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31573U - 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 - Google Patents

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31573U
CN214231573U CN202022339440.3U CN202022339440U CN214231573U CN 214231573 U CN214231573 U CN 214231573U CN 202022339440 U CN202022339440 U CN 202022339440U CN 214231573 U CN214231573 U CN 214231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
tooth
arm
shaped
mo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394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璐璐
王辰
王婧
赵长铭
黄萌
王振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First Medical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23394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31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31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315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适用于一侧第一恒磨牙长期缺失造成邻牙倾斜的正畸矫治,该矫治器设有固位组件和扶正移位组件,固位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固位基托和牙合垫,扶正移位组件包括用于置于缺牙区的移位用多曲簧、用于粘接在缺牙侧第二恒磨牙颊侧的颊面管以及扶正施力件,扶正施力件一端埋设于固位基托内,另一端插入颊面管内。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式固位基托和牙合垫作为整体支抗,通过移位用多曲簧和扶正施力件对倾斜磨牙施力,并采用牙合垫解除因扶正倾斜磨牙造成的咬合干扰,实现一侧第一恒磨牙长期缺失造成邻牙倾斜的扶正并压低矫治目的;本实用新型矫治器保持传统牙合垫式矫治器的优点,同时发挥了固定矫治器的支抗和施力。

Description

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口腔医学领域使用的牙合垫式矫治器,具体涉及一种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适用于一侧第一恒磨牙长期缺失造成邻牙倾斜时的正畸矫正。
背景技术
在口腔医学的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情况是缺失一侧第一恒磨牙而不及时修复造成的口腔牙齿问题,即除缺牙处的局部牙槽嵴有小范围的萎缩外,主要表现在对余留牙的影响方面,第一恒磨牙长期缺失可导致余留牙向缺牙的缺隙侧倾斜,对牙合方向的缺隙伸长,造成上下牙列早接触,造成咬合干扰,给修复医生带来很大的困扰,如不及时修复,还会影响到其他多颗牙齿。
目前,修复医生常常遇到因长期缺失第一恒磨牙患者,种植间隙不足,缺牙侧邻牙倾斜,为修复缺失牙带来困难,因此,通常建议先行正畸矫治。通常患者佩戴全口固定矫治器,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利用推簧开辟间隙,种植体支抗钉压低伸长磨牙,恢复颌间咬合高度。通常正畸治疗存在疗程长、复诊频次多、矫治费用高、影响患者美观等因素,使得相当一部分患者排斥矫治治疗,错失修复牙齿的时机,造成患者的咀嚼效率进一步降低,面部的不对称性美观变差,甚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针对一侧第一恒磨牙长期缺失造成邻牙倾斜的情况,目前临床上修复种植前的正畸治疗一般采用固定矫治器,通过在牙槽骨植入种植体支抗钉,利用弹力圈牵引,将倾斜牙齿拉向远中并压低。