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49174U - 光源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源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49174U
CN214249174U CN202022815293.2U CN202022815293U CN214249174U CN 214249174 U CN214249174 U CN 214249174U CN 202022815293 U CN202022815293 U CN 202022815293U CN 214249174 U CN214249174 U CN 2142491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lighting device
support assembly
electrode
uppe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152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国峰
林侑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dison Opto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dison Opto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dison Opto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dison Opto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152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491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491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491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源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照明装置,包括承载部;框体,所述框体位于所述承载部的上方,且所述框体上设有若干个空槽,每一所述空槽的四周围绕设有阻挡部;若干个第一上电极,每一所述第一上电极分别位于每一所述空槽内;若干个第二上电极,每一所述第二上电极分别位于每一所述空槽内,且同一所述空槽内的所述第二上电极与所述第一上电极之间互不接触。本实用新型方案的成本较低,且容易调光,有利于设计。

Description

光源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源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生活中,照明装置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现有的照明装置多半是以传统灯泡或者灯管作为光源。传统灯泡或者灯管中,较为常见的有钨丝灯泡、卤素灯泡与日光灯管等。由于传统灯泡或者灯管,例如钨丝灯泡发光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因此近年来,将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作为光源的照明装置已开始广泛应用。将LED照明装置与钨丝灯泡进行比较,LED照明装置具有寿命长、耗电量低、耐震、亮度高等优点。
传统的LED照明装置一般包括光源、反射杯与玻璃盖板。然而,这种结构的LED照明装置,反射杯与玻璃盖板的成本高,且调光不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源支撑组件,成本较低,且容易调光,有利于设计。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光源支撑组件的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源支撑组件,包括:
承载部;
框体,所述框体位于所述承载部的上方,且所述框体上设有若干个空槽,每一所述空槽的四周围绕设有阻挡部;
若干个第一上电极,每一所述第一上电极分别位于每一所述空槽内;
若干个第二上电极,每一所述第二上电极分别位于每一所述空槽内,且同一所述空槽内的所述第二上电极与所述第一上电极之间互不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支撑组件包括承载部、框体,由于框体位于承载部的上方,且框体上设有若干个空槽,而每一个空槽的四周均围绕有阻挡部,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将若干个光源分别设置于每一个空槽中的承载部上,且框体上的阻挡部可做为光源的光线的反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节省传统的LED照明装置中采用的金属反射杯或金属反射层的成本。此外,由于光源支撑组件还包括若干个第一上电极和若干个第二上电极,且每一个空槽内均设置有一个第一上电极与一个第二上电极,因此,能够将每个光源均设置在每个第一上电极上,并可利用打线电性连接第二上电极,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支撑组件具有光源独立控制的效果,容易调光,且有利于设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源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下电极和若干个第一导电通道,所述第一下电极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底部,且所述第一下电极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一上电极电性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导电通道均设置于所述承载部中,每一所述第一导电通道的一端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一上电极接触,每一所述第一导电通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下电极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源支撑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二下电极和若干个第二导电通道,每一所述第二下电极均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底部,且每一所述第二下电极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二上电极电性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导电通道均设置于所述承载部中,每一所述第二导电通道的一端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二上电极接触,每一所述第二导电通道的另一端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二下电极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阻挡部的宽度范围为10μm 