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5463U - 一种穿线布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线布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55463U
CN214255463U CN202120302084.XU CN202120302084U CN214255463U CN 214255463 U CN214255463 U CN 214255463U CN 202120302084 U CN202120302084 U CN 202120302084U CN 214255463 U CN214255463 U CN 2142554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heel
threading
wire guid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020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星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3020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554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554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554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工穿线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穿线布线器,包括壳体、驱动组件和设于壳体内的卷线辊、导线轮组和传动组件;其中,所述卷线辊上缠绕有穿引线,所述穿引线的自由端依次穿过导线轮组和壳体的出线口并连接有引线头;所述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分别与卷线辊和导线轮组连接;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所述主动轮的中心轴与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动轮具有两个传动连接部,两个传动连接部分别通过第一传动带与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能够分别带动卷线辊和导线轮组而完成穿引线的收线动作和出线动作,结构设计新颖、合理,并且便于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穿线布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工穿线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线布线器。
背景技术
当今的建筑工程为追求整洁美观,在电工进行布线时,往往会把各种线路用的塑料管提前埋置在墙壁或地面内,然后在塑料管中穿拉布线。在穿线时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而现有的电工穿线辅助装置大多结构简单,不方便使用,且工作效率较低,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线布线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穿线布线器,包括壳体、驱动组件和设于壳体内的卷线辊、导线轮组和传动组件;
其中,所述卷线辊上缠绕有穿引线,所述穿引线的自由端依次穿过导线轮组和壳体的出线口并连接有引线头;所述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分别与卷线辊和导线轮组连接;
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所述主动轮的中心轴与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动轮具有两个传动连接部,两个传动连接部分别通过第一传动带与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连接;所述第一飞轮与卷线辊连接,并用于收线的传动;所述第二飞轮与导线轮组连接,并用于出线的传动。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线轮组包括第一导线轮和第二导线轮;
其中,所述第一导线轮与所述第二飞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二导线轮转动设于第一导线轮的一侧,并与第一导线轮构成有供穿引线穿过的第一导线通道。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线轮组还包括第三导线轮和第四导线轮;
其中,所述第三导线轮和第四导线轮分别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导线轮和第二导线轮的一侧,且在第三导线轮和第四导线轮之间构成有第二导线通道;所述第二导线轮与第四导线轮通过传动部件传动连接。
所述导线轮组还包括第三导线轮和第四导线轮;
其中,所述第三导线轮和第四导线轮分别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导线轮和第二导线轮的一侧,且在第三导线轮和第四导线轮之间构成有第二导线通道;所述第二导线轮与第四导线轮通过传动部件传动连接。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部件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第二传动带;
其中,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导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二带轮与第四导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带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带与第二带轮连接。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内固定有第一导线管和第二导线管;所述第一导线管位于所述卷线辊与第一导线通道之间,并被所述穿引线穿过;所述第二导线管与第二导线通道衔接,并通过壳体的穿线口穿出壳体外,所述第二导线管被穿引线穿过。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摇把,所述摇把的传动轴与所述主动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摇把的传动轴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设有与电钻钻杆的螺旋纹相配合的螺旋纹。