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19607U - 一种动力触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触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19607U
CN214219607U CN202022327917.6U CN202022327917U CN214219607U CN 214219607 U CN214219607 U CN 214219607U CN 202022327917 U CN202022327917 U CN 202022327917U CN 214219607 U CN214219607 U CN 214219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pulley
sounding device
gear unit
ratch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279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学文
王文雄
罗炎兵
骆康康
温伟明
谢贵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guan Kejie Test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guan Kejie Test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guan Kejie Test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guan Kejie Test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279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19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19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19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地质勘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触探装置,包括棘轮机构、手柄、滑轮机构和稳定支架,所述棘轮机构与稳定支架的上部连接,所述滑轮机构与棘轮机构上端连接,所述手柄的左端与棘轮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棘轮机构中设有拉伸线缆,所述拉伸线缆一端与棘轮机构连接,且拉伸线缆缠绕于棘轮机构外端,所述拉伸线缆的另一端穿过滑轮机构的上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动力触探装置费时费力,操作劳动强度高、施工的效率低下,同时操作易发生危险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触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地质勘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触探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触探装置是检测地基承载力的仪器,根据检测地基承载力的大小划分为轻型动力触探仪和重型动力触探仪。
动力触探试验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一定规格的探头和探杆打(贯)入土中,根据贯入的难易程度即土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变化,进行力学分析,评价土的工程性质。通常以贯入土中的一定距离所需锤击数来表征土的阻抗,以此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建立经验关系,用于工程实践。
公开号为CN20968637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轻型动力触探杆拔杆装置,包括安装板、两个对称的支架、两个探杆接头、滑杆、中心设有通孔的滑锤、第一钢丝绳,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架的顶端,所述安装板的底端中部安装有第一定滑轮组,所述第一钢丝绳缠绕在第一定滑轮组上,两个探杆接头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钢丝绳的两头,其中一个探杆接头与待拔出的探杆顶部的螺孔螺接,另一个探杆接头与设置在滑杆顶部的螺孔相螺接,所述滑锤套在滑杆上且能够沿滑杆上下运动,所述滑杆的底部固接有设有直径大于滑锤中心的通孔直径的撞块。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将探杆从土层中拔出。
