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32363U - 一种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32363U
CN214232363U CN202022049521.XU CN202022049521U CN214232363U CN 214232363 U CN214232363 U CN 214232363U CN 202022049521 U CN202022049521 U CN 202022049521U CN 214232363 U CN214232363 U CN 214232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oon
gasbag
airbag
pressur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495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飘
关欣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wu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wu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20495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32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32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323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至少包括插管主体和气囊,气囊包括外层气囊和内层气囊,内层气囊设置在外层气囊的内腔,内层气囊包括沿插管主体周向设置的交替对外层气囊施压的至少两个存在间隔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一气囊和/或第二气囊设置有与外层气囊的内侧面接触的至少两个增压凸块,在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基于充气膨胀向外层气囊施压的时候,增压凸块的弹力基于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与外层气囊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缩小而增大。通过第一气囊与气体压力传感器的连接,能够实时监测气囊的压力,从而及时通过交替的内层气囊的充气来进行补充压力,使得外层气囊的压力趋近于稳定,变化幅度趋近于零。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适用于临床中建立患者的人工气道,对其实施机械通气、手术麻醉或心肺复苏等用。气管插管上的气囊充气大小及充气量稳定性决定呼吸功能支持技术是否成功。气囊压力过大会压迫气管组织造成溃疡或气囊破裂,压力不足会漏气影响呼吸机工作或误吸。
目前大多数医护人员都是通过手动对气囊进行充气。手动充气气囊膨胀后,达到占位固定的作用。气囊包绕插管,可以防止昏迷病人的口腔分泌物流入肺部,引起肺炎。手动充气气囊依靠经验判断插管的稳固性和密封性,而完全靠经验和手感很难避免判断失误,医护人员手感和判断标准也不同,尤其是气囊充气不足或漏气无法及时发现,这样就导致呼吸支持失败,造成病人严重的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专利文献CN111375108A具有监测气囊压力功能的气管插管,包主插管、气囊、充气管、打气装置和测压装置,其测压装置的壳体内具有空腔,空腔内设活塞,壳体顶壁开进气口连接充气管与活塞上方空腔,活塞底壁连接涂覆压力不足区、压力适宜区和压力超标区的测压柱,测压柱底端穿出壳体,测压柱周面上设有压力刻度值标识。该装置的测压装置直观外显,医护人员充气可控,且日常护理中可通过查看及时调整气囊压力,起到实时可监控的效果。该专利主插管经口腔、鼻腔插入气管内预设位置,打开充气管上开关阀,打气装置通过充气管向气囊内输送气体,同时气体进入测压装置壳体的空腔内,在气压的作用下活塞下行,测压柱伸出壳体,其表面压力刻度值标识外露且直观外显,提醒医护人员气囊内气体是否适量。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漏气,测压柱会向壳体内回缩,医护人员可通过查看气囊内压力,及时通过调整气囊体积来调节插管的位置和稳固性,起到实时监控的效果。但是,该专利的缺陷在于,无法对气囊压力进行持续性的监测,即压力变小时无法提醒或者自动充气。
专利文献CN209967333U公开了一种测压恒压气管插管气囊监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置有与其贯通的插管连接管,壳体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壳体内的插管连接管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电磁阀手口气泵,压力传感器、电磁阀和气泵分别与插管连接管连通;壳体内的气泵的尾端设置有与气泵和控制面板电连接的电源与控制模块。测压恒压气管插管气囊监测装置由于插管端同时连接压力传感器、电磁阀和气泵,压力传感器和气泵分别接入PID压力处理器,压力传感器监测到插管气囊压力值不足时,会将检测信号传递到PID压力处理器,由PID压力处理器控制气泵进行充气,当压力传感器监测插管气囊压力值符合要求时,PID压力处理器控制气泵停止充气,当插管患者体位变化引起插管气囊压力值超过气囊压力值最大设定值时,则通过控制面板3控制电磁阀5进行泄压操作。该专利能够实现气囊恒压,但是,其单一的气囊容易形成压迫位置单一,在临床4小时的放气操作时容易移位,脱出,由于接触面积小,对气管内壁粘膜的受压没有减轻。在处理器不起作用时,该专利就不能使用,这对于处于紧急状态救治的情况来说是不利的。
