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17072U - 物料输送管组及输料管 - Google Patents

物料输送管组及输料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17072U
CN214217072U CN202022608097.8U CN202022608097U CN214217072U CN 214217072 U CN214217072 U CN 214217072U CN 202022608097 U CN202022608097 U CN 202022608097U CN 214217072 U CN214217072 U CN 214217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pipe
material conveying
sleeve
pipe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080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志强
汪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Rifeng Enterprise Co Ltd
Ri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Ri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Rifeng Enterprise Co Ltd
Ri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Ri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Rifeng Enterprise Co Ltd, Ri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Ri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Rifeng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080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17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17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17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u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输送管组及输料管。所述输料管包括:输料管体、缓冲套体与连接管体,所述缓冲套体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的内部,且所述缓冲套体与所述输料管体的内壁贴合固定,所述缓冲套体设有用于物料经过的输料通道,所述连接管体装设在所述输料管体的端部,所述连接管体用于与外接管路相连,且所述连接管体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输料通道的端口面积。上述输料管通过将输料管体与缓冲管体相结合,使得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缓冲套体能够对物料所施加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从而避免了物料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输料管体上,即降低了物料对输料管体的磨损速度,提高了输料管体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物料输送管组及输料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料输送管组及输料管。
背景技术
在矿业或养殖业领域,往往需要一些输送一些物料,既需要利用输料管进行输送。物料在输料管中输送时会与输料管的管壁产生摩擦,物料在经过输料管的弯管部位时,物料所受到的阻力会增大,同时也会加大弯管部位的磨损。即需要频繁更换输料管,降低了输料管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提高输料管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物料输送管组及输料管。
一种输料管,所述输料管包括:输料管体、缓冲套体与连接管体,所述缓冲套体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的内部,且所述缓冲套体与所述输料管体的内壁贴合固定,所述缓冲套体设有用于物料经过的输料通道,所述连接管体装设在所述输料管体的端部,所述连接管体用于与外接管路相连,且所述连接管体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输料通道的端口面积。
一种物料输送管组,包括所述的输料管,还包括外接管,所述输料管与所述外接管连接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料管体为硬质管,所述缓冲套体为柔性套体,所述缓冲套体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后,所述缓冲套体的外侧壁与所述输料管体的内侧壁粘接固定;或所述输料管体为软质管,所述缓冲套体为柔性套体,所述缓冲套体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后,所述缓冲套体的外侧壁与所述输料管体的内侧壁粘接固定;或所述输料管体为硬质管,所述缓冲套体为硬质套体,所述缓冲套体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后,所述缓冲套体的外侧壁与所述输料管体的内侧壁粘接固定;或所述输料管体为软质管,所述缓冲套体为硬质套体,所述缓冲套体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后,所述缓冲套体的外侧壁与所述输料管体的内侧壁粘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缓冲套体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内后,所述缓冲套体的其中一端面与所述输料管体的其中一端面位于第一平面,所述缓冲套体的另一端面与所述输料管体的另一端面位于第二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体包括过渡套与连接套,所述过渡套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输料管体的端部相连,所述过渡套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套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套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管路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套用于与所述输料管体相连一端的端口半径小于所述过渡套用于与所述连接套相连一端的端口半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输料管体的周向在所述输料管体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对位凹部,沿所述缓冲套体的周向在所述缓冲套体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对位凸部,当所述缓冲套体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