申请号为CN201821176276.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管线探测的动力触探装置,包括天线杆、轴紧件、下部天线、指示灯与手柄,所述天线杆的表面位置固定有上部天线,所述天线杆的底端位置设置有伸缩关节,所述伸缩关节的另一端连接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表面位置固定有水平导向天线,所述天线杆的顶端位置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前端底部位置设置有电池仓,所述控制器的表面位置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位置固定有操作键,所述轴紧件安装在伸缩关节的中心位置,且内部连接有弹簧;通过了伸缩关节的安装,在使用此装置进行管线探测时,可以通过轴紧件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使装置适应在不同高度环境下使用,且方便操作人员根据自身身高臂展及使用习惯进行调试。
申请号为CN201921548750.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动力触探装置,包括底座、支架、动力装置、绳缆、电控连接装置、测量杆、挡件及撞击件,所述支架垂直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底座直接或间接跟地面接触,所述测量杆活动安装于支架上,且所述测量杆垂直于底座,所述挡件直接或间接固定在测量杆上,所述撞击件活动套设在测量杆上,所述电控连接装置直接或间接固定设置于撞击件上,所述绳缆一端与电控连接装置可拆卸地配合在一起,所述绳缆另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在一起,所述动力装置一端直接或间接安装于底座或支架上,该装置能够自动完成地基承载力试验,测量方便快捷。
然而,以上现有技术中的动力触探装置费时费力,操作劳动强度高、施工的效率低下,同时操作易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触探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动力触探装置费时费力,操作劳动强度高、施工的效率低下,同时操作易发生危险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触探装置,包括棘轮机构、手柄、滑轮机构和稳定支架,所述棘轮机构与稳定支架的上部连接,所述滑轮机构与棘轮机构上端连接,所述手柄的左端与棘轮机构活动连接;
所述棘轮机构中设有拉伸线缆,所述拉伸线缆一端与棘轮机构连接,且拉伸线缆缠绕于棘轮机构外端,所述拉伸线缆的另一端穿过滑轮机构的上端。
进一步,所述棘轮机构包括固定外框、齿轮单元和止回弹片,所述齿轮单元置于固定外框的内部,所述齿轮单元的两外侧与固定外框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止回弹片与固定外框的下端活动连接,且所述止回弹片与齿轮单元外齿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手柄包括手柄一部和手柄二部,所述手柄一部的头部与手柄二部尾部连接,所述手柄二部的头部与齿轮单元的外侧连接。
进一步,所述手柄二部包括两个手柄连接支架,两个所述手柄连接支架关于手柄二部的轴线对称,每个所述手柄连接支架的尾部均与手柄一部的头部连接,且每个所述手柄连接支架的头部分别与齿轮单元的外侧连接。
进一步,所述手柄二部还包括保险压条,所述保险压条置于手柄二部的内侧,且所述保险压条的中部与手柄连接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保险压条的头部设有保险弹片,所述保险弹片与齿轮单元外齿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手柄一部的尾部套设有手柄橡胶套,所述手柄橡胶套外表面还开设有多个防滑条纹。
进一步,所述滑轮机构包括滑轮支架、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直径相等,所述滑轮支架与固定外框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平行设置于滑轮支架的内部,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两侧均与滑轮支架内侧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外框的底部设有稳定支架连接块,所述稳定支架连接块底部开设有连接螺纹。
进一步,所述固定外框与稳定支架连接块之间连接有限位支杆,所述限位支杆的长度与滑轮支架的宽度相等,所述限位支杆的前端还开设有通孔,所述拉伸线缆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钻杆连接头顶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棘轮机构的设计,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2.通过手柄中保险压条的设计,保险压条解锁保险弹片,在不使用该装置时,将保险弹片与齿轮单元脱离,可以将手柄收折,达到减少装置占用空间的效果,同时保险压条的设计,在不使用时,避免防止误操作,造成危险发生的可能;
3.敲击钻杆易造成钻杆被撞弯,打反锤的时候螺丝滑牙,此设计在钻杆进入地面,在钻杆上无需提升着力点,通过钻杆连接头的作用,有效地保护了钻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动力触探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动力触探装置实施例中加入钻杆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动力触探装置实施例中加入钻杆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动力触探装置实施例中加入钻杆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棘轮机构A1、固定外框A11、稳定支架连接块A111、限位支杆A112、通孔A1121、齿轮单元A12、止回弹片A13;
