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32247U - 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32247U
CN214232247U CN202022677575.0U CN202022677575U CN214232247U CN 214232247 U CN214232247 U CN 214232247U CN 202022677575 U CN202022677575 U CN 202022677575U CN 214232247 U CN214232247 U CN 214232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drainage
tube
negative pressur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775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6775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32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32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32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本实用新型包括穿刺组件、吸引组件和按压组件,穿刺组件包括引流管、穿接在引流管内部的导管以及穿接在导管内部的穿刺针,引流管靠近其首端的管体上均匀分布有引流孔,吸引组件包括三通管、负压泵,负压管和收集箱,三通管呈T型,三通管一端的支管与引流管的末端密封式螺接,三通管另一端支管上密封螺接有螺帽,三通管的主管上设有单向阀,收集箱的内部依次设有相互隔绝的收集腔、水封腔和测压腔,按压组件包括气泵和气囊,负压管上等间距的设有一组气囊,气囊均通过导气管连通到气泵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不具备防倒流功能和易发生血凝块堵塞情况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
背景技术
穿刺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波检查确定。穿刺点可用蘸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做标记。
但是现有胸腔穿刺引流装置不具有防倒流功能,这样就容易造成收集瓶内的液体中含有其他杂质,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而且在抽取肺部积液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控制流速和流量,容易造成患者的痛苦加剧;此外,在胸腔引流的过程中,引流管中容易发生血凝块堵塞的情况,从而使得胸腔引流工作不能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不具备防倒流功能和易发生血凝块堵塞情况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包括穿刺组件、吸引组件和按压组件;所述穿刺组件包括引流管、穿接在引流管内部的导管以及穿接在导管内部的穿刺针,所述引流管靠近其首端的管体上均匀分布有引流孔,所述引流管为软质管,所述导管为硬质管,所述引流管、导管和穿刺针的尾端的外侧壁上均设有止退法兰盘;所述吸引组件包括三通管、负压泵,负压管和收集箱,所述三通管呈T型,所述三通管一端的支管与引流管的末端密封式螺接,所述三通管另一端支管上密封螺接有螺帽,所述三通管的主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负压管的一端过盈式密封插接在主管上,所述收集箱的内部依次设有相互隔绝的收集腔、水封腔和测压腔,所述负压管另一端连通收集腔内部,所述收集腔与水封腔通过收集箱外的第一联结管连通,所述水封腔和测压腔通过收集箱外的第二联结管连通,所述负压泵通过收集箱外的第三联结管与测压腔连通;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气泵和气囊,所述负压管上等间距的设有一组气囊,所述气囊均通过导气管连通到气泵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首端的管口圆滑,并且所述引流管开设有引流孔部分管体在自然状态下呈卷曲状。
更进一步地,所述负压管处于收集腔中的端部、第一联结管处于收集腔中的端部、第二联结管处于水封腔中的端部、第二联结管处于测压腔中的端部以及第三联结管处于测压腔中的端部均处于其所在腔室内的液面以上,所述第一联结管处于水封腔中的端部处于其所在腔室的内的液面以下。
更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箱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收集箱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刻度线。
更进一步地,所述三通管与引流管密封螺接的支管外侧壁上还设有圆环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三通管的支管向主管的方向。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囊的数量至少为2个。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泵和负压泵均由外部电源供电且由外部控制器供电。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穿刺组件和吸引组件,穿刺组件包括引流管、穿接在引流管内部的导管以及穿接在导管内部的穿刺针,吸引组件包括三通管、负压泵,负压管和收集箱,三通管呈T型,三通管一端的支管与引流管的末端密封式螺接,三通管另一端支管上密封螺接有螺帽,三通管的主管上设有单向阀,负压管的一端过盈式密封插接在主管上,收集箱的内部依次设有相互隔绝的收集腔、水封腔和测压腔,负压管另一端连通收集腔内部,收集腔与水封腔通过收集箱外的第一联结管连通,水封腔和测压腔通过收集箱外的第二联结管连通,负压泵通过收集箱外的第三联结管与测压腔连通的设计;达到有效地避免在胸腔引流工作中发生倒流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按压组件,按压组件包括气泵和气囊,负压管上等间距的设有一组气囊,气囊均通过导气管连通到气泵上设计;这样胸腔积液引流的过程中,气泵循环式的对气囊进行充气和抽气,从而使得气囊对负压管进行不断地按压;达到有效地避免出现血凝块堵塞情况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下起穿刺功能时的直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下起引流功能时的直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下的爆炸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首端的管体在自然状态下呈卷曲状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箱经过剖视后的内部直观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引流管;2-导管;3-穿刺针;4-引流孔; 5-止退法兰盘;6-三通管;7-负压泵;8-负压管;9-收集箱;10-螺帽; 11-单向阀;12-测压腔;13-水封腔;14-收集腔;15-第一联结管;16 第二联结管;17-第三联结管;18-气泵;19-气囊;20-导气管;21-刻度线;22-圆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参照图1-6:包括穿刺组件、吸引组件和按压组件。
穿刺组件包括引流管1、穿接在引流管1内部的导管2以及穿接在导管2内部的穿刺针3,引流管1靠近其首端的管体上均匀分布有引流孔4,引流管1为软质管,导管2为硬质管,引流管1、导管2和穿刺针3的尾端的外侧壁上均设有止退法兰盘5。
吸引组件包括三通管6、负压泵7,负压管8和收集箱9,三通管 6呈T型,三通管6一端的支管与引流管1的末端密封式螺接,三通管 6另一端支管上密封螺接有螺帽10,三通管6的主管上设有单向阀11,负压管8的一端过盈式密封插接在主管上,收集箱9的内部依次设有相互隔绝的收集腔14、水封腔13和测压腔12,负压管8另一端连通收集腔14内部,收集腔14与水封腔13通过收集箱9外的第一联结管 15连通,水封腔13和测压腔12通过收集箱9外的第二联结管16连通,负压泵7通过收集箱9外的第三联结管17与测压腔12连通。
