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9475U - 一种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59475U
CN214259475U CN202022955572.9U CN202022955572U CN214259475U CN 214259475 U CN214259475 U CN 214259475U CN 202022955572 U CN202022955572 U CN 202022955572U CN 214259475 U CN214259475 U CN 214259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internal fistula
box body
woven fabrics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555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95557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59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59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59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用于解决现有装置存在着容纳能力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盒体,所述盒体配设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一侧与盒体相互铰接,所述盖体的另一侧与盒体通过卡扣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盒体的内部铰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铰接在盒体的内底部,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铰接在盖体上,所述连接杆由至少两段连杆相互铰接而成,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用于放置内瘘穿刺针的无纺布。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将内瘘穿刺针进行稳固,同时又能够提高收纳能力,减少耗材的使用量,降低医疗垃圾的数量,同时具有更换方便的特点,便于锐器盒的重复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锐器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
背景技术
按照临床医学规范,血液透析后使用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针,必须进行回收消毒或统一销毁,防止医护人员刺伤及交叉感染。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锐器盒一般为矩形或圆形的容器,体积都比较大,不便于医护人员携带进入病房,因此锐器盒会定点放置某一处,与病房床位有一定的距离。在血液透析结束后,考虑到优先处理病人伤口,医护人员一般会将使用过的动静脉内瘘穿刺针先扔在地上,等病人伤口处理完成,再从地上捡起,转运至锐器盒放置点。近来有人提出了一种小型便携式锐器盒,其盒体仅仅能包裹穿刺针的针头与针柄位置,体积小易携带。但是为了固定针头,其设计的限位卡槽太小,放置时需要精确地瞄准卡槽位置,动、静脉内瘘穿刺针是两个针头,以叠加的方式依次放进盒体,需要二次瞄准,操作麻烦,浪费时间;同时为了使针头刚好进入限位卡槽固定需要用一点力,因此针头末端沾染的血液容易甩出滴落在床单上或地上;另外针头放置不好的话,盒体关闭后不够紧密,有时会意外开启,进而导致针头裸露,对人员造成伤害。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921834650.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良型动静脉内瘘穿刺针锐器收纳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左侧下方开设有通孔,所述盒体的右侧下方固接有圆环,所述盒体的左侧胶合有双面胶,所述双面胶的左侧胶合有硅油纸,所述盒体的内部上方放置有花泥,所述盒体的内壁顶部固接有医用无纺布,所述医用无纺布的底部与花泥的顶部相贴合,所述盒体)的右侧上方固接有曲杆,所述曲杆的外壁上方过盈配合有橡胶管,所述橡胶管的外壁左侧固接有夹子。
申请号为201920478119.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柱状的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的顶端设有防退针装置,所述防退针装置包括左卡片和右卡片以及分别设于左卡片和右卡片底部的连接杆;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的接触面相互卡接且中部设有供管体穿过的开孔;所述防退针装置设于穿孔的两侧;所述连接杆与保护垫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连接杆与保护垫的顶面贴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将其旋转,将左卡片和右卡片相互扣合;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的端部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一次性卡扣;所述底座内设有集液装置,所述底座的顶面为一网状隔板,所述网状隔板的两端设有立柱,所述保护垫的两端设有与立柱配合使用的插孔;使得保护垫套在立柱上;所述保护垫上设有供穿刺针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上小下大,其底部穿出保护垫的底部。
