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45170U - 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45170U
CN214245170U CN202021918103.3U CN202021918103U CN214245170U CN 214245170 U CN214245170 U CN 214245170U CN 202021918103 U CN202021918103 U CN 202021918103U CN 214245170 U CN214245170 U CN 214245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bed
fixedly connected
sewer
structure convenient
lower extr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181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虢曙安
刘国坤
肖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181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45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45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45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包括路基和净化组件,所述路基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沟,所述路基右端固定连接有下水道,且下水道的左端下部与排水沟的右端穿插连接,所述下水道内左壁和右壁均开有两个活动槽,四个所述活动槽内共同活动连接有过滤组件,所述下水道上端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贴合块,所述顶盖上端中部开有下水口,所述下水口内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通过设置的路基,雨水通过透水沥青面层和砂垫层向下渗透,并经过过滤层的滤孔和吸水海绵流入到排水沟内,防止路基内部积水,提高了路基的稳定性,降低路基沉降、变形和塌陷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是铁路和公路的基础,路基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修筑在良好的地质、水文、气候条件下的路基。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但目前的路基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路基处于露天状态,因此经常会受到雨水的侵蚀,从而影响到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如果不将路基内部的积水及时排出,路基将无法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的状态,导致路基稳定性较差,长期以往容易出现路基变形或塌陷现象,降低了路基的使用寿命;2、在下雨天时,由于雨水的流动性,会带动较多的杂质以及垃圾进入下水道内,从而造成下水道堵塞,严重影响下水道的排水效果,并且造成城市积水,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包括路基和净化组件,所述路基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沟,所述路基右端固定连接有下水道,且下水道的左端下部与排水沟的右端穿插连接,所述下水道内左壁和右壁均开有两个活动槽,四个所述活动槽内共同活动连接有过滤组件,所述下水道上端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贴合块,所述顶盖上端中部开有下水口,所述下水口内固定连接有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路基包括透水沥青面层,所述透水沥青面层下端固定连接有砂垫层,所述砂垫层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下端固定连接有吸水海绵。
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固定板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
优选的,四个所述活动槽的尺寸位置与四个滑杆的尺寸位置相对应,四个所述滑杆分别套接在四个活动槽内。
优选的,所述净化组件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集氧管道,所述集氧管道上端左部、上端中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分支管,所述臭氧发生器的上端与下水道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且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贯穿下水道。
优选的,所述集氧管道和三个分支管均内部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路基,雨水通过透水沥青面层和砂垫层向下渗透,并经过过滤层的滤孔和吸水海绵流入到排水沟内,排水沟起到引流的作用,可将路面渗透下来的积水向下水道内排出,滤孔和吸水海绵可拦截砂石、沙土等杂质,防止杂质进入排水沟,导致排水沟堵塞,能将路面渗透下来的水及时向下水道内排出,防止路基内部积水,提高了路基的稳定性,降低路基沉降、变形和塌陷现象;
2、通过设置的过滤组件,雨水夹杂着杂质和垃圾流入下水道时,首先进入过滤网内,雨水会通过过滤网的网孔进入下水道内,而杂质和垃圾无法通过过滤网的网孔,无法进入下水道内,从而存留在过滤网上,实现了垃圾的过滤,有效的避免了下水道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的路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的过滤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的净化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路基;2、排水沟;3、下水道;4、活动槽;5、过滤组件;6、净化组件;7、顶盖;8、贴合块;9、下水口;10、防护网;11、透水沥青面层;12、砂垫层;13、过滤层;14、吸水海绵;51、固定板;52、过滤网; 53、滑杆;61、臭氧发生器;62、集氧管道;63、分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包括路基1和净化组件6,路基1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沟2,路基1右端固定连接有下水道 3,且下水道3的左端下部与排水沟2的右端穿插连接,下水道3内左壁和右壁均开有两个活动槽4,四个活动槽4内共同活动连接有过滤组件5,下水道 3上端活动连接有顶盖7,顶盖7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贴合块8,顶盖7上端中部开有下水口9,下水口9内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0。
