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97695U - 新型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型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97695U
CN212997695U CN202021014635.4U CN202021014635U CN212997695U CN 212997695 U CN212997695 U CN 212997695U CN 202021014635 U CN202021014635 U CN 202021014635U CN 212997695 U CN212997695 U CN 212997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ing cloth
cloth layer
drainage
joint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146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赟
陈欣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0146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97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97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976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引流管,设置连接引流管与引流袋的转接接头,转接接头一端与中心静脉导管的螺纹接头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引流袋的锥形接头插装连接,同时设置固定贴,将中心静脉导管或转接接头粘贴固定在患者皮肤上,转接接头的设置实现作为胸腔引流管的中心静脉导管与引流袋的连接,连接牢固紧密,不易出现渗漏及脱离等现象,固定贴的设置实现了引流管的二次固定,能够有效的避免引流管脱出,保证引流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Description

新型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引流管供临床引流使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引流至体外,以治疗疾病,减轻患者痛苦。使用时引流管的一端插入到患者体内或创面的引流部位,另一端在患者体外可与引流袋连接,通过体内压力、重力等的作用向体外引流。临床上应用的引流管种类很多,其中用于腹腔、胸腔的引流管较为常见。如:胸部手术后会出现创面渗出、肺泡漏气等问题,有胸腔出血及气胸可能。因此需要用引流管进行胸腔引流,胸腔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引流袋,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胸腔引流可以促使胸腔内血液、气体以及渗出液排出,促进肺最大限度复张,保持胸腔密闭性及负压,加快促进患者的康复。通过引流情况的监测,可早期发现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使之得到快速而有效的处理。
中心静脉导管因管径细、患者创伤小、引流效果佳而被临床广泛作为引流管使用;由于中心静脉导管远离胸腔的一端是螺纹接头,而引流袋具有的连接端为硬的锥形接头,且其管径相对较粗,使得中心静脉导管的螺纹接头与引流袋的锥形接头不匹配,常出现衔接困难,易发生渗漏及脱落,直接影响引流效果,甚至造成气胸或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引流管,设置连接引流管与引流袋的转接接头,转接接头一端与中心静脉导管的螺纹接头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引流袋的锥形接头插装连接,同时设置固定贴,将中心静脉导管或转接接头粘贴固定在患者皮肤上,转接接头的设置实现作为胸腔引流管的中心静脉导管与引流袋的连接,连接牢固紧密,不易出现渗漏及脱离等现象,固定贴的设置实现了引流管的二次固定,能够有效的避免引流管脱出,保证引流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引流装置,其中:包括引流管、引流袋及转接接头,所述的引流管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所述的中心静脉导管的螺纹接头通过转接接头与引流袋的锥形接头连接,所述的转接接头包括转接管及转接螺母,所述的转接管包括一体结构的直管段及锥管段,所述的直管段外套装有能够沿直管段移动的转接螺母,所述的直管段的一端插装在中心静脉导管的螺纹接头内,并通过转接螺母与中心静脉导管的螺纹接头螺纹连接,所述的转接管的直管段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止转接螺母脱出的挡环,所述的直管段的另一端与锥管段的小端连通,所述的锥管段的大端用于插装引流袋的锥形接头。
进一步,所述的中心静脉导管的靠近螺纹接头的一端通过固定贴与患者皮肤粘结固定,或/和转接接头通过固定贴与患者皮肤粘结固定。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贴包括下衬布层、下粘胶层、下贴膜、大衬布层、大粘胶层、大贴膜、小衬布层、小粘胶层及小贴膜,所述的下衬布层的底面设置有下粘胶层,所述的下粘胶层的表面贴敷有下贴膜,所述的大衬布层的一端与下衬布层的顶面左侧缝制连接,所述的大衬布层的顶面设置有大粘胶层,大粘胶层的顶面贴敷有大贴膜,所述的大衬布层翻转后与下衬布层的左侧粘结固定,所述的小衬布层的一端与下衬布层的顶面右侧缝制连接,小衬布层的顶面设置有小粘胶层,小粘胶层的顶面贴敷有小贴膜,所述的小衬布层翻转后与下衬布层的右侧粘结固定,所述的大衬布层上设置有供小衬布层翻转通过的透孔。
进一步,所述的转接管的直管段的上部外壁上设置有外卡槽,所述的外卡槽内设置有弹性外密封圈,弹性外密封圈实现直管段外壁与中心静脉导管内壁之间的密封。
进一步,所述的转接管的锥管段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内卡槽,多个内卡槽沿锥管段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的内卡槽内设置有弹性内密封圈,弹性内密封圈实现锥管段内壁与引流袋的锥形接头外壁的密封。
进一步,所述的挡环与中心静脉导管的螺纹接头端面之间设置有弹性胶圈。
