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9797U - 高压舱以及可用于高压舱的移动式生命体征监护及支持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压舱以及可用于高压舱的移动式生命体征监护及支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59797U
CN214259797U CN202021923468.5U CN202021923468U CN214259797U CN 214259797 U CN214259797 U CN 214259797U CN 202021923468 U CN202021923468 U CN 202021923468U CN 214259797 U CN214259797 U CN 214259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board
stretcher
hyperbaric chamber
ambulance
electrocardiograp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234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晓辰
方以群
王世锋
陈杰
袁恒荣
王楠
王芳芳
许骥
马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al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0219234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59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59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59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压舱以及可用于高压舱的移动式生命体征监护及支持系统,包括救护车担架或担架车,在所述高压舱内围绕所述救护车担架或担架车上还设有生命特征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输液泵和/或抽吸机。所述救护车担架或担架车的床板下方设有床板框架,该床板框架与所述床板通过设于所述床板四个角的支撑管固定连接,使得该床板框架与床板之间具有容纳空间,在所述床板的两侧设有对护栏进行收放的护栏联动杆,所述床板的两头设有用于推动救护车担架或者担架车的扶手,所述救护车担架或者担架车的车腿以及车腿支架的收放转动支点被固定在所述床板框架上。

Description

高压舱以及可用于高压舱的移动式生命体征监护及支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潜水疾病治疗领域,特别涉及高压氧舱系统,还特别涉及可用于高压舱的移动式生命体征监护及支持系统。
背景技术
潜水员在潜水活动中容易遭到意外,有遭受严重减压性疾病的可能。对这些重症潜水员,需在上浮至水面后即行先进的生命支持和再加压治疗。目前尚无配备先进护理、监测设备的高压舱,且大多数高压舱离发生潜水(潜水员包括军事、民用商业和民用体育潜水员)事故的工作地点均较远,因此需要较长的运输时间。在运输期间给以有效的监测、护理及支持疗法,可明显降低潜水员的死亡率。
现有技术中的高压舱只能对舱内的病人的进行简单的监测,不能监测治疗中病人的所有生命体征,且治疗效果也缺乏客观的监测及评估。对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及护理也缺乏有效手段,如给没有呼吸的患者换气的唯一方法是用人工挤压气袋。这种方法局限性很多:可导致通气量、潮气量和压力不一致、无法从高压舱中排出氧气。对于心跳骤停患者,更缺乏除颤等相关设备的治疗方法。而目前监测生命体征和提供危重护理服务的设备作为独立设备存在于市场上。大多数设备包含电动机、非屏蔽开关和其他不适合在高压和再压缩型环境中使用的危险。此外,大多数这种独立的设备都是用手推车或类似的设备携带的,这些设备不适合快速、容易或根本不适合进入高压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紧凑、独立、移动式生命体征监护及支持系统,用于可远程运输危重潜水员至高压舱,在高压舱环境中安全地提供关键的监测、护理及生命体征支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一种移动式生命体征监护及支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救护车担架或担架车,
所述救护车担架或担架车的床板下方设有床板框架,该床板框架与所述床板通过设于所述床板四个角的支撑管固定连接,使得该床板框架与床板之间具有容纳空间,
在所述床板的两侧设有对护栏进行收放的护栏联动杆,所述床板的两头设有用于推动救护车担架或者担架车的扶手,
所述救护车担架或者担架车的车腿以及车腿支架的收放转动支点被固定在所述床板框架上,
在所述床板框架的周缘上设有多个可调支架,所述生命特征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输液泵、抽吸机和/或除颤仪被装设于所述可调万向节支架的头部。
所述生命特征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输液泵、除颤仪和/或抽吸机为便携式外形尺寸,通过调节所述可调支架,所述生命特征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输液泵和/或抽吸机可以被移入所述救护车担架或者担架车的床板与床板框架之间的空间。同时,所述生命特征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输液泵、除颤仪和/或抽吸机均为防爆设计。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快速移动的生命体征监护及支持系统,提高了受伤潜水员的生命支持水平,在潜水员被送到高压舱内进行加压治疗前给予监测关键生命体征、高级护理及生命支持。