手柄A2、手柄一部A21、手柄橡胶套A211、手柄二部A22、手柄连接支架A221、保险压条A222、保险弹片A223;
滑轮机构A3、滑轮支架A33、第一滑轮A31、第二滑轮A32、拉伸线缆A5、钻杆连接头A6、钻杆A7,稳定脚架A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触探装置,包括棘轮机构A1、手柄A2、滑轮机构A3和稳定支架,棘轮机构A1与稳定支架的上部连接,滑轮机构A3与棘轮机构A1上端连接,手柄A2的左端与棘轮机构A1活动连接;
棘轮机构A1中设有拉伸线缆A5,拉伸线缆A5一端与棘轮机构A1连接,且拉伸线缆A5缠绕于棘轮机构A1外端,拉伸线缆A5的另一端穿过滑轮机构A3的上端。
通过棘轮机构的设计,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棘轮机构A1包括固定外框A11、齿轮单元A12和止回弹片A13,齿轮单元A12置于固定外框A11的内部,齿轮单元A12的两外侧与固定外框A11的内侧转动连接,止回弹片A13与固定外框A11的下端活动连接,且止回弹片A13与齿轮单元A12外齿活动连接。
解锁保险,用手将保险压条A222下压,保险弹片A223与齿轮单元A12脱离,将手柄A2旋转至棘轮机构A1下部,释放保险压条A222,用手将手柄A2向上提,带动齿轮单元A12逆时针旋转,带动拉伸线缆A5绕过滑轮机构A3将钻杆连接头A6连接的钻杆A7向上提升,将手柄A2向下回位到棘轮机构A1下部,完成一次提升操作,根据钻杆A7在地下的深度,反复多次提升与下压手柄A2,直至钻杆A7提升出地面。
作为优选方案,手柄A2包括手柄一部A21和手柄二部A22,手柄一部A21的头部与手柄二部A22尾部连接,手柄二部A22的头部与齿轮单元A12的外侧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手柄二部A22包括两个手柄连接支架A221,两个手柄连接支架A221关于手柄二部A22的轴线对称,每个手柄连接支架A221的尾部均与手柄一部A21的头部连接,且每个手柄连接支架A221的头部分别与齿轮单元A12的外侧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手柄二部A22还包括保险压条A222,保险压条A222置于手柄二部A22的内侧,且保险压条A222的中部与手柄连接支架A221转动连接,保险压条A222的头部设有保险弹片A223,保险弹片A223与齿轮单元A12外齿活动连接。
通过手柄中保险压条的设计,保险压条解锁保险弹片,在不使用该装置时,将保险弹片与齿轮单元脱离,可以将手柄收折,达到减少装置占用空间的效果,同时保险压条的设计,在不使用时,避免防止误操作,造成危险发生的可能。
作为优选方案,手柄一部A21的尾部套设有手柄橡胶套A211,手柄橡胶套A211外表面还开设有多个防滑条纹。
手柄橡胶套A211和设有多个防滑条纹起着避免防止打滑,造成危险的发生的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滑轮机构A3包括滑轮支架A33、第一滑轮A31和第二滑轮A32,第一滑轮A31和第二滑轮A32直径相等,滑轮支架A33与固定外框A11的上端连接,第一滑轮A31和第二滑轮A32平行设置于滑轮支架A33的内部,第一滑轮A31和第二滑轮A32的两侧均与滑轮支架A33内侧连接。
滑轮机构A3的加入,可以有效的起到减轻棘轮机构A1负重的效果,同时可以改变棘轮机构A1中拉伸线缆A5的受力方向。
作为优选方案,固定外框A11的底部设有稳定支架连接块A111,稳定支架连接块A111底部开设有连接螺纹。
稳定支架连接块A111可以与稳定脚架A8的顶部连接,可以拆卸,具有方便野外携带,拆卸方便的效果。尤其是,需要说明的是,增设稳定脚架A8,能够提高动力触探装置的回收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触探装置,包括棘轮机构A1、手柄A2、滑轮机构A3和稳定支架,棘轮机构A1与稳定支架的上部连接,滑轮机构A3与棘轮机构A1上端连接,手柄A2的左端与棘轮机构A1活动连接;
棘轮机构A1中设有拉伸线缆A5,拉伸线缆A5一端与棘轮机构A1连接,且拉伸线缆A5缠绕于棘轮机构A1外端,拉伸线缆A5的另一端穿过滑轮机构A3的上端。
通过棘轮机构的设计,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棘轮机构A1包括固定外框A11、齿轮单元A12和止回弹片A13,齿轮单元A12置于固定外框A11的内部,齿轮单元A12的两外侧与固定外框A11的内侧转动连接,止回弹片A13与固定外框A11的下端活动连接,且止回弹片A13与齿轮单元A12外齿活动连接。
解锁保险,用手将保险压条A222下压,保险弹片A223与齿轮单元A12脱离,将手柄A2旋转至棘轮机构A1下部,释放保险压条A222,用手将手柄A2向上提,带动齿轮单元A12逆时针旋转,带动拉伸线缆A5绕过滑轮机构A3将钻杆连接头A6连接的钻杆A7向上提升,将手柄A2向下回位到棘轮机构A1下部,完成一次提升操作,根据钻杆A7在地下的深度,反复多次提升与下压手柄A2,直至钻杆A7提升出地面。