至300μ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框体的材质为陶瓷,且所述框体的颜色为白色或黑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电路板、若干个光源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光源支撑组件,所述光源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每一所述光源分别位于每一所述第一上电极上,且每一所述光源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二上电极电性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照明装置设置有上述第一方面的光源支撑组件,因此照明装置具有上述任何一种光源支撑组件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及功能特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第一下电极和若干个第二下电极,所述第一下电极位于所述承载部的底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且所述第一下电极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一上电极电性连接;每一所述第二下电极均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底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且每一所述第二下电极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二上电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照明装置包括:若干个透光层,每一所述透光层分别位于所述空槽中,且每一所述透光层分别覆盖每一所述光源;所述透光层的顶面与所述阻挡部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每一所述透光层包括透光胶、荧光粉中的任意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一所述光源与每一所述阻挡部之间的间距范围为50μm至400μ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所述光源的颜色包括红色、绿色、蓝色、紫色、黄色、冷白色、中性白色、暖白色、莱姆色或琥珀色中的任意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或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光源支撑组件的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光源支撑组件的B-B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光源支撑组件设置光源和透光层后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光源支撑组件10、
承载部100、
框体200、空槽210、阻挡部220、
第一上电极300、第一下电极310、
第二上电极400、第二下电极410、
第一导电通道500、第二导电通道600、
照明装置20、光源30、透光层40、电路板50、打线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外、内、纵向、横向、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源支撑组件10,包括:承载部100;框体200,框体200位于承载部 100的上方,且框体200上设有若干个空槽210,每一空槽210的四周围绕设有阻挡部220;若干个第一上电极300,每一第一上电极300分别位于每一空槽210内;若干个第二上电极400,每一第二上电极 400分别位于每一空槽210内,且同一空槽210内的第二上电极400 与第一上电极300之间互不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支撑组件10包括承载部100、框体200、若干个第一上电极300和若干个第二上电极400。具体地,框体200设置于承载部100的上方,而框体200上设有若干个空槽210,阻挡部220围绕设置在每一空槽210的四周。将每一第一上电极300分别设置于每一空槽210内,且每一第一上电极300均位于承载部100的上方,而每一第二上电极400也均设置于每一空槽 210内,每一第二上电极400也均位于承载部100的上方,且在同一空槽210内的第二上电极400与第一上电极300之间互不接触,彼此分开,以实现第一上电极300与第二上电极400之间的电性绝缘。
可以理解的是,承载部100的材质可以采用陶瓷,例如采用氮化铝(AlN),氮化铝(AlN)具有较好的散热效率,但并不以氮化铝为限。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框体200位于承载部100的上方,且框体 200上设有若干个空槽210,而每一个空槽210的四周均围绕有阻挡部220,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将若干个光源30分别设置于每一个空槽210中的承载部100上,且框体200上的阻挡部220可做为光源 30的光线的反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节省传统的LED照明装置20中采用的金属反射杯或金属反射层的成本。此外,由于光源支撑组件10的每一个空槽210内均设置有一个第一上电极300与一个第二上电极400,因此,能够将每个光源30均设置在每个第一上电极300上,并可利用打线60电性连接第二上电极400,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支撑组件10具有光源30独立控制的效果,容易调光,且有利于设计。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光源支撑组件 10包括:第一下电极310和若干个第一导电通道500,第一下电极 310设置于承载部100的底部,且第一下电极310分别与每一第一上电极300电性连接;每一第一导电通道500均设置于承载部100中,每一第一导电通道500的一端分别与每一第一上电极300接触,每一第一导电通道50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下电极310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光源支撑组件10包括有第一下电极310和若干个第一导电通道500,且第一下电极310位于承载部100的底部,每一第一导电通道500均位于承载部100中,将第一下电极310与每一第一上电极300电性连接,每一第一导电通道500的一端分别与每一第一上电极300接触,每一第一导电通道50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下电极310接触。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将位于承载部100的上方的每一第一上电极300通过位于承载部100中的每一第一导电通道500分别与位于承载部100的底部的第一下电极310导通,以实现电连接。
参照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光源支撑组件10包括:若干个第二下电极410和若干个第二导电通道600,每一第二下电极410均设置于承载部100的底部,且每一第二下电极410分别与每一第二上电极400电性连接;每一第二导电通道600均设置于承载部100中,每一第二导电通道600的一端分别与每一第二上电极400 接触,每一第二导电通道600的另一端分别与每一第二下电极410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光源支撑组件10包括有若干个第二下电极410 和若干个第二导电通道600。具体地,每一第二下电极410均设置于承载部100的底部,每一第二导电通道600均设置于承载部100中,将每一第二下电极410分别与每一第二上电极400电性连接,每一第二导电通道600的两端分别与每一第二上电极400、每一第二下电极410接触。通过这样设置,能够使位于承载部100的上方的每一第二上电极400彼此互不导通,且每一第二上电极400均通过位于承载部 100中每一第二导电通道600与位于承载部100的底部的每一第二下电极410导通。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光源支撑组件10,可以使电源控制器经由不同的第二下电极410来分别独立控制不同的第二上电极400来供电,以实现电源独立控制,以便于调光。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通道500与第二导电通道600均可设置为铜柱,但并不限于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阻挡部220的宽度范围为10μm 至300μm。
