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5741U - 双面线圈的便携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模块 - Google Patents

双面线圈的便携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55741U
CN214255741U CN202022332350.1U CN202022332350U CN214255741U CN 214255741 U CN214255741 U CN 214255741U CN 202022332350 U CN202022332350 U CN 202022332350U CN 214255741 U CN214255741 U CN 214255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oil
magnetic
battery
wireless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323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永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 Digital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 Digital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 Digital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 Digital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323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55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55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55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线圈的便携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模块。充电设备设有内置电池、电路板、发射线圈以及接收线圈,电路板分别电连接内置电池、发射线圈盒接收线圈,发射线圈用于通过内置电池为待充电终端进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用于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为内置电池进行充电。无线充电模块用于为以上的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实现双向的无线充电,既可以对终端进行无线充电,又可以接受外部模块对自身内置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可以不使用线束进行插接、进行电能传输,提高了使用方便性,整体性更佳。本实用新型便携充电设备和无线充电模块三者之间都可以互相吸引,可以做到随放随充和随时分开。

Description

双面线圈的便携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尤其涉及一种双面线圈的便携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模块。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也称充电宝、行动电源等)是一种个人可随身携带,自身能储备电能,主要为手持式移动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例如无线电话、笔记本电脑)充电的便携充电器,特别应用在没有外部电源供应的场合。通常的移动电源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用作电能存储的电池、稳定输出电压的电路(直流-直流转换器)、充电接口及充电电路,可用作为内置电池充电。
移动电源通常都是由电源线来连接被充电设备、进行有线的电能传输。随着无线感应技术的进步,市面上也出现了移动电源带有无线发射线圈,可以对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免去了插接的电源线,也减少了插接的步骤,使用方便性得到提高。而移动电源自身电池缺电时还是需要插接USB线或者电源线来进行充电,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而提供双面线圈的便携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模块,进一步减少线束的使用,提高使用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双面线圈的便携充电设备,充电设备设有内置电池、电路板、发射线圈以及接收线圈,电路板分别电连接内置电池、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发射线圈用于通过内置电池为待充电终端进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用于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为内置电池进行充电。
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分别设在相对的两侧。
发射线圈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磁环,磁环用于通过磁吸力固定连接贴在待充电终端上的无线充电贴、金属片或磁片并且相互对准定位。
充电设备设置发射线圈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磁环的套筒,套筒与磁环共轴,磁环外壁与套筒内壁紧贴。
在磁环与电路板之间夹有支撑片,支撑片设有两条平行的悬臂,悬臂的末端设有竖直的顶杆,顶杆的顶端抵顶发射线圈,顶杆用于将发射线圈固定在充电设备内侧壁上。
磁环有4个,并且磁环均匀分布在发射线圈的外侧。
接收线圈的外围设有铁磁性金属片或磁片,铁磁性金属片或磁片用于与为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通过磁吸力进行相互贴合固定并且相互对准定位。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模块,其用于为以上的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模块,其用于为以上的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模块中设有与铁磁性金属片或磁片一一对应的磁环,磁环与铁磁性金属片或磁片产生磁吸力以将无线充电模块与充电设备贴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实现双向的无线充电,既可以对终端进行无线充电,又可以接受外部模块对自身内置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可以不使用线束进行插接、进行电能传输,提高了使用方便性,整体性更佳。智能终端、本实用新型便携充电设备和无线充电模块三者之间都可以互相吸引,可以做到随放随充和随时分开,在脱离无线充电模块使用时候,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充电设备还可以和智能终端互相吸引,在智能终端使用的过程中一直为智能终端提供源源不断的电源,也可以随时脱离智能终端,全程都没有线缆连接的,提高了使用方便性和随意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设备示例性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设备与终端、无线充电模块示例性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设备与无线充电模块示例性分解状态图。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视图所示产品均为适应图纸大小及视图清楚而进行了适当的缩小/放大,并不对视图所示产品大小加以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的充电设备10,可以是移动电源,也可以是背夹电源。第一实施例的充电设备10以移动电源作为示例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充电设备10设有内置电池16、电路板15、发射线圈12以及接收线圈17。电路板15分别电连接内置电池16、发射线圈12和接收线圈17。发射线圈12和接收线圈17分别设在相对的两侧,电路板15和内置电池16设在两者之间。发射线圈12用于通过内置电池16为待充电终端进行无线充电。而接收线圈17用于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为内置电池16进行充电。
如图1所示,在发射线圈12的外侧设有4个磁环13,并且磁环13均匀分布在发射线圈12的外侧周围。磁环13用于通过磁吸力固定连接贴在待充电终端上的无线充电贴、金属片或磁片以此实现充电设备10与终端的相互对准定位。而在充电设备10的前盖11设置发射线圈12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磁环13的套筒111。套筒111与磁环13共轴,磁环13插入套筒111中且磁环13外壁与套筒111内壁紧贴。在磁环13与电路板15之间夹有支撑片14。支撑片14与磁环13一一对应。支撑片14设有两条平行的悬臂141,悬臂141的末端设有竖直的顶杆142,顶杆142的顶端抵顶发射线圈12,顶杆142用于将发射线圈12固定在前盖11内侧壁上。
如图1所示,接收线圈17设在后盖18的内侧。接收线圈17的外围设有均匀分布的4片铁磁性金属片171(或磁片)。铁磁性金属片171用于与为充电设备10进行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通过磁吸力进行相互贴合固定并且相互对准定位。此外,接收线圈17通过一个转换电路172与电路板15电连接。
如图1所示,电路板15的一侧设有两个USB接口151、一个Type-C接口152和一个Micro-USB接口153。Micro-USB接口153和Type-C接口152均可以用于插入充电线,满足用户需要使用有线方式对内置电池16进行充电情况。两个USB接口151、一个Type-C接口152则用于有线方式输出电能。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发射线圈12和接收线圈17实现双向的无线充电,既可以对终端进行无线充电,又可以接受外部模块对自身内置电池16进行无线充电,可以不使用线束进行插接、进行电能传输,提高了使用方便性,整体性更佳。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是一种无线充电模块20,如图2所示。无线充电模块20用于贴在第一实施例的充电设备10背面并且为充电设备10进行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模块20后盖21设有供真空吸盘吸附的区域211,便于使用真空吸盘将无线充电模块20固定在外部平面上。此外,后盖21的供真空吸盘吸附的区域211背面还设有磁铁片,通过磁吸力可以将无线充电模块20固定在外部的铁磁性平面上。无线充电模块20还设有四个穿孔212,可以供绑线穿过并把无线充电模块20固定在外部物体上。此外,无线充电模块20后盖21还设有若干的散热孔214。此外,在无线充电模块20后盖21中间还设有螺纹孔213,用于通过与外部物体的螺钉实现螺纹配合并固定。在对终端30进行无线充电时,仅需让终端30与充电设备10贴合并自动对准定位。而在对充电设备10进行无线充电时,仅需让充电设备10与无线充电模块20靠近就可以贴合并自动对准定位。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是一种无线充电模块20,如图3所示。无线充电模块20用于为第一实施例的充电设备10进行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模块20内部设有与铁磁性金属片171(或磁片)一一对应的磁环22,磁环22与铁磁性金属片171(或磁片)产生磁吸力以将无线充电模块20与充电设备10贴合固定并且相互对准定位。磁环22分别固定在无线充电模块20的前盖25的套筒251中。无线充电模块20中设有发射线圈23,用于与充电设备10的接收线圈17配合实现无线充电。此外,无线充电模块20中的电路板26后侧还设有两个磁铁块24,可用于将无线充电模块20固定在外部铁磁性表面的物体上。
以上陈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Claims (8)