作为优选方案,手柄A2包括手柄一部A21和手柄二部A22,手柄一部A21的头部与手柄二部A22尾部连接,手柄二部A22的头部与齿轮单元A12的外侧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手柄二部A22包括两个手柄连接支架A221,两个手柄连接支架A221关于手柄二部A22的轴线对称,每个手柄连接支架A221的尾部均与手柄一部A21的头部连接,且每个手柄连接支架A221的头部分别与齿轮单元A12的外侧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手柄二部A22还包括保险压条A222,保险压条A222置于手柄二部A22的内侧,且保险压条A222的中部与手柄连接支架A221转动连接,保险压条A222的头部设有保险弹片A223,保险弹片A223与齿轮单元A12外齿活动连接。
通过手柄中保险压条的设计,保险压条解锁保险弹片,在不使用该装置时,将保险弹片与齿轮单元脱离,可以将手柄收折,达到减少装置占用空间的效果,同时保险压条的设计,在不使用时,避免防止误操作,造成危险发生的可能。
作为优选方案,手柄一部A21的尾部套设有手柄橡胶套A211,手柄橡胶套A211外表面还开设有多个防滑条纹。
手柄橡胶套A211和设有多个防滑条纹起着避免防止打滑,造成危险的发生的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滑轮机构A3包括滑轮支架A33、第一滑轮A31和第二滑轮A32,第一滑轮A31和第二滑轮A32直径相等,滑轮支架A33与固定外框A11的上端连接,第一滑轮A31和第二滑轮A32平行设置于滑轮支架A33的内部,第一滑轮A31和第二滑轮A32的两侧均与滑轮支架A33内侧连接。
滑轮机构A3的加入,可以有效的起到减轻棘轮机构A1负重的效果,同时可以改变棘轮机构A1中拉伸线缆A5的受力方向。
作为优选方案,固定外框A11的底部设有稳定支架连接块A111,稳定支架连接块A111底部开设有连接螺纹。
稳定支架连接块A111可以与稳定脚架A8的顶部连接,可以拆卸,具有方便野外携带,拆卸方便的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固定外框A11与稳定支架连接块A111之间连接有限位支杆A112,限位支杆A112的长度与滑轮支架A33的宽度相等,限位支杆A112的前端还开设有通孔A1121,拉伸线缆A5一端穿过通孔A1121并与钻杆连接头A6顶部连接。
限位支杆A112可以保证上端的拉伸线缆A5与滑轮机构A3相垂直,避免在提升钻杆A7时,拉伸线缆A5晃动的发生,影响提升钻杆A7作业的安全。
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来说,实施例二中固定外框A11与稳定支架连接块A111之间连接有限位支杆A112,限位支杆A112的长度与滑轮支架A33的宽度相等,限位支杆A112的前端还开设有通孔A1121,拉伸线缆A5一端穿过通孔A1121并与钻杆连接头A6顶部连接。限位支杆A112可以保证上端的拉伸线缆A5与滑轮机构A3相垂直,避免在提升钻杆A7时,拉伸线缆A5晃动的发生,影响提升钻杆A7作业的安全。
上述的一种动力触探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装配阶段,将棘轮机构A1与稳定支架的上部连接,滑轮机构A3与棘轮机构A1上端连接,手柄A2的左端与棘轮机构A1活动连接,将拉伸线缆A5一端与棘轮机构A1连接,且拉伸线缆A5缠绕于棘轮机构A1外端,拉伸线缆A5的另一端穿过滑轮机构A3的上端;
S2:准备阶段,将钻杆A7的顶部与钻杆连接头A6连接,拉伸线缆A5一端穿过通孔A1121并与钻杆连接头A6顶部连接,将稳定脚架A8的顶部连接与稳定支架连接块A111连接;
S3:钻杆A7提升阶段,解锁保险,用手将保险压条A222下压,保险弹片A223与齿轮单元A12脱离,将手柄A2旋转至棘轮机构A1下部,释放保险压条A222,用手将手柄A2向上提,带动齿轮单元A12逆时针旋转,带动拉伸线缆A5绕过滑轮机构A3将钻杆连接头A6连接的钻杆A7向上提升,将手柄A2向下回位到棘轮机构A1下部,完成一次提升操作,根据钻杆A7在地下的深度,反复多次提升与下压手柄A2,直至钻杆A7提升出地面。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9)

1.一种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棘轮机构(A1)、手柄(A2)、滑轮机构(A3)和稳定支架,所述棘轮机构(A1)与稳定支架的上部连接,所述滑轮机构(A3)与棘轮机构(A1)上端连接,所述手柄(A2)的左端与棘轮机构(A1)活动连接;
所述棘轮机构(A1)中设有拉伸线缆(A5),所述拉伸线缆(A5)一端与棘轮机构(A1)连接,且拉伸线缆(A5)缠绕于棘轮机构(A1)外端,所述拉伸线缆(A5)的另一端穿过滑轮机构(A3)的上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机构(A1)包括固定外框(A11)、齿轮单元(A12)和止回弹片(A13),所述齿轮单元(A12)置于固定外框(A11)的内部,所述齿轮单元(A12)的两外侧与固定外框(A11)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止回弹片(A13)与固定外框(A11)的下端活动连接,且所述止回弹片(A13)与齿轮单元(A12)外齿活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A2)包括手柄一部(A21)和手柄二部(A22),所述手柄一部(A21)的头部与手柄二部(A22)尾部连接,所述手柄二部(A22)的头部与齿轮单元(A12)的外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二部(A22)包括两个手柄连接支架(A221),两个所述手柄连接支架(A221)关于手柄二部(A22)的轴线对称,每个所述手柄连接支架(A221)的尾部均与手柄一部(A21)的头部连接,且每个所述手柄连接支架(A221