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60516U - 一种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60516U
CN214260516U CN202022904305.9U CN202022904305U CN214260516U CN 214260516 U CN214260516 U CN 214260516U CN 202022904305 U CN202022904305 U CN 202022904305U CN 214260516 U CN214260516 U CN 214260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arm
adjusting
handle arm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043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利荣
于乃义
蓝玉国
李祥祥
刘一蒙
滕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MPULSE (QINGDAO) HEALT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MPULSE (QINGDAO) HEALT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MPULSE (QINGDAO) HEALT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IMPULSE (QINGDAO) HEALT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043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60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60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605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包括:底座、第一把手臂、第二把手臂、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第一把手臂和第二把手臂可调节相对位置且可固定的设置于底座上,第一把手沿第一把手臂下垂设置,第二把手沿第二把手臂下垂设置,第一把手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把手臂,第二把手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把手臂。本申请所提供的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可根据使用人员的臂距调节第一把手臂和第二把手臂之间的相对距离,以调节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之间的相对距离;此外,由于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可转动,抓取的角度可以自由调节,以利于不同使用习惯的使用人员均可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引体向上的把手结构,通常由左把手、右把手及固定板组成,左把手和右把手设置于固定板的两侧,其中把手的组数可能是1组、2组、 3组不等。上述的把手结构一般为焊接结构,各部分位置和形状固定,因此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使用者在进行引体向上活动时对把手间不同宽度和角度的要求。
综上所述,如何调节把手间的宽度和把手的角度,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该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的两个把手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且把手的角度可根据使用习惯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包括:底座、第一把手臂、第二把手臂、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臂和所述第二把手臂可调节相对位置且可固定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把手沿所述第一把手臂下垂设置,所述第二把手沿所述第二把手臂下垂设置,所述第一把手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把手臂,所述第二把手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把手臂。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把手架,所述把手架上设置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把手臂和所述第二把手臂的横杆,所述把手架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把手臂上设置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且可分离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把手臂上设置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且可分离的第二固定杆。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为第一锯齿槽,所述第二固定部为第二锯齿槽,所述第一锯齿槽的所有第一卡槽的排列方向和所述第二锯齿槽的所有第二卡槽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固定杆可卡入所述第一锯齿槽的一个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二固定杆可卡入所述第二锯齿槽的一个所述第二卡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锯齿槽和所述第二锯齿槽均设置于所述把手架的上部,所述把手架的前部设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锯齿槽对应的第一标尺、以及与所述第二锯齿槽对应的第二标尺,所述第一标尺的一个数字对应一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标尺的一个数字对应一个第二卡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把手臂和所述第二把手臂均可绕所述横杆周向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横杆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