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1060U - 一种引气防冰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气防冰传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251060U CN214251060U CN202023105012.0U CN202023105012U CN214251060U CN 214251060 U CN214251060 U CN 214251060U CN 202023105012 U CN202023105012 U CN 202023105012U CN 214251060 U CN214251060 U CN 2142510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asing
- cavity
- bleed
- sen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引气防冰传感器,属于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检测元件、安装座和壳体,壳体内设有空腔,壳体侧壁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风口,壳体与进风口相对的侧壁上设有通槽,检测元件设置于空腔内,检测元件与壳体固定连接,壳体侧壁中空设置形成热空气腔,壳体上设有与热空气腔连通的引气管。通过本申请的处理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感器防冰效果差,传感器检测精度差的问题,提高传感器在低温环境中的检测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引气防冰传感器。
背景技术
航空设备中部分传感器会暴露在设备外侧,在设备飞行过程中,暴露在外的传感器在低温环境中会发生结冰的情况,结冰会导致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下降。因此需要在传感器上采取防冰措施,普遍的防冰方式有引气防冰和电热防冰等方式。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采用普通引气防冰的方式时,通过气体引流来降低结冰后对传感器功能失效的影响,在恶劣条件下,低温空气仍然会对传感器的的精确度造成较大的影响;而电热防冰主要通过在壳体表面分布加热丝,进行电加热除冰,但是温度类传感器精度易受加热丝加热温度的干扰,导致传感器的防冰效果较差,影响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气加热防冰传感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感器防冰效果差,传感器检测精度差的问题,提高传感器在低温环境中的检测精度。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引气防冰传感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引气防冰传感器,包括检测元件、安装座和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壳体与进风口相对的侧壁上设有通槽,所述检测元件设置于空腔内,所述检测元件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侧壁中空设置形成热空气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热空气腔连通的引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航空设备在飞行时,检测元件处于壳体的空腔中,壳体处于检测元件的迎风面,壳体将含有水汽的空气阻挡,而且引气管与航空设备的发动机压气机的热空气接通,热空气从引气管进入壳体的热空气腔中,使壳体保持在较高的温度,从而减少检测元件周围发生结冰情况的发生,保证在低温环境下检测元件的正常使用。而壳体的通槽为背风面,通槽和进风口的设置可以使空腔内与空腔外的环境形成较好的连通,减少空腔内与外界环境的差异,提高空腔内检测元件对环境进行检测的准确度。
可选的,还包括隔热套,所述隔热套设置于空腔内,所述隔热套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套套设于检测元件外周,所述隔热套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进风口正对的第一通气孔,所述隔热套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和检测元件之间设置隔热套,隔热套内部通过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与外界环境连通,在保证检测元件可以正常接触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减小壳体内热空气腔温度对检测元件的检测的影响,提高检测元件对环境进行检测的准确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设置于隔热套相对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通过第一通气孔进入隔热通中,然后可以快速的穿过第二通气孔,加快了隔热套中空气流通,减少检测元件周围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差异,提高检测元件对环境进行检测的准确度。
可选的,所述进风口与检测元件的检测部正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元件的其他部位受到壳体的防护,减少检测元件出现冰冻的情况,保证了检测元件的正常运行;同时检测元件的检测部正对进风口,使检测元件的检测部可以快速接触到需要检测的环境,减少检测元件检测部周围的环境与需要检测的环境之间的差异,提高检测元件对环境检测的准确度。
可选的,所述壳体远离引气管一端的端面上设有与热空气腔连通的排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空气从引气管中进入热空气腔后,从排气孔中排出,使得壳体不进气的一端也有热空气的流通,可以减少检测元件端部出现结冰的情况,提高检测元件在低温环境中运行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壳体远离引气管一端的端面完全开通形成排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壳体排出的热空气环绕于检测元件的端部,提高检测元件的防冰效果,提高检测元件在低温环境中运行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进风口上设有导流环,所述导流环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环的设置可以对含有空气中的水汽进行阻挡,减少直接冲击到检测元件上的水汽,从而减少检测元件上结冰的情况,提高检测元件在低温环境中运行的稳定性,也减少水汽对检测元件精确度的影响。导流环使导流环朝向空腔内的一侧和迎风面的一侧不断交换,减少进风口出现结冰的情况发生,稳定进风口的进风量,提高检测元件检测的精确度。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侧壁为圆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的迎风面为圆弧形,可以减少壳体在航空设备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同时,在提高壳体对检测元件包裹范围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小壳体的迎风面,从而减小壳体结冰的几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通有热气的壳体,环绕检测元件的迎风面,减少检测元件周围结冰的情况发生,提高检测元件在低温环境中运行的稳定性;
2、隔热套的设置,在保证防冰效果的情况下,减少壳体温度对检测元件检测的影响;
3、导流环的设置,减少直接撞击在检测元件上的水汽,提高检测元件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减小进风口出现结冰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引气防冰传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引气防冰传感器的截面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引气防冰传感器的导流环和排气口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引气管;2、壳体;21、空腔;22、热空气腔;23、通槽;24、进风口;25、排气孔;3、检测元件;4、导流环;41、通孔;5、安装座;6、隔热套;61、第一通气孔;62、第二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方面。