可以理解的是,阻挡部220的宽度范围可设置为10μm至300μm,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能够有效提升光取出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框体200的材质为陶瓷,且框体 200的颜色为白色或黑色。
可以理解的是,框体200的材质可以采用陶瓷。例如,框体200 可以采用氧化铝(Al2O3)陶瓷,氧化铝陶瓷是一种以氧化铝(Al2O3) 为主体的陶瓷材料,可以用于厚膜集成电路,氧化铝陶瓷具有较好的传导性、机械强度和耐高温性等特点。本实施例的框体200可以设置为白色,这样设置的目的是,白色的框体200可作为光源30的反射面,提升光取出效率,但并不以白色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框体 200也可以为黑色,黑色的框体200则具有较好的遮光效果。
参照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 20,包括:电路板50、若干个光源30和如上述第一方面的光源支撑组件10,光源支撑组件10位于电路板50上,每一光源30分别位于每一第一上电极300上,且每一光源30分别与每一第二上电极400 电性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照明装置20包括有一电路板50、若干个光源30 和如上述第一方面的光源支撑组件10。由于光源支撑组件10的框体 200设置于承载部100的上方,且框体200上设有若干个空槽210,阻挡部220围绕设置在每一空槽210的四周。通过将每一光源30分别设置于每一空槽210中的承载部100的上方,每一空槽210的四周所设置的阻挡部220可做为光源30的光线的反射结构,能够节省传统的LED照明装置20中采用的金属反射杯或金属反射层的成本。同时,由于光源支撑组件10还设置于电路板50上,光源支撑组件10 的每一个空槽210内均设置有一个第一上电极300与一个第二上电极 400,因此,能够将每个光源30均设置在每个第一上电极300上,并可利用打线60分别电性连接每一第二上电极400,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支撑组件10具有光源30独立控制的效果,容易调光,且有利于设计。
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光源30所设置的打线60的数量可以为2,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能够让电流传输较为均匀,且当其中一条打线60 损坏时,另一条打线60能够持续进行供电,以维持照明装置20的正常运作。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照明装置20设置有上述第一方面的光源支撑组件10,因此照明装置20具有上述任何一种光源支撑组件10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及功能特性。
参照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照明装置20包括:第一下电极310和若干个第二下电极410,第一下电极310位于承载部100的底部与电路板50之间,且第一下电极310分别与每一第一上电极300电性连接;每一第二下电极410均设置于承载部100的底部与电路板50之间,且每一第二下电极410分别与每一第二上电极 400连接。
参照图5,可以理解的是,照明装置20包括有第一下电极310 和若干个第二下电极410,第一下电极310设置于承载部100的底部与电路板50之间,每一第二下电极410均设置于承载部100的底部与电路板50之间。第一下电极310分别与每一第一上电极300电性连接,每一第二下电极410分别与每一第二上电极400连接。
例如,照明装置20中的第一下电极310与第二下电极410可分别电性连接电源的正极与负极,照明装置20中的第一上电极300与第二上电极400可分别电性连接光源30的正极与负极,从而实现通电控制。
又例如,通过电源控制器能够经由电路板50的线路分别电性连接第一下电极310与第二下电极410,并可经由不同的第二下电极410 独立控制不同的第二上电极400的供电,以实现独立控制不同光源 30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照明装置20包括:若干个透光层40,每一透光层40分别位于空槽210中,且每一透光层40分别覆盖每一光源30;透光层40的顶面与阻挡部220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每一透光层40包括透光胶、荧光粉中的任意一种。
可以理解的是,照明装置20还包括若干个透光层40。每一透光层40分别设置于空槽210中,且且每一透光层40分别覆盖每一光源 30。透光层40的顶面与阻挡部220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透光层40 包括透光胶时,能够不改变光源30的颜色;而透光层40包括荧光粉时,能够将光源30的光线经波长转换以产生不同的颜色,可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一光源30与每一阻挡部220 之间的间距范围为50μm至400μm。如图4中所示的d,表示间距。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每一光源30与每一阻挡部220之间的间距范围设置为50μm至400μm,能够有效提升光取出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光源30为发光二极管,光源30 的颜色包括红色、绿色、蓝色、紫色、黄色、冷白色、中性白色、暖白色、莱姆色或琥珀色中的任意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的是,光源30可分别为红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和蓝色发光二极管,光源30的颜色可以为紫色、黄色、冷白色、中性白色、暖白色、莱姆色或琥珀色中的任意其中三种,可以根据设计需求在不同的第一上电极300设置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例如,照明装置20可设置为发出莱姆绿色光线的植物灯。
具体参照图4,光源支撑组件10具有独立控制光源30的效果。例如参照图4,两个光源30下方的两个第一上电极300电性连接到一个第一下电极310(即图4中的中央区域所示的第一下电极310);图4的两个光源30旁边的两个第二上电极400电性连接到两个第二下电极410(如图4中的左下与右下所示的两个第二下电极410)。通过这样设置,是为了使电源控制器能够经由不同的第二下电极410 来独立控制不同的第二上电极400的供电,以达到独立控制不同光源 30的效果。例如通过混搭不同颜色的光源30、输入不同的电流大小调整光源30的亮度、同时或不同时地点亮光源30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光源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部;
框体,所述框体位于所述承载部的上方,且所述框体上设有若干个空槽,每一所述空槽的四周围绕设有阻挡部;
若干个第一上电极,每一所述第一上电极分别位于每一所述空槽内;
