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75357U - 一种虹吸排液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虹吸排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75357U
CN214275357U CN202120130289.4U CN202120130289U CN214275357U CN 214275357 U CN214275357 U CN 214275357U CN 202120130289 U CN202120130289 U CN 202120130289U CN 214275357 U CN214275357 U CN 214275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iphon
liquid
wat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302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华
王峰
杨芃
董尚平
于鹏
陈肖
李毅
吴伟
王瑞棠
刘长明
康艳霞
李航
赵嘉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nling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nling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nling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nling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302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75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75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75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虹吸排液系统,应用于储液池,该系统包括:液位计、虹吸控制组件、排液管;虹吸控制组件包括压力管、阀门、水射器,阀门设置在压力管上,水射器的进水口连接压力管的出水口;液位计用于感应储液池的液位,以当储液池的液位处于第一预设高度时,液位计作为控制开关连接阀门;排液管的入液口位于储液池的液面下方,排液管与水射器的进气口连接,排液管中还设置有水流检测器,以当水流检测器检测到液体流动时,控制关闭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位计开启阀门、通过水流检测器关闭阀门,使得该虹吸排液系统能节省人力和时间、效率高且能节约水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虹吸排液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虹吸排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虹吸排液系统。
背景技术
在排水池、排污池、排泥池等场景中,需要将池内液体排出池外,目前一般通过操作虹吸排液系统来实现排液,但是目前的虹吸排液系统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根据水池液位的高度手动启动虹吸控制阀门以实现启动虹吸排液;此外,虹吸形成之后,仍需要工作人员以手动的方式关闭虹吸控制阀门以节约水资源,由于过度依赖人工的方式,导致目前现有的虹吸排液系统操作不便,需要工作人员定时关注水池的液位并操作相关的阀门进行排液,以及及时关闭虹吸控制阀门以节约水资源,浪费时间和人力,且效率低。
由此,目前需要有一种更好的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虹吸排液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操作虹吸排液系统,浪费时间和人力,且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虹吸排液系统,应用于储液池,该系统包括:液位计、虹吸控制组件、排液管;
虹吸控制组件包括压力管、阀门、水射器,阀门设置在压力管上,水射器的进水口连接压力管的出水口;
所述液位计用于感应所述储液池的液位,所述液位计连接所述阀门,以当所述储液池的液位处于第一预设高度时开启所述阀门;
排液管的入液口位于储液池的液面下方,排液管与水射器的进气口连接,排液管中还设置有水流检测器,以当水流检测器检测到液体流动时,控制关闭所述阀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出一种虹吸排液系统,液位计检测到储液池的液位处于第一预设液位时开启压力管上的阀门,使得压力管中的高压水流经过水射器后,水射器产生负压使得排液管内的空气从水射器的进气口吸走,排液管一端液位上升形成水流继而产生虹吸进行持续的排液,当虹吸形成后,排液管上的水流检测器检测排液管中的液体持续流动时,关闭阀门节约水资源,因此,该虹吸排液系统能自动运行,以此可以有效节省人力和时间、效率高且能节约水资源。
可选地,压力管上还设有第一检修阀和第二检修阀,第一检修阀安装于阀门的入水口一侧,第二检修阀安装于阀门的出水口一侧。