采用该矫治方法,对患者口腔卫生要求高,患者的矫治疗程长,需要适应较长的矫治器佩戴过程,还要承受种植钉植入的有创治疗和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适用于一侧第一恒磨牙长期缺失造成邻牙倾斜的情况,用于将倾斜邻牙扶正,并调整缺牙处的间隙,为后续植牙准备条件。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适用于一侧第一恒磨牙长期缺失造成邻牙倾斜的正畸矫治,设有固位组件和扶正移位组件,其中,固位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固位基托和牙合垫,固位基托和牙合垫形成一端开口的弧形牙套,该弧形牙套的横截面为U 形结构,其中,固位基托的形状和尺寸适于包绕除缺牙侧第二恒磨牙以外的所有牙列牙冠;牙合垫位于固位基托所包绕牙列的咬合面处;扶正移位组件包括移位用多曲簧、扶正施力件和颊面管,移位用多曲簧为不锈钢圆丝弯制而成的多曲结构,其置于缺牙区,一端埋设于固位基托内,另一端用于抵接在缺牙侧第二恒磨牙近中邻面;颊面管为用于粘接在缺牙侧第二恒磨牙颊侧的圆管,圆管轴向与缺牙侧第二恒磨牙的横向长轴方向保持一致;扶正施力件用于对缺牙侧第二恒磨牙施加与其倾斜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其一端埋设于固位基托内,另一端插入颊面管内。
上述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中,所述固位组件还包括设于固位基托颊侧的多个邻间钩,所述邻间钩设有连接体,连接体的头端埋设于固位基托内,连接体的末端弯制成钩曲状形成钩部,钩部所在的一端为自由端,用于伸入相邻牙齿的牙缝中。
上述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中,所述多个邻间钩包括用于置于缺牙侧相邻牙齿间的第一邻间钩和用于置于缺牙对侧相邻牙齿间的第二邻间钩;优选的,第一邻间钩和第二邻间钩对称设置在固位基托的两侧。
上述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中,所述固位基托不覆盖前牙切缘,牙合垫分为两部分,包括设于固位基托缺牙侧牙列咬合面的第一牙合垫和设于缺牙对侧牙列咬合面的第二牙合垫。
上述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中,所述固位基托和牙合垫是在下颌或上颌模型中由自凝塑料一体凝固而成,固位基托在舌侧包绕完整牙冠、颊侧包绕牙冠上部2/3 使得固位基托与颊侧牙龈之间留有一段距离。
上述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中,所述移位用多曲簧是由直径为0.40mm的不锈钢圆丝弯制而成的正弦状或余弦状的多曲结构,设有近中端、远中端以及近中端和远中端之间多个依次相连的抛物线状曲,抛物线状曲的曲率为抛物线状曲的顶部弧形或底部弧形半径的倒数其中,曲率值越小,移位用多曲簧对缺牙侧第二恒磨牙施加的作用力越大;移位用多曲簧置于缺牙区(H)中,远中端紧贴倾斜磨牙缺牙区邻面,使得移位用多曲簧的施力点位于倾斜牙齿的阻抗中心。
上述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中,所述扶正施力件为后倾弯T形曲,后倾弯T形曲为由截面尺寸为0.017mm×0.025mm的不锈钢方丝弯制而成的T形结构,包括T字形曲以及与T字形曲相连的近中臂和远中臂,近中臂埋设于固位基托内,远中臂插入颊面管内。
上述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中,所述T字形曲是由不锈钢丝弯制的圆角矩形曲和垂直于该圆角矩形曲的两个平行的连接臂构成,与近中臂相连的连接臂为第一连接臂,与远中臂相连的连接臂为第二连接臂,近中臂与第一连接臂垂直,后倾角δ为远中臂弯向圆角矩形曲一侧而与第二连接臂的垂线的夹角,其中,后倾角δ越大,后倾弯T形曲对缺牙侧第二恒磨牙施加的作用力越大。
上述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中,所述扶正施力件为人字形小圈曲,该人字形小圈曲是由0.45mm的不锈钢圆丝弯制而成,包括小圈曲部、与小圈曲部连接且成角度的人字形近中臂和人字形远中臂,人字形近中臂埋设于固位基托内,人字形远中臂插入颊面管内;人字形夹角β为人字形近中臂和人字形远中臂之间的夹角,其中,人字形夹角β越大,人字形小圈曲对缺牙侧第二恒磨牙施加的作用力越大。