)的头部分别与齿轮单元(A12)的外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二部(A22)还包括保险压条(A222),所述保险压条(A222)置于手柄二部(A22)的内侧,且所述保险压条(A222)的中部与手柄连接支架(A221)转动连接,所述保险压条(A222)的头部设有保险弹片(A223),所述保险弹片(A223)与齿轮单元(A12)外齿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一部(A21)的尾部套设有手柄橡胶套(A211),所述手柄橡胶套(A211)外表面还开设有多个防滑条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机构(A3)包括滑轮支架(A33)、第一滑轮(A31)和第二滑轮(A32),所述第一滑轮(A31)和第二滑轮(A32)直径相等,所述滑轮支架(A33)与固定外框(A11)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滑轮(A31)和第二滑轮(A32)平行设置于滑轮支架(A33)的内部,所述第一滑轮(A31)和第二滑轮(A32)的两侧均与滑轮支架(A33)内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框(A11)的底部设有稳定支架连接块(A111),所述稳定支架连接块(A111)底部开设有连接螺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动力触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框(A11)与稳定支架连接块(A111)之间连接有限位支杆(A112),所述限位支杆(A112)的长度与滑轮支架(A33)的宽度相等,所述限位支杆(A112)的前端还开设有通孔(A1121),所述拉伸线缆(A5)一端穿过所述通孔(A1121)并与钻杆连接头(A6)顶部连接。
CN202022327917.6U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动力触探装置 Active CN214219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27917.6U CN214219607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动力触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27917.6U CN214219607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动力触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19607U true CN214219607U (zh) 2021-09-17

Family

ID=77694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27917.6U Active CN214219607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动力触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196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53512A (zh) 自动可拆卸重型动力触探仪
CN200985742Y (zh) 钢丝绳加压提升式旋挖钻机
CN214150206U (zh) 一种高性能单纱强力机
CN214219607U (zh) 一种动力触探装置
CN209945881U (zh) 一种桥梁专用钢丝的预应力检测装置
CN112281793A (zh) 一种动力触探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9710258U (zh) 一种重型动力触探原位测试仪
CN215179215U (zh) 一种汽车内装a、b、c柱快速检测装置
CN212333007U (zh) 一种旋翼无人机测试机构
CN212426541U (zh) 一种钢丝绳的插编工具
CN214497614U (zh) 一种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
CN206057104U (zh) 一种螺栓扭力测试装置
CN210626374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x光输电线路无损检测仪
CN211401515U (zh) 一种试验锚杆抗拔检测装置
CN210825317U (zh) 角铁桩辅助起拔装置
CN210315484U (zh) 一种自动落锤式动力触探检测装置
CN112281796A (zh) 全自动便携式动力触探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3587438U (zh) 钢丝绳张力测试仪
CN205616345U (zh) 一种缠绕机的压顶机构
CN213397467U (zh) 一种起重机拉力检验测试装置
CN102745564A (zh) 电梯强度试验装置
CN207662729U (zh) 一种岩土抗拉试验装置
CN213121400U (zh) 一种拉力测试装置
CN208996113U (zh) 桩基高应变测试导向架
CN212712516U (zh) 一种打桩机钢丝绳用卷扬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