上述技术文献中的内瘘穿刺针保护装置虽然能够提高内瘘穿刺针放置时的稳固性,但是由于内瘘穿刺针都是竖立放置的,而内瘘穿刺针的针翼(为了穿刺时医护人员用手进行把持定位)的尺寸比较大,从而使得放置和收纳内瘘穿刺针的数量有限。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既能够将内瘘穿刺针进行稳固,同时又能够提高收纳能力,减少耗材的使用量,降低医疗垃圾的数量,同时具有更换方便的特点,便于锐器盒的重复使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配设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一侧与盒体相互铰接,所述盖体的另一侧与盒体通过卡扣实现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内部铰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铰接在盒体的内底部,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铰接在盖体上,所述连接杆由至少两段连杆相互铰接而成,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用于放置内瘘穿刺针的无纺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纺布包括内层无纺布和设置在内层无纺布两侧的外层无纺布,所述内层无纺布和外层无纺布均由弹性无纺布制作而成,所述内层无纺布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将无纺布套设在两个连接杆上的通孔;所述外层无纺布缝制或者连接在内层无纺布上并与内层无纺布形成用于容纳内瘘穿刺针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连接有开口,所述开口的长度小于容纳腔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处的弹性无纺布的弹性大于外层无纺布的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连杆之间连接有用于在关闭盖体时连接杆进行转动并呈折弯状的弹性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上上下相邻的弹性件分别设置在连杆的两侧,以使得连接杆转动后呈“Z”字形进行折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能够在盖体上进行转动的销轴,所述销轴的两端形成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开设有用于与连接杆的顶部进行插接的插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无纺布套设在两个连接杆上,当需要进行放置内瘘穿刺针的时候,打开锐器盒的盖体,盖体在盒体上进行转动的时候,同步带动带动各个连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杆由多个连杆组成的连接杆处于伸直的状态,然后将使用之后的内瘘穿刺针从开口处放入容纳腔即可(其中内瘘穿刺针的针翼所在的平面与容纳腔相互平行放置);由于形成容纳腔的内层无纺布和外层无纺布由弹性无纺布制作而成,能够将内瘘穿刺针进行很好的包覆,从而防止内瘘穿刺针漏出。当使用完成后合上盖体,在这个过程中,各个连杆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进行“Z”形折弯,从而使得各个内瘘穿刺针呈上下层状容纳于锐器盒内;当锐器盒内的无纺布上的容纳腔使用完成后,将连接杆从销轴两端的折弯部上的插接口拔出,取下整个无纺布之后再更换新的无纺布即可,然后再次将连接杆插接在插接口上即可完成无纺布的更换。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的内层无纺布和外层无纺布能够实现内瘘穿刺针良好的稳固,同时又可以将内瘘穿刺针进行平铺进行放置,相比于现有直接采用竖立插入放置的方式,在外形尺寸相同的前提下,能够提高锐器盒的收纳能力,减少医药耗材的消耗,降低医疗垃圾的数量。同时更换无纺布后锐器盒能够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锐器盒内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上套设上无纺布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拉环安装在连杆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盒体,2、盖体,3、卡扣,4、连杆,41、销轴孔,42、转动轴,43、连接耳,44、插头,5、销轴,51、折弯部,52、插接口,6、转轴,7、无纺布,71、内层无纺布,72、外层无纺布,73、开口,74、条形孔,8、弹性件,9、拉环,91、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两端”、“之间”、“中部”、“下部”、“上端”、“下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配设有盖体2,所述盖体2的一侧与盒体1相互铰接,所述盖体2的另一侧与盒体1通过卡扣3实现可拆卸连接,其中,为了便于盖体2打开后盖体2能够稳定在一个角度,盖体2与盒体1之间还设置有扭簧,通过扭簧来保持盖体打开后处于一个稳定状态;盖体与盒体的铰接和卡扣连接均属于现有技术,例如,盒体与盖体通过销轴的方式实现铰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明白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盒体的内部铰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铰接在盒体1的内底部,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铰接在盖体2上,所述连接杆由至少两段连杆4相互铰接而成,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用于放置内瘘穿刺针的无纺布7,其中,两个连接杆之间的间距与无纺布的宽度相互适配,从而使得无纺布在两个连接杆之间呈绷紧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相邻连接的连杆4中,其中一个连杆4上设置有销轴孔41,另一个连杆4上连接有连接耳42,销轴孔41配设有转动轴42,转动轴42的两端分别延伸出销轴孔4并与连接耳42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两个相邻的连杆4之间的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连杆4中,其中一个连杆4上开设有凹槽,便于连杆4折叠(或者折弯)后,另外一个连杆的一部分能够收纳在凹槽中,从而降低连4折叠后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2上设置有能够在盖体2上进行转动的销轴5,所述销轴5的两端形成有折弯部51,所述折弯部51开设有用于与连接杆的顶部进行插接的插接口52,其中位于最上端的连杆4的顶部设置与插接口52相互卡合的插头44,从而实现连接杆与盖体2之间的铰接。其中插头44或者插接口52采用具有一定的柔性的材料制作而成,使得插头44与插接口52之间可以进行过盈配合,从而使得连杆4既能够与销轴5一起转动,同时连杆4又能够从销轴5中拆卸下来。