上述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中,所述人字形夹角β为95°-135°。
采用以上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式固位基托和牙合垫作为整体支抗,保证未被施加力量的牙齿位置保持不变,通过扶正施力件和移位用多曲簧共同对倾斜牙施力,通过扶正施力件扶正倾斜牙,并利用牙合垫解除倾斜牙因扶正造成升高致咬合干扰,提供咬合间隙,利于压低倾斜牙,实现一侧第一恒磨牙长期缺失造成邻牙倾斜的扶正并压低矫治目的;通过调整后倾弯 T形曲的后倾角δ或人字形小圈曲的人字形夹角β来实现作用力大小的调整,通过调整移位用多曲簧的抛物线曲的曲率来辅助对倾斜牙齿的扶正,同时拓展缺牙区间隙为后续植牙做准备;采用不覆盖前牙切缘的固位基托,前牙唇侧区域固位基托不可见,且仅在磨牙区咬合面上设置牙合垫,使得患者佩戴该矫治器不影响观感。本实用新型矫治器保持传统牙合垫式矫治器的优点,同时发挥了固定矫治器的支抗和施力,固位基托结构比较小,安装于患者口中异物感比较弱,患者配戴更为舒适,利于口腔卫生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侧缺失第一恒磨牙的下颌石膏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向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向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弯制好的移位用多曲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弯制好的后倾弯T形曲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矫治器佩戴好之后的后倾弯T形曲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弯制好的人字形小圈曲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1-缺牙侧尖牙,02-缺牙侧第一前磨牙,03-缺牙侧第二前磨牙,04-缺牙侧第二恒磨牙;05-缺牙对侧尖牙,06-缺牙对侧第一前磨牙,07-缺牙对侧第二前磨牙,08-缺牙对侧第一恒磨牙,09-缺牙对侧第二恒磨牙;
1-固位组件,2-扶正移位组件;
11-固位基托,12-牙合垫,121-第一牙合垫,122-第二牙合垫;13-邻间钩, 131-第一邻间钩,132-第二邻间钩;
21-移位用多曲簧,211-近中端,212-抛物线状曲,213-远中端;
22-后倾弯T形曲,221-近中臂,222-第一曲,223-第一连接臂,224-圆角矩形曲,225-第二连接臂,226-第二曲,227-远中臂,δ-后倾角;
23-颊面管;
24-人字形小圈曲,241-小圈曲部,242-人字形近中臂,243-人字形远中臂,β-人字形夹角;
H-缺牙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进行详细说明。
针对一侧第一恒磨牙长期缺失造成邻牙倾斜的情况,目前临床常用的矫治器为固定式矫治器,例如采用种植钉植入牙槽骨等有创形式进行矫正治疗,通常存在疗程长、复诊频次多、矫治费用高、影响患者美观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为缺牙区域植牙提供足够大的间隙,同时扶正缺牙处的倾斜邻牙并矫正牙齿咬合面高度以消除咬合干扰,为修复种植缺失牙提供必要的条件。如图2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包括固位组件1和用于扶正缺牙处倾斜邻牙的扶正移位组件2,其中:
参见图2至图4,该实施例中,固位组件1包括一体成型的固位基托11和牙合垫12,固位基托11和牙合垫12形成一端开口的弧形牙套,该弧形牙套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该弧形牙套能够套装在除缺牙侧第二恒磨牙04以外的所有牙列上,使得固位基托11能够包绕除缺牙侧第二恒磨牙04以外的所有牙列牙冠部位,牙合垫12能够置于固位基托11所包绕的牙列的咬合面处,该固位组件1能够将缺牙侧第二恒磨牙04以外的所有牙齿连成一个整体,为扶正倾斜的缺牙侧第二恒磨牙04 提供稳定支抗和固位作用,同时在实现扶正倾斜邻牙打开咬合过程中,避免咬合干扰,并对颞下颌关节有一定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牙合垫12的厚度通常为3mm左右,牙合垫12的厚度是否合适需要在佩戴矫治器后进行确认和调整,以解除缺隙邻牙锁牙合的同时将倾斜磨牙扶正压低,且对患者的颞颌关节不造成不适。