专利文献CN209378241U公开了一种多气囊气管插管以及多气囊气管插管组件,包括气管插管、第一气囊组件和充气件、第二气囊组件和充气件,组件和充气件之间互相连通,第一气囊组件、第二气囊组件以及两者的充气件均与所述气管插管连接,第一气囊组件和第二气囊组件交叉设置。多气囊气管插管的设计是为了可以选择性地对气囊进行充气,即增强导管的固定性防止病人误吸,又实现了"波浪式"加压,防止一个气囊长期作用于一个部位而导致的充血、组织坏死或压力性损伤等。但是,在使用时,如果第一气囊放气,第二气囊注气状态,会使鼻咽喉等上呼吸道分泌物下滑至第一气囊位置,当第一气囊充气,第二气囊放气状态,滑至第一气囊位置的上呼吸道分泌物会因重力作用下行至气管、肺部,引起感染,为患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还没有一个能够集压力监测、多气囊合理充气的气管插管出现。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至少包括插管主体和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外层气囊和内层气囊,所述内层气囊设置在所述外层气囊的内腔,所述内层气囊包括沿所述插管主体周向设置的交替对所述外层气囊施压的至少两个存在间隔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或第二气囊设置有与所述外层气囊的内侧面接触的至少两个增压凸块,在所述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基于充气膨胀向所述外层气囊施压的时候,所述增压凸块的弹力基于所述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与所述外层气囊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缩小而增大。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和/或第二气囊上的增压凸块沿所述插管主体周向以存在间隔的方式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和/或第二气囊上的增压凸块以彼此相对错位的方式设置。
优选的,所述增压凸块为能够基于压缩空间缩小而弹力增大的可形变的弹性体。
优选的,所述内层气囊的与所述插管主体接触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排布在奇数序列的第一气囊连通,并且第一气道通过第一连通管与气泵连接,所述第二气道与排布在偶数序列的第二气囊连通,并且第二气道通过第二连通管与气泵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层气囊通过第一连通管与气体压力传感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与处理器建立有线或无线的数据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气泵建立有线或无线的数据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层气囊还包括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所述第二气囊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三气囊之间,所述第四气囊与所述第三气囊相邻设置从而所述第三气囊位于所述第二气囊和第四气囊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上的第一增压凸块与所述第二气囊上的第二增压凸块沿周向相对错位设置,所述第二气囊上的第二增压凸块与所述第三气囊上的第三增压凸块沿周向相对错位设置,所述第三气囊上的第三增压凸块与所述第四气囊上的第四增压凸块沿周向相对错位设置,所述第四气囊上的第四增压凸块与所述第一气囊上的第一增压凸块沿周向相对错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气囊气管插管,至少包括插管主体、外层气囊和内层气囊,所述内层气囊设置在所述外层气囊的内腔,所述内层气囊包括沿所述插管主体周向设置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设置有与所述外层气囊的内侧面接触的至少两个第一增压凸块,所述第二气囊设置有与所述外层气囊的内侧面接触的至少两个第二增压凸块,在插管主体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增压凸块与第二增压凸块相对错位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交替支撑所述外层气囊的情况下,所述外层气囊的气体压力趋于不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第一气囊与气体压力传感器的连接,能够实时监测气囊的压力,从而及时通过交替的内层气囊的充气来进行补充压力,使得外层气囊的压力趋近于稳定,变化幅度趋近于零。
(2)通过增压凸起的错位设置,使得外层气囊与喉咙、气管之间的主要受力点进行不断变化,防止持续作用一个受力点引起的组织损伤。
(3)内层气囊与外层气囊之间的具有弹性的增压凸起,能够使得内层气囊通过较小的压力形成对外层气囊较大的压力,使得内层气囊不需要设置很大,充入较少的气体就可以支撑外层气囊。不仅如此,由于弹性的增压凸起具有延缓力的变化的作用。在内层气囊进行交替充气和交替支撑的时候,能够减少两个内层气囊的压力变化,从而有利于外层气囊的气体压力的恒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层气囊的横截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插管主体;2:内层气囊;3:外层气囊;4:第一气道;5:第二气道;6:第一连通管;7:第二连通管;8:第三连通管;9:控制组件;10:增压凸块;11:第一增压凸块;12:第二增压凸块;13:第三增压凸块; 14:第四增压凸块;21:第一气囊;22:第二气囊;23:第三气囊;14:第四气囊;91:气体压力传感器;92:处理器;93: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如图1所示,至少包括插管主体1和气囊。
