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60878U - 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60878U
CN214260878U CN202022013721.XU CN202022013721U CN214260878U CN 214260878 U CN214260878 U CN 214260878U CN 202022013721 U CN202022013721 U CN 202022013721U CN 214260878 U CN214260878 U CN 214260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
upper cover
filtering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137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开军
刘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risk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risk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risk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risk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137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60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60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60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与阻垢滤料配合使用的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包括上盖组件和罐体,上盖组件包括可拆卸固定的上盖本体和内盖,上盖组件设有进水口,内盖和罐体之间形成过滤腔,过滤腔内设有初过滤机构和阻垢过滤机构,阻垢过滤机构包括滤瓶、水路转换机构和污染物处理机构;滤瓶设有独立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水路转换机构可拆卸设于滤瓶顶部,污染物处理机构设于滤瓶外部,水路转换机构设有独立的初过滤水通道和阻垢过滤水通道,上盖组件设有独立的初过滤水出口和阻垢过滤水出口,初过滤机构设于水路转换机构的顶端。由于其一进二出的特性,在安装于如智能马桶类产品时,能完全满足其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与阻垢滤料配合使用的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器包括:上盖组件以及与上盖组件连接的罐体,罐体内设置有滤芯结构。单独的滤芯结构只能过滤原水中的颗粒杂质,但无法根本上阻止水垢的生成。
但有些用水场合,需要进一步进行阻垢处理,因此,我们需要增加阻垢滤料,增加阻垢滤料后,一方面需要控制水流穿透阻垢滤料,以便高效的阻垢处理,其次要求原水水路和净化后的水路要有效的分隔,以提高过滤器的净水可靠性,另外,滤芯结构需要维护更换方便。
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带阻垢滤料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其存在如下缺陷:
(1)由于其一进一出(即一进水口,一阻垢过滤水出口)的特性,导致在安装于如智能马桶类产品时,并不能完全满足其使用需求,因为这种产品有两条水路,一条用水量大,冲洗为主,对过滤精度及阻垢要求不高,但又不能不过滤;另一条水路为清洗,用水量不大,水路较窄,过滤精度和阻垢要求较高。现有技术的产品只能满足后者使用需求;
(2)安装问题,原产品进水口采用居中于产品端部中心设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少用户家里的角阀预留安装间隙过于紧凑,导致产品安装时不得不紧贴墙壁,甚至安装歪斜,以至于增加了一系列不安全隐患;
(3)现有技术的进水口,活接螺母组件成本过高,且由于材质T型螺钉与偏软性材质的PP料搭配,原只需要很小扭力即可做到拧紧密封,但实际使用中,大多的安装工人却喜欢直接上大扳手,总是将其拧滑丝;