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引线头包括杆部,所述杆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弧形安装槽和连接槽;所述穿引线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槽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安装槽内活动连接有钢珠,所述钢珠的部分凸出弧形安装槽外。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穿引线为钢绞线。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外侧设有握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飞轮、第二飞轮和主动轮,使得主动轮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能够分别对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进行传动,而通过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能够分别带动卷线辊和导线轮组而完成穿引线的收线动作和出线动作,并且两个动作之间不会相互影响或干涉,相对于仅由卷线辊完成出线和收线,其收线和出线力度更大且更加稳定。
而且,通过设置相互传动的两组导线轮,在第二飞轮的驱动下能够使得穿引线能够很好的被传送,进而更好的完成出线,而在收线时并不作主要传动,其并变为从动,从而更好的辅助卷线辊完成收线动作,使其更便于操作和驱动,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实用。
同时,主动轮的驱动由摇把进行驱动,这样使得成本降低,也便于操作,而且通过在摇把上设置可连接电钻的连接槽,可便于电工通过其随身携带的电钻进行驱动,大大提高了便利性,更加实用。
此外,在布线时可将配套的导线器卡入集线盒内,放置在电线圈放置架的多种电线可同时通过导线器进入到与集线盒连通的埋设管中并穿至另一端;通过导线器和电线圈放置架,能够更好的便于布线,更加实用、方便;而且,通过在导线器上设置的储油腔,可向其内注入润滑油,该润滑油可通过出油孔渗出,这样就能够在拉线时起到润滑的作用,更好的便于布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引线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线器安装与集线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线圈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卷线辊;3-导线轮组;31-第一导线轮;32-第二导线轮;33-第三导线轮;34-第四导线轮;35-第一带轮;36-第二带轮;4-穿引线;5-驱动组件;51-摇把;52-连接孔;6-传动组件;61-第一飞轮;62-主动轮;63-第二飞轮;64-第一传动带;7-引线头;71-杆部;72-钢珠;8-第一导线管;9-第二导线管;10-导线器;101-弹性限位部件;102-储油腔;103-过线管;11-集线盒;12-电线圈放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结合图1所示,一种穿线布线器,包括壳体1、驱动组件5和设于壳体1内的卷线辊2、导线轮组3和传动组件6;该驱动组件5可设于壳体1外部,也可以设于壳体1内部,并且其可以是电动驱动机构,也可以是手动驱动机构,并不做限制。在壳体1的一端开设有出线口,该出线口用于穿引线4的穿出。
其中,卷线辊2上缠绕有穿引线4,穿引线4的自由端依次穿过导线轮组3和壳体1的出线口并连接有引线头7;驱动组件5通过传动组件6分别与卷线辊2和导线轮组3连接;卷线辊2和导线轮组3均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卷线辊2上的穿引线4其穿过导线轮组3,并穿过壳体1的出线口穿出壳体1外并与引线头7连接,该引线头7始终位于壳体1外且用于在穿线过程中起导引的作用。
其中,传动组件6包括主动轮62、第一飞轮61和第二飞轮63,主动轮62的中心轴与驱动组件5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主动轮62具有两个传动连接部,两个传动连接部分别通过第一传动带64与第一飞轮61和第二飞轮63连接;第一飞轮61与卷线辊2连接,并用于收线的传动;第二飞轮63与导线轮组3连接,并用于出线的传动。主动轮62与驱动组件5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并由主动轮62的两个连接部通过第一传动带64驱动第一飞轮61和第二飞轮63。第一飞轮61与卷线辊2连接且用于收线传动,第二飞轮63与导线轮组3连接且用于收线传动,也就是两个飞轮的单向转动方向相反。因此在进行收线动作时,第一飞轮61其仅能顺时针转动以带动卷线辊2进行收线,而此时的第二飞轮63并不能在主动轮62的传动下而带动导线轮组3件转动,与其连接的导线轮组3为从动,以此进行收线;而在出线时,主动轮62反向转动,此时其仅能带动第二飞轮63转动且通过第二飞轮63传动导线轮组3转动,通过导线轮组3的转动将卷线辊2上的穿引线4拉出,而此时的第一飞轮61并不能被主动轮62带动,与其连接的卷线辊2为从动,以此进行出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传动带64为链条。
通过上述的传动方式对穿引线4进行出线和收线,卷线辊2和导线辊组能够在两个动作过程中起到不同作用,并且相互之间不想干涉和影响,结构设计新颖、合理,可使得收线和出线效果大大提高;而且,在驱动组件5的驱动下也使得使用更加方便,电工的穿线布线的工作效率提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线轮组3包括第一导线轮31和第二导线轮32;第一导线轮31和第二导线轮32相对设置,其周向的导线结构为弧形凹槽结构,这样可使得两者之间能够构成一个可对穿引线4传输的通道。
其中,第一导线轮31与第二飞轮63同轴连接;第二导线轮32转动设于第一导线轮31的一侧,并与第一导线轮31构成有供穿引线4穿过的第一导线通道。第一导线轮31由第二飞轮63传动,在其被第二飞轮63带动时,可将两个导线轮内侧的穿引线4传出,并且也便于将穿引线4进行导向,可使得穿引线4由弯曲状态变为直线状态。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线轮组3还包括第三导线轮33和第四导线轮34;第三导线轮33和第四导线轮34成对配合,并与第一导线轮31和第二导线轮32并排设置。