在一些实施例中,盒体1的底部设置有销轴孔,销轴孔配设有能够在销轴孔内进行转动的转轴6,转轴6与连杆4的底部连接,从而实现连接杆与盒体1之间的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纺布7包括内层无纺布71和设置在内层无纺布71两侧的外层无纺布72,所述内层无纺布71和外层无纺布72均由弹性无纺布制作而成,所述内层无纺布7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将无纺布7套设在两个连接杆上的通孔;所述外层无纺布72缝制或者连接在内层无纺布71上并与内层无纺布71形成用于容纳内瘘穿刺针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连接有开口73,所述开口73的长度小于容纳腔的宽度(其中,容纳腔的宽度与内瘘穿刺针的针翼之间的宽度相互适配,容纳腔的长度与内瘘穿刺针的长度相互适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层无纺布和两侧均设置外层无纺布,从而使得在内层无纺布的两侧均形成容纳腔,以进一步提高无纺布上放置内瘘穿刺针的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内瘘穿刺针的放置,一个容纳腔对应于一个内瘘穿刺针;一段连杆对应一段无纺布,在该段无纺布上可以设置多个容纳腔。内层无纺布两侧的容纳腔相互错开设置,以便于降低放置多个内瘘穿刺针时的高度,使得一个连接杆上一段无纺布在放置多个内瘘穿刺针后的高度(厚度)与一个内瘘穿刺针的厚度相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放置多个内瘘穿刺针后(内瘘穿刺针呈上下平铺状)的高度,相邻两段连杆上的容纳腔也相互交错布置,即是说,上一段无纺布外侧的容纳腔与下一段无纺布外侧的容纳腔相互错开设置,上一段无纺布内侧的容纳腔与下一段无纺布内层的容纳腔也相互错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73处的弹性无纺布的弹性大于外层无纺布72的弹性,从而使得内瘘穿刺针能够放入到容纳腔内,同时通过开口73处的弹性无纺布将内瘘穿刺针进行夹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防止内瘘穿刺针漏出容纳腔和便于医护人员将内瘘穿刺针放入到容纳腔内,开口倾斜向上设置(即当盖体打开之后,连接杆呈直线状态时,开口倾斜向上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纺布7上的各个容纳腔的开口73均朝向同一个方向进行开设,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放置内瘘穿刺针,同时从一个方向放入内瘘穿刺针,使得医护人员在放入内瘘穿刺针时,手部不会与已经放置好的内瘘穿刺针的尖端接触,进一步防止医护人员被刺伤,防止交叉感染。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连杆4之间连接有用于在关闭盖体时连接杆进行转动并呈折弯状的弹性件8。弹性件8可以为橡胶条,其中,连杆4上可以设置具有卡口91的拉环9,橡胶条8的两端套设在拉环9上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4上上下相邻的弹性件8分别设置在连杆4的两侧,以使得连接杆转动后呈“Z”字形进行折弯。例如,当第一段连杆与第二段连杆之间的弹性件设置在连接杆的前侧,第二段连杆与第三段连杆之间的弹性件设置在连接杆的后侧。即是说,连杆上上下相邻的弹性件分别设置在连杆的前侧和后侧。
其中,为了保障弹性件的正常使用,内层无纺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弹性连接带,弹性连接带上设置有魔术贴,通过弹性连接带上的魔术贴将无纺布稳固在连杆上,从而露出弹性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层无纺布71的两侧的用于插入到连接杆的贯通孔也可以开设有条形孔74,以便于露出弹性件8。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无纺布套设在两个连接杆上,当需要进行放置内瘘穿刺针的时候,打开锐器盒的盖体,盖体在盒体上进行转动的时候,同步带动带动各个连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杆由多个连杆组成的连接杆处于伸直的状态,然后将使用之后的内瘘穿刺针从开口处放入容纳腔即可(其中内瘘穿刺针的针翼所在的平面与容纳腔相互平行放置);由于形成容纳腔的内层无纺布和外层无纺布由弹性无纺布制作而成,能够将内瘘穿刺针进行很好的包覆,从而防止内瘘穿刺针漏出。当使用完成后合上盖体,在这个过程中,各个连杆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进行“Z”形折弯,从而使得各个内瘘穿刺针呈上下层状容纳于锐器盒内;当锐器盒内的无纺布上的容纳腔使用完成后,将连接杆从销轴两端的折弯部上的插接口拔出,取下整个无纺布之后再更换新的无纺布即可,然后再次将连接杆插接在插接口上即可完成无纺布的更换。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的内层无纺布和外层无纺布能够实现内瘘穿刺针良好的稳固,同时油可以将内瘘穿刺针进行平铺进行放置,相比于现有直接采用竖立插入放置的方式,在外形尺寸相同的前提下,能够提高锐器盒的收纳能力,减少医药耗材的消耗,降低医疗垃圾的数量。同时更换无纺布后锐器盒能够重复利用。