进一步的,固位组件1还设有多个邻间钩13,用于辅助矫治器固位。邻间钩 13包括连接体,连接体的头端埋设于固位基托11内,连接体的末端弯制成钩曲状形成钩部,钩部所在的一端为自由端,用于伸入相邻牙齿的牙缝中,起到固位作用,另一方面,邻间钩13的连接体一端埋入固位基托11可以加强固位基托11本身的强度;优选的,邻间钩13的钩部为光滑弧形,以防刺痛牙缝处的牙龈或减轻患者不适感。
一个实施例中,多个邻间钩13包括用于置于缺牙侧相邻牙齿间的第一邻间钩 131和用于置于缺牙对侧相邻牙齿间的第二邻间钩132,优选的,第一邻间钩131 和第二邻间钩132对称设置在固位基托11的两侧,使得第一邻间钩131和第二邻间钩132能够分别置于缺牙侧和缺牙对侧的相对应位置的牙齿间隙处。
另一实施例中,固位组件1还设有埋设于固位基托11内的箭头卡环,用于包绕缺牙对侧的后牙,箭头卡环为活动式矫治器中常用的固位件,以加强矫治器的固位作用。
图2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是在下颌模型(参见图1) 上制作完成的,固位基托11和牙合垫12均由自凝塑料一体凝固而成,固位基托 11包绕牙列牙冠部位,其中,固位基托11在舌侧包绕完整牙冠、颊侧包绕牙冠上部2/3(固位基托11与颊侧牙龈之间留有一段距离),使得固位基托11结构小巧,减少异物感,同时保证扶正移位组件2安装到位。
为了保证患者牙齿矫治过程中的牙齿美观性,固位基托11不覆盖前牙(该实施例中,该前牙为下颌前牙)切缘(即佩戴后,患者正常说话、张口时,固位基托 11一般不可见,不影响牙齿的美观);相应的,牙合垫12分为两部分,包括设于固位基托11缺牙侧牙列咬合面的第一牙合垫121和设于缺牙对侧牙列咬合面的第二牙合垫122。例如,一种情况是,第一牙合垫121和第二牙合垫122不覆盖前牙咬合面,即第一牙合垫121位于缺牙侧第二前磨牙03至缺牙侧尖牙01连续牙列的咬合面,第二牙合垫122位于缺牙对侧第二恒磨牙09至缺牙对侧尖牙05连续牙列的咬合面;另一种情况是,第一牙合垫121和第二牙合垫122连续相接,覆盖从缺牙侧第二前磨牙03至缺牙对侧第二恒磨牙09之间所有牙列的咬合面。
参见图2和图3,扶正移位组件2包括移位用多曲簧21、扶正施力件和颊面管 23,扶正施力件用于对倾斜磨牙(缺牙侧第二恒磨牙04)施加与倾斜方向相反方向的作用力,其中:
设置移位用多曲簧21的目的是为了缓慢释放作用力并适时进行施力调节,使得倾斜牙齿缓慢移位,防止作用力过大或施力过快造成倾斜牙齿松动甚至脱落以及作用力过小起不到推动倾斜牙齿移动的目的。如图5所示,移位用多曲簧21为不锈钢圆丝(例如直径为0.40mm的不锈钢圆丝)弯制的正弦状或余弦状的多曲结构,移位用多曲簧21的近中端211和远中端213之间有多个依次相连的抛物线状曲212,抛物线状曲212的个数以及抛物线状曲212的曲率值(即抛物线状曲212的顶部弧形或底部弧形半径的倒数)的大小根据缺牙区H和要求的作用力大小来确定,一旦抛物线状曲212的个数确定,则可通过调节抛物线状曲212的曲率值来调节移位用多曲簧21的作用力,一般曲率值越大,作用力越小。移位用多曲簧21的近中端 211埋设于固位基托11内,远中端213为自由端,用于抵接在倾斜磨牙近中邻面,以便向倾斜磨牙施力。安装时,移位用多曲簧21置于缺牙区H中,远中端213紧贴倾斜磨牙近中邻面(远中端213根据该邻面形状弯制),使得移位用多曲簧21 的施力点位于倾斜牙齿的阻抗中心,以保证倾斜磨牙的整体远中移动。优选的,通过调节抛物线状曲212的曲率值使得移位用多曲簧21的作用力调节到50g左右(作用力的具体数值根据倾斜磨牙的情况进行调整,一般牙齿倾斜度越大,移位用多曲簧21的作用力越小,防止损伤倾斜磨牙的牙周)。
扶正施力件用于对倾斜磨牙(缺牙侧第二恒磨牙04)施加与其倾斜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以扶正倾斜磨牙,同时将移位的倾斜磨牙压低,以调整后牙咬合关系,与粘接在倾斜磨牙(即缺牙侧第二恒磨牙04)颊侧的颊面管23配合使用,扶正施力件通过颊面管23将施力传递给倾斜磨牙。
如图3所示(图3中浅色的移位用多曲簧21表示远离观察者,深色的后倾弯 T形曲22表示靠近观察者,通过线条的深浅表示远近层次,下图同),颊面管23 包括底板以及焊接在底板上的圆管,底板固定在倾斜磨牙的颊侧,且圆管的轴向与倾斜磨牙的横向长轴方向保持一致。通常,颊面管23为固定矫治器常用的部件,这里将颊面管23用在活动式矫治器中,用于牙齿远中向的间隙调整。