在压力管上,第一检修阀安装于阀门的入水口一侧,第二检修阀安装于阀门的出水口一侧,关闭第一检修阀和第二检修阀能截断压力管内的液体流动,在阀门损坏需要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时,能避免液体流出压力管。
可选地,压力管还设有旁通管,旁通管上设有旁通阀,旁通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检修阀的入水口一侧,旁通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检修阀的出水口一侧。
压力管上设有旁通管,并在旁通管上设有旁通阀,以使得阀门进行检修时,压力管内的液体可绕过阀门,经过旁通管流进水射器,从而实现虹吸排液,提供备用措施,满足在阀门检修情况下,仍能进行虹吸排液的需求;同时,旁通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检修阀的入水口一侧,旁通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检修阀的出水口一侧,以使得阀门在检修时,关闭检修阀也不会影响旁通管液体的流通,使得检修阀和旁通阀互不干扰,方便、实用。
可选地,旁通管上还设有用于破坏虹吸的第一虹吸破坏阀,第一虹吸破坏阀位于旁通阀的出水口一侧。
由于旁通管与压力管并联,旁通管上设置有第一虹吸破坏阀,第一虹吸破坏阀开启后,由于水射器处于压力管的较低位置,旁通管内的液体由于重力会自动从水射器流出压力管,同时空气也会从第一虹吸破坏阀进入压力管内,经过水射器进入排液管内,使虹吸失效,排液停止;同时,第一虹吸破坏阀位于旁通阀的出水口一侧,可以避免旁通阀影响第一虹吸破坏阀破坏虹吸。
可选地,排液管上还设有用于破坏虹吸的第二虹吸破坏阀。
在排液管上设置第二虹吸破坏阀,开启第二虹吸破坏阀时,空气从第二虹吸破坏阀进入排液管内,以使得虹吸失效,停止排液,使得操作人员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停止储液池排液。
可选地,压力管上还设有用于破坏虹吸的第三虹吸破坏阀,第三虹吸破坏阀位于第二检修阀与水射器之间。
在压力管上设置第三虹吸破坏阀,开启第三虹吸破坏阀后,由于水射器处于压力管的较低位置,压力管内的液体由于重力会自动从水射器流出压力管,同时空气也会从第三虹吸破坏阀进入压力管内,经过水射器进入排液管内,使虹吸失效,排液停止;检修时,第二检修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三虹吸破坏阀在第二检修阀入水口一侧时,会出现空气无法通过第二检修阀进入水射器到达排液管破坏虹吸的情况,或者,第三虹吸破坏阀在水射器出水口一侧时,由于液体需要部分流出水射器后空气才能经过水射器进入排液管,导致虹吸破坏时间较长,因此,第三虹吸破坏阀位于第二检修阀与水射器之间,可以避免第二检修阀影响第三虹吸破坏阀破坏虹吸,并提高虹吸破坏的速度,节约时间。
可选地,排液管呈倒“U”状,排液管的上部与水射器的进气口连接。
排液管呈倒“U”状,排液管的上部与水射器的进气口连接以使得排液管两端的液位同时上升,由于排液管出水口一端的液位比排液管池内的液位低,而排液管入水口一端的液位会先到达排液管上部,当水射器将空气抽走之后,排液管中会形成单向稳定的水流继而形成虹吸,因此,在排液管上部连接水射器可以形成稳定的虹吸,并提高虹吸形成的速度。
可选地,虹吸控制组件还包括浮球开关,所述浮球开关连接所述阀门,以当储液池的液面到达第二预设高度时开启阀门。
浮球开关设置在储液池内一定高度的位置上,当液位计失灵或损坏时,液位到达第二预设高度时,会触发浮球开关开启阀门、进行排液,提供保险功能。
可选地,第二预设高度高于第一预设高度。
第二预设高度高于第一预设高度,可使得储液池内液位上升时,先触发液位计开启阀门进行虹吸排液,避免浮球开关先触发,提前发出信号介入,影响系统稳定性。
可选地,虹吸控制组件及排液管均设有多个,液位计连接至少一个阀门。
液位计可根据储液池液位的实际情况,控制一个或多个阀门启动,以使得多个排液管同时进行排液,提高排液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虹吸排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虹吸排液系统的储液池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虹吸排液系统的包含第三虹吸破坏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虹吸排液系统的包含第一虹吸破坏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液位计;110-第一预设高度;
200-浮球开关;210-第二预设高度;
300-压力管;310-阀门;311-第一检修阀;312-第二检修阀;
320-水射器;321-进气口;
330-旁通管;331-旁通阀;332-第一虹吸破坏阀;
340-第三虹吸破坏阀;
400-排液管;410-水流检测器;420-第二虹吸破坏阀;
500-储液池;600-自来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虹吸排液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并结合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虹吸排液系统,应用于储液池500,该系统包括:液位计100、虹吸控制组件、排液管400;