1.双面线圈的便携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设有内置电池、电路板、发射线圈以及接收线圈,所述电路板分别电连接内置电池、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述发射线圈用于通过内置电池为待充电终端进行无线充电,所述接收线圈用于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为内置电池进行充电;所述发射线圈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磁环,所述磁环用于通过磁吸力固定连接贴在待充电终端上的无线充电贴、金属片或磁片并且相互对准定位;
所述接收线圈的外围设有铁磁性金属片或磁片,所述铁磁性金属片或磁片用于与为所述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外部设备通过磁吸力进行相互贴合固定并且相互对准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线圈的便携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分别设在相对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线圈的便携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设置发射线圈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磁环的套筒,所述套筒与磁环共轴,所述磁环外壁与套筒内壁紧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线圈的便携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磁环与电路板之间夹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设有两条平行的悬臂,所述悬臂的末端设有竖直的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抵顶发射线圈,所述顶杆用于将发射线圈固定在充电设备内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线圈的便携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环有4个,并且磁环均匀分布在发射线圈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线圈的便携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为移动电源或者背夹式电源。
7.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其用于为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8.无线充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其用于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中设有与铁磁性金属片或磁片一一对应的磁环,所述磁环与铁磁性金属片或磁片产生磁吸力以将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充电设备贴合固定。
CN202022332350.1U 2020-10-19 2020-10-19 双面线圈的便携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模块 Active CN214255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2350.1U CN214255741U (zh) 2020-10-19 2020-10-19 双面线圈的便携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2350.1U CN214255741U (zh) 2020-10-19 2020-10-19 双面线圈的便携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55741U true CN214255741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30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32350.1U Active CN214255741U (zh) 2020-10-19 2020-10-19 双面线圈的便携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55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443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wireless power at a first frequency and transmitting wireless power at a second frequency
CN102456936A (zh) 无线充电系统,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CN106025690B (zh) 磁力吸合模块、磁吸组板及磁吸充电座
JP7100338B2 (ja) 携帯型端末の無線充電システム
US11564420B2 (en) Wearable apparatus for wired or wireless charging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4433125A (zh) 一种多功能包
CN214255741U (zh) 双面线圈的便携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模块
CN211930833U (zh) 一种用于无线耳机的充电装置及无线耳机组件
GB2599879A (en) Portable battery pack for wirelessly charging body-worn devices through clothing
CN214045107U (zh) 一种可组装可拆分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CN211429010U (zh) 一种自动定位无线感应接收贴及充电装置
CN214707215U (zh) 磁吸式充电设备
CN102684320B (zh) 一种无线供电装置
CN213547143U (zh) 一种磁吸固定贴及充电设备
CN205092624U (zh) 一种可实现蓝牙耳机手机无线充电的装置
CN205986257U (zh)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CN210111698U (zh) 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07611897U (zh) 一种转接头、转接装置以及充电设备
CN202513679U (zh)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EP3048692A1 (en) Telescopic transmission cable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N212518472U (zh) 多功能充电装置
CN204794294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
CN205724942U (zh) 无线移动电源
CN206022759U (zh) 磁力吸合模块、磁吸组板及磁吸充电座
CN213717665U (zh) 一种磁吸式无线充电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