若干个第二上电极,每一所述第二上电极分别位于每一所述空槽内,且同一所述空槽内的所述第二上电极与所述第一上电极之间互不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下电极和若干个第一导电通道,所述第一下电极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底部,且所述第一下电极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一上电极电性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导电通道均设置于所述承载部中,每一所述第一导电通道的一端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一上电极接触,每一所述第一导电通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下电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支撑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二下电极和若干个第二导电通道,每一所述第二下电极均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底部,且每一所述第二下电极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二上电极电性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导电通道均设置于所述承载部中,每一所述第二导电通道的一端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二上电极接触,每一所述第二导电通道的另一端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二下电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光源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的宽度范围为10μm至3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光源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材质为陶瓷,且所述框体的颜色为白色或黑色。
6.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若干个光源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支撑组件,所述光源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每一所述光源分别位于每一所述第一上电极上,且每一所述光源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二上电极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第一下电极和若干个第二下电极,所述第一下电极位于所述承载部的底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且所述第一下电极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一上电极电性连接;每一所述第二下电极均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底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且每一所述第二下电极分别与每一所述第二上电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括:若干个透光层,每一所述透光层分别位于所述空槽中,且每一所述透光层分别覆盖每一所述光源;所述透光层的顶面与所述阻挡部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每一所述透光层包括透光胶、荧光粉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源与每一所述阻挡部之间的间距范围为50μm至4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所述光源的颜色包括红色、绿色、蓝色、紫色、黄色、冷白色、中性白色、暖白色、莱姆色或琥珀色中的任意至少一种。
CN202022815293.2U 2020-11-27 2020-11-27 光源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照明装置 Active CN2142491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5293.2U CN214249174U (zh) 2020-11-27 2020-11-27 光源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5293.2U CN214249174U (zh) 2020-11-27 2020-11-27 光源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49174U true CN214249174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35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15293.2U Active CN214249174U (zh) 2020-11-27 2020-11-27 光源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491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7098B2 (en) LED filament and LED light bulb having the same
JP6128465B2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
US9013097B2 (en) Light-emitting module, lighting device, and lighting fixture
CN203743911U (zh) 发光装置、灯泡形灯以及照明装置
CN201310793Y (zh) 一种led筒灯
CN201555069U (zh) 高效散热型led灯具
CN113921688A (zh) 一种新型多彩led光源
CN201237097Y (zh) Led发光板
CN203521459U (zh) 发光组件和发光装置
CN214249174U (zh) 光源支撑组件及具有其的照明装置
CN104896324B (zh) 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装置
CN216698417U (zh) 一种新型多彩led光源
CN102082223B (zh) 发光器件封装
CN212390314U (zh) 一种灯具
CN213394692U (zh) 一种灯丝及灯具
CN213394676U (zh) 一种led灯珠
KR101064222B1 (ko) Led 조명장치
CN204257641U (zh) 具透光平板的发光装置
CN113394203A (zh) 双色温光源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21381216U (zh) 一种多色发光装置及灯具
KR101268013B1 (ko) Led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한 led 조명장치
CN207349834U (zh) 一种可调光调色led球泡灯
CN219716868U (zh) 一种led灯丝
CN214619134U (zh) 一种led装设结构及led线条灯
CN219606787U (zh) 发光灯丝及发光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