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18974U - 一种少毛羽涤纶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少毛羽涤纶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18974U
CN214218974U CN202022997391.2U CN202022997391U CN214218974U CN 214218974 U CN214218974 U CN 214218974U CN 202022997391 U CN202022997391 U CN 202022997391U CN 214218974 U CN214218974 U CN 214218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feather
mixing device
hairiness
shaf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973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Aimei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Aimei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Aimei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Aimei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973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18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18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189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少毛羽涤纶处理装置,包括铩羽装置,所述铩羽装置的下表面设置于软化装置的上表面,且通管下端贯穿铩羽装置底端内外表面设置于软化装置的内部,所述通管的上端设置于铩羽装置的内部,且铩羽装置的内底面设置有固定块的下表面,所述固定块的上端轴承连接于第一轴杆的表面,且第一轴杆的一端通过铩羽装置下端侧面贯穿伸入至调节手柄的一端,所述调节手柄设置于铩羽装置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一轴杆的另一端通过蜗轮蜗杆机构连接有第四轴杆的一端。该涤纶纱线能便于直接多次减少毛羽的产生,能便于收紧纱线,能便于替换配件,保证了涤纶纱线生产中能够有效的减少毛羽和收紧纱线。

Description

一种少毛羽涤纶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少毛羽涤纶纱线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少毛羽涤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涤纶纱线是指以涤纶为原料纺成的纱线,而涤纶纱线的毛羽状态直接影响到织造的效率和染色效果等问题;
但该涤纶纱线不便于采用多种方式减少毛羽的产生,不便于收紧纱线,不便于替换配件,从而产生了对纱线质量降低和工作效率减慢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少毛羽涤纶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涤纶纱线不能多次减小毛羽和收紧纱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少毛羽涤纶处理装置,包括铩羽装置,所述铩羽装置的下表面设置于软化装置的上表面,且通管下端贯穿铩羽装置底端内外表面设置于软化装置的内部,所述通管的上端设置于铩羽装置的内部,且铩羽装置的内底面设置有固定块的下表面,所述固定块的上端轴承连接于第一轴杆的表面,且第一轴杆的一端通过铩羽装置下端侧面贯穿伸入至调节手柄的一端,所述调节手柄设置于铩羽装置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一轴杆的另一端通过蜗轮蜗杆机构连接有第四轴杆的一端,且第四轴杆的另一端通过铩羽装置的下端侧面贯穿伸入至收线盒的内部,所述第四轴杆的另一端侧面设置有契合槽,且替换芯的一端通过契合槽内表面与第四轴杆连接,所述替换芯的另一端设置于滑动块内表面,且滑动块外表面通过弹簧与第二条形槽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条形槽设置于收线盒的内表面,且替换芯设置于收线盒的内部所述第一轴杆的表面贯穿第一齿轮两侧设置,且第一齿轮设置于固定块和蜗轮蜗杆机构之间,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的下端,且第二齿轮的一面设置有轮盘,所述第二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另一面,且第二轴杆的另一端轴承连接于铩羽装置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轴杆的表面轴承连接有固定板的一端,且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