该系统可满足对危重症潜水员实现在监护及生命支持下进行常压到高压舱的转运及后续的转运至监护病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有益效果是,该移动式生命体征监护及支持系统除了独立的、快速可运输的,还适用于高压舱环境中的危重潜水员救治和护理。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高压舱系统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潜水员受到潜水病伤害后被送至高压舱进行治疗,高压舱环境的局限性和挑战是高压临床医生所熟知的,包括对设备的压力影响、温度变化、电源限制、空间限制,与气体密度增加相关的气体流量变化,以及必要的预防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着火风险和火灾蔓延(如果发生着火)。在危险性分析和风险评估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腔室和设备的正常工作条件和故障模式。
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舱系统,高压舱内设有救护车担架或担架车。在所述高压舱内围绕所述救护车担架或担架车上还设有便携式的生命特征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输液泵和/或抽吸机。所述救护车担架或担架车的床板下方设有床板框架,该床板框架与所述床板通过设于所述床板四个角的支撑管固定连接,使得该床板框架与床板之间具有容纳空间。
在所述床板的两侧设有对护栏进行收放的护栏联动杆,所述床板的两头设有用于推动救护车担架或者担架车的扶手。所述救护车担架或者担架车的车腿以及车腿支架的收放转动支点被固定在所述床板框架上,
在所述床板框架的周缘上设有多个可调万向节支架,所述生命特征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输液泵和/或抽吸机被装设于所述可调支架的头部。通过调节所述可调万向节支架,所述生命特征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输液泵和/或抽吸机可以被移入所述救护车担架或者担架车的床板与床板框架之间的空间。
所述生命特征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输液泵和/或抽吸机具有隔爆外壳,所述隔爆外壳的隔爆接合面用螺栓固定。所述生命特征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输液泵和/或抽吸机的电缆引入端用密封圈密封。
在高压舱外设有操作控制显示台,所述生命特征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输液泵和/或抽吸机的通信电缆籍由穿舱件经过所述高压舱舱壁与所述操作控制显示台连接。并且,在所述高压舱外设有除颤仪。
根据本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潜水员病患被包括救护车担架或担架车的移动式生命体征监护及支持系统送入高压舱后,该移动式生命体征监护及支持系统与高压舱系统顺利融合,组成高压舱治疗系统,对潜水员病患的治疗可以实现无缝接续节约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移动式生命体征监护及支持系统,该系统包括:患者可躺平的移动式担架;设置在担架的多个医疗模块设备,包括生命体征监护仪、呼吸机、抽吸机、输液泵及除颤仪。该系统可实现潜水员在维持重症监护及生命支持的条件下,从潜水事故发生地运输至高压舱,可直接进入高压舱内进行加压治疗,治疗结束后可直接进入重症监护室进行下一步治疗的无缝连接。
该系统设备可在常压下及高压舱内使用,其在高压或再压缩室环境中运行而不产生火花和其他危险;监测探头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高压舱操作控制显示台中的监测分析设备相连,根据需要启动监测分析设备,使用对应的监测分析设备进行采集操作,采集不同状态下的人体生命指标,供舱外医护人员进行相应处理。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移动式、无热和火花危害的自给式生命体征监测及支持系统,适用于高压舱的富氧环境,包括:A)一个患者移动式单元;b)设置于单元的多个医疗设备;c)该单元包含所述呼吸机装置、生命体征监测器和所述患者抽吸系统所述呼吸机装置;d)所述生命体征监测器和所述患者抽吸系统被调整以在高压室环境中为患者提供高级生命支持;e)该单元的监测探头可通过舱体壁上的穿舱件与操作控制显示台中的监测分析设备相连,启动监测分析设备。
其中,操作控制显示台控制电路可编程控制,以独立于操作员干预调节医疗设备的操作和患者的生命支持条件。多个医疗设备包括:a)呼吸机;b)抽吸设备;c)输液设备;d)除颤器;e)心电图机;f)血压监测器;h)温度传感器;i)呼吸量和速率监测器;j)监测pO2和pCO2的呼吸机气体监测器;k)氧饱和度监测器;l)心率、心输出量和局部血流监测器。
在便携式的自给式生命支持系统中,所述呼吸机装置、所述生命体征监测器和所述抽吸系统由适应于高压环境的电池供电。根据需要,使用对应的监测分析设备进行操作,采集不同状态下的生命体征信息参数;将采集到的不同状态下的生命体征信息参数,经相应的监测分析设备处理后,通过对应的显示装置显示。
所述操作控制显示台包括多台监测分析设备和对应的显示装置将采集到的生命体征信息参数记录在对应的监测分析设备中,将所述生命体征信息参数通过对应的监测分析设备进行处理后,使用软件程序将处理后的结果通过显示装置显示。
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一种移动式的、适应高压环境的生命体征监护与支持系统,该系统由移动式担架和医疗设备相结合,该设备可将危重症潜水员由潜水事故发生地运送至高压舱,并可直接进入高压舱内进行加压治疗,该系统设备可在高压舱内使用,其在高压或再压缩室环境中运行而不产生火花和其他高压危险,且监测信号、输液泵、抽吸机等设备可匹配高压舱设备,监测信号可传输至舱外显示器,可供外部操作人员进行及时监测生命体征,指导下一步治疗。加压结束后,该移动监护支持系统又可快速移出高压舱,至重症监护室进行下一步治疗。