虹吸控制组件包括压力管300、阀门310、水射器320,阀门310设置在压力管300上,水射器320的进水口连接压力管300的出水口;
液位计100用于感应储液池500的液位,液位计100连接阀门310,以当储液池500的液位处于第一预设高度110时开启阀门310;
排液管400的入液口位于储液池500的液面下方,排液管400与水射器320的进气口321连接,排液管400中还设置有水流检测器410,以当水流检测器410检测到液体流动时,控制关闭阀门3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虹吸排液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液位计100检测到储液池500的液位处于第一预设高度110时开启阀门310,使得压力管300中的高压水流经过水射器320后,水射器320产生负压使得排液管400内的空气从水射器320的进气口321吸走,排液管400靠近储液池500一端的液位上升形成水流继而产生虹吸进行持续的排液,当虹吸形成后,排液管400上的水流检测器410检测排液管400中的液体持续流动时,关闭阀门310节约水资源,因此,该虹吸排液系统能自动运行,以此可以有效节省人力和时间、效率高且能节约水资源。
其中,阀门310可为电控阀、电磁阀、电动阀等可控阀门,可通过液位计输出的信号控制阀门310启动;同时,液位计100可为超声波液位计,通过阀门310和液位计100反馈信号到系统中,系统输出信号到显示屏上显示阀门310状态和液位高度,方便工作人员实时了解虹吸排液系统的运行情况,降低人力、提高效率。
其中,如图1所示,压力管300可连接自来水管600,自来水管600提供一定压力的自来水,使得压力管300内的液体具有一定的水压,同时自来水价格低,可减低运行该虹吸排液系统的成本。
进一步的,排液管400的入液口位于储液池500的液面下方,当储液池500液位下降到液面等于或者低于排液管400的入液口的高度时,虹吸将会自动破坏。
其中,水流检测器410检测排液管400中的液体持续流动时,可设置关闭阀门310的方式为延时关闭方式,例如延时1秒或其他时间后再执行关闭阀门310的操作,避免虹吸还未形成就关闭阀门310。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压力管300上还设有第一检修阀311和第二检修阀312,第一检修阀311安装于阀门310的入水口一侧,第二检修阀312安装于阀门310的出水口一侧。
具体的,在压力管300上,第一检修阀311安装于阀门310的入水口一侧,第二检修阀312安装于阀门310的出水口一侧,关闭第一检修阀311和第二检修阀312能截断压力管300内的液体流动,在阀门310损坏需要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时,能避免液体从阀门310两侧流出压力管300。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压力管300还设有旁通管330,旁通管330上设有旁通阀331,旁通管33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检修阀311的入水口一侧,旁通管33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检修阀312的出水口一侧。
具体的,压力管300上设有旁通管330,并在旁通管330上设有旁通阀331,以使得阀门310进行检修时,压力管300内的液体可绕过阀门310,经过旁通管330流进水射器320,从而实现虹吸排液,设置旁通管330提供了阀门310损坏时的备用措施,满足在阀门310检修情况下,仍能进行虹吸排液的需求;同时,旁通管33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检修阀311的入水口一侧,旁通管33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检修阀312的出水口一侧,以使得阀门310在检修时,关闭检修阀也不会影响旁通管330液体的流通,使得检修阀和旁通阀331互不干扰,方便、实用。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旁通管330上还设有用于破坏虹吸的第一虹吸破坏阀332,第一虹吸破坏阀332位于旁通阀331的出水口一侧。
具体的,由于旁通管330与压力管300并联,旁通管330上设置有第一虹吸破坏阀332,第一虹吸破坏阀332开启后,由于水射器320处于压力管300的较低位置,旁通管330内的液体由于重力会自动从水射器320流出压力管300,同时空气也会从第一虹吸破坏阀332进入压力管300内,经过水射器320进入排液管400内,使虹吸失效,排液停止;同时,第一虹吸破坏阀332位于旁通阀331的出水口一侧,可以避免旁通阀331影响第三破坏阀破坏虹吸。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出了虹吸破坏阀的另一种设置方式,如图1所示,排液管400上还设有用于破坏虹吸的第二虹吸破坏阀420。
具体的,在排液管400上设置第二虹吸破坏阀420,开启第二虹吸破坏阀420时,空气从第二虹吸破坏阀420进入排液管400内,以使得虹吸失效,停止排液,使得操作人员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停止储液池500排液。
其中,第二虹吸破坏阀420可为三通阀,第二虹吸破坏阀420的一端吸入空气进入排液管400内破坏虹吸,同时第二虹吸破坏阀420吸入空气的一端朝上设置,并连接一定长度的管道,使得排液管400内的液体不容易从管道溢出。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提出了虹吸破坏阀的再一种设置方式,如图3所示,压力管300上还设有用于破坏虹吸的第三虹吸破坏阀340,第三虹吸破坏阀340位于第二检修阀312与水射器320之间。