进一步,所述的转接管的锥管段的外壁上悬吊设置有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引流管,设置连接引流管与引流袋的转接接头,转接接头一端与中心静脉导管的螺纹接头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引流袋的锥形接头插装连接,同时设置固定贴,将中心静脉导管或转接接头粘贴固定在患者皮肤上,转接接头的设置实现作为胸腔引流管的中心静脉导管与引流袋的连接,连接牢固紧密,不易出现渗漏及脱离等现象,固定贴的设置实现了引流管的二次固定,能够有效的避免引流管脱出,保证引流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2、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贴的下衬布层通过下粘胶层粘贴在患者皮肤上,本实用新型固定贴的大衬布层翻转后与下衬布层的左侧粘结固定,所述的小衬布层翻转后与下衬布层的右侧粘结固定,且大衬布层上设置有供小衬布层翻转通过的透孔,则使用时,大衬布层翻转粘结后对中心静脉导管或转接管产生向左的拉力,小衬布层翻转粘结后对中心静脉导管或转接管产生向右的拉力,在两个方向相反的拉力作用下,避免中心静脉导管或转接管产生左右位移,实现固定贴与中心静脉导管或转接管的连接,从而实现中心静脉导管或转接管的二次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减少引流管脱出率,保证引流效果,减少因引流管脱出需要二次插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3、本实用新型转接管的锥管段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内卡槽,内卡槽内设置有弹性内密封圈,弹性内密封圈的设置在引流袋的锥形接头插装在锥管段内后,能够实现锥管段内壁与锥形接头外壁之间的密封,同时,利用弹性内密封圈的弹力涨紧锥管段内壁,实现锥形接头与锥管段的紧密连接,能够有效的放置引流袋的锥形接头从转接管的锥管段内脱落,连接牢固。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转接接头的设置有效的实现了作为引流管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与引流袋的连接,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中心静脉导管螺纹接头与引流袋的锥形接头不匹配连接困难的问题,固定贴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实现作为引流管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的二次固定问题,能够有效的减少中心静脉导管脱出几率,保证引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一种新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引流袋2及转接接头3,所述的引流管1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所述的中心静脉导管的螺纹接头11通过转接接头3与引流袋2的锥形接头21连接,所述的转接接头3包括转接管31及转接螺母32,所述的转接管31包括一体结构的直管段33及锥管段34,所述的直管段33外套装有能够沿直管段33移动的转接螺母32,所述的直管段33的一端插装在中心静脉导管的螺纹接头11内,并通过转接螺母32与中心静脉导管的螺纹接头11螺纹连接,所述的转接管31的直管段33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止转接螺母32脱出的挡环,所述的挡环与中心静脉导管的螺纹接头11端面之间设置有弹性胶圈37。所述的转接管31的直管段33的上部外壁上设置有外卡槽,所述的外卡槽内设置有弹性外密封圈35,弹性外密封圈35实现直管段33外壁与中心静脉导管内壁之间的密封。所述的直管段33的另一端与锥管段34的小端连通,所述的锥管段34的大端用于插装引流袋2的锥形接头21。所述的转接管31的锥管段34的内壁上设置有三个内卡槽,三个内卡槽沿锥管段34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的内卡槽内设置有弹性内密封圈36,弹性内密封圈36实现锥管段34内壁与引流袋2的锥形接头21外壁的密封。所述的转接管31的锥管段34的外壁上悬吊设置有堵塞38。
所述的中心静脉导管的靠近螺纹接头11的一端通过固定贴4与患者皮肤粘结固定。所述的固定贴4包括下衬布层41、下粘胶层42、下贴膜43、大衬布层44、大粘胶层45、大贴膜46、小衬布层47、小粘胶层48及小贴膜49,所述的下衬布层41的底面设置有下粘胶层42,所述的下粘胶层42的表面贴敷有下贴膜43,所述的大衬布层44的一端与下衬布层41的顶面左侧缝制连接,所述的大衬布层44的顶面设置有大粘胶层45,大粘胶层45的顶面贴敷有大贴膜46,所述的大衬布层44翻转后与下衬布层41的左侧粘结固定,所述的小衬布层47的一端与下衬布层41的顶面右侧缝制连接,小衬布层47的顶面设置有小粘胶层48,小粘胶层48的顶面贴敷有小贴膜49,所述的小衬布层47翻转后与下衬布层41的右侧粘结固定,所述的大衬布层44上设置有供小衬布层47翻转通过的透孔。
使用时,撕开固定贴4的下贴膜43露出下粘胶层42,将下衬布层41粘结固定在患者皮肤上,将作为胸腔引流管1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放置在下衬布层41中部,然后撕开大贴膜46露出大衬布层44顶面的大粘胶层45,然后,以中心静脉导管为中心,从右至左翻转大衬布层44,大衬布层44上的大粘胶层45先与中心静脉导管外壁粘结,之后再与下衬布层41粘结固定,然后撕开小贴膜49,露出小衬布层47顶面的小粘胶层48,以中心静脉导管为中心,从左至右翻转小衬布层47,小衬布层47上的小粘胶层48先与中心静脉导管外壁粘结,之后再与下衬布层41粘结固定,至此完成作为胸腔引流管1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的胸腔外的一端的二次固定。
之后,将转接管31的直管段33的上端插装在中心静脉导管的螺纹接头11内,向上提拉转接螺母32,并将转接螺母32与中心静脉导管的螺纹接头11螺纹连接,至此完成转接接头3与作为胸腔引流管1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的连接,最后,将引流袋2的锥形接头21插装在转接管31的锥管段34即可,至此完成作为胸腔引流管1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与引流袋2的连接。
当引流袋2的锥形接头21从转接管31的锥管段34拔出后,可采用堵塞38将转接管31的锥管段34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贴4在实际使用时还可以布置在转接接头3的转接管31处,为了更加牢固的固定,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即在转接管31处设置固定贴4,又在中心静脉导管的靠近螺纹接头11的一端设置固定贴4。