(4)产品止转问题,滤瓶与内盖未做阻垢限位,导致使用时,开启上盖时,不时有误将下方罐体旋出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罐体和上盖组件采用可拆卸连接的快拆快装设计方式,设置了两路出水,针对不同的用水需求,且设置了限位结构,维修更换方便,其次,水流可以穿透阻垢滤料,充分阻垢处理。另外,原水水路和净化后的水路充分独立,互不干涉,净水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过滤器,包括上盖组件和罐体,上盖组件包括可拆卸固定的上盖本体和内盖,上盖组件设有进水口,上盖组件和罐体可拆卸配合连接,内盖和罐体之间形成过滤腔,过滤腔内设有初过滤机构和阻垢过滤机构,所述阻垢过滤机构包括具有滤料填充功能的滤瓶、水路转换机构和污染物处理机构;所述滤瓶设有独立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水路转换机构可拆卸设于滤瓶顶部,污染物处理机构设于滤瓶外部,水路转换机构设有独立的初过滤水通道和阻垢过滤水通道,上盖组件设有独立的初过滤水出口和阻垢过滤水出口,初过滤机构设于水路转换机构的顶端,原水经进水口进入初过滤机构过滤,初过滤水经由初过滤水出口流出,和/或,初过滤水经由水路转换机构的初过滤水通道进入阻垢过滤机构,阻垢过滤后的阻垢过滤水经由阻垢过滤水通道与阻垢过滤水出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将将现有技术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的一进一出设计,改进为一进两出设计,新增初过滤水出口以及增加了初过滤机构,根据用水场合的需要,自由的选择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替代方案,阻垢过滤机构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过滤器,包括上盖组件和罐体,上盖组件包括可拆卸固定的上盖本体和内盖,上盖组件设有进水口,上盖组件和罐体可拆卸配合连接,内盖和罐体之间形成过滤腔,过滤腔内设有初过滤机构和阻垢过滤机构,所述阻垢过滤机构包括具有滤料填充功能的过滤元件和水路转换机构,所述过滤元件设有独立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水路转换机构可拆卸设于过滤元件顶部,其特征在于:水路转换机构设有独立的初过滤水通道和阻垢过滤水通道,上盖组件设有独立的初过滤水出口和阻垢过滤水出口,初过滤机构设于水路转换机构的顶端,原水经进水口进入初过滤机构过滤,初过滤水经由初过滤水出口流出,和/或,初过滤水经由水路转换机构的初过滤水通道进入阻垢过滤机构,阻垢过滤后的阻垢过滤水经由阻垢过滤水通道与阻垢过滤水出口流出。
优选的,所述水路转换机构包括中空的柱体,柱体下端设有与滤瓶适配的第一装配部,柱体上端设有与初过滤机构适配的第二装配部,第二装配部两端分别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之间构成阻垢过滤水腔,阻垢过滤水腔与上盖组件的阻垢过滤水出口连通,柱体内还设有一纵截面呈倒“V”形的水路转换件,水路转换件内壁与柱体之间的腔体构成阻垢过滤水通道,水路转换件外壁与柱体之间的腔体构成初过滤水通道,柱体对应初过滤水通道末端设有初过滤水出口,柱体对应阻垢过滤水通道设有阻垢过滤水出口,阻垢过滤水出口与阻垢过滤水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采用偏心式设计,上盖本体与内盖之间设有异型密封结构以及用于精确定位装配位置的限位结构。将进水口采取了偏心式设计,偏心设计后,上盖本体与内盖相配合的进水口密封处变成了复杂的曲面配合,原本简单O型圈已经无法满足此设计的密封要求,为此设计了异型密封结构;另外,偏心设计后,上盖本体和内盖的进水口位置的对应,要求必须非常精确,如发生错位,则会极大影响削弱产品流量,因此,上盖本体与内盖的下端配合,增加限位结构设计,以防止上盖本体拧过头而造成两者的进水口配合错位;现有技术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上盖本体是向下套入内盖部分再进行旋紧动作,而新的异型密封结构为边缘固定式,中部作为水道而没有支撑,因此,新的设计将上盖本体与内盖的配合优选改为螺纹连接,进水口异型密封结构与上盖本体内壁的贴合便成了渐进式锁紧贴合,以防止异型密封结构因配合时瞬间摩擦力过大而导致部分脱落的可能。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外端设有活接螺母,所述活接螺母延伸出一段装配段,装配段与进水口适配,且设有卡簧槽,通过卡簧槽与卡簧的配合,活接螺母与进水口固定。将现有技术的T型螺钉配活接螺母的连接方式,改为卡簧与非标活接螺母配合,所谓非标活接螺母是指,在标准螺母的基础上,向下延伸出一段圆柱(装配段),并在圆柱上加工卡簧槽;安装时先将卡簧卡接于非标螺母的卡簧槽内,利用卡簧的弹性,再将整个组件扣接于上盖本体的进水端部。整个设计,最大的变化是将T型螺钉变成了非标钢丝卡簧,极大降低材料和加工成本,节省了装配时间,大幅降低成本。
优选的,所述初过滤机构采用由内自外的过滤方式,初过滤截留的杂质收集于初过滤机构的内部,初过滤水出口和阻垢过滤水出口的延伸管段采用不同长度的设计。初过滤机构采用了内过滤方式,将污垢很好的收集于初过滤机构内部,以方便清理。为了满足成本最优前提下实现双出水口设计,而又不至于使两个出水口在实际安装时导致水管的螺母发生干涉、扳手与出水口发生干涉等问题,特意对俩出水口采取不等长设计。
更优选的,所述污染物处理机构为过滤网,滤瓶底部固定或可拆卸设有底座,进水通道设于底座上,过滤网套接于滤瓶外部且两端分别与滤瓶顶部以及底座位于进水通道以下的部位密封;
优选的,所述底座纵截面呈“工”字形,其包括装配部、连接部和支撑部,底座通过装配部与滤瓶底部卡接,装配部和支撑部之间的腔体构成二级净化水腔,进水通道设于装配部,支撑部用于滤芯结构与罐体底部的支撑定位,过滤网下端与支撑部周向密封。
优选的,所述过滤元件为一具有污染物去除功能的材料加工而成的管柱,管柱内能填充阻垢滤料,管柱两端分别设有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设有上端盖水流通道,上端盖与水路转换机构下端适配且周向密封,下端盖与罐体内壁抵接,阻垢过滤水流通道与上端盖水流通道连通。