其中,第三导线轮33和第四导线轮34分别转动设于第一导线轮31和第二导线轮32的一侧,且在第三导线轮33和第四导线轮34之间构成有第二导线通道;第二导线轮32与第四导线轮34通过传动部件传动连接。第三导线轮33和第四导线轮34所构成的第二导线通道位于第一导线通道的后侧,且两个通道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两组导线轮组3的配合能够使得穿引线4被有效拉直,更好的进行穿线。而第二导线轮32通过传动部件与第四导线轮34传动连接,可使其能够被带动而转动,进而更好的实现收线和出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四个导线轮的轮槽内设置有橡胶层,以便与更好与穿引线4接触而收线和出线。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传动部件包括第一带轮35、第二带轮36和第二传动带;其中,第一带轮35与第二导线轮32同轴连接,第二带轮36与第四导线轮34同轴连接,第一带轮35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二带轮36连接。第一带轮35和第二带轮36分别固定在第二导线轮32和第四导线轮34上,并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第二导线轮32的转动而使得第四导线轮34同时转动,在第四导线轮34的转动下,第三导线轮33也可以从动传动。通过这样的传动结构,能够更充分的利用自身的传动作用力,更好的实现同步转动。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内固定有第一导线管8和第二导线管9;第一导线管8位于卷线辊2与第一导线通道之间,并被穿引线穿过;第二导线管9与第二导线通道衔接,并通过壳体1的穿线口穿出壳体1外,第二导线管9被穿引线4穿过。第一导线管8和第二导线管9设置在穿引线4的路径上,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穿引线4能够更好的被传送出和收回。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组件5包括摇把51,摇把51的传动轴与主动轮62的中心轴固定连接。通过摇把51作为驱动组件5,电工在进行穿心时可通过手动驱动便可以实现穿引线4的出线和收线,更加方便、实用,并且也降低了成本。当然的,通过手动驱动仅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来进行,并不做限制。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摇把51的传动轴开设有连接孔52,连接孔52的内壁设有与电钻钻杆的螺旋纹相配合的螺旋纹。电钻作为电工在穿线施工中所必备的作业工具,如果以之为驱动力,可实现电动驱动,这样可充分的利用电钻,更加实用,对于电工而言也多了一种选择。因此通过在摇把51上设置具有与电钻钻杆螺旋纹相配合的螺旋纹,能够便于电工通过电钻进行收线和出线,更加方便、实用。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引线头7包括杆部71,杆部7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弧形安装槽和连接槽;穿引线4的自由端与连接槽固定连接,弧形安装槽内活动连接有钢珠72,钢珠72的部分凸出弧形安装槽外。由于埋置在墙壁或地面内塑料管采用头弯连接,甚至形成直角拐弯,电工在布线时穿线困难,造成工作不便,因此通过在具有钢珠72的引线头7,可使得穿引线4在可活动的钢珠72作用下能够有效避免穿线过程中直角拐弯处对穿引线4的影响,使得穿线更加顺利,结构简单、实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引线头7也可以是一个可活动的金属环,这样也可以较好的解决在拐角处出线阻碍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穿引线4为钢绞线。由钢绞线作为钢绞线,可使得穿引线4不易弯折且具有一定的弯曲度,能够很好的作为穿引线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外侧设有握把。该握把图中未示出,其用于提拿本穿线布线器。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导线器10,导线器10呈漏斗结构,在导线器10的至少一侧设有弹性限位部件101;导线器10的尾端设有与其连通的过线管103;导线器10的外侧还设有储油腔102,储油腔102与导线器10的内侧通过出油孔连通;储油腔102设有注油孔。该导线器10与穿线布线器配套使用,即在布线时,可将配套的导线器10卡入集线盒11内,电线可同时通过导线器10进入到与集线盒11连通的埋设管中并穿至另一端;通过导线器10和电线圈放置架,能够更好的便于布线,更加实用、方便;而且,通过在导线器10上设置的储油腔102,可向其内注入润滑油,该润滑油可通过出油孔渗出,这样就能够在拉线时起到润滑的作用,更好的便于布线。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线圈放置架12。该电线圈放置架12可放置多圈需要布线的电线,这样使得布线效率更高。该电线圈放置架12可拆卸,以便于电线圈的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首先,将穿引线4具有引线头7的一端插入提前埋置于墙壁或地面内的塑料管的一端,然后通过转动摇把51使穿引线4输出,穿引线4通过其引线头7的钢珠72能够顺利的在塑料管内前进,在引线头7达到塑料管的另一端时,将需要进入塑料管的电线各线头连接在引线头7上,然后反向转动摇把51,使得穿引线4慢慢收回,引线头7可拉动电线传入塑料管中,进而完成穿线、布线。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穿线布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驱动组件(5)和设于壳体(1)内的卷线辊(2)、导线轮组(3)和传动组件(6);
其中,所述卷线辊(2)上缠绕有穿引线(4),所述穿引线(4)的自由端依次穿过导线轮组(3)和壳体(1)的出线口并连接有引线头(7);所述驱动组件(5)通过传动组件(6)分别与卷线辊(2)和导线轮组(3)连接;
其中,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主动轮(62)、第一飞轮(61)和第二飞轮(63),所述主动轮(62)的中心轴与所述驱动组件(5)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动轮(62)具有两个传动连接部,两个传动连接部分别通过第一传动带(64)与第一飞轮(61)和第二飞轮(63)连接;所述第一飞轮(61)与卷线辊(2)连接,并用于收线的传动;所述第二飞轮(63)与导线轮组(3)连接,并用于出线的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线布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轮组(3)包括第一导线轮(31)和第二导线轮(32);
其中,所述第一导线轮(31)与所述第二飞轮(63)同轴连接;所述第二导线轮(32)转动设于第一导线轮(31)的一侧,并与第一导线轮(31)构成有供穿引线(4)穿过的第一导线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线布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轮组(3)还包括第三导线轮(33)和第四导线轮(34);