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前文为本实用新型的各个优选实施例,各个优选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如果不是明显自相矛盾或以某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前提,各个优选实施方式都可以任意叠加组合使用,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人的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配设有盖体(2),所述盖体(2)的一侧与盒体(1)相互铰接,所述盖体(2)的另一侧与盒体(1)通过卡扣(3)实现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内部铰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铰接在盒体(1)的内底部,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铰接在盖体(2)上,所述连接杆由至少两段连杆(4)相互铰接而成,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用于放置内瘘穿刺针的无纺布(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7)包括内层无纺布(71)和设置在内层无纺布(71)两侧的外层无纺布(72),所述内层无纺布(71)和外层无纺布(72)均由弹性无纺布制作而成,所述内层无纺布(7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将无纺布(7)套设在两个连接杆上的通孔;所述外层无纺布(72)缝制或者连接在内层无纺布(71)上并与内层无纺布(71)形成用于容纳内瘘穿刺针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连接有开口(73),所述开口(73)的长度小于容纳腔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73)处的弹性无纺布的弹性大于外层无纺布(72)的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连杆(4)之间连接有用于在关闭盖体时连接杆进行转动并呈折弯状的弹性件(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其特征在于,连杆(4)上上下相邻的弹性件(8)分别设置在连杆(4)的两侧,以使得连接杆转动后呈“Z”字形进行折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上设置有能够在盖体(2)上进行转动的销轴(5),所述销轴(5)的两端形成有折弯部(51),所述折弯部(51)开设有用于与连接杆的顶部进行插接的插接口(52)。
CN202022955572.9U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 Active CN214259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5572.9U CN214259475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5572.9U CN214259475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59475U true CN214259475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80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55572.9U Active CN214259475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59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545341A (ja) カニューレ及び送出デバイス
CN214259475U (zh) 一种防内瘘穿刺针刺伤的锐器盒
CN211023765U (zh) 一种硬膜外麻醉护理器械盒
CN215653079U (zh) 一种防脱落防刺伤蝶翼针
CN208974831U (zh) 输液器连接保护装置
CN213758252U (zh) 一种血培养采血装置
CN215840941U (zh) 一种经络祛眼袋小针
CN201500335U (zh) 携带式输液装置
CN217779577U (zh) 一种针灸针包装板
CN217244815U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胃管收纳器
CN211535936U (zh) 一种便携式胰岛素注射护理包
CN217744471U (zh) 一种手术缝针盒
CN216676578U (zh) 一种小儿头皮输液一体式固定带
CN219231009U (zh) 一种防粘型滞留针
CN211187556U (zh) 一种改良型动静脉内瘘穿刺针锐器收纳盒
CN220236957U (zh) 一种用于临床的一巾一带组合
CN213941073U (zh) 一种人体肩袖术后外展固定抬高垫
CN215134847U (zh) 一种留置针固定器
CN214911730U (zh) 一种用于胰岛素泵管道的收纳装置
CN216934023U (zh) 一种便携式医用针灸插针包
CN215082465U (zh) 一种新型的喉镜辅助下胃管留置包
CN212213845U (zh) 一种Ommaya囊引流穿刺针固定装置
CN213589398U (zh) 一种新型锐器盒
CN211512094U (zh) 一种吸脂皮肤创口保护装置
CN215308373U (zh) 一种防感染的针灸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1

Address after: No.32, Section 2, West 1st ring road,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Address before: 610000 room 1503, unit 1, building 4, No. 122, Qingjiang East Road,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Cheng Yu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32, Section 2, West 1st ring road,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Sichuan people's Hospital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32, Section 2, West 1st ring road,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