气囊包括外层气囊3和内层气囊2。内层气囊2设置在外层气囊3的内腔。即外层气囊3为具有空腔的囊体。优选的,外层气囊3的形状为圆柱状,有利于气囊与气管插接初的充分接触,避免过多的液体进入肺部。
如图1和图2所示,内层气囊2包括沿插管主体1周向设置的交替对外层气囊施压的至少两个存在间隔的第一气囊21和第二气囊22。例如,第一气囊21和第二气囊22为圆环状的气囊。间隔的设置有利于相邻的气囊在交替扩张或萎缩的时候减小摩擦力。圆环状有利于内层气囊能够像四周有均匀的支撑力,并且圆环状的气囊不容易留存充气死角,充气效果更好,充气速度更快。优选的,第一气囊21和第二气囊22为交替充气且交替对外层气囊进行支撑,使得外层气囊的压力趋于恒定,避免外层气囊上的粘液由于压力变化进入肺部。
优选的,内层气囊2的与插管主体1接触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气道4和第二气道5。第一气道4与排布在奇数序列的第一气囊21连通,并且第一气道4通过第二连通管7与气泵93连接。第二气道5与排布在偶数序列的第二气囊22连通,并且第二气道5通过第三连通管8与气泵93连接。气泵 93用于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进行交替充气。第一气道4和第二气道5能够将若干内层气囊进行连接,避免间隔设置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移位。不仅如此,在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与外层气囊的两端连接的情况下,在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能够形成固定插管主体的通道,从而将气囊整体固定在插管主体1的预定位置上。优选的,辅助固定方式可以是用胶粘贴方式。
第一气囊21和/或第二气囊22设置有与外层气囊的内侧面接触的至少两个增压凸块10。优选的,增压凸块10为能够基于压缩空间缩小而弹力增大的可形变的弹性体。例如软硅胶、微型弹簧或者软橡胶形成的凸起或者凸块。优选的,增压凸块的表面为不具有尖锐棱角的方形或者圆形接触面。在第一气囊21或第二气囊22基于充气膨胀向外层气囊3施压的时候,增压凸块10的弹力基于第一气囊21或第二气囊22与外层气囊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缩小而增大。设置增压凸块10作用在于,能够放大内层气囊的支撑力。随着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与外层气囊内壁之间的距离缩小,增压凸起的弹性增大实现了增大压力的作用,能够快速支撑外层气囊。不仅如此,增压凸起能够减少外层气囊收到的内层气囊交替支撑的作用力变化的影响。
例如,在现有技术中,必须先给替换的内层气囊充气,然后给要缩小的内层气囊放气,才能够使得外层气囊不会失去支撑力。其存在缺陷在于,内层气囊充气或者放气不能同时进行。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气囊由于气体减少萎缩的过程中,第一气囊的支撑力不会突然消失,第一增压凸起会由于弹性作用对外层气囊继续存在支撑作用,只是第一增压凸起的压力在缓慢减小。与此同时,第二气囊由于气体增多扩张的过程中,第二增压凸起会由于弹性作用对外层气囊继续存在支撑作用,第二增压凸起的压力在缓慢增加。明显的,第一增压凸起和第二增压凸起的共同作用减少了外层气囊的压力的变化。即,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两个气囊的充气和放气同时进行。如此优势在于,能够将一个气囊的气体缓慢输送至另一个气囊,实现充气和放气的同时进行,也避免了过多的空气灰尘存储在气囊内部。
优选的,第一气囊21和/或第二气囊22上的增压凸块10沿插管主体1 周向以存在间隔的方式均匀分布。增压凸块以彼此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利于避免在进行弹性伸缩的过程中互相进行碰撞或者摩擦。
优选的,第一气囊21和/或第二气囊22上的增压凸块10以彼此相对错位的方式设置。相对错位的形式,使得第一气囊21和/或第二气囊22对外层气囊的支撑作用点不同,外层气囊对气管的主要作用力点产生变化,能够减少同一气管部位的受力时间,同时会使得外层气囊与气管之间始终保持足够的压力和接触面,外层气囊与气管之间不会由于内层气囊的作用力的变化与气管之间产生缝隙,减少了粘液进入气管的可能性。
优选的,外层气囊3通过第一连通管6与气体压力传感器91连接,从而气体压力传感器91实时或者按照预设的间隔时间监测外层气囊的气体压力值,便于监测外层气囊的气体压力是否足够,即外层气囊是否充分与气体接触。气体压力传感器91可以是符合国家标准GB7665-87的能够测量气体压力的传感装置或者传感芯片,例如数字气压传感器。
优选的,气体压力传感器91与处理器92建立有线或无线的数据连接。处理器92与气泵93建立有线或无线的数据连接。处理器可以是单片机、 CPU处理器、微型芯片等。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仅需要根据气体压力传感器数值判断是否进行补充气体,逻辑比较简单,使用逻辑判断器或者单片机足够。处理器92用于根据气体压力传感器数值控制气泵的启动和交替充气顺序。在气体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处于正常的微小变化区间内即趋于恒定的情况下,气泵进行正常的交替充气。只有在气体压力传感器的数值高于或者低于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在进行快速充气或放气至气体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处于正常的微小变化区间。