把手臂包括第一滑动把手及与所述第一滑动把手连接的第一上转架,所述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上转架,所述第一滑动把手套装于所述横杆上;所述第二把手臂包括第二滑动把手及与所述第二滑动把手连接的第二上转架,所述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把手,所述第二把手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上转架,所述第二滑动把手套装于所述横杆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上转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把手上,所述第二上转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把手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把手通过第一转套与所述第一上转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把手通过第二转套与所述第二上转架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把手架上设置若干第一通孔和若干第二通孔,所有所述第一通孔的排列方向和所有所述第二通孔的排列方向均与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固定杆可插入一个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二固定杆可插入一个所述第二通孔中。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调节销轴和第二调节销轴,所述第一把手臂上设置第一调节盘,所述第二把手臂上设置第二调节盘,所述第一调节盘上设置若干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盘上设置若干第二调节孔,所有所述第一调节孔的排列设置于第一圆弧上,所有所述第二调节孔的排列设置于第二圆弧上;
所述第一把手臂可带动所述第一调节盘转动,以带动每个所述第一调节孔均可对应于所述第一调节销轴,所述第二把手臂可带动所述第二调节盘转动,以带动每个所述第二调节孔均可对应于所述第二调节销轴。
本申请所提供的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可根据使用人员的臂距调节第一把手臂和第二把手臂之间的相对距离,以调节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之间的相对距离;此外,由于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可转动,抓取的角度可以自由调节,以利于不同使用习惯的使用人员均可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第一种实施例的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第一种实施例的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的轴测图;
图3为第一种实施例的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第一种实施例的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第一种实施例的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的侧视图;
图6为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一固定杆脱离第一锯齿槽、第二固定杆脱离第二锯齿槽的示意图;
图7为第一种实施例的把手架的主视图;
图8为第一种实施例的把手架的俯视图;
图9为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滑动把手的主视图;
图10为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滑动把手的轴测图;
图11为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一上转架的轴测图;
图12为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一上转架的主视图;
图13为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把手的主视图;
图14为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把手的轴测图;
图15为第二种实施例中把手架的轴测图;
图16为第三种实施例的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的轴测图;
图17为图16中A处的放大图。
图1-17中:
1-第一塑料压盖、2-第一尼帽、3-第一弹簧垫圈、4-第一垫圈、5-第一圆板、6-第一推力球轴承、7-第一内六角沉头螺钉、8-第一轴端盖、9-第一铜轴承、10-第一上转架、11-第一把手、12-第一转套、13-第一开口防护套、 14-横杆、15-第一孔用弹性挡圈、16-第一滑动把手、17-第一线性轴承、18- 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19-第二孔用弹性挡圈、20-第二滑动把手、21-第二线性轴承、22-第二开口防护套、23-第二铜轴承、24-第二上转架、25-第二轴端盖、26-第二内六角沉头螺钉、27-第二转套、28-第二把手、29-第二推力球轴承、30-第二圆板、31-第二垫圈、32-第二弹簧垫圈、33-第二尼帽、 34-第二塑料压盖、35-第一锯齿槽、36-第二锯齿槽、37-第一固定杆、38- 第二固定杆、39-第一标尺、40-第二标尺、41-第一调节杆、42-第一安装套、 43-第一转筒、44-第一连杆、45-第一套筒、46-第一环形把手、47-第一通孔、 48-第二通孔、49-第一调节孔、50-第一把手臂、51-第一调节盘、52-第二把手臂、53-第二调节盘、54-第二调节孔、55-第二调节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该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的两个把手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且把手的角度可根据使用习惯调节。
请参考图1~17,一种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包括:底座、第一把手臂50、第二把手臂52、第一把手11和第二把手28,第一把手臂50和第二把手臂52可调节相对位置且可固定的设置于底座上,第一把手11沿第一把手臂50下垂设置,第二把手28沿第二把手臂52下垂设置,第一把手 11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把手臂50,第二把手28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把手臂5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把手臂50和第二把手臂52对称设置,第一把手 11和第二把手28对称设置,以使人员在锻炼时,两个手臂受到的力一致,手臂带动躯干平衡上升。