具有污染物去除功能的材料包括碳纤维、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其中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适中、分布均匀及吸附速度快的优点,对水中污染物余氯、化合物、重金属、孢子孢囊具有强大的过滤效果。
为此,更优选的,所述管柱为碳纤维管柱,所述管柱由碳纤维布缠绕若干层压实后形成,其外部还设有无纺布包裹层。
优选的,所述上盖组件外部套设有装饰罩,上盖组件和罐体之间还套接有装饰件,装饰件上还设有开启上盖本体时,防止内盖与罐体转动而意外打开罐体的锁止结构。将装饰件上增加锁止结构设计,当装饰件套入产品时,会将内盖与罐体卡接限位,以防止产品在开启上盖本体时,误操作旋开罐体。由于装饰件的锁止结构设计,对于某些客户要求的产品下端部分锁死,只需要将A款装饰件胶固或焊接即可;对于某些要求产品上下端全部锁死的,则选用B款装饰件,装配时先将其套入上盖本体,然后将上盖本体旋入装配好内盖等的罐体组件后,将装饰件向下套入固定,最后装配好上盖的装饰罩,完成整个产品的彻底锁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其一进二出的特性,在安装于如智能马桶类产品时,能完全满足其使用需求;
(2)进水口采用偏心设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安装方便;
(3)现有技术的进水口,活接螺母组件成本过高,将T型螺钉变成了非标钢丝卡簧,极大降低材料和加工成本,节省了装配时间,大幅降低成本;
(4)产品止转问题,滤瓶与内盖做阻垢限位,使用时,开启上盖时,不会有意外罐体旋出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爆炸分解图;
图5是水路转换机构的立体图;
图6是水路转换机构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
图8是图6的B-B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A款装饰件锁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B款装饰件锁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组件,1a、上盖本体,1b、内盖,2、罐体,3、滤瓶,31、进水通道,32、底座,4、水路转换机构,4a、初过滤水通道,4b、阻垢过滤水通道,41、第一装配部,42、第二装配部,43、阻垢过滤水腔,44、水路转换件,5、污染物处理机构,6、初过滤机构,7、初过滤水出口,8、阻垢过滤水出口,9、装饰罩,10、装饰件,11、活接螺母,12、卡簧,13、异型密封结构,14、上端盖,15、下端盖,16、限位结构,17、过滤元件,18、锁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和图5-10所示的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过滤器,包括上盖组件1和罐体2,上盖组件1包括可拆卸固定的上盖本体11和内盖12,上盖组件1设有进水口,上盖组件1和罐体2可拆卸配合连接,内盖12和罐体2之间形成过滤腔,过滤腔内设有初过滤机构6和阻垢过滤机构,所述阻垢过滤机构包括具有滤料填充功能的滤瓶3、水路转换机构4和污染物处理机构5;所述滤瓶3设有独立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水路转换机构4可拆卸设于滤瓶3顶部,污染物处理机构5设于滤瓶3外部,水路转换机构4设有独立的初过滤水通道和阻垢过滤水通道,上盖组件1设有独立的初过滤水出口7和阻垢过滤水出口8,初过滤机构6设于水路转换机构4的顶端,原水经进水口进入初过滤机构6过滤,初过滤水经由初过滤水出口7流出,和/或,初过滤水经由水路转换机构4的初过滤水通道进入阻垢过滤机构,阻垢过滤后的阻垢过滤水经由阻垢过滤水通道与阻垢过滤水出口8流出。本实用新型将将现有技术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的一进一出设计,改进为一进两出设计,新增初过滤水出口以及增加了初过滤机构,根据用水场合的需要,自由的选择出水口。
具体的说,所述水路转换机构4包括中空的柱体,柱体下端设有与滤瓶适配的第一装配部41,柱体上端设有与初过滤机构适配的第二装配部42,第二装配部42两端分别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之间构成阻垢过滤水腔43,阻垢过滤水腔43与上盖组件1的阻垢过滤水出口连通,柱体内还设有一纵截面呈倒“V”形的水路转换件44,水路转换件44内壁与柱体之间的腔体构成阻垢过滤水通道4b,水路转换件44外壁与柱体之间的腔体构成初过滤水通道4a,柱体对应初过滤水通道4a末端设有初过滤水出口,柱体对应阻垢过滤水通道设有阻垢过滤水出口,阻垢过滤水出口与阻垢过滤水腔43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水口采用偏心式设计,上盖本体11与内盖12之间设有异型密封结构13以及用于精确定位装配位置的限位结构16,所述进水口外端设有活接螺母11,所述活接螺母11延伸出一段装配段,装配段与进水口适配,且设有卡簧槽,通过卡簧槽与卡簧12的配合,活接螺母11与进水口固定,所述初过滤机构6采用由内自外的过滤方式,初过滤截留的杂质收集于初过滤机构6的内部,初过滤水出口7和阻垢过滤水出口8的延伸管段采用不同长度的设计,所述污染物处理机构5为过滤网,滤瓶3底部固定或可拆卸设有底座32,进水通道31设于底座32上,过滤网套接于滤瓶3外部且两端分别与滤瓶3顶部以及底座32位于进水通道31以下的部位密封,所述底座32纵截面呈“工”字形,其包括装配部、连接部和支撑部,底座32通过装配部与滤瓶3底部卡接,装配部和支撑部之间的腔体构成二级净化水腔,进水通道31设于装配部,支撑部用于阻垢过滤机构与罐体2底部的支撑定位,过滤网下端与支撑部周向密封,所述上盖组件1外部套设有装饰罩9,上盖组件1和罐体2之间还套接有装饰件10,装饰件10上还设有开启上盖本体11时,防止内盖12与罐体2转动而意外打开罐体2的锁止结构18。