内时,所述第一对位凹部与所述第一对位凸部抵触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输料管体的轴向在所述输料管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对位凹部,沿所述缓冲套体的周向在所述缓冲套体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对位凸部,当所述缓冲套体套设进所述输料管体内时,所述第二对位凸部与所述第二对位凹部对位配合,且所述第二对位凸部与所述第二对位凹部能够相对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料管体的其中一端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输料管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缓冲套体的其中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及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缓冲套体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及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套体的壁厚度为所述输料管体壁厚度的1/4~1/3。
上述输料管在使用时,首先可以根据所需要输送物料的颗粒大小,确定输料管体的管径与缓冲套体的开口面积(指输料通道的开口面积)。即一方面保证缓冲套体与输料管体能够有效地套设固定。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物料在缓冲套体内部可以顺畅地移动。进一步地,通过连接管体实现输料管与外接管路的连接,此时连接管体的开口面积大于输料通道的端口面积。使得物料在从缓冲套体内部流入到外界管道的过程中能够减小物料对于缓冲套体及输料管体的冲击力,从而提高了缓冲套体及输料管体的使用寿命。相较于传统的输料管,上述输料管通过将输料管体与缓冲管体相结合,使得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缓冲套体能够对物料所施加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从而避免了物料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输料管体上,即降低了物料对输料管体的磨损速度,提高了输料管体的使用寿命。
上述物料输送管组在使用时,通过输料管与外接管连接配合。相较于传统的输料管,上述输料管通过将输料管体与缓冲管体相结合,使得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缓冲套体能够对物料所施加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从而避免了物料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输料管体上,即降低了物料对输料管体的磨损速度,提高了输料管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所述输料管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所述输料管的截面示意图。
100、输料管体,110、第二对位凹部,200、缓冲套体,210、第二对位凸部,300、连接管体,310、过渡套,320、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料管包括:输料管体100、缓冲套体200与连接管体300,所述缓冲套体200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100的内部,且所述缓冲套体200与所述输料管体100的内壁贴合固定,所述缓冲套体200设有用于物料经过的输料通道,所述连接管体300装设在所述输料管体100的端部,所述连接管体300用于与外接管路相连,且所述连接管体300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输料通道的端口面积。
上述输料管在使用时,首先可以根据所需要输送物料的颗粒大小,确定输料管体100的管径与缓冲套体200的开口面积(指输料通道的开口面积)。即一方面保证缓冲套体200与输料管体100能够有效地套设固定。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物料在缓冲套体200内部可以顺畅地移动。进一步地,通过连接管体300实现输料管与外接管路的连接,此时连接管体300的开口面积大于输料通道的端口面积。使得物料在从缓冲套体200内部流入到外界管道的过程中能够减小物料对于缓冲套体200及输料管体100的冲击力,从而提高了缓冲套体200及输料管体100的使用寿命。相较于传统的输料管,上述输料管通过将输料管体100与缓冲管体相结合,使得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缓冲套体200能够对物料所施加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从而避免了物料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输料管体100上,即降低了物料对输料管体100的磨损速度,提高了输料管体1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料管体100为硬质管,所述缓冲套体200为柔性套体,所述缓冲套体200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100后,所述缓冲套体200的外侧壁与所述输料管体100的内侧壁粘接固定;或所述输料管体100为软质管,所述缓冲套体200为柔性套体,所述缓冲套体200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100后,所述缓冲套体200的外侧壁与所述输料管体100的内侧壁粘接固定;或所述输料管体100为硬质管,所述缓冲套体200为硬质套体,所述缓冲套体200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100后,所述缓冲套体200的外侧壁与所述输料管体100的内侧壁粘接固定;或所述输料管体100为软质管,所述缓冲套体200为硬质套体,所述缓冲套体200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100后,所述缓冲套体200的外侧壁与所述输料管体100的内侧壁粘接固定。
具体地,缓冲套体200为管体套筒。硬质管可以为钢管或硬质PVC管。柔性套体为橡胶套或树脂胶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输料管与缓冲套体200的材质进行选择与搭配,例如:输料管体100为硬质管,缓冲套体200为柔性套体。输料管体100为软质管,缓冲套体200为柔性套体。输料管体100为硬质管,缓冲套体200为硬质套体。输料管体100为软质管,缓冲套体200为硬质套体。上述这种实施方式能够根据物料的种类或者颗粒大小对输料管进行灵活选择,从而降低输料管在输送不同物料时对输料管造成较大的损坏。同时也能够保证输料管对于目标物料输送的流畅性。进一步地,通过采用硬质管与软只管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缓和物料对于输料管的作用力,提高了输料管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缓冲套体200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100内后,所述缓冲套体200的其中一端面与所述输料管体100的其中一端面位于第一平面,所述缓冲套体200的另一端面与所述输料管体100的另一端面位于第二平面。