优选的,气泵设有两个通气口。一个通气口与第二连通管7连接,一个通气口与第三连通管8连接。气泵与显示装置连接并显示压强与充气延迟时间。气泵的两个通气口进行交替充气。或者,将一个气道的气输送至另一个气道。气泵单次充气的压强为2.0±0.1kPa。
气体压力传感器91、处理器92和气泵93共同组成具有壳体的控制组件9。优选的。控制组件9该包括电源和显示屏幕,用于显示气体压力值。电源分别与压力传感器91、处理器92、气泵93和显示屏幕连接和供电。电源可以是供电插座,也可以是电池。
优选的,由于气管插管的气囊比较微小,因此气泵的功率不需要很大,可以是微型气泵。微型气泵按输出压力从大到小依次可选:PCF5015N、 FAA8006、FAA6003、FAA4002、FM2002、FM1001。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优选的,内层气囊2 还包括第三气囊23和第四气囊24,第二气囊22设置在第一气囊21和第三气囊23之间,第四气囊24与第三气囊23相邻设置从而第三气囊23位于第二气囊22和第四气囊24之间。第一气囊21和第三气囊23共同与第一气道4连通。第二气囊22和第四气囊24共同与第二气道5连通。从而,第一气囊21和第三气囊23同时进行充气,第二气囊22和第四气囊24同时进行充气。
优选的,第一气囊21上的第一增压凸块11与第二气囊22上的第二增压凸块12沿周向相对错位设置。第二气囊22上的第二增压凸块12与第三气囊23上的第三增压凸块13沿周向相对错位设置。第三气囊23上的第三增压凸块13与第四气囊24上的第四增压凸块14沿周向相对错位设置。第四气囊24上的第四增压凸块14与第一气囊21上的第一增压凸块11沿周向相对错位设置。如图2的气囊的横截面剖视图所示,第一增压凸块11、第二增压凸块12、第三增压凸块13和第四增压凸块彼此相对错位,形成花朵错位分布样式。如此设置,有利于使得外层气囊受到的支撑力也比较均匀,避免外层气囊的形变。
优选的,第二连通管7和第三连通管8分别设置具有单向气阀的支管。支管的一端与手动充气囊进行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连通管7或第三连通管8 进行连通。在气泵损坏等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可以手动按压手动充气囊对其中一个气道的内层气囊进行充气,直至气体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达到预设压力值。在充气压力值降低后,医护人员再次挤压手动充气囊进行补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于:
外层气囊始终为充气状态。在医护人员将气管插管插入后,打开开关,气泵开始工作。气体压力传感器开始在显示屏幕显示压力值。第一气囊和第三气囊进行充气,将外层气囊进行支撑。在此过程中对应的第一增压凸起和第三增压凸起的弹力逐渐增大,支撑力逐渐增大。在气体压力传感器达到预设的压力值后,气泵开始将第一气囊和第三气囊的气体抽出并输送至第二气囊和第四气囊。第二气囊和第四气囊进行充气,第二增压凸起和第四增压凸起的弹力逐渐增大,支撑力逐渐增大,将外层气囊进行支撑。在此过程中第一气囊和第三气囊萎缩,第一增压凸起和第三增压凸起的弹力逐渐减小,直至失去支撑力。气泵对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交替进行充气,内层气囊交替进行支撑,使得外层气囊的气体压力变化微小趋于恒定。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至少包括插管主体(1)和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外层气囊(3)和内层气囊(2),所述内层气囊(2)设置在所述外层气囊(3)的内腔,
所述内层气囊(2)包括沿所述插管主体(1)周向设置的交替对所述外层气囊施压的至少两个存在间隔的第一气囊(21)和第二气囊(22),
所述第一气囊(21)和/或第二气囊(22)设置有与所述外层气囊的内侧面接触的至少两个增压凸块(10),
在所述第一气囊(21)或第二气囊(22)基于充气膨胀向所述外层气囊(3)施压的时候,所述增压凸块(10)的弹力基于所述第一气囊(21)或第二气囊(22)与所述外层气囊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缩小而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21)和/或第二气囊(22)上的增压凸块(10)沿所述插管主体(1)周向以存在间隔的方式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21)和/或第二气囊(22)上的增压凸块(10)以彼此相对错位的方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凸块(10)为能够基于压缩空间缩小而弹力增大的可形变的弹性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气囊(2)的与所述插管主体(1)接触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气道(4)和第二气道(5),
所述第一气道(4)与排布在奇数序列的第一气囊(21)连通,并且第一气道(4)通过第二连通管(7)与气泵(93)连接,
所述第二气道(5)与排布在偶数序列的第二气囊(22)连通,并且第二气道(5)通过第三连通管(8)与气泵(9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层气囊(3)通过第一连通管(6)与气体压力传感器(9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91)与处理器(92)建立有线或无线的数据连接,
所述处理器(92)与气泵(93)建立有线或无线的数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气囊(2)还包括第三气囊(23)和第四气囊(24),