图6A所示的实施例中,扶正施力件为后倾弯T形曲22,后倾弯T形曲22为不锈钢方丝(例如截面尺寸为0.017mm×0.025mm的不锈钢方丝)弯制的T形结构,包括T字形曲以及与T字形曲相连的近中臂221和远中臂227,T字形曲是由不锈钢丝弯制的圆角矩形曲224和垂直于该圆角矩形曲的两个平行的连接臂构成,其中,与近中臂221相连的连接臂为第一连接臂223,近中臂221与第一连接臂223连接处形成第一曲222,与远中臂227相连的连接臂为第二连接臂225,远中臂227与第二连接臂连接处形成第二曲226,圆角矩形曲224作为加力机构。T形曲的标准状态为近中臂221和远中臂227分别与第一连接臂223、第二连接臂225垂直,即第一曲222和第二曲226均为90°。由标准状态的T形曲连接的牙齿处于正常状态,基于此原理,应用于倾斜牙齿的扶正时,T形曲应根据倾斜牙齿的倾斜情况调整第二曲226的角度(即远中臂227与第二连接臂225的垂线的夹角),使得T形曲连接倾斜牙齿后,向倾斜牙齿施加使其恢复至正常状态的作用力,该作用力的大小由第二曲226的角度所决定,对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采用后倾弯T形曲22用于倾斜磨牙(缺牙侧第二恒磨牙04)的扶正并压低,该后倾弯T形曲22的作用力大小由后倾角δ来调整,其中,后倾角δ为远中臂227弯向圆角矩形曲224而与第二连接臂225的垂线的夹角。
由于磨牙(即缺牙侧第二恒磨牙04)向缺牙区H方向倾斜,后倾弯T形曲22 实现扶正倾斜磨牙的同时压低倾斜磨牙目的,制作时将远中臂227向T字形曲224 弯制一定的角度,使得远中臂227的后倾角δ(即远中臂227与第二连接臂225 的垂线的夹角)为15°-30°,产生的作用力大小约为50g-100g,而近中臂221与第一连接臂223保持垂直。矫治器制作时,近中臂221埋设于固位基托11内,远中臂227为自由端,远中臂227的后倾角δ为15°-30°。矫治器安装时,远中臂227 插入颊面管23的圆管内,使得后倾弯T形曲22跨过缺牙区H并连接缺牙区两侧的固位基托11和颊面管23,安装后的后倾弯T形曲22的形态如图6B所示(由于近中臂221埋设于固位基托11内,位置不变,为了将远中臂227插入颊面管23内,需要改变第一曲222和第二曲226的角度,使得远中臂227的由原来的位置W1变为位置W2,从而远中臂227的后倾角δ产生了变化),该T形曲具有回复至原弯曲形态的记忆力,其向倾斜磨牙施加一反作用力,推动倾斜磨牙向倾斜方向的反向移动,同时向下压低倾斜牙齿,以便T形曲回复至原先的状态;随着倾斜磨牙的倾斜度越来越小,可以通过调大远中臂227的后倾角δ,进一步加大该后倾弯T形曲的作用力(一般倾斜磨牙向近中倾斜度越大,T形曲的作用力要求越小,以防止损伤该牙齿的牙龈、压根)。
另一实施例中,扶正施力件为人字形小圈曲24,如图8所示,该人字形小圈曲24是由0.45mm的不锈钢圆丝弯制而成,包括小圈曲部241、与小圈曲部241连接且成角度的人字形近中臂242和人字形远中臂243,其中,小圈曲部241作为加力机构,至少包括一个圈曲,也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圈曲,圈曲个数越多施加的力越大;该人字形小圈曲24的作用力大小由人字形夹角β来调整,其中,人字形夹角β为人字形近中臂242和人字形远中臂243之间的夹角。
矫治器制作时,人字形近中臂242一端埋设于固位基托11内,人字形远中臂 243为自由端,人字形夹角β为95°-135°。矫治器安装时,人字形远中臂243插入颊面管23的圆管内,使得人字形小圈曲24跨过缺牙区H并连接缺牙区两侧的固位基托11和颊面管23,安装后的人字形小圈曲24的形态如图7所示,该人字形小圈曲24具有回复至原弯曲形态的记忆力,其向倾斜磨牙施加一反作用力,推动倾斜磨牙向倾斜方向的反向移动,以便T形曲回复至原先的状态;随着倾斜磨牙的倾斜度越来越小,可以通过调大人字形夹角β,进一步加大该人字形小圈曲24的作用力(一般倾斜磨牙向近中倾斜度越大,人字形夹角β越小,人字形小圈曲的作用力要求越小,以防止损伤该牙齿的牙龈、压根)。
显然,本实用新型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适用的场景并不限于下颌一侧第一恒磨牙缺失的情况,也可以适用上颌任一侧的第一恒磨牙缺失的场景。