具体地,由于缓冲套体200自身具有一定厚度的壁厚,若缓冲套体200的两端均位于输料管体100内部,物料在输料管内输送时,物料会与缓冲套体200的端口处产生冲击,从而会影响输料管对于物料的输送效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缓冲套体200的两个端口面与输料管体100的两个端口面限制在同一平面,此时,便能够保证物料在进入输料管体100的同时直接进入到缓冲套体200的内部,从而避免了缓冲套体200端口面对于物料的输送影响。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体300包括过渡套310与连接套320,所述过渡套310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输料管体100的端部相连,所述过渡套310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套320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套320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管路相连。具体地,过渡套310与连接套320均为管材或套筒。在本实施例中,过渡套310与连接套320一体成型。另外,根据物料在输料管中的输送速度或物料的颗粒大小,确定过渡套310与连接套320的开口面积。例如:以弧长为1400mm至1600mm的输料管体100为例,即输料管体100根据安装需要弯折为弧形管,输料管体100的弯折角度为40°至60°。在确定连接套320的端口内径时,定义连接套320的内径为d1,定义输料管体100的端口外径为d2,保证d1=d2,且d1公差为正,d2公差为负。在确定连接套320的轴向长度时,定义连接套320沿轴向的长度为L,L等于1.0至1.5倍的d2。上述这种设计方式能够保证物料在输送过程中更加顺畅。进一步地,连接管体300在与输料管体100连接时,连接管体300与输料管体100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拼装成型。连接管体300与输料管体100一体成型时,能够更加有效的保证输料管的连接密封性。连接管体300与输料管体100拼接成型时,可以在输料管体100上加设第一连接螺纹,在连接管体300行加设第二连接螺纹。当外接管路与连接管体300的端口尺寸不匹配时,可以根据外界管路的端口尺寸选择连接管体300的端口尺寸,而无需将输料管整体进行替换。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套310用于与所述输料管体100相连一端的端口半径小于所述过渡套310用于与所述连接套320相连一端的端口半径。具体地,上述这种设计方式能够避免物料在从输料管体100中导向外界管路时出现阻塞情况。即使得物料能够更加顺畅的从输料管体100导入到外界管路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输料管体100的周向在所述输料管体100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对位凹部,沿所述缓冲套体200的周向在所述缓冲套体200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对位凸部,当所述缓冲套体200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100内时,所述第一对位凹部与所述第一对位凸部抵触配合。具体地,通过在输料管体100上加设第一对位凹部,以及在缓冲套体200上加设第一对位凸部,使得缓冲套体200在与输料管体100套设时能够更加准确地定位,从而保证了缓冲套体200与输料管体100的安装效果。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地,沿所述输料管体100的轴向在所述输料管体100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对位凹部110,沿所述缓冲套体200的周向在所述缓冲套体200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对位凸部210,当所述缓冲套体200套设进所述输料管体100内时,所述第二对位凸部210与所述第二对位凹部110对位配合,且所述第二对位凸部210与所述第二对位凹部110能够相对移动。在将缓冲套体200套设在输料管体100内部时,可以先将第二对位凹部110与第二对位凸部210对位,即缓冲套体200与输料管体100套设过程中,第二对位凹部110与第二对位凸部210进行同步的相对移动。上述这种实施方式能够使得缓冲套体200与输料管的套设对位更加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料管体100的其中一端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输料管体10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缓冲套体200的其中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及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缓冲套体200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及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具体地,在将缓冲套体200套设在输料管体100内部时,首先通过第一内螺纹(输料管体100的其中一端)与第一外螺纹(缓冲套体200的其中一端)螺纹配合直至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错开,缓冲套体200可以直接在输料管体100内部移动,直至缓冲套体200伸入输料管体100内部的一端接近输料管体100的另一端,此时,第一外螺纹会与第二内螺纹螺纹配合,第二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螺纹配合。最终实现了缓冲套体200在输料管体100内部的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套体200的壁厚度为所述输料管体100壁厚度的1/4~1/3。具体地,上述这种设计方式一方面能够提高输料管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保证物料在输料管中的流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物料输送管组,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输料管,还包括外接管,所述输料管与所述外接管连接配合。
上述物料输送管组在使用时,通过输料管与外接管连接配合。相较于传统的输料管,上述输料管通过将输料管体100与缓冲管体相结合,使得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缓冲套体200能够对物料所施加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从而避免了物料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输料管体100上,即降低了物料对输料管体100的磨损速度,提高了输料管体100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输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包括:输料管体、缓冲套体与连接管体,所述缓冲套体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的内部,且所述缓冲套体与所述输料管体的内壁贴合固定,所述缓冲套体设有用于物料经过的输料通道,所述连接管体装设在所述输料管体的端部,所述连接管体用于与外接管路相连,且所述连接管体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输料通道的端口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体为硬质管,