将装饰件10上增加锁止结构设计,当装饰件10套入产品时,会将内盖12与罐体2卡接限位,以防止产品在开启上盖本体11时,误操作旋开罐体2。由于装饰件10的锁止结构设计,对于某些客户要求的产品下端部分锁死,只需要将A款装饰件(如图9所示)10胶固或焊接即可;对于某些要求产品上下端全部锁死的,则选用B款装饰件10(如图10所示),装配时先将其套入上盖本体11,然后将上盖本体11旋入装配好内盖12等的罐体组件后,将装饰件10向下套入固定,最后装配好上盖本体11的装饰罩9,完成整个产品的彻底锁死。
实施例2
如图3-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替代方案,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阻垢过滤机构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阻垢过滤机构包括具有滤料填充功能的过滤元件17和水路转换机构4,所述过滤元件17设有独立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水路转换机构4可拆卸设于过滤元件17顶部,水路转换机构4设有独立的初过滤水通道和阻垢过滤水通道,上盖组件1设有独立的初过滤水出口7和阻垢过滤水出口8,初过滤机构6设于水路转换机构4的顶端,原水经进水口进入初过滤机构6过滤,初过滤水经由初过滤水出口7流出,和/或,初过滤水经由水路转换机构4的初过滤水通道进入阻垢过滤机构,阻垢过滤后的阻垢过滤水经由阻垢过滤水通道与阻垢过滤水出口8流出,所述过滤元件17为一具有污染物去除功能的材料加工而成的管柱,管柱内能填充阻垢滤料,管柱两端分别设有上端盖14和下端盖15,上端盖14设有上端盖水流通道,上端盖14与水路转换机构4下端适配且周向密封,下端盖15与罐体2内壁抵接,阻垢过滤水流通道4b与上端盖14水流通道连通。具有污染物去除功能的材料包括碳纤维、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其中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适中、分布均匀及吸附速度快的优点,对水中污染物余氯、化合物、重金属、孢子孢囊具有强大的过滤效果。
更具体的说,所述管柱为碳纤维管柱,所述管柱由碳纤维布缠绕若干层压实后形成,其外部还设有无纺布包裹层。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10)

1.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包括上盖组件和罐体,上盖组件包括可拆卸固定的上盖本体和内盖,上盖组件设有进水口,上盖组件和罐体可拆卸配合连接,内盖和罐体之间形成过滤腔,过滤腔内设有初过滤机构和阻垢过滤机构,所述阻垢过滤机构包括具有滤料填充功能的滤瓶、水路转换机构和污染物处理机构;所述滤瓶设有独立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水路转换机构可拆卸设于滤瓶顶部,污染物处理机构设于滤瓶外部,其特征在于:水路转换机构设有独立的初过滤水通道和阻垢过滤水通道,上盖组件设有独立的初过滤水出口和阻垢过滤水出口,初过滤机构设于水路转换机构的顶端,原水经进水口进入初过滤机构过滤,初过滤水经由初过滤水出口流出,和/或,初过滤水经由水路转换机构的初过滤水通道进入阻垢过滤机构,阻垢过滤后的阻垢过滤水经由阻垢过滤水通道与阻垢过滤水出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染物处理机构为过滤网,滤瓶底部固定或可拆卸设有底座,进水通道设于底座上,过滤网套接于滤瓶外部且两端分别与滤瓶顶部以及底座位于进水通道以下的部位密封;
所述底座纵截面呈“工”字形,其包括装配部、连接部和支撑部,底座通过装配部与滤瓶底部卡接,装配部和支撑部之间的腔体构成二级净化水腔,进水通道设于装配部,支撑部用于滤芯结构与罐体底部的支撑定位,过滤网下端与支撑部周向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组件外部套设有装饰罩,上盖组件和罐体之间还套接有装饰件,装饰件上还设有开启上盖本体时,防止内盖与罐体转动而意外打开罐体的锁止结构。