具体的,在压力管300上设置第三虹吸破坏阀340,开启第三虹吸破坏阀340后,由于水射器320处于压力管300的较低位置,压力管300内的液体由于重力会自动从水射器320流出压力管300,同时空气也会从第三虹吸破坏阀340进入压力管300内,经过水射器320进入排液管400内,使虹吸失效,排液停止;检修时,第二检修阀312处于关闭状态,第三虹吸破坏阀340在第二检修阀312入水口一侧时,会出现空气无法通过第二检修阀312进入水射器320到达排液管400以破坏虹吸的情况,或者,第三虹吸破坏阀340在水射器320出水口一侧时,由于液体需要部分流出水射器320后空气才能经过水射器320进入排液管400,导致虹吸破坏时间较长,因此,第三虹吸破坏阀340位于第二检修阀312与水射器320之间,可以避免第二检修阀312影响第三虹吸破坏阀340破坏虹吸,并提高虹吸破坏的速度,节约时间。
其中,第三虹吸破坏阀340可为三通阀,空气由三通阀的一端吸入并进入压力管300,空气再由水射器320进入排液管400破坏虹吸,三通阀吸入空气的一端可连接一定长度的水管,水管开口朝上设置,使得压力管300内的液体不容易从水管溢出。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到三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的限定,如图1所示,排液管400呈倒“U”状,排液管400的上部与水射器320的进气口321连接。
具体的,排液管400呈倒“U”状,排液管400的上部与水射器320的进气口321连接以使得排液管400两端的液位同时上升,由于排液管400出水口一端的液位比排液管400池内的液位低,而排液管400入水口一端的液位会先到达排液管400上部,当水射器320将空气抽走之后,排液管400中会形成单向稳定的水流继而形成虹吸,因此,在排液管400上部连接水射器320可以形成稳定的虹吸,并提高虹吸形成的速度。
其中,如图2所示,虹吸控制组件还包括浮球开关200,所述浮球开关200连接所述阀门310,以当储液池500的液面到达第二预设高度210时开启阀门310。
具体的,浮球开关200设置在储液池500内一定高度的位置上,当液位计100失灵或损坏时,液位到达第二预设高度210时,会触发浮球开关200开启阀门310,进行排液,提供双重保险。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第二预设高度210高于第一预设高度110。
第二预设高度210高于第一预设高度110,可使得储液池500内液位上升时,先触发液位计100开启阀门310进行虹吸排液,避免浮球开关200先触发,提前发出信号介入,影响系统稳定性。
另外,虹吸控制组件及排液管400均设有多个,液位计100连接至少一个阀门310。
具体的,液位计100可根据储液池500液位的实际情况,控制一个或多个阀门310启动,以使得一个或多个排液管400同时进行排液,提高排液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虹吸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储液池,该系统包括:液位计、虹吸控制组件、排液管;
所述虹吸控制组件包括压力管、阀门、水射器,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压力管上,所述水射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压力管的出水口;
所述液位计用于感应所述储液池的液位,所述液位计连接所述阀门,以当所述储液池的液位处于第一预设高度时开启所述阀门;
所述排液管的入液口位于所述储液池的液面下方,所述排液管与所述水射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排液管中还设置有水流检测器,以当所述水流检测器检测到液体流动时,控制关闭所述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管上还设有第一检修阀和第二检修阀,所述第一检修阀安装于所述阀门的入水口一侧,所述第二检修阀安装于所述阀门的出水口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虹吸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管上还设有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上设有旁通阀,所述旁通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检修阀的入水口一侧,所述旁通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检修阀的出水口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虹吸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上还设有用于破坏虹吸的第一虹吸破坏阀,所述第一虹吸破坏阀位于所述旁通阀的出水口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上还设有用于破坏虹吸的第二虹吸破坏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