生命体征监护与支持系统通过一个单元来实现的,该单元包含一个担架,该担架配备可在高压舱内安全使用的呼吸机装置、抽吸装置和生命体征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可用于高压舱内危重潜水员的生命体征监测、护理及生命支持,需采用包括以下针对性的设计。
为在高压环境下不引起电火花,该系统的所有部件和操作系统必须没有产生火花的装置。用气体驱动的动力驱动器代替电动机,并且对电气开关等进行屏蔽或保护以防止产生“点火点”。点火点是在高压环境中足以燃烧或引起爆炸的热源或火花源。
对于无创血压测量的基于振动分析的自动方法需要将电动泵用于臂套充气,以确保在相同压力下工作。它具有额外的火灾危险,因此需用无刷泵电机更换。
对于除颤仪,心源性猝死通常由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引起,早期除颤是这些患者生存的唯一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在高压环境下使用除颤是危重病人在高压室治疗的必然结果。除颤程序在高压室中使用具有固有的危险性,因为在桨叶之间可能产生的放电和电弧会引起火灾。措施包括:大的表面粘合板附着在病人的胸部,凝胶用于确保皮肤和板之间的导电桥,并且板周围的区域没有易燃材料;直径宽、电阻低的传输电缆穿过室壁。除颤器(包括开关)位于高压舱的外部。
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一种用于高压舱的移动式生命体征监护与支持系统,其中的担架车上设置一个具有环境控制功能的外壳,外壳可配置到担架,并通过固定装置接合车载担架支架。这个外壳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将患者从远处转运至高压舱的时候避免因外界温度改变对患者生命体征造成改变。上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开设于外壳底部的锁紧螺母、用于连接救护单元与担架的支架、用于固定支架与救护单元的单元锁紧手柄、用于固定担架与支架的担架锁紧手柄。
外壳内设置多个医疗设备,连接到外壳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一部分,可延伸至外壳的外表面。设置在外壳内的环境控制装置,以及与控制电路的电气通信,用于调节外壳内的环境条件。环境控制装置包括加热器,用于加热外壳的内部部分,以便将外壳内的温度保持在预定的最低温度以上。环境控制装置也包括冷却器,用于冷却外壳的内部部分,以便将内部部分保持在预定的最高温度以下。
心电监护显示屏设置在床体装置的尾部,智能控制端设置在所述监控显示屏的上方,所述的远程诊疗端设置在所述监控显示屏的侧方,所述的生命体征检测端、注射泵、呼吸机设置在担架车床体装置的头部。
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自给式可移动生命支持系统,还包括连接至外壳的通信电路,用于在控制电路和远程站之间通信。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包括:a)用于发送代表患者生命支持条件的信息的发射器;b)用于接收外部生成的远程控制信号的接收器;以及c)控制电路响应于遥控信号以调节医疗设备的操作和外壳内的环境条件。其中控制电路包括:a)通用微处理器;b)用于存储患者数据、医疗设备数据、环境数据和系统数据的数据存储设备。
外壳装置包括管道、仪表、调节器和配件,用于支撑Penlon Oxford MK-1气体驱动呼吸机、相关电路、排气系统和抽吸装置以及迈瑞N-1便携式监护仪用于监测生命体征。Penlon Oxford MK-1呼吸机允许操作者控制吸气和呼气速率、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PEEP)。它已成功地应用于高压舱室,可耐受6ATA的环境压力变化,且气体消耗量低。潜水气瓶可为呼吸机和抽吸装置提供驱动气体;患者呼吸的氧气,可由高压舱提供。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前述内容已经参考若干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理,但是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各方面的划分也不意味着这些方面中的特征不能组合,这种划分仅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包括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

Claims (8)

1.一种高压舱,其特征在于,高压舱内设有救护车担架或担架车,同时,在所述高压舱内围绕所述救护车担架或担架车上还设有生命特征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输液泵和/或抽吸机,
所述救护车担架或担架车的床板下方设有床板框架,该床板框架与所述床板通过设于所述床板四个角的支撑管固定连接,使得该床板框架与床板之间具有容纳空间,
在所述床板的两侧设有对护栏进行收放的护栏联动杆,所述床板的两头设有用于推动救护车担架或者担架车的扶手,
所述救护车担架或者担架车的车腿以及车腿支架的收放转动支点被固定在所述床板框架上,
在所述床板框架的周缘上设有多个可调支架,所述生命特征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输液泵和/或抽吸机被装设于所述可调支架的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架是万向节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特征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输液泵和/或抽吸机具有隔爆外壳,所述隔爆外壳的隔爆接合面用螺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特征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输液泵和/或抽吸机的电缆引入端用密封圈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舱,其特征在于,在高压舱外设有操作控制显示台,所述生命特征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输液泵和/或抽吸机的通信电缆籍由穿舱件经过所述高压舱舱壁与所述操作控制显示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压舱外设有除颤仪。
