極リード及びそれを含む二次電池
KR20180090100A (ko) 과충전시 안전성 확보를 위한 단락 구조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EP4181308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integrated with electrode lea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KR20130014250A (ko) 안전성이 향상된 이차전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중대형 전지팩
KR100994954B1 (ko) 보호회로기판이 접속되는 이차전지
KR100561299B1 (ko) 이차 전지
CN114830429A (zh) 由异种金属制成的电极引线及其制造方法
CN210956743U (zh) 电池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