虹吸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管上还设有用于破坏虹吸的第三虹吸破坏阀,所述第三虹吸破坏阀位于所述第二检修阀与所述水射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呈倒“U”状,所述排液管的上部与所述水射器的进气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控制组件还包括浮球开关,所述浮球开关连接所述阀门,以当所述储液池的液面到达第二预设高度时开启所述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虹吸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控制组件及所述排液管均设有多个,所述液位计连接至少一个所述阀门。
CN202120130289.4U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虹吸排液系统 Active CN214275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30289.4U CN214275357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虹吸排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30289.4U CN214275357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虹吸排液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75357U true CN214275357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64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30289.4U Active CN214275357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虹吸排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753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1873A (zh) * 2021-12-24 2022-04-29 天津市泽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湿地生态区水平衡系统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1873A (zh) * 2021-12-24 2022-04-29 天津市泽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湿地生态区水平衡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4411873B (zh) * 2021-12-24 2023-10-27 天津市泽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湿地生态区水平衡系统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75357U (zh) 一种虹吸排液系统
CN207211195U (zh) 一种地下管廊内部排水装置
WO2023226986A1 (zh) 一种抗堵型负压污水收集站
US11092275B1 (en) Automatic draining device for condensed water or leaking water in aeration pipeline
CN205875373U (zh) 一种一体化双箱式污水提升装置
CN214791861U (zh) 一种具有自动排气功能的空调冷凝水排水泵
CN206584239U (zh) 一体化预制泵站及其复合液位检测装置
CN201850642U (zh) 一种带双泵别墅式地下污水提升设备
CN212377547U (zh) 一种输水管道排气装置
CN211571936U (zh)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消防泵站
CN206529828U (zh) 一种地下室雨水收集池
CN210890327U (zh) 一种水位控制选择阀
CN208218391U (zh) 一种自动化排水装置
CN110939523A (zh) 燃油泄漏报警系统及燃油系统
CN202865987U (zh) 清空型污水提升设备
CN215232769U (zh) 一种水系统自动排气装置
CN219974833U (zh) 一种煤矿离心泵自动引水装置
CN219795436U (zh) 虹吸式水轮机顶盖排水装置
CN213806224U (zh) 一种建筑节能防水装置
CN214948258U (zh) 一种大流量上下液位阻气排水器
CN210194807U (zh) 一种压力水罐排污装置
CN219103302U (zh) 一种冷凝水排水结构、空调机组及轨道车辆
CN216130325U (zh) 低压舱自动排水装置
CN208457357U (zh) 一种楼层排水管根部防渗漏装置
CN215979793U (zh) 一种零气耗排水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