按压组件包括气泵18和气囊19,负压管8上等间距的设有一组气囊19,气囊19均通过导气管20连通到气泵18上,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负压管8中发生血凝块堵塞的情况。
引流管1首端的管口圆滑,并且引流管1开设有引流孔4部分管体在自然状态下呈卷曲状,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引流管1处于患者胸腔内部的部分对患者的身体造成额外伤害,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止引流管1从患者身上意外滑脱。
负压管8处于收集腔14中的端部、第一联结管15处于收集腔14 中的端部、第二联结管16处于水封腔13中的端部、第二联结管16处于测压腔12中的端部以及第三联结管17处于测压腔12中的端部均处于其所在腔室内的液面以上,第一联结管15处于水封腔13中的端部处于其所在腔室的内的液面以下。
收集箱9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收集箱9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刻度线 21,这样方便医生观察到收集腔14中已经引流的胸腔积液的量。
三通管6与引流管1密封螺接的支管外侧壁上还设有圆环体22。
单向阀11的导通方向为三通管6的支管向主管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气囊19的数量为3个。
气泵18和负压泵7均由外部电源供电且由外部控制器供电,其中负压泵7选用旋转大容量泵(例如Vernon-Thompson),因低容量泵(例如罗伯茨泵)不能应付快速的流量,从而造成类似于夹紧的情况并有形成张力气胸的危险。
使用时:
第一步,医生将本实用新型产品组装成如图1所示的状态;
第二步,医生手持三通管6并对患者进行胸腔穿刺;
第三步,紧接上述第二步,当穿刺完成时,医生将导管2和穿刺针3取出,并将三通管6另一端的支管上密封螺接上螺帽10,如图2 所示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导管2和穿刺针3从引流管1中退出,引流管1首端的管体会发生卷曲,如图3所示的状态;
第四步,医生启动负压泵7和气泵18,其中负压泵7的作用用于抽取患者胸腔内部的积液,气泵18的作用是向气囊19中循环式的充气和抽气,从而使得气囊19对负压管8进行不断地按压,从而避免负压管8中发生血凝块堵塞的情况,最终保证对患者胸腔积液引流工作的正常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组件、吸引组件和按压组件;所述穿刺组件包括引流管、穿接在引流管内部的导管以及穿接在导管内部的穿刺针,所述引流管靠近其首端的管体上均匀分布有引流孔,所述引流管为软质管,所述导管为硬质管,所述引流管、导管和穿刺针的尾端的外侧壁上均设有止退法兰盘;所述吸引组件包括三通管、负压泵,负压管和收集箱,所述三通管呈T型,所述三通管一端的支管与引流管的末端密封式螺接,所述三通管另一端支管上密封螺接有螺帽,所述三通管的主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负压管的一端过盈式密封插接在主管上,所述收集箱的内部依次设有相互隔绝的收集腔、水封腔和测压腔,所述负压管另一端连通收集腔内部,所述收集腔与水封腔通过收集箱外的第一联结管连通,所述水封腔和测压腔通过收集箱外的第二联结管连通,所述负压泵通过收集箱外的第三联结管与测压腔连通;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气泵和气囊,所述负压管上等间距的设有一组气囊,所述气囊均通过导气管连通到气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首端的管口圆滑,并且所述引流管开设有引流孔部分管体在自然状态下呈卷曲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处于收集腔中的端部、第一联结管处于收集腔中的端部、第二联结管处于水封腔中的端部、第二联结管处于测压腔中的端部以及第三联结管处于测压腔中的端部均处于其所在腔室内的液面以上,所述第一联结管处于水封腔中的端部处于其所在腔室的内的液面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收集箱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刻度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与引流管密封螺接的支管外侧壁上还设有圆环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三通管的支管向主管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数量至少为2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和负压泵均由外部电源供电且由外部控制器供电。
CN202022677575.0U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 Active CN214232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77575.0U CN214232247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77575.0U CN214232247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32247U true CN214232247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33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77575.0U Active CN214232247U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322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0784B (zh) 一体化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Edlich et al. Evaluation of a new, improved surgical drainage system
CN214232247U (zh) 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
CN204951013U (zh) 妇产科阴道分泌物提取器
CN204502032U (zh) 一种防渗漏引流装置
CN213608696U (zh) 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堵塞引流管
CN209827713U (zh) 一种可冲洗及持续负压吸引的四腔引流管装置
CN210904288U (zh) 一种便于采样的尿液引流装置
CN211024375U (zh) 一种胸腔引流器具
CN107929821A (zh) 一种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
CN209917063U (zh) 一种妇产科临床会阴清洗消毒设备
CN210904267U (zh) 一种胸外科护理用引流装置
CN209695944U (zh) 瘘口冲洗引流装置
CN219804124U (zh) 一种导尿管
CN212997695U (zh) 新型引流装置
CN206630994U (zh) 导尿管
CN2824943Y (zh) 手动负压引流器
CN111214746B (zh) 一种妇产科及外科术后用腹腔引流管
CN208339652U (zh) 一种医疗专用的渗液收集造瘘袋
CN217645258U (zh) 一种带球囊的细胞刷装置
CN211023094U (zh) 一种医用薄膜手术巾
CN219185130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的吸引装置
CN209108248U (zh) 灌肠及大便清理一体引流装置
CN211863441U (zh) 一种一次性负压引流球
CN211723620U (zh) 一种人工肛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