所述缓冲套体为柔性套体,所述缓冲套体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后,所述缓冲套体的外侧壁与所述输料管体的内侧壁粘接固定;或所述输料管体为软质管,所述缓冲套体为柔性套体,所述缓冲套体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后,所述缓冲套体的外侧壁与所述输料管体的内侧壁粘接固定;或所述输料管体为硬质管,所述缓冲套体为硬质套体,所述缓冲套体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后,所述缓冲套体的外侧壁与所述输料管体的内侧壁粘接固定;或所述输料管体为软质管,所述缓冲套体为硬质套体,所述缓冲套体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后,所述缓冲套体的外侧壁与所述输料管体的内侧壁粘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料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缓冲套体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内后,所述缓冲套体的其中一端面与所述输料管体的其中一端面位于第一平面,所述缓冲套体的另一端面与所述输料管体的另一端面位于第二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体包括过渡套与连接套,所述过渡套的其中一端与所述输料管体的端部相连,所述过渡套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套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套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管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套用于与所述输料管体相连一端的端口半径小于所述过渡套用于与所述连接套相连一端的端口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料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输料管体的周向在所述输料管体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对位凹部,沿所述缓冲套体的周向在所述缓冲套体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对位凸部,当所述缓冲套体套设在所述输料管体内时,所述第一对位凹部与所述第一对位凸部抵触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料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输料管体的轴向在所述输料管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对位凹部,沿所述缓冲套体的周向在所述缓冲套体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对位凸部,当所述缓冲套体套设进所述输料管体内时,所述第二对位凸部与所述第二对位凹部对位配合,且所述第二对位凸部与所述第二对位凹部能够相对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体的其中一端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输料管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缓冲套体的其中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及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缓冲套体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及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输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套体的壁厚度为所述输料管体壁厚度的1/4~1/3。
10.一种物料输送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输料管,还包括外接管,所述输料管与所述外接管连接配合。
CN202022608097.8U 2020-11-12 2020-11-12 物料输送管组及输料管 Active CN214217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8097.8U CN214217072U (zh) 2020-11-12 2020-11-12 物料输送管组及输料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8097.8U CN214217072U (zh) 2020-11-12 2020-11-12 物料输送管组及输料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17072U true CN214217072U (zh) 2021-09-17

Family

ID=77697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08097.8U Active CN214217072U (zh) 2020-11-12 2020-11-12 物料输送管组及输料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17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3960B2 (en) Wire guiding system
CN1869494B (zh) 两个待连接流体导管的配有同轴端段的连接装置
CN214217072U (zh) 物料输送管组及输料管
US11953285B2 (en) Bowfishing arrow slide
US20170002963A1 (en) Hybrid waste tube assembly
US20140265322A1 (en) Conduit coupler with collar
US20060267338A1 (en) Transition adapter for electrical conduit
KR101553714B1 (ko) 배관용 플렉시블 덕트
GB2176865A (en) Pipe having a segmented lining
CN102635746B (zh) 管道或软管连接结构
EP2580029B1 (en) A tool flange for an industrial robot
CN201090883Y (zh) 快速接头的卡固结构
SE514504C2 (sv) Slanganordning
CN217463672U (zh) 鞍式直接接头和鞍式直接的管组件
BR112015011841B1 (pt) Junção tubular
CN109282096A (zh) 一种连接法兰、其制备方法及输送管道
CN210687382U (zh) 连接组件及柔性管阀门结构
CN217762577U (zh) 混凝土输送弯管及混凝土运输车
CN113167427A (zh) 流体歧管
WO2023079897A1 (ja) 流体搬送用ホース
TWI722708B (zh) 連結管
CN210687419U (zh) 一种具有转角导向机构的墙内管线安装结构
CN219242898U (zh) 一种车用排气管法兰
CN205842069U (zh) 一种耐磨型90度输料管弯头
EP3597981B1 (en) Joint for the connection of a secondary duct to a main du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