其中,所述第三导线轮(33)和第四导线轮(34)分别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导线轮(31)和第二导线轮(32)的一侧,且在第三导线轮(33)和第四导线轮(34)之间构成有第二导线通道;所述第二导线轮(32)与第四导线轮(34)通过传动部件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穿线布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第一带轮(35)、第二带轮(36)和第二传动带;
其中,所述第一带轮(35)与第二导线轮(32)同轴连接,所述第二带轮(36)与第四导线轮(34)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带轮(35)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带与第二带轮(3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穿线布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固定有第一导线管(8)和第二导线管(9);所述第一导线管(8)位于所述卷线辊(2)与第一导线通道之间,并被所述穿引线穿过;所述第二导线管(9)与第二导线通道衔接,并通过壳体(1)的穿线口穿出壳体(1)外,所述第二导线管(9)被穿引线(4)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穿线布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摇把(51),所述摇把(51)的传动轴与所述主动轮(62)的中心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穿线布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把(51)的传动轴开设有连接孔(52),所述连接孔(52)的内壁设有与电钻钻杆的螺旋纹相配合的螺旋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线布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头(7)包括杆部(71),所述杆部(7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弧形安装槽和连接槽;所述穿引线(4)的自由端与所述连接槽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安装槽内活动连接有钢珠(72),所述钢珠(72)的部分凸出弧形安装槽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线布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导线器(10),所述导线器(10)呈漏斗结构,在导线器(10)的至少一侧设有弹性限位部件(101);所述导线器(10)的尾端设有与其连通的过线管(103);所述导线器(10)的外侧还设有储油腔(102),所述储油腔(102)与导线器(10)的内侧通过出油孔连通;所述储油腔(102)设有注油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线布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线圈放置架(12)。
CN202120302084.XU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穿线布线器 Active CN2142554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02084.XU CN214255463U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穿线布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02084.XU CN214255463U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穿线布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55463U true CN214255463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95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02084.XU Active CN214255463U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穿线布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554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71516Y (zh) 一种电缆卷线器
CN107673143B (zh) 自动绕绳机
CN108063282B (zh) 一种具有抽离功能的直驱卷绕装置
CN113517663A (zh) 一种基于调节组件的电力工程用电力线缆剥线装置
CN214255463U (zh) 一种穿线布线器
CN110838699B (zh) 一种易于室内布线的物联网弱电箱
CN211569706U (zh) 一种应用于氨纶纱线生产加工的高效绕线机
CN201083188Y (zh) 拉线式往复自发电充电装置
CN106343708B (zh) 全自动卷装钢丝刷绞线钻孔植毛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115631898B (zh) 一种成缆机用新型绞合并线装置
CN112173891A (zh) 一种无滑环线缆收放装置及方法
CN214588222U (zh) 一种电缆生产绞线装置
CN211895452U (zh) 一种电线电缆用收卷装置
CN214217747U (zh) 一种机械手专用线缆生产用排线装置
CN213679202U (zh) 一种电力施工牵引装置
CN212197988U (zh) 一种充电线可收卷式充电桩
CN209150901U (zh) 一种机械运动装置
CN220723120U (zh) 电缆收卷导向机构
CN111573429A (zh) 一种用于电力铺设的缆线收放装置
CN112863858A (zh) 一种小型变压器线圈缠绕装置
CN219792041U (zh) 一种便携式电源适配器
CN215478865U (zh) 一种线缆生产用排线机
CN115117793B (zh) 一种房屋建筑装修设计工程用电气穿线器
CN215101184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施工牵引装置
CN213737989U (zh) 一种变速收线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