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引气防冰传感器,包括检测元件3、安装座5和壳体2,壳体2内设有空腔21,壳体2侧壁上设有与空腔21连通的进风口24,壳体2与进风口24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槽23,检测元件3设置于空腔21内,检测元件3与壳体2固定连接,壳体2的侧壁中空设置形成热空气腔22,壳体2上设有与热空气腔22连通的引气管1。壳体2在通槽23长度方向的任一端焊接有安装座5,检测元件3焊接在安装座5上,引气管1焊接在壳体2靠近安装座5的一端。
参照图1和图2,引气防冰传感器还包括隔热套6,隔热套6设置于空腔21内,隔热套6与壳体2固定连接,隔热套6的一端与安装座5固定连接,隔热套6与安装座5一体设置,隔热套6套设于检测元件3外周,隔热套6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进风口24正对的第一通气孔61,隔热套6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气孔62。
第一通气孔61和第二通气孔62设置于隔热套6相对的侧壁上,并且,第一通气孔61和第一通气孔62相对设置。
进风口24与检测元件3的检测部正对。
参照图3,壳体2远离引气管1一端的端面上设有与热空气腔22连通的排气孔25。
壳体2远离引气管1一端的端面完全开通形成排气孔25。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气孔25也可以是多个开设在壳体2端面上的开孔。
进风口24上设有导流环4,导流环4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41。导流环4焊接在进风口24的内壁上。
壳体2的侧壁为圆弧形,壳体2在垂直于通槽23长度方向的界面为半圆形,使得整个壳体2呈圆弧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2也有多个空心平板组成,可以将检测元件3的迎风面环绕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引气防冰传感器的实施原理为:航空设备在飞行时,检测元件3处于壳体2的空腔21中,壳体2处于检测元件3的迎风面,壳体2将含有水汽的空气阻挡,而且引气管1与航空设备的发动机压气机的热空气接通,热空气从引气管1进入壳体2的热空气腔22中,再从排气孔25中排出,使壳体2以及检测元件3的周围保持较高的温度,从而减少检测元件3周围发生结冰情况的发生,保证在低温环境下检测元件3的正常使用。隔热套6设置于壳体2和检测元件3之间,在保证防冰效果的情况下,减少壳体2的温度对检测元件3检测的影响。同时,外界空气通过进风口24和第一通气孔61后快速的接触到检测元件3的检测部,然后穿过第一通气孔62和通槽23,检测元件3检测部的空气时时与壳体2外界环境发生交换,减少空腔21内与外界环境的差异,提高空腔21内检测元件3对环境进行检测的准确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引气防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元件、安装座和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壳体与进风口相对的侧壁上设有通槽,所述检测元件设置于空腔内,所述检测元件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侧壁中空设置形成热空气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热空气腔连通的引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气防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套,所述隔热套设置于空腔内,所述隔热套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套套设于检测元件外周,所述隔热套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进风口正对的第一通气孔,所述隔热套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气防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设置于隔热套相对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气防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与检测元件的检测部正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气防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远离引气管一端的端面上设有与热空气腔连通的排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气防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远离引气管一端的端面完全开通形成排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气防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上设有导流环,所述导流环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气防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为圆弧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05012.0U CN214251060U (zh) | 2020-12-21 | 2020-12-21 | 一种引气防冰传感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05012.0U CN214251060U (zh) | 2020-12-21 | 2020-12-21 | 一种引气防冰传感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251060U true CN214251060U (zh) | 2021-09-21 |
Family
ID=77740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05012.0U Active CN214251060U (zh) | 2020-12-21 | 2020-12-21 | 一种引气防冰传感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251060U (zh) |
-
2020
- 2020-12-21 CN CN202023105012.0U patent/CN2142510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403872A (en) | Flow device for sensors | |
CN212133915U (zh) | 防冰除冰总温传感器 | |
ATE348321T1 (de) | Fühler für luftfahrzeuge mit einem integrierten lufttemperatursensor | |
CN208399148U (zh) | 一种气冷总压探针及燃烧室出口高温燃气总压测试系统 | |
CN114166460B (zh) | 飞行器进气道试验装置、系统和热气防冰试验判稳方法 | |
CN214251060U (zh) | 一种引气防冰传感器 | |
CN210426948U (zh) | 一种高超声速风洞模型底压测量装置 | |
CN110715750A (zh) | 总温传感器防冰除冰方法 | |
CN109406156A (zh) | 贴壁浇注装药用热电偶燃速测量方法 | |
CN111947830A (zh) | 一种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高温动态压力探针结构 | |
CN114352445B (zh) | Egr阀组件、具有egr阀组件的发动机及发动机的控制方法 | |
CN206175068U (zh) | 基于电火花强化射流的航空发动机防冰装置 | |
CN207381135U (zh) | 一种自动恒温电伴热式电缆 | |
CN213067834U (zh) | 一种超声液位仪 | |
CN109238511A (zh) | 一种温度测试受感部 | |
CN219842023U (zh) | 防冻的无线远传水表 | |
CN212040483U (zh) | 一种易控温型高温湿热交变试验箱 | |
CN211746983U (zh) | 一种储油仓及使用该储油仓的雾化器和电子烟 | |
CN208984663U (zh) | 固态测风装置压力受感管路的防水结构 | |
CN207500016U (zh) | 一种用于防止中冷器结冰的集成中冷歧管结构 | |
CN107529318B (zh) | 一种低温环境下的日照式取热调节装置 | |
CN221405510U (zh) | 一种绝对湿度传感器 | |
CN214224398U (zh) | 一种测温传感器 | |
CN106321244B (zh) | 基于电火花强化射流的航空发动机防冰装置及方法 | |
CN110954245A (zh) | 一种缸体表面无线温度测量检测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