在底座上可以设置固定装置,将底座固定设置于墙面,第一把手臂50 与第二把手臂52为水平设置,第一把手11沿第一把手臂50下垂设置,第二把手28沿第二把手臂52下垂设置,第一把手11和第二把手28包括横杆14,供人员锻炼时抓取。第一把手11和第二把手28可在水平面内转动,以调节横杆14的角度,使不同训练习惯的人员可以自由调节把手的角度,调节抓取角度,更灵活。
根据使用人员的臂距,调节第一把手臂50和第二把手臂52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调节第一把手11和第二把手28之间的相对距离,在调节后,可以将第一把手臂50和第二把手臂52之间的位置固定,以在使用人员使用时,可以稳定抓取,不会随意活动。
本申请所提供的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可根据使用人员的臂距调节第一把手臂50和第二把手臂52之间的相对距离,以调节第一把手11和第二把手28之间的相对距离;此外,由于第一把手11和第二把手28可转动,抓取的角度可以自由调节,以利于不同使用习惯的使用人员均可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底座包括把手架,把手架上设置用于安装第一把手臂50和第二把手臂52的横杆14,把手架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把手臂50上设置可与第一固定部固定且可分离的第一固定杆37,第二把手臂52上设置可与第二固定部固定且可分离的第二固定杆38。
需要说明的是,把手架为横梁式结构,在把手架的后侧两端和中部均设置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18,横杆14沿一端依次穿过所有的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18,以稳定横杆14的安装。第一把手臂50安装于一端的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18和中部的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18之间的横杆14上,第二把手臂52安装于另一端的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18和中部的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18之间的横杆14上。
第一把手臂50和第二把手臂52在安装后外端处于把手架的前侧,以使第一把手11安装于第一把手臂50的外端、第二把手28安装于第二把手臂52的外端,使第一把手11和第二把手28处于便于抓取的位置。
由于第一把手臂50上设置第一固定杆37,第二把手臂52上设置第二固定杆38,在调节第一把手臂50和第二把手臂52之间的相对位置时,可以调节第一固定杆37连接于第一固定部的位置,调节第二固定杆38连接于第二固定部的位置,从而调节第一把手臂50和第二把手臂52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第一固定部为第一锯齿槽35,第二固定部为第二锯齿槽36,第一锯齿槽35的所有第一卡槽的排列方向和第二锯齿槽36的所有第二卡槽的排列方向与横杆14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固定杆37可卡入第一锯齿槽35的一个第一卡槽中,第二固定杆38可卡入第二锯齿槽36的一个第二卡槽中。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锯齿槽35上的所有第一卡槽的设置方向与横杆14 的长度方向一致,以使第一把手臂50沿横杆14调节位置时,可以使第一固定杆37可以卡入不同的第一卡槽中,从而在不同位置固定第一把手臂50 的位置。相同的第二锯齿槽36上的所有第二卡槽的设置方向与横杆14的长度方向一致,以使第二把手臂52沿横杆14调节位置时,可以使第二固定杆38可以卡入不同的第二卡槽中,从而在不同位置固定第二把手臂52 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第一锯齿槽35和第二锯齿槽36均设置于把手架的上部,把手架的前部设置分别与第一锯齿槽35 对应的第一标尺39、以及与第二锯齿槽36对应的第二标尺40,第一标尺 39的一个数字对应一个第一卡槽,第二标尺40的一个数字对应一个第二卡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标尺39的所有数字沿一侧向另一侧排列,第二标尺40的所有数字沿一侧向另一侧排列。在调节时,由于第一锯齿槽35和第二锯齿槽36均设置于把手架的顶部,且锯齿槽不易观测,通过调节第一固定杆37相对于第一标尺39上的数字的位置,可以将第一固定杆37卡入该数字对应的第一卡槽内,过调节第二固定杆38相对于第二标尺40上的数字的位置,可以将第二固定杆38卡入该数字对应的第二卡槽内,且第一标尺39和第二标尺40均设置于把手架的前部,便于观测和调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第一把手臂50和第二把手臂52均可绕横杆14周向转动的设置于横杆14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调节第一把手臂50的位置时,将第一把手臂50抬起即可将第一固定杆37取出第一卡槽,横向移动第一把手臂50即可调节第一固定杆37的位置,再将第一固定杆37卡入需要卡入的第一卡槽中即可。在调节第二把手臂52的位置时,将第二把手臂52抬起即可将第二固定杆38取出第二卡槽,横向移动第二把手臂52即可调节第二固定杆38的位置,再将第二固定杆38卡入需要卡入的第二卡槽中即可。调节方便,操作简单。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第一把手臂50包括第一滑动把手16及与第一滑动把手16连接的第一上转架10,第一固定杆37设置于第一滑动把手16,第一把手11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一上转架10,第一滑动把手16套装于横杆14上;第二把手臂52包括第二滑动把手20及与第二滑动把手20连接的第二上转架24,第二固定杆38设置于第二滑动把手20,第二把手28可转动的连接于第二上转架24,第二滑动把手20套装于横杆14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滑动把手16包括第一安装套42及设置于第一安装套42外部的第一调节杆41,第一调节杆41沿第一安装套42的径向设置,第一固定杆37设置于第一调节杆41上,且第一调节杆41垂直于第一固定杆37,第一固定杆37垂直于第一安装套42的轴线,将第一线性轴承17装入到第一安装套42内,在第一线性轴承17的两端分别用两个第一孔用弹性挡圈15固定。第二滑动把手20包括第二安装套及设置于第二安装套外部的第二调节杆,第二调节杆沿第二安装套的径向设置,第二固定杆38设置于第二调节杆上,且第二调节杆垂直于第二固定杆38,第二固定杆38垂直于第二安装套的轴线,将第二线性轴承21装入到第二安装套内,在第二线性轴承21的两端分别用两个第二孔用弹性挡圈19固定。第二开口防护套22装在第二调节杆上,将第二开口防护套22装在第二调节杆上。