路基1包括透水沥青面层11,透水沥青面层11下端固定连接有砂垫层 12,雨水通过透水沥青面层11和砂垫层12可以向下渗透,砂垫层12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层13,过滤层13下端固定连接有吸水海绵14,雨水通过过滤层13的滤孔和吸水海绵14流入到排水沟2内;过滤组件5包括固定板51,固定板51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52,利用过滤网52可以有效的实现雨水和垃圾的过滤,使得雨水进入下水道3内,固定板51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53,利用四个滑杆53和四个活动槽4的套接作用,可以方便取出过滤网52,对过滤网52内的垃圾进行清理;四个活动槽4的尺寸位置与四个滑杆53的尺寸位置相对应,四个滑杆53分别套接在四个活动槽4内;净化组件6包括臭氧发生器61,利用臭氧发生器61的输出端带动三个分支管63将臭氧均匀的分布到下水道3内,臭氧发生器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集氧管道 62,集氧管道62上端左部、上端中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分支管63,利用三个分支管63可以使得臭氧进入下水道3内均匀,臭氧发生器61的上端与下水道3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且臭氧发生器61的输出端贯穿下水道3;集氧管道62和三个分支管63均内部相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通过设置的路基1,雨水通过透水沥青面层11和砂垫层12向下渗透,并经过过滤层13的滤孔和吸水海绵14流入到排水沟2内,排水沟2起到引流的作用,可将路面渗透下来的积水向下水道3内排出,过滤层13的滤孔和吸水海绵14可拦截砂石、沙土等杂质,防止杂质进入排水沟2,导致排水沟2堵塞,能将路面渗透下来的水及时向下水道3内排出,防止路基1内部积水,提高了路基1的稳定性,降低路基1沉降、变形和塌陷现象,通过设置的过滤组件5,雨水夹杂着杂质和垃圾通过下水口9流入下水道3时,首先经过防护网 10,垃圾通过防护网10进入过滤网52内,雨水会通过过滤网52的网孔进入下水道3内,而杂质和垃圾无法通过过滤网52的网孔,无法进入下水道3内,从而存留在过滤网52上,实现了垃圾的过滤,有效的避免了下水道3堵塞的问题,通过设置的净化组件6,利用臭氧发生器61的输出端带动三个分支管 63将臭氧均匀的分布到下水道3内,有效的取出下水道3内的臭味,提高了下水道3的整洁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包括路基(1)和净化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1)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沟(2),所述路基(1)右端固定连接有下水道(3),且下水道(3)的左端下部与排水沟(2)的右端穿插连接,所述下水道(3)内左壁和右壁均开有两个活动槽(4),四个所述活动槽(4)内共同活动连接有过滤组件(5),所述下水道(3)上端活动连接有顶盖(7),所述顶盖(7)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贴合块(8),所述顶盖(7)上端中部开有下水口(9),所述下水口(9)内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1)包括透水沥青面层(11),所述透水沥青面层(11)下端固定连接有砂垫层(12),所述砂垫层(12)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层(13),所述过滤层(13)下端固定连接有吸水海绵(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5)包括固定板(51),所述固定板(51)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52),所述固定板(51)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活动槽(4)的尺寸位置与四个滑杆(53)的尺寸位置相对应,四个所述滑杆(53)分别套接在四个活动槽(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6)包括臭氧发生器(61),所述臭氧发生器(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集氧管道(62),所述集氧管道(62)上端左部、上端中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分支管(63),所述臭氧发生器(61)的上端与下水道(3)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且臭氧发生器(61)的输出端贯穿下水道(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氧管道(62)和三个分支管(63)均内部相通。
CN202021918103.3U 2020-09-05 2020-09-05 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 Active CN214245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8103.3U CN214245170U (zh) 2020-09-05 2020-09-05 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8103.3U CN214245170U (zh) 2020-09-05 2020-09-05 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45170U true CN214245170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14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18103.3U Active CN214245170U (zh) 2020-09-05 2020-09-05 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45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77426U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
CN204919757U (zh) 一种雨水原位净化修复系统
CN214245170U (zh) 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
CN210597554U (zh) 一种新型雨水口
KR100766517B1 (ko) 도로용 저류 시스템
CN110627313A (zh)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新型雨水过滤系统
CN207861912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地下过滤沙床
CN211228818U (zh) 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
CN210946327U (zh) 一种市政雨水排放系统
CN212427820U (zh) 一种绿色建筑屋顶雨水收集系统
CN210194808U (zh) 城市雨污分流系统
CN212835803U (zh) 多功能环保雨水口
CN210263302U (zh) 一种置入式环保型雨水过滤结构
CN208429952U (zh) 一种海绵城市导水装置
CN207072888U (zh) 应用于道路降水净化系统的滤水池
CN216808343U (zh) 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
CN210857429U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雨污分流装置
CN216074578U (zh) 一种高性能冷再生混凝土路面结构
CN215482062U (zh) 一种地铁车站周边场地透水铺装结构
CN220257249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净化装置
CN216107898U (zh) 一种透水路面
CN105464201B (zh) 溢流雨水收集净化装置
CN109385982A (zh) 一种具有过滤净水功能的生态坝体
CN220184217U (zh) 一种自带过滤防堵的排水雨水井系统
CN214657636U (zh) Pe雨水渗透溢流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