7.一种移动式生命体征监护及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救护车担架或担架车,
所述救护车担架或担架车的床板下方设有床板框架,该床板框架与所述床板通过设于所述床板四个角的支撑管固定连接,使得该床板框架与床板之间具有容纳空间,
在所述床板的两侧设有对护栏进行收放的护栏联动杆,所述床板的两头设有用于推动救护车担架或者担架车的扶手,
所述救护车担架或者担架车的车腿以及车腿支架的收放转动支点被固定在所述床板框架上,
在所述床板框架的周缘上设有多个可调支架,同时,生命特征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输液泵、抽吸机和/或除颤仪被装设于所述可调支架的头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式生命体征监护及支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特征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输液泵和/或抽吸机采用电池组供电,所述电池组被设置于所述床板框架上。
CN202021923468.5U 2020-09-04 2020-09-04 高压舱以及可用于高压舱的移动式生命体征监护及支持系统 Active CN214259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3468.5U CN214259797U (zh) 2020-09-04 2020-09-04 高压舱以及可用于高压舱的移动式生命体征监护及支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3468.5U CN214259797U (zh) 2020-09-04 2020-09-04 高压舱以及可用于高压舱的移动式生命体征监护及支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59797U true CN214259797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804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23468.5U Active CN214259797U (zh) 2020-09-04 2020-09-04 高压舱以及可用于高压舱的移动式生命体征监护及支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597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75996B2 (en) Chest compression system
US5626151A (en) Transportable life support system
RU246502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едицинской помощи пациенту при неотложном состоянии
US6234172B1 (en) Control and display configuration layout
US6848444B2 (en) Emergency life support system
US6234176B1 (en) Data logger for transportable life support system
US20160213560A1 (en) Automat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device
EP1913922A2 (en) Chest compression system
CN104605944B (zh) 野战急救单元
CN105722551A (zh) 用于受控的除颤和通气的系统
RU2658466C1 (ru) Переносной и транспортируемый изолируемый роботизированный эвакуационный медицинский модуль
AU3401397A (en) Self-contained transportable life support system
CN104473732B (zh) 一种模块化救送一体装置
CN107854230B (zh) 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
US11712574B2 (en) Accessory-based storage for use with a medical device
CN215231222U (zh) 一种便携式急救一体机
EP1913923A1 (en) Resuscitation system
US20090124868A1 (en) Lightweight portable trauma treatment and patient monitoring device
CN214259797U (zh) 高压舱以及可用于高压舱的移动式生命体征监护及支持系统
Wishaw et al. The CareFlight Stretcher Bridge: a compact mobile intensive care unit
US20230128620A1 (en) A portable automated life-saving system with dynamic adaptation
US11951046B1 (en) Resuscitation chamber
CN115137910B (zh) 急救转运伤员救治装备
Martin Aeromedical Equipment
Eshelman et al. Final Status Report on Medical Items Tested and Evaluated for Use in the USAF Aeromedical Evacu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