上述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在石膏模型上制作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根据患者口腔下颌或上颌制取带有缺失牙位置的下颌或上颌石膏模型(例如图1为下颌石膏模型),将弯制成型的扶正施力件、邻间钩13、移位用多曲簧21分别置于石膏模型基牙区(例如缺牙侧第二前磨牙03到缺牙对侧第二恒磨牙09完整的牙齿区域)的预定位置,并在石膏模型上预定的基托区(即设计的基托覆盖区域)和牙合垫区(即设计的牙合垫覆盖区域) 填充调制好的自凝材料,待自凝材料凝固后脱模制成一体成型的矫治器模型。
具体包括(以后倾弯T形曲22为例):
1)按照患者口腔下颌或上颌形状制作带有缺失牙位置的石膏模型;
2)在干透的石膏模型基牙区涂上一层分离剂,将采用截面尺寸为0.017×0.025mm不锈钢方丝弯制成型的后倾弯T型曲22、采用直径为0.7mm的不锈钢丝弯制成型的邻间钩13、采用0.40mm不锈钢圆丝弯制成型的移位用多曲簧21依次放置在预定位置(参见图1至图2所示的位置),并用蜡滴临时固定,在石膏模型上预定的基托区和牙合垫区填充调制好的自凝材料(例如,基托树脂),待自凝材料凝固后形成一体式固位基托11和牙合垫12,同时将后倾弯T型曲22、邻间钩13 和移位用多曲簧21与固位基托11一体固定。
3)脱模,即将一体成型的矫治器从模型下取下,并进行修剪、打磨、抛光处理。
佩戴制作好的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过程如下(以下颌模型为例):
将颊面管23粘接在缺牙侧第二恒磨牙04的颊侧,使得颊面管23的圆管长轴与倾斜磨牙的横向长轴一致,然后将矫治器模型的扶正施力件的自由端插入颊面管 23中,将移位用多曲簧21放置在缺牙区H,使得移位用多曲簧21的远中端213 紧贴缺牙侧第二恒磨牙04的缺牙区邻面,使得移位用多曲簧21的加力点位于缺牙侧第二恒磨牙04的阻抗中心;先将缺牙侧安装到位,再将缺牙对侧安装到位;检查牙合垫12的厚度,以实现解除缺隙邻牙(倾斜磨牙)锁牙合的同时将倾斜磨牙扶正压低,且对患者的颞颌关节不造成不适,并确保不影响患者的缺牙对侧咬合;否则重新调整牙合垫12的厚度,即对牙合垫12进行调磨或重衬。
采用本实用新型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进行临床试验。2016年至2019年50名 22-58岁一侧第一恒磨牙缺失的患者佩戴该矫治器进行临床试验,矫治前后均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及制取石膏模型,应用全口曲面断层片和石膏模型分析缺牙间隙的改变和颌间高度的恢复。结果表明,所有患者中总疗程根据患者缺牙时间不同而有所不同,最长矫治疗程为九个月,最短为三个半月,患者佩戴矫治器后为修复缺失牙提供修复种植条件,佩戴过程不影响美观,不适感相对较轻。
本实用新型保持传统牙合垫式矫治器的优点,同时发挥了固定矫治器的支抗和施力,患者配戴更为舒适,利于口腔卫生的维护。
本实用新型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通过一体式固位基托11和牙合垫12作为整体支抗,保证未被施加力量的牙齿位置保持不变,通过扶正施力件和移位用多曲簧 21共同对倾斜牙齿施力,并通过扶正施力件和牙合垫12压低倾斜磨牙,实现一侧第一恒磨牙长期缺失造成邻牙倾斜的扶正并压低矫治目的;通过调整扶正施力件的后倾角δ来实现扶正施力件的作用力大小的调整,通过调整移位用多曲簧21的抛物线曲212的曲率β来辅助对倾斜牙齿的扶正,同时拓展缺牙区间隙为后续植牙做准备;采用不覆盖前牙切缘的固位基托11,前牙唇侧区域固位基托11不可见,且仅在磨牙区咬合面上设置牙合垫12,使得患者佩戴该矫治器不影响观感。
本实用新型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的扶正施力件的自由端可进出颊面管23,而置于缺牙区H的移位用多曲簧21仅抵靠在缺牙侧第二恒磨牙04上,并不固定,从而形成可摘取式矫治器。使用过程中,可以取下,进一步清洁后再佩戴矫治器,利于口腔清洁和护理;本实用新型矫治器的固位基托11结构比较小,安装于患者口中异物感比较弱,该矫治器摘取方便,只需定期调整加力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各种等价变型和修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

Claims (11)

1.一种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适用于一侧第一恒磨牙长期缺失造成邻牙倾斜的正畸矫治,其特征在于,设有:
