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49826U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49826U
CN214249826U CN202023216153.XU CN202023216153U CN214249826U CN 214249826 U CN214249826 U CN 214249826U CN 202023216153 U CN202023216153 U CN 202023216153U CN 214249826 U CN214249826 U CN 214249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air conditioner
fan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161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中宣
孔令波
郝本华
柯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161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49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49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49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上述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的上部具有第一出风口,壳体的下部构造有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的吹风方向朝向第一出风口的吹风方向布置;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风机,风机的进风侧与进风口相连通,风机的出风侧与第二出风口相连通。让热交换模块利用换热器把吸入的空气变换为热/冷风,热/冷风通过第一出风口吹出,与此同时风机将室内的空气吸入后,再通过第二出风口朝向第一出风口吹出,从而在壳体的外部特定区域内将热交换模块的热/冷风与风机的自然风混合,把空调室内机的吹风温度、吹风量和舒适度进行调节,最后实现空调室内机向使用者输出温度适宜的舒适风的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是空气调节器的简称,空调是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纯净度、以及气流速度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进行处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设备,柜式空调是空调的其中一种,它的功能是对房间(或封闭空间、区域)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
现有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的风和室内温度差异过大。例如,在冬季其出风口的风太热,在夏季其出风口的风太冷,导致舒适性较差,从而会对用户造成的使用体验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舒适度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具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壳体的下部构造有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吹风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吹风方向布置;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侧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吹风方向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25°~35°。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第二出风口呈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转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适配的导流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的空气净化模块,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进风口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出风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具有相连通的风道和安装通道,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在靠近所述风道一侧设有与所述风道相连通的所述净化出风口,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在靠近所述安装通道一侧设有与所述安装通道相连通的所述净化进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具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净化本体和至少一个过滤网。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上述的空调室内机;
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让热交换模块利用换热器把吸入的空气变换为热/冷风,热/冷风通过第一出风口吹出,与此同时风机将室内的空气吸入后,再通过第二出风口朝向第一出风口吹出,从而在壳体的外部特定区域内将热交换模块的热/冷风与风机的自然风混合,把空调室内机的吹风温度、吹风量和舒适度进行调节,最后实现空调室内机向使用者输出温度适宜的舒适风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模块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壳体; 2:第一出风口; 3:第二出风口;
4:离心风机; 5:净化出风口; 6:净化进风口;
7:第一过滤网; 8:第二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
空调室内机可以为挂机或者柜机,以下以空调室内机为柜机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部具有第一出风口2。其中,现有的空调室内机的热交换模块利用换热器把吸入的空气变换为热/冷风,热/冷风通过第一出风口2进入室内。
壳体1的下部构造有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3,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3可以分别设在壳体1的相对两侧。第二出风口3的吹风方向朝向第一出风口2的吹风方向布置。
壳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风机,风机的进风侧与进风口相连通,风机的出风侧与第二出风口3相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风机可以为离心风机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让热交换模块利用换热器把吸入的空气变换为热/冷风,热/冷风通过第一出风口2吹出,与此同时风机将室内的空气吸入后,再通过第二出风口3朝向第一出风口2吹出,从而在壳体1的外部特定区域内将热交换模块的热/冷风与风机的自然风混合,把空调室内机的吹风温度、吹风量和舒适度进行调节,最后实现空调室内机向使用者输出温度适宜的舒适风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出风口2和第二出风口3位于壳体1的同侧,进风口位于相对侧,且第一出风口2位于壳体1的顶部,进风口位于壳体1的底部,使得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2之间的距离足够远,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风机将第一出风口2吹出的热/冷风吸入,从而实现空调室内机向使用者输出温度适宜的舒适风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出风口3的吹风方向与壳体1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25°~35°。即第二出风口3的吹风方向和第一出风口2的吹风方向为锐角夹角。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出风口3需要朝向第一出风口2吹出,以能够实现在壳体1的外部特定区域内将热交换模块的热/冷风与风机的自然风混合为目的,第二出风口3的吹风方向与壳体1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可以为30°。