于铩羽装置的内顶面,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杆的一端,且第三轴杆另一端轴承连接于第三齿轮的一面,所述第三齿轮另一面设置有轮盘,且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设置于铩羽装置的内部,且铩羽装置的内顶面设置有2个滑轮装置,所述滑轮装置设置于轮盘的上方,且铩羽装置的一侧上端内表面设置有静电处理装置,所述通槽贯穿静电处理装置的上端设置,且铩羽装置的一侧上端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表面设置有软胶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位置关于通管的轴线对称,且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的大小形状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连接的第一轴杆与第二轴杆互相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三者构成为“L”型,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轴线平行。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等于通槽的直径,且通孔上的软胶块表面设置为光滑的弧面。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移动的距离长度大于契合槽的宽度,且替换芯与滑动块设置为轴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涤纶纱线能便于直接多次减少毛羽的产生,能便于收紧纱线,能便于替换配件,保证了涤纶纱线生产中能够有效的减少毛羽和收紧纱线:
1、通过将浸泡在软化装置内部的纱线通过通管设置在2个轮盘之间,使得纱线在轮盘之间经过摩擦挤压变得更紧实,并且将表面一些翘起的毛羽摩擦去除,再将纱线通过滑轮装置传输至静电处理装置内部的通槽上,使得纱线上较难去除的毛羽吸附在纱线的表面,通过通孔上的软胶块再次使得纱线变得更光滑,完成多次减小毛羽的过程。
2、通过调节调节手柄转动,使得调节手柄连接的第一轴杆转动,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得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相对转动,通过将纱线设置在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连接的轮盘上,使得纱线从通孔伸出至替换芯上,由于第一轴杆通过蜗轮蜗杆机构带动第四轴杆转动,且第四轴杆一端带动替换芯转动,使得纱线收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铩羽装置;2、第三轴杆;3、静电处理装置;4、滑轮装置;5、通槽;6、固定块;7、第三齿轮;8、第二齿轮;9、轮盘;10、第二轴杆;11、第一轴杆;12、第一齿轮;13、通管;14、软化装置;15、软胶块;16、通孔;17、固定板;18、调节手柄;19、蜗轮蜗杆机构;20、第四轴杆;21、收线盒;22、契合槽;23、替换芯;24、滑动块;25、弹簧;26、第二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少毛羽涤纶处理装置,包括铩羽装置1、第三轴杆2、静电处理装置3、滑轮装置4、通槽5、固定块6、第三齿轮7、第二齿轮8、轮盘9、第二轴杆10、第一轴杆11、第一齿轮12、通管13、软化装置14、软胶块15、通孔16、固定板17、调节手柄18、蜗轮蜗杆机构19、第四轴杆20、收线盒21、契合槽22、替换芯23、滑动块24、弹簧25和第二条形槽26,铩羽装置1的下表面设置于软化装置14的上表面,且通管13下端贯穿铩羽装置1底端内外表面设置于软化装置14的内部,通管13的上端设置于铩羽装置1的内部,且铩羽装置1的内底面设置有固定块6的下表面,固定块6的上端轴承连接于第一轴杆11的表面,且第一轴杆11的一端通过铩羽装置1下端侧面贯穿伸入至调节手柄18的一端,调节手柄18设置于铩羽装置1的一侧外表面,第一轴杆11的另一端通过蜗轮蜗杆机构19连接有第四轴杆20的一端,且第四轴杆20的另一端通过铩羽装置1的下端侧面贯穿伸入至收线盒21的内部,第四轴杆20的另一端侧面设置有契合槽22,且替换芯23的一端通过契合槽22内表面与第四轴杆20连接,替换芯23的另一端设置于滑动块24内表面,且滑动块24外表面通过弹簧25与第二条形槽26的内表面连接,第二条形槽26设置于收线盒21的内表面,且替换芯23设置于收线盒21的内部第一轴杆11的表面贯穿第一齿轮12两侧设置,且第一齿轮12设置于固定块6和蜗轮蜗杆机构19之间,第一齿轮12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8的下端,且第二齿轮8的一面设置有轮盘9,第二轴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8另一面,且第二轴杆10的另一端轴承连接于铩羽装置1的内表面,第二轴杆10的表面轴承连接有固定板17的一端,且固定板17的上表面设置于铩羽装置1的内顶面,固定板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杆2的一端,且第三轴杆2另一端轴承连接于第三齿轮7的一面,第三齿轮7另一面设置有轮盘9,且第二齿轮8与第三齿轮7啮合连接,第二齿轮8与第三齿轮7设置于铩羽装置1的内部,且铩羽装置1的内顶面设置有2个滑轮装置4,滑轮装置4设置于轮盘9的上方,且铩羽装置1的一侧上端内表面设置有静电处理装置3,通槽5贯穿静电处理装置3的上端设置,且铩羽装置1的一侧上端贯穿设置有通孔16,通孔16的内表面设置有软胶块15。