固位组件(1),包括一体成型的固位基托(11)和牙合垫(12),固位基托(11)和牙合垫(12)形成一端开口的弧形牙套,该弧形牙套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其中,固位基托(11)的形状和尺寸适于包绕除缺牙侧第二恒磨牙(04)以外的所有牙列牙冠;牙合垫(12)位于固位基托(11)所包绕牙列的咬合面处;
扶正移位组件(2),其包括移位用多曲簧(21)、扶正施力件和颊面管(23),移位用多曲簧(21)为不锈钢圆丝弯制而成的多曲结构,其置于缺牙区,一端埋设于固位基托(11)内,另一端用于抵接在缺牙侧第二恒磨牙(04)上;颊面管(23)为用于粘接在缺牙侧第二恒磨牙(04)颊侧的圆管,圆管轴向与缺牙侧第二恒磨牙(04)的横向长轴方向保持一致;扶正施力件用于对缺牙侧第二恒磨牙(04)施加与其倾斜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其一端埋设于固位基托(11)内,另一端插入颊面管(2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组件(1)还包括设于固位基托(11)颊侧的多个邻间钩(13),所述邻间钩(13)设有连接体,连接体的头端埋设于固位基托(11)内,连接体的末端弯制成钩曲状形成钩部,钩部所在的一端为自由端,用于伸入相邻牙齿的牙缝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邻间钩(13)包括用于置于缺牙侧相邻牙齿间的第一邻间钩(131)和用于置于缺牙对侧相邻牙齿间的第二邻间钩(1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基托(11)不覆盖前牙切缘,牙合垫(12)分为两部分,包括设于固位基托(11)缺牙侧牙列咬合面的第一牙合垫(121)和设于缺牙对侧牙列咬合面的第二牙合垫(1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基托(11)和牙合垫(12)是在下颌或上颌模型中由自凝塑料一体凝固而成,固位基托(11)在舌侧包绕完整牙冠、颊侧包绕牙冠上部2/3使得固位基托(11)与颊侧牙龈之间留有一段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用多曲簧(21)是由直径为0.40mm的不锈钢圆丝弯制而成的正弦状或余弦状的多曲结构,设有近中端(211)、远中端(213)以及近中端(211)和远中端(213)之间多个依次相连的抛物线状曲(212),抛物线状曲(212)的曲率为抛物线状曲(212)的顶部弧形或底部弧形半径的倒数;移位用多曲簧(21)置于缺牙区(H)中,远中端(213)紧贴倾斜磨牙缺牙区邻面,使得移位用多曲簧(21)的施力点位于倾斜牙齿的阻抗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施力件为后倾弯T形曲(22),后倾弯T形曲(22)为由截面尺寸为0.017mm×0.025mm的不锈钢方丝弯制而成的T形结构,包括T字形曲以及与T字形曲相连的近中臂(221)和远中臂(227),近中臂(221)埋设于固位基托(11)内,远中臂(227)插入颊面管(2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字形曲是由不锈钢丝弯制的圆角矩形曲(224)和垂直于该圆角矩形曲的两个平行的连接臂构成,与近中臂(221)相连的连接臂为第一连接臂(223),与远中臂(227)相连的连接臂为第二连接臂(225),近中臂(221)与第一连接臂(223)垂直,后倾角δ为远中臂(227)弯向圆角矩形曲(224)一侧而与第二连接臂(225)的垂线的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施力件为人字形小圈曲(24),该人字形小圈曲(24)是由0.45mm的不锈钢圆丝弯制而成,包括小圈曲部(241)、与小圈曲部(241)连接且成角度的人字形近中臂(242)和人字形远中臂(243),人字形近中臂(242)埋设于固位基托(11)内,人字形远中臂(243)插入颊面管(23)内;人字形夹角β为人字形近中臂(242)和人字形远中臂(243)之间的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形夹角β为95°-135°。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邻间钩(131)和第二邻间钩(132)对称设置在固位基托(11)的两侧。