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二出风口呈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第二出风口3的吹风方向和第一出风口2的吹风方向为锐角夹角,在第二出风口3处转动安装有与第二出风口3相适配的导流板。其中,通过转动导流板可以实时调整第二出风口3的吹风方向,以使得第二出风口3的吹风方向与第一出风口2的吹风方向实时相匹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安装在壳体1的内壁上的空气净化模块,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进风口6与进风口相连通,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出风口5与风机的进风侧相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结构的紧凑性,空气净化模块固定在壳体1的底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安装空气净化模块,可以对进入风机内的空气进行净化,最后通过第二出风口3吹出的风更加舒适,提高了整个净化区域内的空气净化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空气净化模块具有相连通的风道和安装通道,空气净化模块在靠近风道一侧设有与风道相连通的净化出风口5,空气净化模块在靠近安装通道一侧设有与安装通道相连通的净化进风口6。
需要说明的是,空气净化模块包括两个相装配的上盖体和下盖体,上盖体的顶部构造有净化进风口6,上盖体的一侧面和下盖体的一侧面共同构造有净化出风口5,上盖体和下盖体围合的区域内划分为风道和安装通道。
进一步地,空气净化模块具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净化本体和至少一个过滤网。
以下以过滤网的数量为两个进行说明,两个过滤网分别为第一过滤网7和第二过滤网8,第一过滤网7和第二过滤网8依次安装在安装通道内,净化本体安装在风道内,且固定在下盖体上。室内空气通过净化进风口6进入后,首先依次通过第一过滤网7和第二过滤网8的过滤,之后进入风道在净化本体的作用下进行二次过滤,最后通过净化出风口5进入风机。
上述的净化本体可以为IFD。IFD英文全称Intense Field Dielectric是指利用电介质材料为载体的强电场。电介质材料形成蜂窝状中空微通道,电介质包裹电极片在通道内形成强烈的电场,它对空气中运动的带电微粒施加巨大的吸引力,在仅产生最小气流阻抗的同时能够吸附几乎100%的空中运动微粒,对PM2.5等颗粒污染物去除效果尤为显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前述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连接。由于空调器包括该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该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部具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壳体的下部构造有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吹风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吹风方向布置;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侧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吹风方向与所述壳体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25°~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呈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转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适配的导流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的空气净化模块,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进风口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出风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具有相连通的风道和安装通道,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在靠近所述风道一侧设有与所述风道相连通的所述净化出风口,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在靠近所述安装通道一侧设有与所述安装通道相连通的所述净化进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具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净化本体和至少一个过滤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外机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
CN202023216153.XU 2020-12-28 2020-12-28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4249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16153.XU CN214249826U (zh) 2020-12-28 2020-12-28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16153.XU CN214249826U (zh) 2020-12-28 2020-12-28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49826U true CN214249826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43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16153.XU Active CN214249826U (zh) 2020-12-28 2020-12-28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49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45501A1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器
CN102705912B (zh) 一种高速公路收费亭个性化环境控制系统
CN108386917A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WO2019137557A1 (zh) 双风道空调室内机
CN108397829A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21A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CN2309513Y (zh) 分体式空调机新风装置
CN110986172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24982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504552U (zh) 一种新型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CN208750908U (zh) 桌面空调
CN106705230A (zh)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CN207815516U (zh) 家用壁挂式空调器
CN206695286U (zh) 吸顶式新风净化空调一体机
CN210128426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386898A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208952238U (zh) 风道系统和空调
CN21484120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103266U (zh) 一种新风空调
CN206176549U (zh) 壁挂式新风净化机
CN206037248U (zh) 一种icu用直流式净化空调系统
CN210861427U (zh) 一种空净一体空调器室内柜机
CN210532540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
CN108571778A (zh) 一种新型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CN212566014U (zh) 一种侧出风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