所述第二气囊(22)设置在所述第一气囊(21)和第三气囊(23)之间,所述第四气囊(24)与所述第三气囊(23)相邻设置从而所述第三气囊(23)位于所述第二气囊(22)和第四气囊(24)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囊(21)上的第一增压凸块(11)与所述第二气囊(22)上的第二增压凸块(12)沿周向相对错位设置,
所述第二气囊(22)上的第二增压凸块(12)与所述第三气囊(23)上的第三增压凸块(13)沿周向相对错位设置,
所述第三气囊(23)上的第三增压凸块(13)与所述第四气囊(24)上的第四增压凸块(14)沿周向相对错位设置,
所述第四气囊(24)上的第四增压凸块(14)与所述第一气囊(21)上的第一增压凸块(11)沿周向相对错位设置。
10.一种多气囊气管插管,至少包括插管主体(1)、外层气囊(3)和内层气囊(2),所述内层气囊(2)设置在所述外层气囊(3)的内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气囊(2)包括沿所述插管主体(1)周向设置的第一气囊(21)和第二气囊(22),
所述第一气囊(21)设置有与所述外层气囊的内侧面接触的至少两个第一增压凸块(11),所述第二气囊(22)设置有与所述外层气囊的内侧面接触的至少两个第二增压凸块(12),
在插管主体(1)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增压凸块(11)与第二增压凸块(12)相对错位设置,
在所述第一气囊(21)和所述第二气囊(22)交替支撑所述外层气囊(3)的情况下,所述外层气囊(3)的气体压力趋于不变。
CN202022049521.XU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232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49521.XU CN214232363U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49521.XU CN214232363U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32363U true CN214232363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15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4952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232363U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3236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9637A (zh) * 2021-09-29 2021-12-03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气压实时追踪的指套装置及气压追踪方法
CN114088272A (zh) * 2021-11-08 2022-02-25 郑州大学 一种球形气囊式土压力多点测试装置
CN114935371A (zh) * 2022-06-20 2022-08-23 江西科技学院 一种关于受力板块的力学性能安全监测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9637A (zh) * 2021-09-29 2021-12-03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气压实时追踪的指套装置及气压追踪方法
CN114088272A (zh) * 2021-11-08 2022-02-25 郑州大学 一种球形气囊式土压力多点测试装置
CN114935371A (zh) * 2022-06-20 2022-08-23 江西科技学院 一种关于受力板块的力学性能安全监测系统
CN114935371B (zh) * 2022-06-20 2024-06-04 江西科技学院 一种关于受力板块的力学性能安全监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32363U (zh) 一种能够监测气囊压力的多气囊气管插管
US10173022B1 (en) Laryngeal mask cuff
US10369311B2 (en) Laryngeal mask cuff
CN111166555A (zh) 一种带有头部姿态检测报警的防窒息装置
JP2013536000A (ja) 気管チューブカフの圧力インジケータ
CN215652398U (zh) 咬嘴和颞颌关节训练仪
CN213131409U (zh) 一种充气式气管导管
CN217548732U (zh) 一种具有自动保护功能的气管导管
US10744287B2 (en) Laryngeal mask cuffs
CN208726303U (zh) 食道可封堵型胃管
CN218515989U (zh) 气管插管导管气囊气压监测装置
CN209809242U (zh) 改良型气管插管
CN220125281U (zh) 压力提示的气管插管装置
CN214807624U (zh) 一种监测气压的气管导管
CN215135142U (zh) 一种呼吸机三通接头用缓冲组件
CN217339657U (zh) 人工通气装置
CN116585580B (zh) 一种自动调节喉罩位置的装置与方法
CN215690736U (zh) 一种cpr抢救呼吸球囊装置
CN217745279U (zh) 动态监测气囊压
CN210020728U (zh) 一种可快速放气且稳定效果优异的喉罩
CN217661033U (zh) 一种可观测气囊压力的气管插管
CN219375783U (zh) 一种气囊充气及压力指示装置
CN212262111U (zh) 一种胃肠减压患者专用麻醉面罩
CN215461111U (zh) 一种双向减压型气管插管
CN213789531U (zh) 一种医用扩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