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1)、引流袋(2)及转接接头(3),所述的引流管(1)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所述的中心静脉导管的螺纹接头(11)通过转接接头(3)与引流袋(2)的锥形接头(21)连接,所述的转接接头(3)包括转接管(31)及转接螺母(32),所述的转接管(31)包括一体结构的直管段(33)及锥管段(34),所述的直管段(33)外套装有能够沿直管段(33)移动的转接螺母(32),所述的直管段(33)的一端插装在中心静脉导管的螺纹接头(11)内,并通过转接螺母(32)与中心静脉导管的螺纹接头(11)螺纹连接,所述的转接管(31)的直管段(33)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止转接螺母(32)脱出的挡环,所述的直管段(33)的另一端与锥管段(34)的小端连通,所述的锥管段(34)的大端用于插装引流袋(2)的锥形接头(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静脉导管的靠近螺纹接头(11)的一端通过固定贴(4)与患者皮肤粘结固定,或/和转接接头(3)通过固定贴(4)与患者皮肤粘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贴(4)包括下衬布层(41)、下粘胶层(42)、下贴膜(43)、大衬布层(44)、大粘胶层(45)、大贴膜(46)、小衬布层(47)、小粘胶层(48)及小贴膜(49),所述的下衬布层(41)的底面设置有下粘胶层(42),所述的下粘胶层(42)的表面贴敷有下贴膜(43),所述的大衬布层(44)的一端与下衬布层(41)的顶面左侧缝制连接,所述的大衬布层(44)的顶面设置有大粘胶层(45),大粘胶层(45)的顶面贴敷有大贴膜(46),所述的大衬布层(44)翻转后与下衬布层(41)的左侧粘结固定,所述的小衬布层(47)的一端与下衬布层(41)的顶面右侧缝制连接,小衬布层(47)的顶面设置有小粘胶层(48),小粘胶层(48)的顶面贴敷有小贴膜(49),所述的小衬布层(47)翻转后与下衬布层(41)的右侧粘结固定,所述的大衬布层(44)上设置有供小衬布层(47)翻转通过的透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接管(31)的直管段(33)的上部外壁上设置有外卡槽,所述的外卡槽内设置有弹性外密封圈(35),弹性外密封圈(35)实现直管段(33)外壁与中心静脉导管内壁之间的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接管(31)的锥管段(34)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内卡槽,多个内卡槽沿锥管段(34)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的内卡槽内设置有弹性内密封圈(36),弹性内密封圈(36)实现锥管段(34)内壁与引流袋(2)的锥形接头(21)外壁的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环与中心静脉导管的螺纹接头(11)端面之间设置有弹性胶圈(3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接管(31)的锥管段(34)的外壁上悬吊设置有堵塞(38)。
CN202021014635.4U 2020-06-05 2020-06-05 新型引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997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4635.4U CN212997695U (zh) 2020-06-05 2020-06-05 新型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4635.4U CN212997695U (zh) 2020-06-05 2020-06-05 新型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97695U true CN212997695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93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1463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997695U (zh) 2020-06-05 2020-06-05 新型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976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116691A1 (zh) 医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WO2015028926A1 (zh) 完全转流型肠造瘘手术套件
CN212997695U (zh) 新型引流装置
CN204521916U (zh) 胸腔闭式引流管组合包
CN108703811A (zh) 一种口腔内科用橡皮障
CN211485882U (zh) 一种用于创伤治疗的膜外插接吸盘引流装置
CN201192481Y (zh) 多用途腹腔负压引流管
CN217409412U (zh) 一种瘘口负压引流套管
CN110559543A (zh) 一种磁吸防拔管引流装置
CN106215255B (zh) 一种带穿刺针的引流管及其使用方法
CN111282129A (zh) 一种腹腔引流管
CN209075817U (zh) 可拆换式多功能腹腔引流管
CN211658838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吸引器套筒
CN210277811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腹腔导流装置
CN215305753U (zh) 一种胆道镜插入管
CN109200442A (zh) 可拆换式多功能腹腔引流管
CN211245124U (zh) 一种引流效果极佳的双腔冲洗管
CN205215808U (zh) 一种伤口负压引流装置
CN206630994U (zh) 导尿管
CN206548965U (zh) 一种引流管疏通导管
CN218607525U (zh) 一种心外科胸腹引流器
CN214415350U (zh) 一体式医用硅胶槽式引流管
CN210933367U (zh) 一种一次性双腔引流管
CN214232247U (zh) 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套件
CN217548625U (zh) 用于腹、胸腔内的负压冲洗的内套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