第一上转架10包括第一转筒43及设置于第一转筒43外周的第一连杆 44,第一连杆44沿第一转筒43的径向设置,在第一转筒43的两侧分别安装第一铜轴承9,在外侧的第一铜轴承9外侧设置第一轴端盖8,第一轴端盖8使用第一内六角沉头螺钉7固定。第二上转架24包括第二转筒及设置于第二转筒外周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沿第二转筒的径向设置,在第二转筒的两侧分别安装第二铜轴承23,在外侧的第二铜轴承23外侧设置第二轴端盖25,第二轴端盖25使用第二内六角沉头螺钉26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第一上转架10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滑动把手16上,第二上转架24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二滑动把手 20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调节第一上转架10相对于第一滑动把手16的角度,可以调节第一把手11的角度,通过调节第二上转架24相对于第二滑动把手20的角度,可以调节第二把手28的角度,通过调节第一把手11和第二把手28的角度,适合于不同锻炼习惯的使用人员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第一把手11通过第一转套12与第一上转架10转动连接,第二把手28通过第二转套27与第二上转架24转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转套12安装在第一旋转把手上,将第二转套27 安装在第二旋转把手上;第一把手11和第一上转架10之间通过第一转套 12转动连接,第二把手28和第二上转架24之间通过第二转套27转动连接。
第一把手11包括环形的第一环形把手46及设置于第一环形把手46顶部的第一套筒45,在第一套筒45内装入第一推力球轴承6,第一推力球轴承6的底部设置第一圆板5,第一圆板5的底部设置第一垫圈4,第一垫圈 4的底部设置第一弹簧垫圈3,第一弹簧垫圈3的底部设置第一尼帽2,第一尼帽2的底部设置第一塑料压盖1。第二把手28包括环形的第二环形把手及设置于第二环形把手顶部的第二套筒,在第二套筒内装入第二推力球轴承29,第二推力球轴承29的底部设置第二圆板30,第二圆板30的底部设置第二垫圈31,第二垫圈31的底部设置第二弹簧垫圈32,第二弹簧垫圈32的底部设置第二尼帽33,第二尼帽33的底部设置第二塑料压盖3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把手架上设置若干第一通孔47和若干第二通孔48,所有第一通孔47的排列方向和所有第二通孔 48的排列方向均与横杆14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固定杆37可插入一个第一通孔47中,第二固定杆38可插入一个第二通孔48中。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通孔替代锯齿槽,将第一固定杆37插入第一通孔47中可以固定第一把手臂50的位置,将第二固定杆38插入第二通孔48中可以固定第二把手臂52的位置,通过调节第一固定杆37插入不同位置的第一通孔47中,可以调节第一把手臂50的位置,通过调节第二固定杆38插入不同位置的第二通孔48中,可以调节第二把手臂52的位置。本实施例结构简单,便于调节第一把手11和第二把手28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调节销轴和第二调节销轴55,第一把手臂50上设置第一调节盘51,第二把手臂52上设置第二调节盘53,第一调节盘51上设置若干第一调节孔 49,第二调节盘53上设置若干第二调节孔54,所有第一调节孔49的排列设置于第一圆弧上,所有第二调节孔54的排列设置于第二圆弧上;
第一把手臂50可带动第一调节盘51转动,以带动每个第一调节孔49 均可对应于第一调节销轴,第二把手臂52可带动第二调节盘53转动,以带动每个第二调节孔54均可对应于第二调节销轴55。
在第三种实施例中,第一调节销轴和第二调节销轴55可以上下活动,第一把手臂50铰接于底座上,当第一把手臂50绕铰点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调节盘51转动,第一调节销轴设置于第一圆弧上,第一调节盘51上的所有第一调节孔49均可与第一调节销轴对应,在调节第一把手臂50的位置时,将第一把手臂50转动至相应位置后,利用第一调节销轴穿过第一调节孔49即可固定位置。第二把手臂52铰接于底座上,当第二把手臂52 绕铰点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二调节盘53转动,第二调节销轴55设置于第二圆弧上,第二调节盘53上的所有第二调节孔54均可与第二调节销轴55 对应,在调节第二把手臂52的位置时,将第二把手臂52转动至相应位置后,利用第二调节销轴55穿过第二调节孔54即可固定位置。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把手臂50和第二把手臂52的调节方式简单,便于操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把手臂(50)、第二把手臂(52)、第一把手(11)和第二把手(28),所述第一把手臂(50)和所述第二把手臂(52)可调节相对位置且可固定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把手(11)沿所述第一把手臂(50)下垂设置,所述第二把手(28)沿所述第二把手臂(52)下垂设置,所述第一把手(11)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把手臂(50),所述第二把手(28)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把手臂(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把手架,所述把手架上设置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把手臂(50)和所述第二把手臂(52)的横杆(14),所述把手架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把手臂(50)上设置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且可分离的第一固定杆(37),所述第二把手臂(52)上设置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且可分离的第二固定杆(3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为第一锯齿槽(35),所述第二固定部为第二锯齿槽(36),所述第一锯齿槽(35)的所有第一卡槽的排列方向和所述第二锯齿槽(36)的所有第二卡槽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横杆(14)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固定杆(37)可卡入所述第一锯齿槽(35)的一个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二固定杆(38)可卡入所述第二锯齿槽(36)的一个所述第二卡