第二齿轮8与第三齿轮7位置关于通管13的轴线对称,且第二齿轮8与第三齿轮7的大小形状相同,能便于第二齿轮8与第三齿轮7转动的速率相同。
第一齿轮12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8的直径,且第一齿轮12与第二齿轮8连接的第一轴杆11与第二轴杆10互相平行,能便于第一齿轮12带动第二齿轮8时更省力。
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8与第三齿轮7三者构成为“L”型,且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8轴线平行,能便于第一齿轮12和第三齿轮7工作时互不干扰。
通孔16的直径等于通槽5的直径,且通孔16上的软胶块15表面设置为光滑的弧面,能便于再次将纱线上翘起的毛羽贴合在纱线上。
滑动块24移动的距离长度大于契合槽22的宽度,且替换芯23与滑动块24设置为轴承连接,能便于将旧的替换芯23拆卸替换新的替换芯23。
工作原理:通过将浸泡在软化装置14内部的纱线通过通管13设置在2个轮盘9之间,使得纱线在轮盘9之间经过摩擦挤压变得更紧实,并且将表面一些翘起的毛羽摩擦去除,再将纱线通过滑轮装置4传输至静电处理装置3内部的通槽5上,使得纱线上较难去除的毛羽吸附在纱线的表面,通过通孔16上的软胶块15再次使得纱线变得更光滑,完成多次减小毛羽的过程,在纱线多次减小毛羽时,可通过如下方式操作:
根据图1和图2,先让浸泡在软化装置14内部的纱线通过通管13设置在2个轮盘9之间;
纱线在轮盘9之间经过摩擦挤压变得更紧实,并且将表面一些翘起的毛羽摩擦去除,再将纱线通过滑轮装置4传输至静电处理装置3内部的通槽5上,使得纱线上较难去除的毛羽吸附在纱线的表面;
最后再通过通孔16上的软胶块15再次使得纱线变得更光滑,完成多次减小毛羽的过程;
在简单操作时,调整方式如下:
根据图2和图5,通过调节调节手柄18转动,使得调节手柄18连接的第一轴杆11转动,通过第一齿轮12带动第二齿轮8转动,使得第二齿轮8带动第三齿轮7相对转动,通过将纱线设置在第二齿轮8和第三齿轮7连接的轮盘9上,使得纱线从通孔16伸出至替换芯23上,由于第一轴杆11通过蜗轮蜗杆机构19带动第四轴杆20转动,且第四轴杆20一端带动替换芯23转动,使得纱线收紧。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少毛羽涤纶处理装置,包括铩羽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铩羽装置(1)的下表面设置于软化装置(14)的上表面,且通管(13)下端贯穿铩羽装置(1)底端内外表面设置于软化装置(14)的内部,所述通管(13)的上端设置于铩羽装置(1)的内部,且铩羽装置(1)的内底面设置有固定块(6)的下表面,所述固定块(6)的上端轴承连接于第一轴杆(11)的表面,且第一轴杆(11)的一端通过铩羽装置(1)下端侧面贯穿伸入至调节手柄(18)的一端,所述调节手柄(18)设置于铩羽装置(1)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一轴杆(11)的另一端通过蜗轮蜗杆机构(19)连接有第四轴杆(20)的一端,且第四轴杆(20)的另一端通过铩羽装置(1)的下端侧面贯穿伸入至收线盒(21)的内部,所述第四轴杆(20)的另一端侧面设置有契合槽(22),且替换芯(23)的一端通过契合槽(22)内表面与第四轴杆(20)连接,所述替换芯(23)的另一端设置于滑动块(24)内表面,且滑动块(24)外表面通过弹簧(25)与第二条形槽(26)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条形槽(26)设置于收线盒(21)的内表面,且替换芯(23)设置于收线盒(21)的内部所述第一轴杆(11)的表面贯穿第一齿轮(12)两侧设置,且第一齿轮(12)设置于固定块(6)和蜗轮蜗杆机构(19)之间,所述第一齿轮(12)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8)的下端,且第二齿轮(8)的一面设置有轮盘(9),第二轴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8)另一面,且第二轴杆(10)的另一端轴承连接于铩羽装置(1)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轴杆(10)的表面轴承连接有固定板(17)的一端,且固定板(17)的上表面设置于铩羽装置(1)的内顶面,所述固定板(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杆(2)的一端,且第三轴杆(2)另一端轴承连接于第三齿轮(7)的一面,所述第三齿轮(7)另一面设置有轮盘(9),且第二齿轮(8)与第三齿轮(7)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8)与第三齿轮(7)设置于铩羽装置(1)的内部,且铩羽装置(1)的内顶面设置有2个滑轮装置(4),所述滑轮装置(4)设置于轮盘(9)的上方,且铩羽装置(1)的一侧上端内表面设置有静电处理装置(3),通槽(5)贯穿静电处理装置(3)的上端设置,且铩羽装置(1)的一侧上端贯穿设置有通孔(16),所述通孔(16)的内表面设置有软胶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