CN202022339440.3U 2020-10-20 2020-10-20 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 Active CN214231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9440.3U CN214231573U (zh) 2020-10-20 2020-10-20 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9440.3U CN214231573U (zh) 2020-10-20 2020-10-20 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31573U true CN214231573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29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39440.3U Active CN214231573U (zh) 2020-10-20 2020-10-20 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315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12819A (en) Orthodontic arch wire
CN110063801B (zh) 一种隐形矫治器
US5203695A (en) Orthodontic device for expansion of arches with imbedded wire
US20140322671A1 (en) Artificial tooth, a jig for arranging the same, an arrangement method of the same and a denture
CN108451658B (zh) 咀嚼式牙齿矫正装置及形状记忆网
CN106821517B (zh) 替牙期上颌牙合垫式磨牙远移器
US20160302891A1 (en) Labial attachment device for use with orthodontic auxiliary and lingual appliance system
CN109640875B (zh) 义齿系统及义齿系统中使用的假体
Owen Fundamentals of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
CN112315599A (zh) 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
EP3348225A1 (en) Orthodontic apparatus
CN210931950U (zh) 一种牙齿矫治器、矫治器套组以及壳状牙科矫治系统
US4445861A (en) Denture support system and method
CN214231573U (zh) 活动式牙合垫矫治器
JP5061257B2 (ja) 即時継続加工義歯
CN214180635U (zh) 适于双侧磨牙长期缺失的活动式正畸矫治器
CN217938416U (zh) 一种壳状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US4834656A (en) Adjustable composite dental crown and associated procedure
CN213851154U (zh) 基于带圈式开大曲的牙合垫矫治器
CN212281698U (zh) 一种透明联冠功能性矫治器
CN211243824U (zh) 一种颊侧和腭侧多曲簧口腔矫治器
Reynolds Uprighting lower molar teeth
CN215130517U (zh) 替牙期上颌活动式矫治器
CN217660209U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以及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
CN215130516U (zh) 适用于替牙期前牙扭转的活动式矫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