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锯齿槽(35)和所述第二锯齿槽(36)均设置于所述把手架的上部,所述把手架的前部设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锯齿槽(35)对应的第一标尺(39)、以及与所述第二锯齿槽(36)对应的第二标尺(40),所述第一标尺(39)的一个数字对应一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标尺(40)的一个数字对应一个第二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臂(50)和所述第二把手臂(52)均可绕所述横杆(14)周向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横杆(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臂(50)包括第一滑动把手(16)及与所述第一滑动把手(16)连接的第一上转架(10),所述第一固定杆(37)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把手(16),所述第一把手(11)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上转架(10),所述第一滑动把手(16)套装于所述横杆(14)上;所述第二把手臂(52)包括第二滑动把手(20)及与所述第二滑动把手(20)连接的第二上转架(24),所述第二固定杆(38)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把手(20),所述第二把手(28)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上转架(24),所述第二滑动把手(20)套装于所述横杆(1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转架(10)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把手(16)上,所述第二上转架(24)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把手(20)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11)通过第一转套(12)与所述第一上转架(1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把手(28)通过第二转套(27)与所述第二上转架(24)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架上设置若干第一通孔(47)和若干第二通孔(48),所有所述第一通孔(47)的排列方向和所有所述第二通孔(48)的排列方向均与所述横杆(14)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固定杆(37)可插入一个所述第一通孔(47)中,所述第二固定杆(38)可插入一个所述第二通孔(48)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调节销轴和第二调节销轴(55),所述第一把手臂(50)上设置第一调节盘(51),所述第二把手臂(52)上设置第二调节盘(53),所述第一调节盘(51)上设置若干第一调节孔(49),所述第二调节盘(53)上设置若干第二调节孔(54),所有所述第一调节孔(49)的排列设置于第一圆弧上,所有所述第二调节孔(54)的排列设置于第二圆弧上;
所述第一把手臂(50)可带动所述第一调节盘(51)转动,以带动每个所述第一调节孔(49)均可对应于所述第一调节销轴,所述第二把手臂(52)可带动所述第二调节盘(53)转动,以带动每个所述第二调节孔(54)均可对应于所述第二调节销轴(55)。
CN202022904305.9U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 Active CN214260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4305.9U CN214260516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4305.9U CN214260516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60516U true CN214260516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79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04305.9U Active CN214260516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605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11805A (en) Exercise device
US11998789B2 (en) Resistance band assembly
US6120423A (en) Variable resistance exercise apparatus
US9452308B2 (en) Exercise device
US6120421A (en) Multifunctional miniature exercise device
US5417628A (en) Exercise device for chin-ups
EP2052761A1 (en) Pullup exercise assembly with rotatable handles and pivotable bar
GB2433040A (en) Abdominal exerciser
CN214260516U (zh) 一种可调式引体向上把手结构
CN211215295U (zh) 一种多功能羽毛球拍收纳装置
US20050272568A1 (en) Folding mechanism for a rowing device
CN210440928U (zh) 一种自拍杆支座及自拍杆
KR101429394B1 (ko) 모바일 기기용 스탠드 거치대
CN216010032U (zh) 一种便携平板支撑架
CN213642993U (zh) 一种俯卧撑支架
CN213884868U (zh) 一种多功能门上单杠
CN218451857U (zh) 一种乒乓球发球机器人球拍夹持机构
GB2401065A (en) Rotatable hand exerciser and massager
CN218165870U (zh) 旋转切换式健身器材
CN113996024A (zh) 一种便携式健身器材
CN221375144U (zh) 一种运动姿态识别数据转换装置
CN215185705U (zh) 一种建筑电气工程用线缆保护装置
US20220347518A1 (en) Bar and hand grips kit for exercise equipment
CN211486422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健身器具
CN212960673U (zh) 全方位智能桌面跟拍云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