少毛羽涤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8)与第三齿轮(7)关于通管(13)的轴线对称,且第二齿轮(8)与第三齿轮(7)的大小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少毛羽涤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2)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8)的直径,且第一齿轮(12)与第二齿轮(8)连接的第一轴杆(11)与第二轴杆(10)互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少毛羽涤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8)与第三齿轮(7)三者构成为“L”型,且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8)轴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少毛羽涤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6)的直径等于通槽(5)的直径,且通孔(16)上的软胶块(15)表面设置为光滑的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少毛羽涤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24)移动的距离长度大于契合槽(22)的宽度,且替换芯(23)与滑动块(24)设置为轴承连接。
CN202022997391.2U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少毛羽涤纶处理装置 Active CN214218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97391.2U CN214218974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少毛羽涤纶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97391.2U CN214218974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少毛羽涤纶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18974U true CN214218974U (zh) 2021-09-17

Family

ID=77702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97391.2U Active CN214218974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少毛羽涤纶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189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01117U (zh) 一种具有防缠绕的防火电缆生产用收线装置
CN207072710U (zh) 一种通信线缆整齐摆放滚线机
CN208964257U (zh) 一种具有电线清洁功能的收线机
CN212687222U (zh) 一种有捻并丝机的丝线张紧装置
CN206782998U (zh) 一种纺织收卷装置
CN208023152U (zh) 一种用于锦纶帘子布生产的捻线机
CN214218974U (zh) 一种少毛羽涤纶处理装置
CN213172742U (zh) 一种具有纱线牵引机构的纺纱装置
CN211998205U (zh) 一种纺织布料印花印染用除毛装置
CN210619847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收卷装置
CN210418696U (zh) 一种金银丝绕线筒
CN211283221U (zh) 一种新型高效的氨纶纱线卷绕机
CN211846637U (zh) 一种包覆丝机的防线缠绕机构
CN113969325A (zh) 一种用于皮革切割用辅助震荡拉软装置
CN207788522U (zh) 一种竹签毛刺打磨机
CN220347961U (zh) 一种氨纶送丝并捻机
CN216838352U (zh) 一种具有张力调节功能的转杯纺纱机纺纱器的出纱口
CN219929162U (zh) 一种防水透气型蕾丝面料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17920781U (zh) 一种棉纱条收集装置
CN220200962U (zh) 一种聚酯纤维线卷绕装置
CN213507334U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均匀度强的细纱加捻装置
CN220555569U (zh) 一种功能面料用夹持装置
CN217005126U (zh) 一种丙纶纤维加工用高效烘干定型装置
CN221070320U (zh) 一种具有除尘结构的纺织布料收卷装置
CN217322790U (zh) 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线缆收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