4.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包括上盖组件和罐体,上盖组件包括可拆卸固定的上盖本体和内盖,上盖组件设有进水口,上盖组件和罐体可拆卸配合连接,内盖和罐体之间形成过滤腔,过滤腔内设有初过滤机构和阻垢过滤机构,所述阻垢过滤机构包括具有滤料填充功能的过滤元件和水路转换机构,所述过滤元件设有独立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水路转换机构可拆卸设于过滤元件顶部,其特征在于:水路转换机构设有独立的初过滤水通道和阻垢过滤水通道,上盖组件设有独立的初过滤水出口和阻垢过滤水出口,初过滤机构设于水路转换机构的顶端,原水经进水口进入初过滤机构过滤,初过滤水经由初过滤水出口流出,和/或,初过滤水经由水路转换机构的初过滤水通道进入阻垢过滤机构,阻垢过滤后的阻垢过滤水经由阻垢过滤水通道与阻垢过滤水出口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转换机构包括中空的柱体,柱体下端设有与滤瓶适配的第一装配部,柱体上端设有与初过滤机构适配的第二装配部,第二装配部两端分别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之间构成阻垢过滤水腔,阻垢过滤水腔与上盖组件的阻垢过滤水出口连通,柱体内还设有一纵截面呈倒“V”形的水路转换件,水路转换件内壁与柱体之间的腔体构成阻垢过滤水通道,水路转换件外壁与柱体之间的腔体构成初过滤水通道,柱体对应初过滤水通道末端设有初过滤水出口,柱体对应阻垢过滤水通道设有阻垢过滤水出口,阻垢过滤水出口与阻垢过滤水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采用偏心式设计,上盖本体与内盖之间设有异型密封结构以及用于精确定位装配位置的限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外端设有活接螺母,所述活接螺母延伸出一段装配段,装配段与进水口适配,且设有卡簧槽,通过卡簧槽与卡簧的配合,活接螺母与进水口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过滤机构采用由内自外的过滤方式,初过滤截留的杂质收集于初过滤机构的内部,初过滤水出口和阻垢过滤水出口的延伸管段采用不同长度的设计。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元件为一具有污染物去除功能的材料加工而成的管柱,管柱内能填充阻垢滤料,管柱两端分别设有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设有上端盖水流通道,上端盖与水路转换机构下端适配且周向密封,下端盖与罐体内壁抵接,阻垢过滤水流通道与上端盖水流通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为碳纤维管柱,所述管柱由碳纤维布缠绕若干层压实后形成,其外部还设有无纺布包裹层。
CN202022013721.XU 2020-09-15 2020-09-15 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 Active CN214260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13721.XU CN214260878U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13721.XU CN214260878U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60878U true CN214260878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805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13721.XU Active CN214260878U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60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60878U (zh) 一进二出的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
CN105664573B (zh) 一种可拆洗的前置过滤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1991988A (zh) 净水器内置组合滤腔的滤胆清洗方法
CN217578491U (zh) 一种用于净水器的阻垢装置
CN208397355U (zh) 带滤芯的双出水龙头
CN210012673U (zh) 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
CN200993269Y (zh) 带净水器的水龙头
CN210125225U (zh) 一种滤芯、净水装置及热水器
CN207085487U (zh) 一种高效率的家用强力净水器
CN109824163A (zh) 顶部进水外压式过滤器
CN211752904U (zh) 一种新型上进侧出的阻垢过滤装置
CN211752911U (zh) 一种y型阻垢过滤器
CN101480547A (zh) 多功能水处理过滤系统
CN205953729U (zh) 智能过滤净化水机
CN205803196U (zh) 一种排污净水器
CN216986558U (zh) 一种农村供水工程的水质过滤净化装置
CN213012234U (zh) 防阻垢滤料逃逸的过滤器
CN220194228U (zh) 一种滤芯卡合安装的龙头净水器
CN108328792A (zh) 智能过滤净化水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6295785U (zh) 一种复合滤芯超滤净水器
CN213326988U (zh) 一种全自动净水器
CN218011527U (zh) 一种具有反冲洗功能的净化水龙头
JP3768641B2 (ja) 浄水器
CN210645898U (zh) 一种可内外压转换的超滤膜组件
CN216445150U (zh) 一种花洒过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